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4298发布日期:2021-03-12 11:0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烟气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基于目前国内污染源烟气排放的实际情况,国家对固定污染源大气排放物排放及检测要求日益严格,烟气排放连续检测的应用发展必将是大势所趋。环境检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在特定地点设置采样装置,定时定量采集烟气样本。目前,环境检测人员需要在每一次采样之前,进行复杂的采样装置设置与固定,经常需要一个检测人员手持采样装置,耗时耗力,给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烟气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采样装置,包括基架、托盘、托举机构,以及若干设置在托盘上的烟气采集筒,托举机构设置在基架与托盘之间,且能够驱动托盘相对基架升降,所述托举机构包括设置在基架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两个丝杠滑块,丝杠滑块上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托盘铰接,烟气采集筒与托盘之间设有连接机构,烟气采集筒与托盘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丝杠上设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杠螺纹,丝杠滑块分别连接在对应的丝杠螺纹上。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辅助托盘升降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基架上的导轨、设置在托盘上的导轨滑块,所述导轨滑块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钉、设置在托盘上的通孔,所述螺钉可穿过通孔与烟气采集筒连接。

优选地,所述烟气采集筒包括筒身、设有进气口的筒盖,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筒身内的冷凝管、石墨吸附层、采样腔,筒身上设有连通采样腔的取样口,筒盖上固定有上端开口的筒状滤布,筒状滤布的上端连通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桶盖上设有安装环,筒状滤布的上端设有与安装环连接的卡环。

优选地,所述卡环的内侧壁上成型有弹性卡凸,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弹性卡凸卡接配合的定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筒身内侧壁设有用于安装石墨吸附层的环形肩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丝杠转动,驱动丝杠滑块移动,托盘相对基架上升,从而带动烟气采集筒到达指定高度,方便对烟气进行采集,其调节方便、运行平稳,代替传统的手持采样,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完毕后,反向转动丝杠,托盘相对基架下降,实现折叠存放,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烟气采集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烟气采样装置,包括基架1、托盘2、托举机构,以及若干设置在托盘2上的烟气采集筒3,托举机构设置在基架1与托盘2之间,且能够驱动托盘2相对基架1升降,所述托举机构包括设置在基架1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两个丝杠滑块,丝杠滑块上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托盘2铰接,烟气采集筒3与托盘2之间设有连接机构,烟气采集筒3与托盘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使用时,丝杠转动,驱动丝杠滑块移动,托盘2相对基架1上升,从而带动烟气采集筒3到达指定高度,

方便对烟气进行采集,其调节方便、运行平稳,代替传统的手持采样,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效率。支撑杆处于竖直状态时,达到采样的最高点,通过合理设置支撑杆的长度,可以实现不同高度烟气的采集。检测完毕后,反向转动丝杠,托盘2相对基架1下降,实现折叠存放,携带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杠上设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杠螺纹,丝杠滑块分别连接在对应的丝杠螺纹上,丝杠转动时,各丝杠滑块可同时相对丝杠滑动,其同步性强。

具体来说,丝杠上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丝杠螺纹4和第二丝杠螺纹5,丝杠滑块包括第一丝杠滑块6和第二丝杠滑块7,第一丝杠滑块6连接在第一丝杠螺纹4上,第二丝杠滑块7安装在第二丝杠螺纹5上,支撑杆包括一端与第一丝杠滑块6铰接,另一端与托盘2铰接的第一支撑杆8,以及一端与第二丝杠滑块7铰接,另一端与托盘2铰接的第二支撑杆9。丝杠顺时针转动时,第一丝杠滑块6向左移动,第二丝杠滑块7向右移动,托盘2在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9的带动下上升至指定高度,烟气采集筒3对烟气进行采集。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托盘2升降平稳,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辅助托盘2升降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基架1上的导轨、设置在托盘2上的导轨滑块,所述导轨滑块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导轨上。

如图所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基架1上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设置在托盘2上的第一导轨滑块和第二导轨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滑块套设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滑块套设在第二导轨上,导轨滑块沿导轨运动,在托盘2的升降过程中,两者的配合起到定位和导向作用。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钉10、设置在托盘2上的通孔,所述螺钉10可穿过通孔与烟气采集筒3连接。当然,所述连接机构还可以采用磁吸方式,或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烟气采集筒3的数量为两个,有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为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延长烟气测试仪的寿命,需要对烟气中含有的颗粒杂质和水分进行处理。所述烟气采集筒3包括筒身11、设有进气口的筒盖12,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筒身11内的冷凝管13、石墨吸附层14、采样腔15,筒身11上设有连通采样腔15的取样口16,筒盖12上固定有上端开口的筒状滤布17,筒状滤布17的上端连通进气口。烟气经进气口进入,穿过筒状滤布17,筒状滤布17对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处理,烟气继续向下移动穿过冷凝管13,冷凝管13将烟气中的水分凝固,水分滴落至石墨吸附层14上,同时,烟气继续向下移动经石墨吸附层14,最后进入采样腔15,检测人员经取样口16取样,使得烟气的过滤冷凝采用处理更加方便。

为便于筒状滤布17的安装,所述桶盖上设有安装环18,筒状滤布17的上端设有与安装环18连接的卡环19。所述卡环19的内侧壁上成型有弹性卡凸20,所述安装环1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弹性卡凸20卡接配合的定位凹槽。弹性卡凸20与定位凹槽的配合,使得筒状滤布17的拆装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维护及清洁难度。当然,卡环19与安装环18之间也可以通过螺纹方式实现连接。

所述筒身11内侧壁设有用于安装石墨吸附层14的环形肩台21,组装后的石墨吸附层14下端边缘与环形肩台21抵接。此外,取样口16处可设置取样盖或阀门,也可直接连接烟气测试仪对烟气进行检测,得出所需的分析结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烟气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托盘(2)、托举机构,以及若干设置在托盘(2)上的烟气采集筒(3),托举机构设置在基架(1)与托盘(2)之间,且能够驱动托盘(2)相对基架(1)升降,所述托举机构包括设置在基架(1)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两个丝杠滑块,丝杠滑块上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托盘(2)铰接,烟气采集筒(3)与托盘(2)之间设有连接机构,烟气采集筒(3)与托盘(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上设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杠螺纹,丝杠滑块分别连接在对应的丝杠螺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辅助托盘(2)升降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基架(1)上的导轨、设置在托盘(2)上的导轨滑块,所述导轨滑块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导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钉(10)、设置在托盘(2)上的通孔,所述螺钉(10)可穿过通孔与烟气采集筒(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采集筒(3)包括筒身(11)、设有进气口的筒盖(12),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筒身(11)内的冷凝管(13)、石墨吸附层(14)、采样腔(15),筒身(11)上设有连通采样腔(15)的取样口(16),筒盖(12)上固定有上端开口的筒状滤布(17),筒状滤布(17)的上端连通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12)上设有安装环(18),筒状滤布(17)的上端设有与安装环(18)连接的卡环(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19)的内侧壁上成型有弹性卡凸(20),所述安装环(1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弹性卡凸(20)卡接配合的定位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1)内侧壁设有用于安装石墨吸附层(14)的环形肩台(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采样装置,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基架、托盘、托举机构,以及若干设置在托盘上的烟气采集筒,托举机构设置在基架与托盘之间,且能够驱动托盘相对基架升降,所述托举机构包括设置在基架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两个丝杠滑块,丝杠滑块上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托盘铰接,烟气采集筒与托盘之间设有连接机构,烟气采集筒与托盘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通过丝杠转动,驱动丝杠滑块移动,托盘相对基架上升,从而带动烟气采集筒到达指定高度,方便对烟气进行采集,其调节方便、运行平稳,代替传统的手持采样,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效率。反向转动丝杠即可实现折叠存放,携带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冼世洪;李杨;严丰莲;林轩;冯银坚;潘鹏辉;刘敏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中京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