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2542发布日期:2021-03-23 11:0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金相低倍检验,首先要对金相试样进行酸腐蚀,腐蚀酸溶液通常采用盐酸酒精溶液,该溶液特别易于挥发,尤其对于曲轴试片等大件试样,处理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酸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急需一种酸雾吸收处理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容器,所述吸收容器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和第四多孔板,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反应层,第二多孔板和第三多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应层,第三多孔板和第四多孔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反应层,吸收容器内填充有水溶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吸收容器为桶状结构,吸收容器为耐酸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第一反应层、第二反应层和第三反应层为石灰石,第一反应层颗粒度小于第二反应层,第二反应层颗粒度小于第三反应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吸收容器左侧设置有溢流口和进水口,溢流口高度和第一多孔板高度齐平,进水口设置在第四多孔板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进水口上设置有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吸收容器右侧设置有酸雾进口,酸雾进口一端设置在第四多孔板和吸收容器底部之间,酸雾进口另一端上设置有增压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第一反应层、第二反应层和第三反应层高度之和大于一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酸雾从吸收容器底部进入,通过水溶液依次经过第三反应层、第二反应层和第一反应层,能够充分吸收酸雾且增加反应效率,以最低的投入和最低的运行管理成本,对产生的酸雾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满足环保排放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容器,2、第一多孔板,3、第二多孔板,4、第三多孔板,5、第四多孔板,6、第一反应层,7、第二反应层,8、第三反应层,9、水溶液,10、溢流口,11、进水口,12、阀门,13、酸雾进口,14、增压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容器1,所述吸收容器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多孔板2、第二多孔板3、第三多孔板4和第四多孔板5,第一多孔板2和第二多孔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反应层6,第二多孔板3和第三多孔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应层7,第三多孔板4和第四多孔板5之间设置有第三反应层8,吸收容器1内填充有水溶液9,水溶液9添加至第一多孔板2处。本实用新型酸雾从吸收容器1底部进入,通过水溶液9依次经过第三反应层8、第二反应层7和第一反应层6,能够充分吸收酸雾且增加反应效率,以最低的投入和最低的运行管理成本,对产生的酸雾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满足环保排放的要求。

所述吸收容器1为桶状结构,吸收容器1为耐酸材质。

所述第一反应层6、第二反应层7和第三反应层8为石灰石,第一反应层6颗粒度小于第二反应层7,第二反应层7颗粒度小于第三反应层8,第一反应层6为细颗粒石灰石,第二反应层7为中等颗粒石灰石,第三反应层8为大颗粒石灰石。

所述吸收容器1左侧设置有溢流口10和进水口11,溢流口10高度和第一多孔板2高度齐平,进水口11设置在第四多孔板5下方。

所述进水口11上设置有阀门12。

所述吸收容器1右侧设置有酸雾进口13,酸雾进口13一端设置在第四多孔板和吸收容器1底部之间,酸雾进口13另一端上设置有增压风机14。

所述第一反应层6、第二反应层7和第三反应层8高度之和大于一米。

实施例1:一种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包括耐酸桶状结构吸收容器1,吸收容器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多孔板2、第一反应层6、第二多孔板3、第三多孔板4、第二反应层7、第三反应层8和第四多孔板5,吸收容器1内填充有液面高度在溢流口10处的水溶液9。

实施例2:在耐酸桶状吸收容器1(玻璃钢、塑料等材质)中,分层填充石灰石,加满水,酸雾气体由增压风机14压入吸收容器1底部,通过多孔板分散上浮,其中酸雾吸收在水中后与石灰石起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方程式如下:

caco3+2hcl=cacl2+co2↑+h20

其中,二氧化碳随净化后的空气在上方排出到大气中,同时,处理结束后,从进水口11注入少量自来水,冲洗生成的氯化钙溶液(中性,无害),在容器上部溢流口10排出到水体。

设计要点:

石灰石堆层高度不低于1米,以保持酸雾气体与处理水溶液的充分接触时间,保证酸雾的完全吸收,故吸收容器高度最好大于1.5米;

吸收容器1横截面积应足够大(不小于1m2),以满足酸雾排放量的需要;

多孔板应可分隔并支撑起上层石灰石的重量,并允许气体和水的充分流通;

酸雾气体增压风机14风压不低于0.015mpa,风机叶片必须耐酸。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吸收容器(1),所述吸收容器(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多孔板(2)、第二多孔板(3)、第三多孔板(4)和第四多孔板(5),第一多孔板(2)和第二多孔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反应层(6),第二多孔板(3)和第三多孔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应层(7),第三多孔板(4)和第四多孔板(5)之间设置有第三反应层(8),吸收容器(1)内填充有水溶液(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收容器(1)为桶状结构,吸收容器(1)为耐酸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反应层(6)、第二反应层(7)和第三反应层(8)为石灰石,第一反应层(6)颗粒度小于第二反应层(7),第二反应层(7)颗粒度小于第三反应层(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收容器(1)左侧设置有溢流口(10)和进水口(11),溢流口(10)高度和第一多孔板(2)高度齐平,进水口(11)设置在第四多孔板(5)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11)上设置有阀门(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收容器(1)右侧设置有酸雾进口(13),酸雾进口(13)一端设置在第四多孔板(5)和吸收容器(1)底部之间,酸雾进口(13)另一端上设置有增压风机(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反应层(6)、第二反应层(7)和第三反应层(8)高度之和大于一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相低倍试验酸雾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容器,所述吸收容器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和第四多孔板,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反应层,第二多孔板和第三多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应层,第三多孔板和第四多孔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反应层,吸收容器内填充有水溶液。本实用新型酸雾从吸收容器底部进入,通过水溶液依次经过第三反应层、第二反应层和第一反应层,能够充分吸收酸雾且增加反应效率,以最低的投入和最低的运行管理成本,对产生的酸雾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满足环保排放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朱向阳;姚杰;薛峰;徐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