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样机的压力台以及压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7274发布日期:2020-11-03 23:3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样机的压力台以及压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压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样机的压力台以及压样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冶金、药检、有色金属、商检、水泥、建材、煤炭、地矿等领域,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及能谱仪对物质成份进行检测,把物质粉碎成均匀的超细粉末并用压样机将之压成片状也成为了检测之前必不可少的工作。

但是,现有的压样机仍然采用半自动脱模机构。如图4所示,现有的压样机包括:压力台101、压盖102,以及用于固定压盖102的调节栓103;上述压力台101包括由模具外套和模具压头组成,用于容置超细粉末的容置槽,压盖102在调节栓103的压紧力作用下紧固在上述容置槽的开口位置,以构成用于容置待压制超细粉末的密闭腔体。压样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模具压头推动超细粉末将其压成片状结构。在压制工序完成之后,还需要操作人员借助辅助杆手动扳动调节栓103,从而使上述调节栓103离开压盖102后,操作人员才可以推开摆臂104,然后按上行按钮,压盖102和压制成型的样品一起从模具外套中脱出。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压样机每次压样工序完成后,都需要操作人员借助辅助杆手动扳动上述调节栓103,操作十分复杂,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且,由于模具压头的驱动压力较大,会使压盖102和调节栓103紧密贴合,在其二者之间产生负压空间,需要非常大的驱动力才可以将调节栓103和压盖102分开,导致通过人工手动操作难以拧动上述调节栓103的问题,然后才能推动摆臂104将调节栓103移动至不遮挡压盖102的位置。上述压样机的脱模难度高,进一步增加了压样机操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压样机需要人工手动辅助进行脱模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样机的压力台,上述压样机包括用于容置物料的压力台,以及用于将模具压盖抵接固定在所述压力台上的限位部件;所述压力台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模具压头和模具外套,所述模具外套套置在所述模具压头上,以构成用于容置物料的容置槽;

所述模具外套滑动设置在底座上,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所述限位部件方向移动,具有:带动所述模具压盖与所述限位部件紧密贴合的压紧位置;以及,带动所述模具压盖远离所述限位部件的松开位置。

所述压力台还包括:

偏压件,所述偏压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在压样机的压样过程中,所述偏压件向所述模具外套施加使其朝向所述限位部件方向移动的偏压力,带动所述模具外套移动至所述压紧位置。上述压样过程为:模具压头朝向靠近压力部件方向移动,从而与模具压盖配合,挤压上述容置槽内的粉末,完成粉末压片动作。

所述模具外套设置在竖直方向上;在压样机的退模过程中,所述模具外套在模具压头的推动作用,以及所述模具外套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移动至所述松开位置。上述退模过程为:模具压头朝向远离压力部件方向移动,从而使模具压头离开压制好的样片。

所述偏压件为分别与所述模具外套和所述模具压头相连的弹性元件。

所述模具压头为柱状结构,所述弹性元件为套置在所述模具压头上的压簧。

所述模具压头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环形限位凸台,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限位凸台抵接相连,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模具外套远离所述模具压盖的端面抵接相连。

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还包括:套置在所述模具压头上、用于驱动所述模具压头动作的驱动套;所述驱动套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其二者紧密贴合的环形定位套。

所述驱动套的内腔具有朝向远离所述模具压头方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定位套容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环形定位套的外周壁和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相互适配的螺纹。

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还包括:

限位结构,用于阻挡所述模具外套脱离底座,使所述模具外套在所述压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转换。

所述模具外套在所述压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1mm至3mm。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凸台,设置在所述模具外套的外周壁和底座二者其一上;

滑槽,与所述凸台相互适配,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模具外套的外周壁和底座二者另一上,且沿所述模具外套的长度方向设置。

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还包括:与所述模具外套形状相适配的嵌套,所述嵌套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模具外套受驱动地滑动设置在所述嵌套的内腔中;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凸台,设置在所述模具外套和所述嵌套二者其一上;

滑槽,与所述凸台相互适配,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模具外套和所述嵌套二者另一上,且沿所述模具外套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凸台为沿所述模具外套周向方向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滑槽为与所述凸台相适配的环形槽。

一种压样机,包括:

用于将模具压盖抵接固定在压力台上的限位部件;以及,

压样机的压力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包括:模具外套,所述模具外套套置在模具压头上与其构成用于容置物料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位置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容置槽的模具压盖,所述模具压盖在限位部件的驱动下与所述模具外套抵接相连;上述模具外套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所述模具压头方向移动,具有:带动所述模具压盖与所述限位部件紧密贴合的压紧位置;以及,带动所述模具压盖远离所述限位部件的松开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模具外套设计为可以在底座上朝向或者远离限位部件方向移动的滑动部件,从而使模具外套具有带动所述模具压盖与所述限位部件紧密贴合的压紧位置;以及,带动所述模具压盖远离所述限位部件的松开位置。在压样机对超细粉末进行压片以前,上述模具外套位于远离模具压头的松开位置,此时限位部件和模具压盖之间具有间隙。在压样机对超细粉末进行压片的过程中,上述模具外套受驱动地从远离模具压头的松开位置移动至靠近模具压头的压紧位置,此时限位部件和模具压盖紧密贴合相连,从而使限位部件可以有效地对模具压盖进行限位固定,以保证模具压头朝向模具压盖移动的压片过程中,模具压盖不会脱离位置,模具压头可以有效地对容置槽和模具压盖组成的密闭容腔中的超细粉末进行压片处理。在压样机压片完成后,限位部件朝向远离模具压盖方向移动,上述模具外套受驱动地从压紧位置移动至松开位置,此时限位部件和模具压盖之间具有间隙,操作人员无需手动操作使限位部件与模具压盖相分离即可转动摆臂将限位部件平移至远离模具压盖的位置,实现压样机自动脱模。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操作使限位部件与模具压盖相分离,压样机操作十分复杂,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并且,避免了由于模具压头的驱动压力较大,在压样过程中模具压盖和调节栓之间产生负压空间,其二者紧密贴合相连,通过人工手动操作难以拧动上述调节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还包括:偏压件,所述偏压件与所述模具外套相连;在压样机其压样过程中,所述偏压件向所述模具外套施加使其朝向所述模具压头方向移动的偏压力,带动所述模具外套移动至所述压紧位置。偏压件为与模具外套相连推动模具外套朝向压紧位置移动的压簧;或者,偏压件为与电源相连的磁性部件,磁性部件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驱动模具外套朝向压紧位置移动。在压样机对超细粉末进行压片的过程中,上述偏压件可以推动模具外套移动至靠近模具压头的压紧位置,保证限位部件和模具压盖紧密贴合相连,模具压盖不会脱离位置。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所述模具外套设置在竖直方向上;在压样机的退模过程中,所述模具外套在模具压头的推动作用下,以及所述模具外套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移动至所述松开位置。模具压头朝向远离限位部件方向移动,从而使模具压头离开压制好的样片,上述退模过程中由于偏压件不再朝向模具外套施加使限位部件和模具压盖紧密贴合,所以模具外套在其自身重力和模具压头压力作用下会向远离使限位部件的方向滑动,上述模具压盖和限位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无需调整限位部件的位置即可推动摆臂将限位部件平移至远离模具压盖的位置,实现压样机自动实现脱模,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所述偏压件为分别与所述模具外套和所述模具压头相连的弹性元件。上述偏压件为连接模具外套和模具压头的弹性元件,从而使模具压头朝向限位部件移动的过程中,上述弹性元件会受到模具压头的作用发生形变、挤压,从而推动模具外套也一同朝向限位部件移动,使限位部件与模具压盖紧密贴合,保证模具压头朝向模具压盖移动的压片过程中,模具压盖不会脱离位置。上述弹性元件结构简单、使用更换成低,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证压样机的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所述模具压头为柱状结构,所述弹性元件为套置在所述模具压头上的环形套。通过将上述弹性元件套置在柱状的模具压头上,可以有效地优化压样机的内部空间布局,使设备小型化。并且,套置在模具压头上的弹性元件会与模具外套的中央位置相连,使模具外套受力更加均匀,防止模具外套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影响压样机正常使用的问题发生。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所述模具压头其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环形限位凸台,所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限位凸台以及所述模具外套其远离所述模具压盖的一端的端面抵接相连。通过在模具压头的周向方向上设置环形限位凸台,使弹性元件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环形限位凸台以及模具外套抵接相连,从而保证偏压件可以有效地推动模具外套朝向限位部件移动,使限位部件与模具压盖紧密贴合。另外,操作人员只需将上述压簧套置在模具压头上,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作为弹性元件的压簧其安装维护难度。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还包括套置在所述模具压头上、用于驱动所述模具压头动作的驱动套;所述驱动套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其二者紧密贴合的环形定位套。上述环形定位套的外环与驱动套的内腔壁紧密贴合相连,环形定位套的内环与压簧紧密贴合相连,从而可以有效地对压簧进行定位,避免压簧发生位置偏移影响压簧推动模具外套移动。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所述驱动套的内腔具有朝向远离所述模具压头方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定位套容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在驱动套其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定位套,该环形定位套的外环与环形凹槽相连,该环形定位套的内环与压簧贴合相连对压簧进行固定,从而有效地对压簧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在驱动套的内腔壁上设置环形凹槽,从而可以使上述环形定位套设置在驱动套和模具压头的连接位置,通过上述环形定位套还可以有效地对模具压头进行限位固定,将模具压头牢固地固定在驱动套上,具有安装维护简单且牢固可靠的优点。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还包括:限位结构,用于阻挡所述模具外套脱离固定架,使所述模具外套在所述压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转换。通过上述限位结构可以有效地限定模具外套其朝向或者远离限位部件方向移动的距离,避免模具外套移动距离过大,保证模具外套可以在限定距离内移动。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模具外套的外周壁和固定架上,且相互适配的凸台和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模具外套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上述沿所述模具外套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可以有效地对设置有凸台的模具外套进行限位。当模具外套朝向限位部件移动时会与滑槽的上端相连,当模具外套远离限位部件移动时会与滑槽的下端相连。上述凸台和滑槽端部的间隙大于或者等于限位部件和模具压盖之间具有的间隙长度。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稳定可靠地对模具外套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还包括:与所述模具外套形状相适配的嵌套,所述嵌套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模具外套受驱动地滑动设置在所述嵌套的内腔中;所述凸台和所述滑槽二者其一设置在所述模具外套的外周壁上,所述凸台和所述滑槽二者另一设置在所述嵌套的内腔壁上。通过上述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嵌套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对现有压样机的改造升级,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另外,通过上述嵌套同时也方便生产厂家和用户更换维护设备,提高了使用体验。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样机的压力台,所述凸台为沿所述模具外套周向方向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滑槽为与所述凸台相适配的环形槽。上述相互适配的环形凸起和环形槽可以有效地增大模具外套和嵌套之间的限位结构的连接面,避免应力集中。另外,上述环形凸起沿所述模具外套周向方向设置,还可以有效地保证模具外套其各个部位均受力均布,模具外套不会发生位置倾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样机,包括:用于将模具压盖抵接固定在压力台上的限位部件;以及,压样机的压力台。由于压样机采用了上述压力台,因此具体上述压力台所述的任一项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样机其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样机其压样过程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样机其退模过程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压样机其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模具外套;2-模具压头;3-模具压盖;4-限位部件;5-偏压件;6-环形限位凸台;7-驱动套;8-环形定位套;9-嵌套;10-压力台架;11-凸台;12-滑槽;101-压力台;102-压盖;103-调节栓;104-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样机,其包括用于容置物料的压力台,以及用于将模具压盖3抵接固定在所述压力台上的限位部件4,上述限位部件4为调节栓,调节栓与模具压盖3的上表面相抵接从而将模具压盖3压紧固定在模具外套1上。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压样机其工作流程示意图,压力台包括:

底座10;

模具压头2,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模具压头2为在油缸的驱动下上下移动的柱状结构;

模具外套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模具外套1套置在所述模具压头2上,以构成用于容置超细粉末的容置槽;该模具外套1滑动设置在底座10上,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所述限位部件4方向移动,具有:带动所述模具压盖3与所述限位部件4紧密贴合的压紧位置;以及,带动所述模具压盖3远离所述限位部件4的松开位置;通过将模具外套1设计为可以在底座10上朝向或者远离限位部件4方向移动的滑动部件,从而使模具外套1具有带动所述模具压盖3与所述限位部件4紧密贴合的压紧位置;以及,带动所述模具压盖3远离所述限位部件4的松开位置。在压样机对超细粉末进行压片以前,上述模具外套1位于远离模具压头2的松开位置,此时限位部件4和模具压盖3之间具有间隙。在压样机对超细粉末进行压片的过程中,上述模具外套1受驱动地从远离模具压头2的松开位置移动至靠近模具压头2的压紧位置,此时限位部件4和模具压盖3紧密贴合相连,从而使限位部件4可以有效地对模具压盖3进行限位固定,以保证模具压头2朝向模具压盖3移动的压片过程中,模具压盖3不会脱离位置,模具压头2可以有效地对容置槽和模具压盖3组成的密闭容腔中的超细粉末进行压片处理。在压样机压片完成后,限位部件4朝向远离模具压盖3方向移动,上述模具外套1受驱动地从压紧位置移动至松开位置,此时限位部件4和模具压盖3之间具有间隙,操作人员无需手动操作使限位部件4与模具压盖3相分离即可转动摆臂将限位部件4平移至远离模具压盖3的位置,实现压样机自动脱模。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操作使限位部件4与模具压盖3相分离,压样机操作十分复杂,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并且,避免了由于模具压头2的驱动压力较大,在压样过程中模具压盖3和调节栓之间产生负压空间,其二者紧密贴合相连,通过人工手动操作难以拧动上述调节栓的问题;

偏压件5,所述偏压件5为套置在所述模具压头2上的压簧,压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模具外套1和所述模具压头2相连。在压样机的压样过程中,该压簧向所述模具外套1施加使其朝向所述限位部件4方向移动的偏压力,带动所述模具外套1移动至所述压紧位置。此外,所述模具外套1设置在竖直方向上;在压样机的退模过程中,所述模具外套1在其自身重力和模具压头2下行的共同作用下移动至所述松开位置。在压样机对超细粉末进行压片的过程中,上述压簧可以推动模具外套1移动至靠近模具压头2的压紧位置,保证限位部件4和模具压盖3紧密贴合相连,模具压盖3不会脱离位置。在模具压头2朝向远离限位部件4方向移动过程中,上述退模过程中由于压簧不再朝向模具外套1施加使限位部件4和模具压盖3紧密贴合的压力,模具外套1在模具压头2下行,和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向远离使限位部件4的方向滑动,模具压头2离开压制好的样片,上述模具压盖3和限位部件4之间处于分离状态,无需调整限位部件4的位置即可推动摆臂将限位部件4平移至远离模具压盖3的位置实现压样机自动实现脱模,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驱动套7,驱动套7套置在所述模具压头2上、用于驱动所述模具压头2动作。所述驱动套7的内腔具有朝向远离所述模具压头2方向延伸的环形凹槽。在所述驱动套7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其二者紧密贴合的环形定位套8,上述环形定位套8容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定位套8的外周壁和所述环形凹槽的内腔壁上设置有相互适配的螺纹。该环形定位套8的外环与环形凹槽相连,该环形定位套8的内环与压簧贴合相连对压簧进行固定,从而有效地对压簧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在驱动套7的内腔壁上设置环形凹槽,从而可以使上述环形定位套8设置在驱动套7和模具压头2的连接位置,通过上述环形定位套8还可以有效地对模具压头2进行限位固定,将模具压头2牢固地固定在驱动套7上,具有安装维护简单且牢固可靠的优点;

嵌套9,与所述模具外套1形状相适配,所述嵌套9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且所述模具外套1受驱动地滑动设置在所述嵌套9的内腔中;

限位结构,用于阻挡所述模具外套1脱离底座10,使所述模具外套1在所述压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转换。该限位结构包括:凸台11,设置在所述模具外套1上;滑槽12,与所述凸台11相互适配,所述滑槽12设置在所述嵌套9上,且所述滑槽12沿所述模具外套1的长度方向设置。上述滑槽12的长度比凸台11的长度值长2mm,从而使得在压样机压片之前和退模之后,调节栓和模具压盖3之间具有1mm至2mm的间隙,从而使模具外套1在所述压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1mm至2mm,以保证用户可以直接推动摆臂将调节栓移动至远离模具压盖3的位置。另外,所述凸台11为沿所述模具外套1周向方向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滑槽12为与所述凸台11相适配的环形槽。上述相互适配的环形凸起和环形槽可以有效地增大模具外套1和嵌套9之间的限位结构的连接面,避免应力集中。另外,上述环形凸起沿所述模具外套1周向方向设置,还可以有效地保证模具外套1其各个部位均受力均布,模具外套1不会发生位置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压头2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环形限位凸台6,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限位凸台6抵接相连,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模具外套1远离所述模具压盖3的端面抵接相连。通过在模具压头2的周向方向上设置环形限位凸台6,使弹性元件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环形限位凸台6以及模具外套1抵接相连,从而保证偏压件5可以有效地推动模具外套1朝向限位部件4移动,使限位部件4与模具压盖3紧密贴合。另外,操作人员只需将上述压簧套置在模具压头2上,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作为弹性元件的压簧其安装维护难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偏压件5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偏压件5安装在底座10上且朝向模具外套1设置。上述偏压件5为与电源相连的磁性部件,磁性部件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驱动模具外套1朝向压紧位置移动,从而在压样机的压样过程中,驱动模具外套1朝向调节栓移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滑槽12和凸台11其二者的长度差值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滑槽12的长度比凸台11的长度值长2mm以上,从而使得在压样机压片之前和退模之后,调节栓和模具压盖3之间具有2mm以上的间隙,以保证用户可以顺利地推动摆臂将调节栓移动至远离模具压盖3的位置。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限位结构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压力台上未设置有嵌套9。上述限位结构,包括:凸台11,设置在所述模具外套1的外周壁上;滑槽12,与所述凸台11相互适配,所述滑槽12设置在底座10其用于容置模具压头2的容置腔的内腔壁上,且该滑槽12沿所述模具外套1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样机其操作步骤如下:

s1,将超细粉末放入模具压头2以及模具外套1二者构成的用于容置物料的容置槽内,并将模具压盖3放置在模具外套1的开口位置,从而组成容置物料的密闭容腔,且推动摆臂沿水平方向滑动,使限位部件4与模具压盖3相对设置;

s2,调整限位部件4的位置,上述限位部件4为调节栓,控制调节栓朝向模具压盖3方向移动,使调节栓和模具压盖3之间具有1mm至2mm的间隙;此时,模具外套1位于远离所述限位部件4的松开位,使调节栓和模具压盖3具有间隙;

s3,启动压样机,模具压头2在油缸的驱动下朝向调节栓方向移动,从而压紧上述密闭容腔内的超细粉末,完成粉末压片动作。在s3步骤中,偏压件5驱动模具外套1朝向调节栓移动,以使模具外套1到达与调节栓紧密贴合的压紧位置。上述偏压件5为套置在柱状结构的模具压头2上的压簧,该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模具压头2其周向方向上设置的环形限位凸台6,以及所述模具外套1端面抵接相连,在模具压头2朝向调节栓移动过程中,上述压簧会被压缩从而推动模具外套1朝向调节栓移动,填补上述步骤s2中的间隙,使调节栓和模具压盖3紧密贴合;

s4,粉末压片动作完成之后,模具压头2在油缸的驱动下朝向远离调节栓方向移动,模具压头2进行退模动作。此时,上述环形限位凸台6和模具外套1之间的间隔增大,上述压簧从压缩状态恢复到原状,压簧对模具外套1的推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该模具外套1朝向远离调节栓方向移动,到达松开位置。在本步骤完成后,调节栓和模具压盖3之间具有1mm至2mm的间隙,从而使操作人员无需手动拧动调节栓使其远离模具压盖,有效地提高了压样机的操作效率;

s5,直接推动摆臂沿水平方向滑动,通过摆臂带动调节栓水平移动,按上行按钮,模具压盖3和压制成型的样品一起从模具外套(1)中脱出。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压样机使操作人员无需在步骤s4退模动作完成后,借助辅助杆手动扳动调节栓,使调节栓离开模具压盖的操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十分复杂,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并且,避免了由于模具压头的驱动压力较大,在压样过程中模具压盖3和调节栓之间产生负压空间,其二者紧密贴合相连,通过人工手动操作难以拧动上述调节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压样机在压样过程中会通过压簧形变产生的弹力从而推动模具外套1上行,朝向靠近调节栓方向移动以带动模具压盖3和调节栓紧密贴合,从而保障压样机完成压片动作。在压片完成后,模具压头2下行,压簧恢复初始状态,模具外套1不再受压簧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此时,由于模具外套1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模具外套1在其自身重力和模具压头2的压力作用下会朝向远离调节栓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模具压盖3移动至松开位置,使模具压盖3和调节栓之间恢复压片前的状态,模具压盖3和调节栓之间产生1mm至2mm的间隙。上述模具压盖3和调节栓处于分离状态,无需借助辅助杆手动扳动调节栓即可推动摆臂将调节栓平移至远离模具压盖3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样机可以自动实现脱模,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