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非接触智能验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1817发布日期:2020-11-25 14:3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非接触智能验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非接触智能验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企业对高压开关柜等电力设备的验电工作均采用验电手车进行直接接触式的验电,这种验电手车操作繁琐,带来了如下问题:

1)需带绝缘手套在有电间隔进行带电试验,增加操作时间;

2)需将验电手车拖至检修位置并推入验电手车,增加操作步骤;

3)部分手车拖动需要较大力量,来回拉推增加操作人员操作难度,操作一般需要多人配合,同是也增加了操作时间。

由于通常情况下设备停电工作任务较多,验电准备工作受现场影响大,单人无法或难以操作,此外,这种与高压母线直接接触式的验电方式,来回操作步骤繁琐也增加了安全风险,而非接触式的验电方式在国内目前尚属空白。

综上所述,传统验电手车对高压开关柜的验电,存在着验电耗时、耗电、操作繁琐的问题,尤其在验电任务多时,问题更为凸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非接触智能验电器,能够对高压开关柜进行非接触式验电,缩短验电操作时间,提高验电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非接触智能验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场感应天线、充电接口、按键面板、指示灯和扬声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控制模块、电场检测电路、通讯电路、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按键电路、指示灯电路和语音电路;所述电场感应天线通过电场检测电路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相连,所述通讯电路与mcu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通过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按键面板通过按键电路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指示灯通过指示灯电路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扬声器通过语音电路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8,所述电场检测电路包括电场传感器u7,所述语音电路包括:语音处理芯片u3、功放芯片u2;所述电场传感器u7的tx端与电场感应天线电连接,所述电场传感器u7的vcc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场传感器u7的scl端与控制芯片u8的scl端相连,所述电场传感器u7的sda端与控制芯片u8的sda端相连;

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busy端与控制芯片u8的busy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rst端与控制芯片u8的rst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data端与控制芯片u8的data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clk端与控制芯片u8的clk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p端与功放芯片u2的inp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n端与功放芯片u2的inn端相连,所述功放芯片u2的ctrl端串接电阻r1后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功放芯片u2的ctrl端与控制芯片u8的ctrl端相连,所述功放芯片u2的bypass端串接电容c26后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2的vop端串接电感fb1后分别与电容c25的一端、插头n4的引脚1、插头n4的引脚3、插头n5的引脚1、插头n5的引脚3相连,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2的gnd端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2的vcc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功放芯片u2的von端串接电感fb2后分别与电容c27的一端、插头n4的引脚2、插头n4的引脚4、插头n5的引脚2、插头n5的引脚4相连,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插头n4的引脚5与所述插头n4的引脚6连接后接地,所述插头n5的引脚5与所述插头n5的引脚6连接后接地;所述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语音电路通过插头n4与第一扬声器电连接,所述语音电路通过插头n5与第二扬声器电连接;

所述按键电路按键插头n3,所述按键插头n3的引脚1串接电阻r19后与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按键插头n3的引脚2相连,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按键插头n3的引脚3相连,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按键插头n3的引脚4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按键插头n3的引脚5相连,所述按键电路通过按键插头n3与按键面板上设置的按钮电连接;

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指示灯d3、指示灯d4、指示灯d5、指示灯d6、指示灯d7、指示灯d8、指示灯d9,所述指示灯d3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1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4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2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5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3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6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4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7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5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8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6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9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7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3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12后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6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9的另一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包括:处理芯片u5,电压转换芯片u6,所述处理芯片u5的/chrg端与控制芯片u8的chgstatus端相连,所述处理芯片u5的vcc端分别与电容c29的一端、电容c28的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场效应管u4的源极相连,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与电容c29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充电接口与外部+12v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场效应管u4的栅极与处理芯片u5的gate端相连,所述场效应管u4的漏极与电感l5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处理芯片u5的sense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处理芯片u5的bat端、电池bat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容c3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1的另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处理芯片u5的gnd端、处理芯片u5的ntc端相连,所述电容c30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4后与处理芯片u5的comp端相连;

所述电池bat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33的一端、电压转换芯片u6的vin端、电压转换芯片u6的en端、电容c3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3的另一端、电容c3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6的gnd端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6的sw端串接电感l6后与电阻r7的一端、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电容c37的另一端、电压转换芯片u6的fb端相连,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7的另一端、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通讯电路包括:2.4g通讯及蓝牙电路和内置天线,所述内置天线通过2.4g通讯及蓝牙电路与mcu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讯电路包括:iot通讯电路和iot通讯天线,所述iot通讯天线通过iot通讯电路与mcu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2.4g通讯及蓝牙电路包括:无线芯片u10,所述无线芯片u10的xl1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晶振x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无线芯片u10的xl2端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txrx端与插头n2的引脚9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irq端与插头n2的引脚8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pace端与插头n2的引脚7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csn端与插头n2的引脚6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mosi端与插头n2的引脚5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jce端与插头n2的引脚3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miso端与插头n2的引脚2相连,所述2.4g通讯及蓝牙电路通过插头n2与控制芯片u8通讯连接,所述插头n2的引脚9与控制芯片u8的jtxrx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8与控制芯片u8的irq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7与控制芯片u8的jpace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6与控制芯片u8的jcsn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5与控制芯片u8的jmosi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3与控制芯片u8的jce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1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10接地;

所述无线芯片u10的vcc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gnd端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10的ant端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接头n1的引脚2相连,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插头n1的引脚1、插头n1的引脚3均接地,2.4g通讯及蓝牙电路通过插头n1与内置天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iot通讯电路包括:sim卡和iot模块u41,所述sim卡的vcc端分别与tvs二极管的引脚1、电容c51的一端、电容c52的一端、电阻r54的一端、sim卡的电源端sim_vdd端相连,所述sim卡的rst端分别与tvs二极管的引脚2、电容c53的一端、电阻r51的一端相连,所述sim卡的clk端分别与tvs二极管的引脚3电容c54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相连,所述sim卡的gnd端分别与电容c51的另一端、sim卡的接地端sim_gnd端相连,所述sim卡的io端分别与tvs二极管的引脚5、电容c55的一端、电阻r5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sim_rst端相连,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sim_clk端相连,所述电阻r5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3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8的sim_data端相连,所述电容c52的另一端、电容c53的另一端、电容c54的另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iot模块u41的txd端与控制芯片u8的rxd端连接,所述iot模块u41的rxd端与控制芯片u8的txd端连接,所述iot模块u41的gnd端与控制芯片u8的gnd端连接,所述iot模块u41的rf_an端与电阻or的一端、电容nm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or的另一端与电容nm2的一端、iot通讯天线均相连,所述电容nm1的另一端、电容nm2的另一端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接触方式,通过高压开关柜验电小窗或小孔测试的方法验电,使用时,只需将电场感应天线放入高压开关柜验电小窗或小孔中,由于不需要打开高压开关柜门,只需要在验电小窗或红外观察窗测试,操作无风险;且单人单手就可测试,无需笨重的设备,准备时间短,测试时间只需几十秒钟即可完成一台设备的检测,整个检测过程,简单方便,与传统验电手车方式相比,缩短了验电操作时间,提高了验电效率,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mcu控制模块中控制芯片u8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mcu控制模块中稳压电路和外部存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场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语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2.4g通讯及蓝牙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2.4g通讯及蓝牙电路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iot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iot通讯电路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11为电场感应天线,12为充电接口,13为按键面板,14为指示灯,15为扬声器;

22为mcu控制模块、23为电场检测电路、24为通讯电路、25为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6为按键电路、27为指示灯电路、28为语音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非接触智能验电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电场感应天线11、充电接口12、按键面板13、指示灯14和扬声器15;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控制模块22、电场检测电路23、通讯电路24、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按键电路26、指示灯电路27和语音电路28;所述电场感应天线11通过电场检测电路23与mcu控制模块22的输入端电相连,所述通讯电路24与mcu控制模块22通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12通过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与mcu控制模块2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按键面板13通过按键电路26与mcu控制模块2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指示灯14通过指示灯电路27与mcu控制模块2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扬声器15通过语音电路28与mcu控制模块22的输出端电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mcu控制模块中控制芯片u8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mcu控制模块中稳压电路和外部存储芯片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场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语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mcu控制模块22包括:控制芯片u8,所述电场检测电路23包括电场传感器u7,所述语音电路28包括:语音处理芯片u3、功放芯片u2;

所述电场传感器u7的tx端与电场感应天线11电连接,所述电场传感器u7的vcc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场传感器u7的scl端与控制芯片u8的scl端相连,所述电场传感器u7的sda端与控制芯片u8的sda端相连;

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busy端与控制芯片u8的busy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rst端与控制芯片u8的rst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data端与控制芯片u8的data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clk端与控制芯片u8的clk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p端与功放芯片u2的inp端相连,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n端与功放芯片u2的inn端相连,所述功放芯片u2的ctrl端串接电阻r1后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功放芯片u2的ctrl端与控制芯片u8的ctrl端相连,所述功放芯片u2的bypass端串接电容c26后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2的vop端串接电感fb1后分别与电容c25的一端、插头n4的引脚1、插头n4的引脚3、插头n5的引脚1、插头n5的引脚3相连,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2的gnd端接地,所述功放芯片u2的vcc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功放芯片u2的von端串接电感fb2后分别与电容c27的一端、插头n4的引脚2、插头n4的引脚4、插头n5的引脚2、插头n5的引脚4相连,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插头n4的引脚5与所述插头n4的引脚6连接后接地,所述插头n5的引脚5与所述插头n5的引脚6连接后接地;所述扬声器15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语音电路28通过插头n4与第一扬声器电连接,所述语音电路28通过插头n5与第二扬声器电连接;具体地,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busy端为状态口线,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rst端为复位端,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data端为数据线,所述语音处理芯片u3的clk端为同步时钟线,以上busy端、rst端、data端、clk端均与控制芯片u8电连接,接受控制芯片u8的指令;进一步地,所述功放芯片u2用于驱动扬声器15,所述的p、n为语音输入信号。

所述按键电路26按键插头n3,所述按键插头n3的引脚1串接电阻r19后与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按键插头n3的引脚2相连,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按键插头n3的引脚3相连,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按键插头n3的引脚4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按键插头n3的引脚5相连,所述按键电路26通过按键插头n3与按键面板13上设置的按钮电连接;

所述指示灯电路27包括:指示灯d3、指示灯d4、指示灯d5、指示灯d6、指示灯d7、指示灯d8、指示灯d9,所述指示灯d3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1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4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2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5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3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6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4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7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5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8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6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9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led7端相连,所述指示灯d3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12后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6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指示灯d9的另一端相连;具体地,控制芯片u8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采用32位armmcu,具有高速低功耗的特性,它完成对所有模块的控制。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mcu控制模块22包括:稳压电路和外部存储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芯片u9,所述外部存储电路包括芯片u11;

所述芯片u9的vin端与电容c40的一端、电池bat的输入端、电容c4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0的另一端、电容c42的另一端、芯片u9的gnd端均接地,所述芯片u9的sw端串接电感l7后与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41的一端、电容c44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均相连,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芯片u9的fb端均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4的另一端、电容c43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芯片u11的端与控制芯片u8的spio_cs端相连,所述芯片u11的sclk端与控制芯片u8的spio_sclk端相连,所述芯片u11的sio_0/si端与控制芯片u8的spio_mosi0端相连,所述芯片u11的sio_1/so端与控制芯片u8的spio_miso0端相连,所述芯片u11的sio_2/端与控制芯片u8的spio_miso1端相连,所述芯片u11的sio_2/端与控制芯片u8的spio_spio_misoi1端相连,所述芯片u11的vcc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芯片u11的gnd端接地。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9所示,所述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包括:处理芯片u5,电压转换芯片u6,所述处理芯片u5的/chrg端与控制芯片u8的chgstatus端相连,所述处理芯片u5的vcc端分别与电容c29的一端、电容c28的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场效应管u4的源极相连,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与电容c29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充电接口12与外部+12v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场效应管u4的栅极与处理芯片u5的gate端相连,所述场效应管u4的漏极与电感l5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处理芯片u5的sense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处理芯片u5的bat端、电池bat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容c3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1的另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处理芯片u5的gnd端、处理芯片u5的ntc端相连,所述电容c30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4后与处理芯片u5的comp端相连;所述电池bat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33的一端、电压转换芯片u6的vin端、电压转换芯片u6的en端、电容c3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3的另一端、电容c3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6的gnd端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6的sw端串接电感l6后与电阻r7的一端、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电容c37的另一端、电压转换芯片u6的fb端相连,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7的另一端、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

具体地,所述的处理芯片u5为充电处理芯片,将+12v的外部电源转换为给电池充电的电源,浮充、恒压、恒流等电池充电状态的控制由处理芯片u5完成,充电完成自动停止,其中chgstatus为充电状态位,连接控制芯片u8表示电池当前状态;电压转换芯片u6将电池电压转换为vcc电压,为控制芯片u8等其它芯片提供电源供给,处理芯片u5的bat端连接到电池。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2.4g通讯及蓝牙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2.4g通讯及蓝牙电路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示意图;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通讯电路24包括:2.4g通讯及蓝牙电路和内置天线,所述内置天线通过2.4g通讯及蓝牙电路与mcu控制模块22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中,2.4g模块和蓝牙模块共用一个内置天线,它们不同的地方是:2.4g是私有协仪,其通讯距离可以达到800m,主要用于和外部无线报警终端通讯,外部无线报警终端可以放置在与本实用新型800m范围内,当本实用新型发生报警时,无线报警终端也同时报警,用于通知其它工作人员和监管人员;本实用新型中的蓝牙模块则主要与手机app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手机app程序记录当前报警时间,并可以用app拍摄现在图片和语音上传到后台,起到数据记录功能及后台管理及控制。

具体地,所述2.4g通讯及蓝牙电路包括:无线芯片u10,所述无线芯片u10的xl1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晶振x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无线芯片u10的xl2端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txrx端与插头n2的引脚9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irq端与插头n2的引脚8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pace端与插头n2的引脚7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csn端与插头n2的引脚6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mosi端与插头n2的引脚5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jce端与插头n2的引脚3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miso端与插头n2的引脚2相连,所述2.4g通讯及蓝牙电路通过插头n2与控制芯片u8通讯连接,所述插头n2的引脚9与控制芯片u8的jtxrx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8与控制芯片u8的irq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7与控制芯片u8的jpace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6与控制芯片u8的jcsn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5与控制芯片u8的jmosi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3与控制芯片u8的jce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1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插头n2的引脚10接地;

所述无线芯片u10的vcc端与电源及电池管理电路25的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无线芯片u10的gnd端接地,所述无线芯片u10的ant端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接头n1的引脚2相连,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插头n1的引脚1、插头n1的引脚3均接地,2.4g通讯及蓝牙电路通过插头n1与内置天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插头n2是与控制芯片u8连接的插头,控制芯片u8的jtxrx端为接收发送的位,为1表示发送,为0表示接收;控制芯片u8的irq端为1,当无线芯片u10收到信息后通知控制芯片u8读取报文,为0表示无信息;控制芯片u8的jpace端为是否打开pa功放,为1打开,为0关闭,控制芯片u8的jcsn端为spi片选信号,控制芯片u8的jmosi端为spi主输出从输入信号,控制芯片u8的jmiso端为spi主输入从输出信号,控制芯片u8的jce端为无线模块片选信号,为1工作,为0进入待机低功耗状态,无线芯片u10的ant端为2.4g信号输出,插头n1连接内置天线。2.4g私有协议和蓝牙ble为无线模块协议栈,通过spi根据接收报文内容设置或调用。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iot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iot通讯电路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示意图,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通讯电路24包括:iot通讯电路和iot通讯天线,所述iot通讯天线通过iot通讯电路与mcu控制模块22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iot通讯电路和iot通讯天线,可以直接通过iot的网络将数据发到后台管理平台上,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的上传、调用、监管等,需要插入sim卡方可使用,使用的是gsm网络,gsm天线内置。

具体地,所述iot通讯电路包括:sim卡和iot模块u41,所述sim卡的vcc端分别与tvs二极管的引脚1、电容c51的一端、电容c52的一端、电阻r54的一端、sim卡的电源端sim_vdd端相连,所述sim卡的rst端分别与tvs二极管的引脚2、电容c53的一端、电阻r51的一端相连,所述sim卡的clk端分别与tvs二极管的引脚3电容c54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相连,所述sim卡的gnd端分别与电容c51的另一端、sim卡的接地端sim_gnd端相连,所述sim卡的io端分别与tvs二极管的引脚5、电容c55的一端、电阻r5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sim_rst端相连,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8的sim_clk端相连,所述电阻r5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3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8的sim_data端相连,所述电容c52的另一端、电容c53的另一端、电容c54的另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iot模块u41的txd端与控制芯片u8的rxd端连接,所述iot模块u41的rxd端与控制芯片u8的txd端连接,所述iot模块u41的gnd端与控制芯片u8的gnd端连接,所述iot模块u41的rf_an端与电阻or的一端、电容nm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or的另一端与电容nm2的一端、iot通讯天线均相连,所述电容nm1的另一端、电容nm2的另一端均接地。

具体地,sim_vdd为sim卡电源、sim_gnd为sim卡地、sim_rst为sim卡复位、sim_clk为时钟信号、sim_data为串行数据线,tvs二极管为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场感应天线11对电场信号进行感应,并通过电场检测电路23将电场信号强度值发送至mcu控制模块22进行分析和判断,所述mcu控制模块22判断线路是否带电后,通过指示灯电路27和语音电路28进行声光报警,具体地,按键面板13通过按键电路26设置相应的电压档位,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压单位优选为35kv电压档位、10kv电压档位和20kv电压档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接触方式,通过高压开关柜验电小窗或小孔测试的方法验电,使用时,只需将电场感应天线11放入高压开关柜验电小窗或小孔中,即可对高压开关柜的带电状态进行检测,由于不需要打开高压开关柜门,只需要在验电小窗或红外观察窗测试,操作无风险;且单人单手就可测试,无需笨重的设备,准备时间短,测试时间只需几十秒钟即可完成一台设备的检测,整个检测过程,简单方便,与传统验电手车方式相比,缩短了验电操作时间,提高验电效率,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接触方式通过高压开关柜验电小窗或小孔测试的方法验电,经现场长达8个月的实践验电100%,未出现任何错误,减少操作时间80%,同时由于不需要打开高压开关柜门,只需要在验电小窗或红外观察窗测试无风险,同时单人单手就可测试无需笨重的设备,测试时间只需几十秒钟1台,前后准备时间也很短;本实用新型在不充电使用内置电池情况下可保证使用7天以上,且配有备用电池,低功耗且语音提示使得人机交互简单,可实现开机即用,同时它也具有应对复杂场所的测试需求及多种电压的测试需求,非常合适高压开关柜场景下的验电操作。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对±800kv直流线路及1000kv交流特高压进行非接触验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