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转配气配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5042发布日期:2021-05-28 10:5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旋转配气配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液器泄漏水检设备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旋转配气配电装置。



背景技术:

储液器泄漏水检设备是空调制冷行业储液器总成(含汽液分离器总成、消音器总成等)生产的关键设备,用于储液器总成等的密封性(泄漏)检测。市场上该设备大致可分为旋转转盘和固定台式两种形式:旋转转盘设备一般配置有12-20个工位,各工位旋转进入上下工件区域、助焊剂清洗水槽、泄漏观察水槽、浸防锈液水槽等循环工作;固定台式设备配置有2-8个工位和一个泄漏观察水槽。旋转配气配电装置主要应用于旋转转盘形式的水检设备。

因各工位均有执行和控制元件(升降气缸,磁性开关,气缸升降换向阀,测试系统换向阀,压力开关,信号开关等),所以在各工位旋转运行工作时,旋转配气配电装置需向每个工位提供安全用电、工作气体(0.6mpa)和检测气体(5.0mpa)。传统的旋转配气配电装置应用到旋转转盘设备上时(如图1所示),旋转配电采用多路集电铜环和碳刷架组合;工作气体和测试气体分别从转盘中心的下方和上方进入,从而实现旋转配气;工位的信号元件(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和开关碰杆控制各工位夹具的上下升降动作,工位夹具下降则储液器进入水槽,工位夹具上升则储液器离开水槽。工位夹具进入水槽的滞后角和离开水槽的提前角均有开关碰杆的位置确定。

现有技术的缺点:①旋转配气配电装置体积大,其中旋转配气分为上下两路,方式繁琐复杂,可靠性低,调整困难。②各工位信号开关众多,且任何一个开关失灵,都会造成整个设备的停机故障,甚至造成设备损坏。③整个旋转配气配电装置为敞开式结构,容易受到粉尘、蒸汽等污染而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有限的旋转转盘设备中心位置,将多路导电滑环(多路旋转配电装置)、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工作气体和测试气体的旋转配气装置)以及旋转编码器等多种功能元件有效合理的组合在一起,采用旋转编码器取代各工位的信号开关,并将所有重要元器件封闭防护,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新型旋转配气配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旋转配气配电装置,采用三层叠加式结构,最下面是多路导电滑环,其通过第一中心固定轴固定在转盘平板上,并由转盘平板带动旋转;中间是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其固定在第一中心固定轴的顶部;最上面是旋转编码器,其与两路气动旋转接头的中心固定轴连接;在转盘平板的中部上侧还设有带动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和旋转编码器旋转的封闭式防护结构;在转盘平板的边缘下侧设有一个工位原点开关,在旋转转盘设备的机架上设有配合工位原点开关的工位原点开关感应杆。

本实用新型利用有限的旋转转盘设备中心位置,将多路导电滑环(多路旋转配电装置)、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工作气体和测试气体的旋转配气装置)以及旋转编码器等多种功能元件有效合理的组合在一起,采用旋转编码器取代各工位的信号开关,并将所有重要元器件封闭防护,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封闭式防护结构包括安装在转盘平板上的旋转支架和固定在旋转支架顶部设有封板,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配合多路导电滑环的配电线路接头和配合两路气动旋转接头的配气线路接头。

该种结构确保封闭式防护结构的封闭效果,进一步减少多路导电滑环、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和旋转编码器这些重要元器件的污染和损坏。

优选地,所述两路气动旋转接头通过一气动旋转接头连接板固定在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编码器通过一旋转编码器连接板固定在旋转支架上,转盘平板旋转带动旋转支架旋转,旋转支架旋转带动气动旋转接头连接板和旋转编码器连接板旋转,从而带动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和旋转编码器旋转。

该种结构确保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和旋转编码器的旋转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两路气动旋转接头的底部通过一过度座固定在第一中心固定轴的顶部,所述旋转编码器的底部通过一联轴器与第二中心固定轴连接。

该种结构确保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和第一中心固定轴的连接牢靠性,确保旋转编码器和两路启动旋转接头的连接牢靠性。

优选地,所述转盘平板通过第一中心固定轴转动连接在旋转转盘设备的机架中部。

该种结构确保转盘平板的转动平稳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工位原点开关通过一开关架固定在转盘平板的边缘下侧,所述工位原点开关感应杆通过一感应杆架固定在旋转转盘设备的机架上。

该种结构确保工位原点开关和工位原点开关感应杆的安装牢靠性和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利用有限的旋转转盘设备中心位置,将多路导电滑环(多路旋转配电装置)、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工作气体和测试气体的旋转配气装置)以及旋转编码器等多种功能元件有效合理的组合在一起,采用旋转编码器取代各工位的信号开关,并将所有重要元器件封闭防护,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旋转配气配电装置应用到旋转转盘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到旋转转盘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到旋转转盘设备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转盘平板,2.多路导电滑环,3.第一中心固定轴,4.两路气动旋转接头,5.旋转编码器,6.旋转支架,7.封板,8.过度座,9.气动旋转接头连接板,10.旋转编码器连接板,11.配气线路接头,12.配电线路接头,13.联轴器,14.工位原点开关,15.工位原点开关感应杆,16.旋转转盘设备的机架,17.第二中心固定轴,18.开关架,19.感应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2-4所示,一种新型旋转配气配电装置,采用三层叠加式结构,最下面是多路导电滑环2,其通过第一中心固定轴3固定在转盘平板1上,并由转盘平板1带动旋转;中间是两路气动旋转接头4(双通道气动旋转接头),其固定在第一中心固定轴3的顶部;最上面是旋转编码器5,其与两路气动旋转接头4顶部的第二中心固定轴17连接;在转盘平板1的中部上侧还设有带动两路气动旋转接头4和旋转编码器5旋转的封闭式防护结构;在转盘平板1的边缘下侧设有一个工位原点开关14,在旋转转盘设备的机架16上设有配合工位原点开关14的工位原点开关感应杆15。封闭式防护结构包括安装在转盘平板1上的旋转支架6和固定在旋转支架6顶部设有封板7,旋转支架6上设有配合多路导电滑环2的配电线路接头12和配合两路气动旋转接头4的配气线路接头11。两路气动旋转接头4通过一气动旋转接头连接板9固定在旋转支架6上,旋转编码器5通过一旋转编码器连接板10固定在旋转支架6上,转盘平板1旋转带动旋转支架6旋转,旋转支架6旋转带动气动旋转接头连接板9和旋转编码器连接板10旋转,从而带动两路气动旋转接头4和旋转编码器5旋转。两路气动旋转接头4的底部通过一过度座8固定在第一中心固定轴3的顶部,旋转编码器5的底部通过一联轴器13与第二中心固定轴17连接。

转盘平板1通过第一中心固定轴3转动连接在旋转转盘设备的机架16中部。工位原点开关14通过一开关架18固定在转盘平板1的边缘下侧,工位原点开关感应杆15通过一感应杆架19固定在旋转转盘设备的机架16上。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旋转配气配电装置被采用拆卸封闭防护(旋转支架和封板),以防止粉尘等污染。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了旋转编码器,故取消了各工位信号元件(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旋转编码器和一个原点开关(接近开关)分配并记忆了各工位所在的角度,设备运行后,通过plc程序可以对各工位在各工作区域的上下升降进行控制,通过触摸屏可以任意调整设定各工位进入工作区域的滞后角和离开工作区域的提前角。采用一个旋转编码器和一个原点开关(接近开关),结合plc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各工位上下升降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各元件和结构功能:

本实用新型多路旋转配电装置采用多路导电滑环,旋转配气装置采用两路气动旋转接头,最上面安装旋转编码器。整个旋转配气配电装置采用封闭式防护。

其中多路导电滑环和两通道气动旋转接头的动作更加可靠,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其中旋转编码器取代了各工位信号开关,也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其中封闭式防护结构,减少了多路导电滑环,气动旋转接头和旋转编码器这些重要元器件的污染和损坏。

本实用新型利用有限的旋转转盘设备中心位置,将多路导电滑环(多路旋转配电装置)、两路气动旋转接头(工作气体和测试气体的旋转配气装置)以及旋转编码器等多种功能元件有效合理的组合在一起,采用旋转编码器取代各工位的信号开关,并将所有重要元器件封闭防护,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整个配气配电装置的成本有所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