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门帘防回摆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铅门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4713发布日期:2020-10-09 18:3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铅门帘防回摆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铅门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门帘防回摆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铅门帘。



背景技术:

在x光机等安检设备中,通常在检查通道的两侧设置铅门帘,以防止通道内的x光泄漏至安检设备之外,从而防止对安检人员以及乘客等的人身损害。

图1示出了现有的安检设备通道以及通道入口处的铅门帘。如图1所示,铅门帘02位于安检通道01的通道入口处。当被安检的物品(如行李等)经过铅门帘02进入通道后01,会导致铅门帘02来回摆动。而当铅门帘02向内回摆时,有可能遮挡x光的光路,影响对被安检物品的成形。为防止铅门帘02回摆遮挡光路,x光的光路与铅门帘02之间必须留够一大于铅门帘回摆半径r的距离,这会导致安检设备的安检通道的体积的增大。或者,使铅门帘02减短,但这会减小防护效果。相应地,安检设备通道出口处的铅门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同样需要增加通道出口处的铅门帘的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或者减轻上述现有使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门帘防回摆装置,其能够有效防止铅门帘的回摆。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回摆功能的铅门帘,可提供对x射线的有效防护且不会增加安检通道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铅门帘防回摆装置,其中,所述防回摆装置包括多个单元片,其中每个所述单元片包括:

片体;

第一枢转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片体的第一端部;

第二枢转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片体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以及

止挡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其中,所述多个单元片中的一个单元片的第二枢转结构与相邻的单元片的第一枢转结构相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单元片之间被可枢转地连接,

其中,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枢转受到所述止挡结构的限制,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对的第二旋转方向上能够自由地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回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每个所述链条各自具有纵轴并沿所述纵轴延伸,其中所述链条包括所述多个单元片,所述多个单元片在所述纵轴方向上串联连接以形成沿所述纵轴延伸的链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链条被布置成在垂直于所述纵轴的方向上并排排列以形成一平面,当所述防回摆装置被安装在铅门帘上时,所述平面与所述铅门帘的表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链条被布置成在所述平面内相邻接地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结构用于当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枢转达到一阈值角度时阻止进一步的枢转,从而限制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枢转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阈值角度为0度至1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转连接结构包括所述片体上的第一突起以及所述第一突起中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枢转连接结构包括所述片体上的第二突起以及所述第二突起中的第二通孔;相邻的两个单元片被布置成:其中一个单元片的第一突起与另一个单元片的第二突起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准,一销轴被插入到对准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枢转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枢转连接结构可枢转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结构包括挡片,所述挡片在所述片体的第一侧从所述片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延伸超过所述第二枢转连接结构;所述片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处在所述片体的第一侧具有凹陷,当相邻的两个单元片被可枢转地连接时,其中一个单元片的挡片被容纳在另一个单元片的凹陷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片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具有沿所述纵轴延伸的折边,使得所述片体在垂直于所述纵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字形,且所述第一端部处的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部处的第二端面为u字形,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连接结构包括:所述折边延伸超过所述片体的所述第一端部而形成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相比于所述折边朝向所述纵轴偏移;所述第二枢转连接结构包括:所述折边的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的部分;其中,所述突出部上具有远离纵轴伸出的销轴、所述折边的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的部分具有孔;或者所述突出部上具有孔、所述折边的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的部分具有朝向纵轴伸出的销轴;其中,相邻的两个单元片被布置成:其中一个单元片的突出部与另一个单元片的所述折边的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的部分相配合以使得所述销轴被容纳在所述孔中,从而使所述第一枢转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枢转连接结构可枢转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处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部处的所述第二端面构成了所述止挡结构,相邻的两个单元片被可枢转地连接后,当相邻的两个单元片之间朝向与所述折边的弯折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达到一阈值角度时,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抵接,以阻止进一步的枢转,从而限制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枢转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条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的第一个单元片的第一枢转连接结构被安装结构代替,所述自由端的第一个单元片的第二枢转连接结构被自由端结构代替,所述安装结构用于使所述链条被固定到固定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片体由abs塑料和聚碳酸酯通过注塑形成,或者所述片体由聚酰胺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铅门帘,所述铅门帘包括:

门帘本体,所述门帘本体包括近端和远端,其中所述近端用于被固定到固定架上;

根据上文所述的铅门帘防回摆装置,被固定到所述门帘本体的所述近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铅门帘防回摆装置被固定到所述门帘本体的朝向检查通道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铅门帘还包括弹性片,所述门帘本体的所述近端和所述铅门帘防回摆装置通过所述弹性钢片被固定到所述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至少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了铅门帘防回摆装置,铅门帘的回摆可得到有效抑制,降低了铅门帘的回摆半径,有效缩短光路与铅门帘之间距离,大大缩短安检通道的长度,降低了整机尺寸,且不必缩短铅门帘的长度,提高了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其它发明目的以及可以取得的其它技术效果将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的示意进行阐述。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示出了现有的安检设备通道以及通道入口处的铅门帘;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铅门帘防回摆装置的铅门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回摆装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链条的分解示意图;

图5a至图5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防回摆装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链条的分解示意图;

图7示出了防回摆装置、门帘条和固定架的安装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具体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铅门帘防回摆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铅门帘。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铅门帘防回摆装置的铅门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铅门帘10包括:由含铅材料制成的多个门帘条11构成的门帘本体;防回摆装置12。多个门帘条11和防回摆装置12一起被固定到固定架13上。当门帘条11受到外力扰动而在方向a-b上发生摆动时,防回摆装置12能够抑制门帘条11向b方向的摆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铅门帘防回摆装置12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图3a和3b示出了防回摆装置12。该防回摆装置12可以自由地向方向a摆动。但该防回摆装置12向方向b的摆动会受到抑制。该防回摆装置12包括多个链条20,每个链条20各自具有纵轴并沿该纵轴延伸。这些链条20被布置成并排排列以形成一平面。当防回摆装置12被安装在铅门帘上时,该平面与铅门帘的表面平行。

图4示出了链条20的分解示意图。如图4所示,每个链条20包括多个单元片30,多个单元片30在纵轴方向上串联连接以形成沿纵轴延伸的链条20。其中如图4所示,每个单元片30包括:

片体31,片体3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具有沿纵轴延伸的折边35,使得片体31在垂直于纵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字形,且第一端部处的第一端面37和第二端部处的第二端面38为u字形;

第一枢转连接结构,位于片体31的第一端部,包括由两个折边35延伸超过片体31的第一端部而形成的两个突出部34,其中突出部34相比于折边35朝向纵轴偏移;

第二枢转连接结构,位于片体31的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由折边35的靠近第二端部的部分中的孔33构成。

其中突出部34上具有远离纵轴伸出的销轴39。相邻的两个单元片被布置成:其中一个单元片的突出部34与另一个单元片的折边35的位于第二端部处的部分相配合以使得销轴39被容纳在孔33中,从而使第一枢转连接结构与第二枢转连接结构可枢转地连接,进而使两个相邻的单元片可枢转地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销轴39也可以位于折边35的位于第二端部处的部分上、而突出部上具有孔33,这同样可以实现两个相邻的单元片的可枢转的连接。

第一端部处的第一端面37与第二端部处的第二端面38构成了一种止挡结构。相邻的两个单元片30被可枢转地连接后,当相邻的两个单元片之间朝向b方向(大致垂直纸面向内的方向)枢转达到一阈值角度时,其中一个单元片的第一端面37与相邻的单元片的第二端面38会相互抵接,以阻止进一步的枢转,从而限制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在方向b上的枢转角度,进而限制甚至阻止防回摆装置12向方向b的摆动。而在方向a上,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可以自由枢转,从而使防回摆装置可以向方向a自由地摆动。

通过设置单元片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调节一个单元片的第一端面37与相邻的单元片的第二端面38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阈值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该阈值角度可以被设置为0至10度。

此外,如图4所示,链条20具有两个端部,即位于图中上方的固定端和下方的自由端。其中在固定端处的第一个单元片301和自由端处的第一个单元片302的结构与中间的单元片的结构略有不同。其中该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端处的第一个单元片301的第一枢转连接结构被一安装片32代替,而自由端的第一个单元片302的第二枢转连接结构被自由端结构(即,平坦无任何功能的端面)代替。该安装片32用于使链条20被固定到固定架13上。

图5a至图5c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回摆装置12’。如图5a和图5c所示,该防回摆装置12’可以自由地向方向a摆动。但该防回摆装置12向方向b的摆动会受到抑制。该防回摆装置12’包括多个链条20’。

图6示出了链条20’的分解示意图。如图6所示,每个链条20’包括多个单元片30’,每个单元片30’的结构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单元片30的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枢转连接结构的不同。

如图6所示,单元片30’包括:

第一枢转连接结构,包括位于片体31’的第一端部上的第一突起41以及第一突起41中的第一通孔51;

第二枢转连接结构,包括片体31’的第二端部上的上的第二突起42以及第二突起42中的第二通孔52。

相邻的两个单元片被布置成:其中一个单元片的第一突起41与另一个单元片的第二突起42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通孔51与所述第二通孔52对准,一销轴60被插入到对准的第一通孔51与第二通孔52,以使第一枢转连接结构与第二枢转连接结构可枢转地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突起41为一个、第二突起42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突起41和第二突起42还可以为其他数量。

单元片30’还包括挡片71。挡片71在片体31’的第一侧(即从图6中观察的片体31’的背面)从片体31’的第二端部延伸超过第二枢转连接结构。片体31’的第一端部处在片体31’的第一侧(即从图6中观察的片体31’的背面)具有凹陷(图中未示出)。当相邻的两个单元片30’被可枢转地连接时,其中一个单元片的挡片孔被容纳在另一个单元片的凹陷中。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挡片71也可以位于片体31’的第一端部。或者片体3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以分别具有挡片等止挡结构。

相邻的两个单元片31’被可枢转地连接后,当相邻的两个单元片之间朝向b方向(大致垂直纸面向内的方向)枢转达到一阈值角度时,挡片71会以阻止进一步的枢转,从而限制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在方向b上的枢转角度,进而限制甚至阻止防回摆装置12’向方向b的摆动。而在方向a上,相邻的两个单元片可以自由枢转,从而使防回摆装置可以向方向a自由地摆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片体例如可由abs塑料和聚碳酸酯通过注塑形成,或者所述片体由聚酰胺形成。片体也可以根据需要由其他材料制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多个链条可被布置成相邻接(没有缝隙)地并排排列。或者,根据实际需要,多个链条之间也可以具有一定的缝隙。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防回摆装置的链条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优选地,链条的长度小于门帘条长度的一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上述阈值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调节。例如,在要求较为严苛时,该阈值角度可以被设置为0度,即防回摆装置12回摆至竖直状态时即被停止进一步摆动,从而使铅门帘回摆至竖直状态时即被停止进一步摆动。

图7示出了防回摆装置12、门帘条11和固定架13的安装细节。其中,门帘条11包括近端(即图7中的上端)和远端(在图7中未示出),其中近端用于被固定到固定架13上,防回摆装置12被固定到门帘条11的近端、且朝向检查通道的一侧,从而防止门帘条11朝向检查通道(即b方向)回摆。

铅门帘10还包括弹性钢片91。门帘条11的近端和铅门帘防回摆装置12通过该弹性钢片91被固定到固定架13。该弹性钢片91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出现突发情况(例如行李体积较大无法在防回摆装置12下方通过门帘条11)时,该弹性钢片91可以在较大外力的作用下适当增大铅门帘10的回摆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至少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了铅门帘防回摆装置,铅门帘的回摆可得到有效抑制,降低了铅门帘的回摆半径,有效缩短光路与铅门帘之间距离,大大缩短安检通道的长度,降低了整机尺寸,且不必缩短铅门帘的长度,提高了防护效果。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改变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