一种提前进样而提高检测效率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94405发布日期:2020-06-16 20:10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前进样而提高检测效率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hplc)具有柱效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现代分析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化学、化工、医药、生化、环保、农业等科学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时,从进样至样品中所有物质出峰完成所需的时间即是一次样品的检测时间,检测时间包括样品的空白区时间和色谱区时间。

空白区时间称为空白时间。空白区时间是从样品进样开始到第一个色谱峰起点出现前所对应的时间,此时间区域没有色谱峰。空白时间实际上是无效的等待时间。

色谱区时间为从样品中的第一个色谱峰出现的起点到最后一个色谱峰的终点的区域,其对应的时间宽度称谱峰区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空白时间越大,表明每次分析检测等待的空白时间越长。有时空白时间占分析谱图总时间的一半甚至更多。

在科研及企业生产的样品检测中,尤其是在工厂生产现场及生产线试车阶段,通常需要对现场采样结果快速响应,以便及时调整参数、工艺指标等。对一些企业生产来说,分析检测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生产成本。

虽然空白时间在色谱图中属于无效时间,但在hplc检测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必不可少的无效时间,是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在不改变高效液相色谱的运行条件下,合理利用空白时间,将前一个样品的谱峰区时间安排在后一个样品的空白时间区域,从而缩短样品的检测时间,提高hplc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hplc检测中,如何合理利用空白时间,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前进样而提高检测速度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减少检测总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为了明晰,与本发明相关的符号定义如下:

ta:样品常规进样方式下色谱图的空白时间;

tb:样品在常规进样方式下,第一个物质的色谱峰起点至最后一个物质的色谱峰结束的谱峰区时间。

根据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一系列同类样品,样品中的所有待测物质保留时间较长、且样品中所有物质的谱峰区时间小于样品的空白时间,为了有效利用样品的空白时间,将前一样品的谱峰区时间安排在下一个样品的空白时间内,采用提前进样,以提高检测速度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利用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平稳后,进第一个样品,采集数据,在第一个样品的第一个色谱峰出现前1~2min,中止采集数据;

(2)进第二个样品,采集数据,待前一个样品的最后一个色谱峰出峰完毕后,中止采集数据并保存谱图数据;

(3)从第三个样品开始,重复步骤(2);

(4)检测结果:不以保留时间为依据,依据色谱峰的特征、时间先后顺序判断各色谱峰对应的物质;依据各色谱峰的峰面积,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对应的物质的含量。

进一步的,色谱柱及柱温、流动相及流速不变。

进一步的,样品的所有物质出峰时间范围小于样品的空白时间。

在常规进样方式下,一类相似的样品的空白时间为ta,谱峰区时间为tb,只要ta>tb,这类样品可以采用提前进样而提高检测速度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采用提前进样的方法,可减少空白时间,各个色谱峰对应的保留时间相对于常规进样方法相应缩短,但谱图中各个物质的色谱峰出现的先后顺序维持不变,在分析谱图时不再以常规进样的保留时间为依据,而是依据色谱峰的特征和时间先后顺序判断各色谱峰对应的物质。依据各色谱峰的峰面积,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对应的物质的含量。

工厂生产和生产线试运行过程中通常有大量同类型样品需要重复检测,又要求检测结果能够快速响应,故本方法尤其适用于工厂生产中不同工段和批次产品的检测,以及生产线试运行时产品的检测。

附图

图1a样品常规进样和提前进样色谱图的示意图。空白时间为ta1,谱峰区时间为tb1,ta1>tb1,采用提前进样的方法检测样品。

图2b类样品常规进样和提前进样色谱图的示意图。空白时间为ta2,谱峰区时间为tb2,ta2>tb2,采用提前进样的方法检测样品。

图3a类样品、b类样品交叉提前进样色谱图的示意图。满足ta1>tb1,ta2>tb2,采用提前交叉进样的方法检测这两类样品。

图4c类样品常规进样色谱图及检测结果。

图5c类样品提前进样色谱图及检测结果。

图6d类样品常规进样色谱图及检测结果。

图7d类样品提前进样色谱图及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案例

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案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法特点和效果,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a类样品常规进样和提前进样色谱图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a类样品常规进样检测时,进样品1后,经过空白时间、谱峰区时间后,再进样品2。

a类样品常规进样的检测结果:以保留时间为依据,依据各色谱峰的峰面积,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对应的物质的含量。

a类样品的空白时间为ta1,谱峰区时间为tb1,ta1>tb1,采用提前进样的方法检测样品。进样品1,采集数据,在第一个样品的第一个色谱峰出现前1~2min,中止采集数据;进样品2,采集数据,待样品1的最后一个色谱峰出峰完毕后,中止采集数据并保存谱图数据;进样品3,待样品2的最后一个色谱峰出峰完毕后,中止采集数据并保存谱图数据;进样品4。重复操作。

a类样品提前进样的检测结果:不以保留时间为依据,依据色谱峰的特征、时间先后顺序判断各色谱峰对应的物质;依据各色谱峰的峰面积,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对应的物质的含量。

实施例2]

b类样品常规进样和提前进样色谱图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b类样品常规进样检测时,进样品1后,经过空白时间、谱峰区时间后,再进样品2。

b类样品常规进样的检测结果:以保留时间为依据,依据各色谱峰的峰面积,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对应的物质的含量。

b类样品的空白时间为ta2,谱峰区时间为tb2,ta2>tb2,采用提前进样的方法检测样品。进样品1,采集数据,在第一个样品的第一个色谱峰出现前1~2min,中止采集数据;进样品2,采集数据,待样品1的最后一个色谱峰出峰完毕后,中止采集数据并保存谱图数据;进样品3,待样品2的最后一个色谱峰出峰完毕后,中止采集数据并保存谱图数据;进样品4。重复操作。

b类样品提前进样的检测结果:不以保留时间为依据,依据色谱峰的特征、时间先后顺序判断各色谱峰对应的物质;依据各色谱峰的峰面积,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对应的物质的含量。

实施例3]

a类样品、b类样品提前交叉进样色谱图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

a类样品和b类样品色谱峰型不一样,但都满足ta1>tb1,ta2>tb2,采用交叉提前进样的方法检测这两类样品。

进样品1,采集数据,在第一个样品的第一个色谱峰出现前1~2min,中止采集数据;进样品2,采集数据,待样品1的最后一个色谱峰出峰完毕后,中止采集数据并保存谱图数据;进样品3,待样品2的最后一个色谱峰出峰完毕后,中止采集数据并保存谱图数据;进样品4。重复操作。

a类样品、b类样品提前交叉进样检测结果:不以保留时间为依据,依据色谱峰的特征、时间先后顺序判断各色谱峰对应的物质;依据各色谱峰的峰面积,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对应的物质的含量。

实施例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常规进样检测,检测条件:bio-rad糖分析专用h+型离子色谱柱;示差检测器;流动相为用纯水配制的0.33‰的稀硫酸溶液;流速0.4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l。

c类样品是一种混合物,为多元醇的有机物混合溶液;d类样品也是一种混合物,为多元醇的有机物混合溶液。

图4为c类样品常规进样色谱图。对于c类样品,第一个色谱峰的起始时间为16.8min,最后一个色谱峰的结束时间为31.2min,其空白时间ta1为16.8min,谱峰区时间tb1为(31.2-16.8)=14.4min。

比较c类样品的空白时间ta1和其谱峰区时间tb1,ta1>tb1,采用提前进样的方式检测。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

图6为d类样品常规进样色谱图。对于d类样品,第一个色谱峰的起始时间为16.8min,最后一个色谱峰的终止时间为31.0min,则其空白区时间ta2为16.8min,谱峰区时间tb2为(31.0-16.8)=14.2min。

比较d类样品的空白时间ta2和其谱峰区时间tb2,ta2>tb2,采用提前进样的方式检测。检测结果如图7所示。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