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灰粘接剂及灰锥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34305发布日期:2021-04-09 20:4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灰粘接剂及灰锥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煤质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灰粘接剂及灰锥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灰熔融性测试技术是使灰锥在一定的气体氛围中,以一定的升温速度,观测它的熔融特征温度,在测试之前要将煤灰制作成三角锥或圆柱形的灰锥作为测试的样本。

传统的灰锥制作是采用人工的方式,一手按住灰锥模具,一手执刮刀,利用刮刀将可塑状煤灰吸附搬运到灰锥模具,再层层拍紧,在这过程中要不断地往调好的煤灰中加水,以防止可塑状煤灰脱水粉末化,劳动强度大,而且对拍压好的灰锥进行脱模时要非常小心,以防止出现断尖头或塌棱边的问题,制作合格的灰锥需要经验的积累,而采用自动方式制作灰锥时,由于三角锥形状的灰锥的特性,也容易断尖头和棱边崩塌,因此制作出合格灰锥的概率依然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灰粘接剂及灰锥制作方法,能够在不改变煤灰熔融特性的基础上,降低制作灰锥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制作灰锥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灰粘接剂,包括混合在一起的无机纤维素和糊化淀粉。

优选的,在上述煤灰粘接剂中,所述无机纤维素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优选的,在上述煤灰粘接剂中,所述糊化淀粉包括黄糊精和/或白糊精。

优选的,在上述煤灰粘接剂中,所述黄糊精的重量为用来粘接的煤灰重量的0.5%至3%。

优选的,在上述煤灰粘接剂中,所述白糊精的重量为用来粘接的煤灰重量的0.5%至2%。

优选的,在上述煤灰粘接剂中,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为用来粘接的煤灰重量的1%至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灰锥制作方法,将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煤灰粘接剂过筛;

将过筛后的煤灰粘接剂与煤灰混匀;

将混匀后的煤灰润湿后制作灰锥。

优选的,在上述灰锥制作方法中,将所述煤灰粘接剂过180目筛。

优选的,在上述灰锥制作方法中,利用温水将混匀后的煤灰润湿。

优选的,在上述灰锥制作方法中,利用润湿的白糊精将混匀后的煤灰润湿。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煤灰粘接剂,由于包括混合在一起的无机纤维素和糊化淀粉,可见添加了无机纤维素,制作出的灰锥的韧性就更好,容易制作出成型的尖角,而且尖角也不容易断裂,因此能够在不改变煤灰熔融特性的基础上,降低制作灰锥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制作灰锥的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灰锥制作方法,由于包括先将上述煤灰粘接剂过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煤灰粘接剂与煤灰混匀;再将混匀后的煤灰润湿后制作灰锥,因此能够降低制作灰锥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制作灰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灰锥制作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煤灰粘接剂及灰锥制作方法,能够在不改变煤灰熔融特性的基础上,降低制作灰锥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制作灰锥的可靠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灰粘接剂的实施例中,包括混合在一起的无机纤维素和糊化淀粉。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无机纤维素具有高强度、高聚合度、高结晶度和高透明性的优良性能,添加这种无机纤维素之后,制作出的灰锥的韧性就更好,容易制作出成型的尖角,而且尖角也不容易断裂,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这种无机纤维素与糊化淀粉结合起来制作煤灰粘接剂,将其与煤灰混合起来以后就能够更好的实现粘接,制作出的灰锥就不容易出现断尖头和棱边崩塌的问题。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煤灰粘接剂的实施例中,由于包括混合在一起的无机纤维素和糊化淀粉,可见添加了无机纤维素,制作出的灰锥的韧性就更好,容易制作出成型的尖角,而且尖角也不容易断裂,因此能够在不改变煤灰熔融特性的基础上,降低制作灰锥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制作灰锥的可靠性。

在上述煤灰粘接剂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无机纤维素可优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通常来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更高一些,具有增稠能力,排盐性、ph稳定性、保水性、尺寸稳定性、优良的成膜性以及广泛的耐酶性、分散性和粘结性等特点,因此采用这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来粘接煤灰的话,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此处并不限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无机纤维素,此处并不限制。进一步的,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可以为用来粘接的煤灰重量的1%至3%,这种比例的设置原因是,如果太少则起不到较好的粘接效果,如果太多也比较浪费,而且太蓬松也会容易塌落,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能兼顾这两方面,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这种比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此处并不构成限制。

在上述煤灰粘接剂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糊化淀粉可以优选为包括黄糊精和/或白糊精,也就是说,采用的上述糊化淀粉可以只包括黄糊精,也可以只包括白糊精,还可以同时包括黄糊精和白糊精,需要说明的是,糊精是淀粉分解的中间产物,其化学分子式与淀粉相同,都是(c6h10o5)n,但聚合度介于可溶性淀粉与麦芽糖之间,这种糊精主要是起到胶黏的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是选择单一种类的糊精还是同时包括两种糊精。

在上述煤灰粘接剂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黄糊精的重量可以优选为用来粘接的煤灰重量的0.5%至3%,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黄糊精的数量过少的话,则粘接效果不够好,而如果多了的话因为其中具有糖分,还会粘附在模具上,同样不够好,因此优选为这种范围的话,能够兼顾这两方面,当然在其他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其他比例,此处并不构成限制。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白糊精的重量可以为用来粘接的煤灰重量的0.5%至2%,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白糊精的数量过少的话,同样是粘接效果不够好,而如果多了的话因为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也不会起到粘接作用,因此优选为这种范围的话,能够兼顾这两方面,当然在其他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其他比例,此处并不构成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灰锥制作方法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灰锥制作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如上的任一种煤灰粘接剂过筛;

具体的,可以将煤灰粘接剂过180目筛,这样得到的就都是符合要求的粉末,更容易混合均匀。

s2:将过筛后的煤灰粘接剂与煤灰混匀;

也就是说,将二者混匀后,就能够保证煤灰粘接剂和煤灰的接触面积最大化,从而更容易在灰锥制作过程中形成一个整体,更不容易出现问题。

s3:将混匀后的煤灰润湿后制作灰锥。

在该步骤中,可以但不限于利用温水将混匀后的煤灰润湿,调制成可塑状使用,最终能够得到更稳定的灰锥。

在上述灰锥制作方法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润湿的白糊精将混匀后的煤灰润湿,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可以先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黄糊精细化过180目筛,与煤灰混匀,再用白糊精湿润后调制成可塑状使用,同样能够得到更稳定的灰锥。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灰锥制作方法的实施例中,由于先将上述煤灰粘接剂过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煤灰粘接剂与煤灰混匀,再将混匀后的煤灰润湿后制作灰锥,因此能够降低制作灰锥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制作灰锥的可靠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