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5021发布日期:2020-09-29 09:2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灯生产完成之后,都是利用螺栓与车辆进行组装。其中,会在对应的车灯配件上面预打孔,用于保证后续与车辆的组装。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对每个产品进行检查,检查多个螺孔之间的打孔距离是否合格,如果说不合格的话,需要剔除或者检修。在现有技术中,检测的时候,一般都是人工放在固定的尺子位置进行对比检测,效率特别低,而且检测质量不够稳定,也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检测效率及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上设有一放料腔,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设有复数个检测孔,复数个所述检测孔由右向左间隔设置,所述检测孔与所述放料腔相连通;

多组所述检测孔内分别插设有一检测插杆,所述检测插杆的后端插设于所述放料腔内,所述检测插杆的前端设置于所述检测孔的前侧外部,所述支撑座前侧面上设有一刻度尺,所述刻度尺设置于复数个所述检测孔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插杆的前端设有一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检测插杆的直径,所述按压头设置于所述检测孔的前侧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检测插杆的外缘面上螺接有一螺母,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放料腔内,所述检测插杆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后端抵于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前端抵于所述按压头的后端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螺母的前端面抵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压缩状态下,所述螺母的前端面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之间设有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料腔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复数组插槽,复数组所述插槽由左向右间隔设置,所述插槽的前端设置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所述插槽的后端设置于所述放料腔的后侧内壁上,且所述插槽的底部与所述放料腔的底部之间设有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左侧设有一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能够插设于一组所述插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让位槽及所述插槽的深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一抓手通槽,所述抓手通槽靠近所述挡板的顶面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设有一放置槽,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检测插杆及所述螺母回缩于所述放置槽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放料腔对产品进行放置定位,通过检测插杆的设置,能够快速的按压检测是否能够插入到产品的孔内,实现快速检测,效率高,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座;2、放料腔;3、检测孔;4、检测插杆;5、刻度尺;6、按压头;7、螺母;8、复位弹簧;9、放置槽;10、插槽;11、让位槽;12、挡板;13、抓手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上设有一放料腔2,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设有复数个检测孔3,复数个所述检测孔由右向左间隔设置,所述检测孔与所述放料腔相连通;

多组所述检测孔内分别插设有一检测插杆4,所述检测插杆的后端插设于所述放料腔内,所述检测插杆的前端设置于所述检测孔的前侧外部,所述支撑座前侧面上设有一刻度尺5,所述刻度尺设置于复数个所述检测孔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时,将产品支架放在放料腔内,此时产品需要检测的孔位会正对到对应的检测孔,然后操作人员按压对应的检测插杆,将检测插杆的端部向后插入,如果说检测插杆能够顺利的插入到对应的孔位内,则说明孔位之间的距离是合格的,实现快速的检测,如果不能够顺利的插入,或者有检测插杆能够插入,又有其他检测插杆不能够插入,则说明产品存在问题,其中,通过刻度尺的设置,就能够根据对应产品的尺寸,提前标记选择对应的检测插杆,或者安装对应的检测插杆,保证检测质量及速度。

参见图1、2所示,所述检测插杆的前端设有一按压头6,所述按压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检测插杆的直径,所述按压头设置于所述检测孔的前侧外部。

每组所述检测插杆的外缘面上螺接有一螺母7,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放料腔内,所述检测插杆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的后端抵于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前端抵于所述按压头的后端面上。

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螺母的前端面抵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压缩状态下,所述螺母的前端面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之间设有间距。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检测完成之后,松开按压头之后,检测插杆会自动往前移动脱离产品,实现快速检测,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压按压头即可完成快速的检测,效率高,质量好,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更低。

参见图1、2所示,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设有一放置槽9,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检测插杆及所述螺母回缩于所述放置槽内,复位弹簧压缩状态下,检测插杆的后端会经过放置槽设置于放料腔内。这样产品放置的时候,检测插杆不会对产品造成影响,不会对产品造成磨损。

参见图1、2所示,所述放料腔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复数组插槽10,复数组所述插槽由左向右间隔设置,所述插槽的前端设置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所述插槽的后端设置于所述放料腔的后侧内壁上,且所述插槽的底部与所述放料腔的底部之间设有间距。

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左侧设有一让位槽11,所述让位槽内放置有一挡板12,所述挡板能够插设于一组所述插槽内。

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让位槽及所述插槽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型号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尺寸差别,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适用范围,通过多组插槽及挡板的设置,可以根据对应型号的产品,将挡板插入到对应的插槽内,这样挡板与放料腔右侧之间的距离就是产品的距离,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检测,效率高,质量好,而且成本更加低廉。

参见图3所示,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一抓手通槽13,所述抓手通槽靠近所述挡板的顶面设置。通过抓手通槽的设置,便于挡板抓取插入到插槽内或者让位槽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上设有一放料腔,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设有复数个检测孔,复数个所述检测孔由右向左间隔设置,所述检测孔与所述放料腔相连通;

多组所述检测孔内插分别设有一检测插杆,所述检测插杆的后端插设于所述放料腔内,所述检测插杆的前端设置于所述检测孔的前侧外部,所述支撑座前侧面上设有一刻度尺,所述刻度尺设置于复数个所述检测孔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插杆的前端设有一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检测插杆的直径,所述按压头设置于所述检测孔的前侧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检测插杆的外缘面上螺接有一螺母,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放料腔内,所述检测插杆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后端抵于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前端抵于所述按压头的后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螺母的前端面抵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压缩状态下,所述螺母的前端面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之间设有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腔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复数组插槽,复数组所述插槽由左向右间隔设置,所述插槽的前端设置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所述插槽的后端设置于所述放料腔的后侧内壁上,且所述插槽的底部与所述放料腔的底部之间设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左侧设有一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能够插设于一组所述插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让位槽及所述插槽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一抓手通槽,所述抓手通槽靠近所述挡板的顶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腔的前侧内壁上设有一放置槽,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检测插杆及所述螺母回缩于所述放置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上设有一放料腔,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设有复数个检测孔,复数个所述检测孔由右向左间隔设置,所述检测孔与所述放料腔相连通;多组所述检测孔内分别插设有一检测插杆,所述检测插杆的后端插设于所述放料腔内,所述检测插杆的前端设置于所述检测孔的前侧外部,所述支撑座前侧面上设有一刻度尺,所述刻度尺设置于复数个所述检测孔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检测效率及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品立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6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