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用受流器压力在线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4928发布日期:2020-12-29 09:4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轨道交通用受流器压力在线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受流器压力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驱动的轨道车辆除采用弓网方式受电外,还可以通过安装在转向架上的受流器从第三轨受电。地铁车辆根据车辆检修规程须定期对受流器的压力值进测量、记录、存档,对不在标准范围内的受流器进行调整,以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受流性能。传统的测量方法采用人工手动方式逐个受流器进行测量,测量工具为弹簧压力计,并逐个记录。以一列6编组的地铁车辆为例,车辆两侧共20个受流器,测量过程需2人约40分钟(1人测量、1人记录),非常耗时,浪费人力资源,且记录繁琐,容易出错,由于人工测量,测量精度也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用受流器压力在线智能检测系统,采用精度更高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智能自动测量受流器压力值。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受流器压力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放置于车辆段dcc的上位机,以及与上位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双向通信的下位机,下位机固定于股道一侧;沿车辆段运用库出库端方向的股道两侧分别安装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接触轨和压力传感器,接触轨设置有接触轨弯头,接触轨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活动面,活动面背部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形成采集通道;接触轨的上部、侧部或者下部与受流器相接触;压力传感器与受流器动态接触,并将采集到的受流器压力信号传递至下位机;下位机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于sd卡中,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至上位机,上位机收到受流器压力信号后,比较与各输入信号对应的理论输出信号和实际输出信号并输出比较结果,上位机根据比较结果检测受流器是否存在故障。

优选地,所述接触轨为金属材质且外部装有防护罩,接触轨通过绝缘支架安装于支架底座上;支架底座通过轨枕铺设于道碴上,安装限界满足gb50157-2013中设备限界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上位机包括工控机和显示器,工控机安装有无线通讯模块,工控机内置vb.net开发可视化界面,通过上位机的显示器显示的信息包括受流器压力数据查询、报表生成、数据存储、数值超限预警信息;同时上位机的显示器显示的信息还包括与下位机采集的数据合成在一个报表中的dcc检修调度输入的列车运营时刻表中的车次信息。可实现上位机数据报表中列车车次和采集数据的一一对应关系,间接实现车辆号识别。从检测装置上通过每一列车所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和dcc调度输入的时刻表合成,实现数据与车次的对应。

优选地,所述下位机包括采用单片机开发的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绝缘外壳防护并固定于股道一侧的检测装置上,检测装置包括路压力传感器输入信号,实时采集来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经单片机运算、处理,并以txt格式存储于sd卡中,集成电路板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和数据交互。

优选地,所述受流器根据与接触轨的安装方式,分为接触轨下部受流、上部受流或侧面受流;检测装置根据受流器的不同设计型式,应与之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上位机的显示器显示数值超限报警,工控机则通过dcc检修调度直接安排检修人员去停放在指定位置的列车,对数值超限的某个受流器进行调整,使故障维修更具有针对性。由于车辆从正线运营回库过程中,通过检测装置的动态监测,即可实现故障车辆的检测与定位,检修调度可据此提前安排车辆段内转轨到制定检修列位,并指明故障受流器对应的转向架位置,班组无需逐个检查,而是直接带工具去故障台位,优化车辆检修生产组织,大大提高检修效率。这是地铁车辆“智能化运维”的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智能自动测量受流器压力值,克服了现有技术每个车辆段配属40-70列车且每列车每半个月要测量一遍的问题,无需人工进行现场受流器逐个测量,单列车可节约2人约40分钟(1人测量、1人记录)工作量,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2)本实用新型由于实现智能化采集受流器压力值,更快捷,减少列车维修作业时间;

(3)本实用新型采集数据实现数据报表管理,避免人工记录的繁琐程序,工作效率更高;

(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精度更高压力传感器,使测量精度更高,为受流器检修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下位机的原理连接框图。

图4是上位机的原理连接框图。

图中:1、接触轨;2、防护罩;3、绝缘支架;4、压力传感器;5、下位机;6、支架底座;7、轨枕;8、道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交通用受流器压力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放置于车辆段dcc的上位机,以及与上位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双向通信的下位机5,下位机5固定于股道一侧;沿车辆段运用库出库端方向的股道两侧分别安装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接触轨1和压力传感器4,接触轨1设置有接触轨1弯头,接触轨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活动面,活动面背部与压力传感器4相连,形成采集通道;接触轨1的上部、侧部或者下部与受流器相接触;压力传感器4与受流器动态接触,并将采集到的受流器压力信号传递至下位机5;下位机5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于sd卡中,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至上位机,上位机收到受流器压力信号后,比较与各输入信号对应的理论输出信号和实际输出信号并输出比较结果,上位机根据比较结果检测受流器是否存在故障。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接触轨1为金属材质且外部装有防护罩2,接触轨1通过绝缘支架3安装于支架底座6上;支架底座6通过轨枕7铺设于道碴8上,安装限界满足gb50157-2013中设备限界的要求。

如图3所示,所述上位机包括工控机和显示器,工控机安装有无线通讯模块,工控机内置vb.net开发可视化界面,通过上位机的显示器显示的信息包括受流器压力数据查询、报表生成、数据存储、数值超限预警信息;同时上位机的显示器显示的信息还包括与下位机5采集的数据合成在一个报表中的dcc检修调度输入的列车运营时刻表中的车次信息。可实现上位机数据报表中列车车次和采集数据的一一对应关系,间接实现车辆号识别。从检测装置上通过每一列车所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和dcc调度输入的时刻表合成,实现数据与车次的对应。

具体地,所述上位机的显示器显示数值超限报警,工控机则通过dcc检修调度直接安排检修人员去停放在指定位置的列车,对数值超限的某个受流器进行调整,使故障维修更具有针对性。由于车辆从正线运营回库过程中,通过检测装置的动态监测,即可实现故障车辆的检测与定位,检修调度可据此提前安排车辆段内转轨到制定检修列位,并指明故障受流器对应的转向架位置,班组无需逐个检查,而是直接带工具去故障台位,优化车辆检修生产组织,大大提高检修效率。这是地铁车辆“智能化运维”的体现。

如图3所示,所述下位机5包括采用单片机开发的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绝缘外壳防护并固定于股道一侧的检测装置上,检测装置包括路压力传感器4输入信号,实时采集来自压力传感器4采集的压力信号,经单片机运算、处理,并以txt格式存储于sd卡中,集成电路板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和数据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受流器根据与接触轨1的安装方式,分为接触轨下部受流、上部受流或侧面受流;检测装置根据受流器的不同设计型式,应与之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智能自动测量受流器压力值,克服了现有技术每个车辆段配属40-70列车且每列车每半个月要测量一遍的问题,无需人工进行现场受流器逐个测量,单列车可节约2人约40分钟(1人测量、1人记录)工作量,大大节约人力成本;由于实现智能化采集受流器压力值,更快捷,减少列车维修作业时间;采集数据实现数据报表管理,避免人工记录的繁琐程序,工作效率更高;由于采用精度更高压力传感器4,使测量精度更高,为受流器检修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所示: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受流器压力在线智能检测系统,由上位机、下位机5及其装置构成。在车辆段运用库出库端方向的股道两侧分别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下位机5固定于股道一侧的检测装置上,下位机5采用单片机开发的一块集成电路板,并配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模块。下位机5负责将采集到的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以txt格式存储在sd卡中。上位机由工控机和显示器组成,配备无线通讯模块,上位机安装有上位机软件,采用vb.net开发可视化界面。上位机与下位机5之间采用ip寻址的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访问与交互。通过上位机的显示器可实现受流器压力数据查询、报表生成、数据存储、数值超限预警等功能,同时上位机可实现列车车次输入,并将该信息按顺序与下位机5采集的数据合成在一个报表中的功能,实现dcc检修调度输入的列车运营时刻表中的车次信息与下位机5采集的数据一一对应。

上位机由一台工控机和一台显示器组成,并配备无线通讯模块,上位机放置于车辆段dcc处,上位机安装有上位机软件,采用vb.net开发可视化界面。上位机与下位机5之间采用ip寻址的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访问与交互。通过上位机的显示器可实现受流器压力数据查询、报表生成、数据存储、数值超限预警等功能,同时上位机可实现列车车次输入,并将该信息按顺序与下位机5采集的数据合成在一个报表中的功能,实现dcc检修调度输入的列车运营时刻表中的车次信息与下位机5采集的数据一一对应。当导出数据报表后,若系统显示数值超限报警,dcc检修调度可直接安排检修人员去停放在指定位置的列车,对数值超限的某个受流器进行调整,使故障维修更具有针对性。

下位机5是采用单片机开发的一块集成电路板,采用绝缘外壳防护,并固定于股道一侧的检测装置上。该装置设计有2路压力传感器4输入信号,实时采集来自压力传感器4采集的压力信号,经单片机运算、处理,并以txt格式存储于sd卡中。该集成电路板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模块,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和数据交互。

下位机5设计有2套压力信号检测装置,该装置固定于车辆段运用库出库端方向的股道两侧。地铁受流器的安装方式一般分为接触轨下部受流、上部受流或侧面受流方式,该装置根据受流器的不同设计型式,应与之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已接触轨下部受流为例进行说明。该装置设计为接触轨1相同尺寸,长度约为1000-1500(mm)之间,同时设置有接触轨1弯头,接触轨1为金属材质,并设有防护罩2,接触轨1支撑座位绝缘材料。该装置安装限界满足gb50157-2013中设备限界的要求。在接触轨1接触面上设计有活动面,活动面背部与压力传感器4相连,形成采集通道。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运用于轨道交通检测装置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