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7561发布日期:2021-01-15 11:4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子秤。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秤是通过重量传感器将重量转换为模拟信号,再通过一系列处理转化为稳定的数字信号并显示在相应的显示介质的电子仪器。因为电子秤需要在操作时持续显示正确的重量信息,其电力来源通常为交流电、干电池及各类型蓄电池,较为常见的电力来源是铅酸蓄电池。使用交流电作为电力来源时,电子秤的使用会受到地域性的局限,即只能在提供交流电插座的室内环境使用。当电子秤移至室外使用时,则通常使用干电池或蓄电池。当今电池虽已做到不含汞,但重金属仍是各种蓄电池的必要组成部分,如处理不当且数量较多的话,这些重金属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干电池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漏液现象。

而后人们推出了太阳能电子秤,太阳能电子秤非常环保,然而面临的问题是太阳能电子秤对环境光线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才能稳定充电,用户需要的是一种不受环境影响、能稳定充电的电子秤。申请号为:201620094056.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动能电子秤,该电子秤包括秤台、底壳、主控制板、以及分别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显示屏模块、电源,还包括发电模块、整流稳压电路,该整流稳压电路分别与发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以实现电能储存,发电模块包括多级齿轮组、齿条压盖、脚踏板、发电机,该齿条压盖与多级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齿条压盖内设置有立于底壳上的弹簧,所述多级齿轮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该新动能电子秤虽然能够实现自动供电但是齿条压盖位于发电盒的外侧与发电盒分开设置,使得发电模块整体结构比较大,另外在电子称装配时齿条压盖也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子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安装更换电池,不仅无法节约能够,而且用过的废旧电池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子秤,该电子秤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发电模块结构紧凑。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子秤,包括内部安装有主控电板的底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秤板,所述底壳内在其与所述秤板之间设有与所述主控电板电连接的显示屏模块、电源、以及传感器模块;还包括发电模块和整流稳压电路,所述整流稳压电路分别与发电模块的输出端以及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内部设有多级传动发电组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按压滑块的安装槽,所述按压滑块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多级传动发电组件转动的齿条;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迫使所述按压滑块脱离所述安装槽的复位弹簧,所述秤板上在所述按压滑块处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与所述按压滑块连接的按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电子秤时用户只需按压几次按钮,使得按压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下运动,进而通过齿条驱动位于外壳内的多级传动发电组件旋转产生电能,进而通过主控电板以及传感器模块对为位于秤板上的重物进行称重,最后由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多级传动发电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内且依次传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第二齿轮、发电机;所述第一齿轮靠近所述按压滑块处且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且所述第五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所述第七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八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发电机的驱动轴上;该设置能够大大提高多级传动发电组件产生电能的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按压滑块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滑动连接的定位滑槽,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滑槽的配合首先能够防止按压滑块在安装槽内发生旋转,其次能够防止按压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安装滑槽。所述按压滑块的顶端设有防转凸起,所述按钮上在其与所述按压滑块配合的面上设有与所述防转凸起配合的防转凹槽。所述秤板上在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套接在所述按钮上的橡胶缓冲垫,设置橡胶缓冲垫能够防止按钮与秤板之间的撞击磨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壳的底部两侧设有弧形内凹,设置弧形内凹结构使得将电子秤从地面拿起时,便于将手从弧形内凹处伸入电子秤的底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内,且位于四个角处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垫,其上部设有用于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到底壳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凹槽旁用于将传感器卡接到所述凹槽内的卡扣。所述连接板的侧面设有用于将连接板卡接到所述底壳内的卡接凸起,所述底壳内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配合卡接扣;所述连接板上在与所述卡接凸起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凸板,所述凸板上设有用于将连接板螺纹连接到底壳内的螺纹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使用该电子秤时用户只需按压几次按钮,使得按压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下运动,进而通过齿条驱动位于外壳内的多级传动发电组件旋转产生电能,进而通过主控电板以及传感器模块对为位于秤板上的重物进行称重,最后由显示屏进行显示;通过在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安装槽,并将按压滑块设置在安装槽内,使得发电模块结构更加紧凑,另外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滑槽的配合首先能够防止按压滑块在安装槽内发生旋转,其次能够防止按压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安装滑槽;所述秤板上在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套接在所述按钮上的橡胶缓冲垫,设置橡胶缓冲垫能够防止按钮与秤板之间的撞击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

图3是底壳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发电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传感器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多级传动发电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壳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0所示,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子秤,包括内部安装有主控电板的底壳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的秤板2,所述底壳1内在其与所述秤板2之间设有与所述主控电板电连接的显示屏模块3、电源、以及传感器模块;还包括发电模块和整流稳压电路,所述整流稳压电路分别与发电模块的输出端以及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内部设有多级传动发电组件的外壳4,所述外壳4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按压滑块5的安装槽401,所述按压滑块5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多级传动发电组件转动的齿条6;所述安装槽401内设有迫使所述按压滑块5脱离所述安装槽401的复位弹簧7,所述秤板2上在所述按压滑块5处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与所述按压滑块5连接的按钮8。

在使用该电子秤时用户只需按压几次按钮8,使得按压滑块5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上下运动,进而通过齿条6驱动位于外壳4内的多级传动发电组件旋转产生电能,并通过整流稳压电路将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电源,电源为主控电板提供电能,通过主控电板以及传感器模块对为位于秤板2上的重物进行称重,最后由显示屏3进行显示。

所述多级传动发电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4内且依次传动的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第二齿轮14、发电机15;所述第一齿轮13靠近所述按压滑块5处且与所述齿条6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16和第四齿轮17且所述第三齿轮16与第一齿轮1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五齿轮18和第六齿轮19且所述第五齿轮18和第四齿轮17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七齿轮20和第八齿轮21,所述第七齿轮20和第六齿轮19啮合,所述第八齿轮21和第二齿轮1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4固定安装在所述发电机15的驱动轴上;该设置在齿条6上下运动时,通过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第二齿轮14的多级传动,使得发电机15能够快速转动进行发电,大大提高多级传动发电组件产生电能的效率。

所述安装槽401的槽口处设有定位凸起402,所述按压滑块5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402滑动连接的定位滑槽501,通过定位凸起402与定位滑槽501的配合首先能够防止按压滑块5在安装槽401内发生旋转,其次能够防止按压滑块5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脱离安装滑槽401。所述按压滑块5的顶端设有防转凸起502,所述按钮8上在其与所述按压滑块5配合的面上设有与所述防转凸起502配合的防转凹槽801。所述秤板2上在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套接在所述按钮8上的橡胶缓冲垫9,设置橡胶缓冲垫9能够防止按钮8与秤板2之间的撞击磨损。所述底壳1的底部两侧设有弧形内凹111,设置弧形内凹11结构使得将电子秤从地面拿起时,便于将手从弧形内凹11处伸入电子秤的底部。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1内,且位于四个角处的压力传感器10,所述压力传感器10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垫11,其上部设有用于将压力传感器10安装到底壳1上的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压力传感器的凹槽1201,以及设置在所述凹槽1201旁用于将压力传感器10卡接到所述凹槽1201内的卡扣1202。所述连接板12的侧面设有用于将连接板12卡接到所述底壳1内的卡接凸起1203,所述底壳1内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1203配合卡接扣101;所述连接板12上在与所述卡接凸起1203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凸板1204,所述凸板1204上设有用于将连接板12螺纹连接到底壳1内的螺纹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