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7386发布日期:2020-09-29 09:2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碰撞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



背景技术:

为了促使汽车企业加强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不断提高车辆安全性,各国基于本国国情和交通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碰撞安全法规和新车评估体系,前者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后者则通过试验得分评价车辆安全等级,为消费者购车提供指导。实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汽车碰撞试验有多种形式,如侧面碰撞、追尾碰撞、mpdb试验等一大批碰撞形式都需要用到台车。台车的类型虽然不同,但一般都会安装一种挂链用于牵引。碰撞试验室通常使用钢丝绳牵引台车达到预设速度撞向试验车辆。牵引前,先将一种可脱钩式小滑车固定到钢丝绳上,再将台车挂链上的支撑部放置到小滑车上的u形钩中。通过挂链,牵引机构能实现对台车的拖拽。目前台车上使用的挂链一般由柔性铁链或钢丝绳组成,在台车纵向上受钢丝绳轴向牵引力能正常拖动台车,但因柔性链条松弛,牵引小滑车一般会走一些空程,待挂链张紧受力后再正常带动台车运动。同时普通柔性挂链在台车横向和法线方向对台车的约束作用很差,导致台车在运动过程中上下跳动,台车中心与试验车设计碰撞位置偏差较大。偏移量大严重影响试验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结构合理,通用性强,能有效降低台车运动过程中的颠簸程度,减小碰撞偏移量,提高碰撞试验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包括弹性元件、平板和吊环;

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且在弹性元件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所述限位块上安装有吊环;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安装在平板上;

所述平板下方安装有支撑部,且两者之间位于两侧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

所述吊环上安装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所述第三链条与第一链条通过第一圆环连接,第四链条与第二链条通过第二圆环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围成一个封闭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分别位于弹性元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长度相等,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均为柔性钢链。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钢板弹簧;支撑部为横杆。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向上凹的弧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上安装限位块一端上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若干安装孔沿弹性元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限位块可通过插入部分安装孔的螺栓固定弹性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的环状部位于限位块和平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均与平板、支撑部通过长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为矩形钢板;吊环在限位块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具有以下优势:

(1)利用弹性元件使柔性铁链提前预张紧,使原本柔性的铁链对台车实施一种半刚性的约束,使用这种半刚性挂链不仅在牵引初期无空程,且在台车横向和法向上的拉力大大增加,约束更严密,固定效果好。

(2)结构合理,安装迅速,操作便捷,通用性强,能有效降低台车运动过程中的颠簸程度,减小碰撞偏移量,提高碰撞试验精度,保证试验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等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不含各链条时的等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弹性元件;2-支撑部;3-限位块;4-吊环;5-安装孔;6-第一链条;7-长螺栓;8-第二链条;9-第三链条;10-第四链条;11-平板;12-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半刚性碰撞台车牵引挂链,包括弹性元件1、平板11和吊环4;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一端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3,所述限位块3上安装有吊环4。所述弹性元件1另一端安装在平板11上,所述吊环4的环状部位于限位块3和平板11之间,平板11优选为矩形钢板。所述平板11下方安装有支撑部2,支撑部2优选横杆。平板11和支撑部2之间位于两侧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8。具体来说,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8均与平板11、支撑部2通过长螺栓7连接。所述吊环4上安装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所述第三链条9与第一链条6通过第一圆环12连接,第四链条10与第二链条8通过第二圆环13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圆环12和第二圆环13分别位于弹性元件1的两侧。这样,所述第一链条6、第二链条8、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就围成一个封闭区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链条6、第二链条8、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均为的材质只要可以满足柔性和韧性需求的都可以,优选为柔性钢链。

为了调整后续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的松紧程度,吊环4在限位块3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具体来说,吊环4的螺栓部穿过限位块3上的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限位块3上。需要说明的是,当各链条拉直某一位置时(比如与水平面平行时)吊环4和各链条可处在同一个平面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8长度相等,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长度相等。此时,当处在平放状态时,第一链条6、第二链条8、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就围成一个菱形的封闭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元件1为钢板弹簧,更进一步的,可以优选为向上凹的弧状结构的钢板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保证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有足有的涨紧力,将限位块3在弹性元件1上的安装位置设置成可调节的形式。具体到实现方式上,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在弹性元件1上安装限位块3一端上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孔5,且多个安装孔5沿弹性元件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更为优选的设置形式为,安装孔5沿弹性元件1宽度两个一组,延长度方向设置多组,且多组安装孔5均相互平行设置,这样,限位块3即可可通过插入部分安装孔5的螺栓固定在弹性元件上。当需要调节限位块3的位置时,只需将螺栓插入不同的安装孔5内即可实现。在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限位块3越靠近支撑部2,张紧力越小,限位块3越远离支撑部2,张紧力越大。由于张力的存在,在支撑部2挂到小滑车u形钩上之前,支撑部2处于抬起的状态,防止普通挂链支撑部2垂到轨道上的情况出现。

使用时,首先将弹性元件1用螺栓固定到平板11上,用两根长螺栓7将平板11和支撑部2固定到一起,同时把两根等长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8的一端串到长螺栓7上固定好。第一链条6和第二链条8的另一端分别连在台车左右纵梁的圆环上(也即第一圆环12和第二圆环13)。把限位块3安装到弹性元件1另一端的限位块3安装孔5上,再取两根等长度的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一端分别连在台车左右纵梁的圆环上(也即第一圆环12和第二圆环13),另一端均安装在吊环4上,将吊环4的螺栓部分插入到限位块3上的孔中,用螺母将吊环4固定到限位块3上。可以用螺母调整吊环4与限位块3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起到调整第三链条9和第四链条10松紧程度的作用。

由于弹性元件1的回弹力,柔性钢链受力张紧。根据台车的尺寸,四根钢链的长度可调,限位块3在弹性元件1上的位置可调,以保证钢链足够的张紧力。由于张力的存在,在支撑部2挂到小滑车u形钩上之前,支撑部2处于抬起的状态,防止普通挂链支撑部2垂到轨道上的情况出现。挂车时,只需对支撑部2施加法向上的压力,使支撑部2轴线与小滑车u形钩中心等高,向前推动小滑车即可完成挂车。

利用弹性元件1使各柔性链条提前预张紧,使原本柔性的链条对台车实施一种半刚性的约束。使用这种半刚性挂链不仅在牵引初期无空程,且在台车横向和法向上的拉力大大增加,约束更严密,固定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台车运动过程中的颠簸程度,减小碰撞偏移量,提高碰撞试验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