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式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2530发布日期:2021-02-03 21:3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阵列式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阵列式工作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平面工作电极处于流体中时,对响应信号起直接作用的物质仅分散在平面上方一层薄薄的流体扩散层中,可感应的物质总量少,响应信号弱。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不足,设计一种阵列式工作电极,将电极感应面的支撑底材制成阵列形式,大大增加电极的有效响应面积,增大可感应物质的总量,从而显著提高响应信号的强度。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式工作电极,该工作电极包括感应部和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感应部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呈阵列式排布的圆柱,所述感应部和连接部均为电极支撑底材表面镀金。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呈错位方阵分布,圆柱数量可以为80~100个,所述圆柱直径0.5mm,高5mm,相邻两排圆柱的中心距为1mm,细小而密集的圆柱有利于增加电极表面积,但若间距过小则会阻碍被测溶液的扩散。若插入试管或流路中使用,也可按需采用矩形、圆形、椭圆等阵列。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感应部的底板为方形板,边长为12~15mm,连接部为矩形板,长度为25~30mm,宽度为2~3mm。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极支撑底材为pla塑料或abs塑料经3d打印而一体成形,材料易得,加工方便。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09]
与现有的平面工作电极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极的感应部有大量阵列分布的圆柱状感应面,极大增加了感应表面积,可以对静态溶液或动态液液中更多的被测物质发生响应,大幅提高了工作电极的灵敏度。在支撑底材表面镀金,可使电极导电性好,稳定性高,便于化学修饰。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阵列式工作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阵列式工作电极的俯视图。
[0012]
图中:1-感应部,11-底板,12-圆柱,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0015]
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阵列式工作电极,该工作电极包括感应部和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感应部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呈阵列式排布的圆柱,所述感应部和连接部均为电极支撑底材表面镀金。
[0016]
本实施例所述圆柱呈错位方阵分布,圆柱数量为100个,所述圆柱直径0.5mm,高5mm,相邻两排圆柱的中心距为1mm。
[0017]
本实施例所述感应部的底板为方形板,边长为12mm,连接部为矩形板,长度为30mm,宽度为2mm。
[0018]
本实施例所述电极支撑底材为pla塑料或abs塑料经3d打印而一体成形。
[0019]
与10
×
10=100mm2的平面工作电极相比,本实施例电极有大量阵列分布的圆柱状感应面,所增加的表面积高达3.14
×
0.5
×5×
100=785mm2,增加了785%,可以对静态溶液或动态液液中更多的被测物质发生响应,大幅提高了工作电极的灵敏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