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3802发布日期:2021-06-15 20:1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监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各种网络设备,电器产品等大量涌现,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产品电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在雷击、静电、快速脉冲群、传导抗干扰及辐射抗干扰等干扰,要求输出电压不能掉电,终端产品不能出现重新启动。因为终端产品重新启动,其系统将丢失数据及要重新设备产品参数,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由于雷击、静电、快速脉冲群、传导抗干扰及辐射抗干扰等干扰测试时对示波器影响很大,显示屏出现花屏或者很多干扰波形,导致不能准确探测出电压掉电现象,需要大量人力用闪电战触发方式去检测及判断每一个波形的正常及异常,给制造厂商验证及测试带来极大的困扰,增加人力成本及测试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及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以及报警指示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检测信号输入端口,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检测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所述报警指示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在待检测装置接入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口时,检测所述待检测装置的电压信号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待检测装置的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所述报警指示电路在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时输出报警指示信号。

优选地,所述报警指示电路包括:掉电指示电路和报警电路;

所述掉电指示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并在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时输出掉电指示信号;

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并在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时输出报警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在所述检测电路接入所述待检测装置的电压信号时、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第一滤波电路和滤除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在所述检测电路接入所述待检测装置的电压信号时输出检测指示的检测指示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的检测输入端连接、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第二滤波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关电路与供电输入端、用于在启动时执行自检的自检电路。

优选地,所述自检电路包括:自检开关;

所述自检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端,所述自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

优选地,所述自检电路还包括:与所述自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自检时输出自检指示信号的自检指示电路。

优选地,所述自检电路还包括:与所述自检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自检时进行滤波的第三滤波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以及报警指示电路;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检测信号输入端口,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检测输入端,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报警指示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检测电路在待检测装置接入检测信号输入端口时,检测待检测装置的电压信号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检测信号判断待检测装置的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输出控制信号至开关电路控制开关电路导通;报警指示电路在开关电路导通时输出报警指示信号。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监测待测装置电压跳变,可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检测效率高,有效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目前由于雷击、静电、快速脉冲群、传导干扰及辐射干扰等干扰测试时对示波器影响很大,导致不能准确探测出电压掉电现象,需要大量人力单点触发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该电路可以自动识别待测试产品的输出电压范围,自动判断待测试产品是否掉电、电压变低、或者电压变高等,并在待测试产品掉电、电压变低、或者电压变高时给出相应的提示,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可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及效率,测试准确。

参考图1,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各实施例一可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可包括:检测电路11、控制电路12、开关电路13、以及报警指示电路14。

检测电路11的输入端连接检测信号输入端口,检测电路11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12的检测输入端,控制电路12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13,报警指示电路14与开关电路13连接。

检测电路11在待检测装置接入检测信号输入端口时,检测待检测装置的电压信号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电路12;控制电路12根据检测信号判断待检测装置的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输出控制信号至开关电路13控制开关电路13导通;报警指示电路14在开关电路13导通时输出报警指示信号。具体的,当待检测装置接入检测信号输入端口时,检测电路11对待检测装置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并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至控制电路12,控制电路12根据该检测信号判断待检测装置的电压是否在预设电压范围内,若判断出待检测装置的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则判断待检测装置的电压掉电、变低或者变高,此时,控制电路12控制开关电路13导通,在开关电路13导通后,报警指示电路14接收到电压并输出相应的报警指示信号,从而达到自动检测电压掉电。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报警指示电路14包括:掉电指示电路141和报警电路142。其中,该掉电指示电路141与开关电路13连接、并在开关电路13导通时输出掉电指示信号;报警电路142与开关电路13连接、并在开关电路13导通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掉电指示电路141可以为led灯指示电路。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掉电指示电路141也可以为显示指示电路,其中,显示指示电路可包括显示屏,所采用的显示屏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屏、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报警电路142包括但不限于蜂鸣器、喇叭等。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还包括:与检测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在检测电路11接入待检测装置的电压信号时、对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第一滤波电路15和滤除电路2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滤波电路15可以采用电容、电阻组成的rc滤波电路实现,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容实现。该滤除电路20主要用于滤除检测信号输入端口处的外来干扰信号,以提升输入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该滤除电路20可采用电感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还包括:与检测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在检测电路11接入待检测装置的电压信号时输出检测指示的检测指示电路1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检测指示电路17可以为led灯指示电路。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检测指示电路17也可以为显示指示电路,其中,显示指示电路可包括显示屏,所采用的显示屏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屏、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等。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还包括:与控制电路12的检测输入端连接、对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第二滤波电路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滤波电路16可以采用电容、电阻组成的rc滤波电路实现,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容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还包括:设置在开关电路13与供电输入端、用于在启动时执行自检的自检电路18。

可选的,该实施例中,该自检电路18包括:自检开关181。其中,自检开关181的输入端连接供电输入端,自检开关181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13。

进一步地,该实施例中,该自检电路18还包括:与自检开关18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自检时输出自检指示信号的自检指示电路18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自检指示电路182可以为led灯指示电路。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自检指示电路182也可以为显示指示电路,其中,显示指示电路可包括显示屏,所采用的显示屏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屏、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等。

进一步地,该实施例中,该自检电路18还包括:与自检开关18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自检时进行滤波的第三滤波电路18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滤波电路183可以采用电容、电阻组成的rc滤波电路实现,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容实现。

具体的,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可以用于检测待测试品的输出电压是否掉电。当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正常通电后,启动自检开关181,开始执行自检,控制电路12同时控制开关电路13导通,报警电路142输出对应的自检信号,自检指示电路182输出自检模式指示。自检完成后,检测电路11自动读取待测试品的电压信号,并输出检测信号给控制电路12,控制电路12将该检测信号与内部预设电压范围进行对比,若检测信号的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则判断待测试品的输出电压掉电,进而输出控制信号至开关电路13,控制开关电路13导通,报警电路142和掉电指示电路141同时输出报警信号和掉电指示信号,以指示该待测试品的输出电压掉电、电压变低、或者电压变高。

参考图2和图3,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实施例一可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为detection+,第一滤波电路15包括:第四电容c104、第三电容c103、以及第一稳压管zd1。滤除电路20包括:电感lf101。检测指示电路17包括:第七电阻r107、第二led灯(蓝色)led102。检测电路11包括:第六电阻r106。控制电路12包括:控制芯片u201、第五电容c105及第六电容c106。第二滤波电路16包括:第九电阻r109、第十电阻r110和第七电容c107。

该实施例中,自检开关181包括sw101。自检指示电路182包括:第二电阻r102和第一led灯led101(绿色)。第三滤波电路183包括:第一电容c101和第二电容c102。开关电路13包括:mos管q101、电阻r105。掉电指示电路141包括:第三电阻r103和第三led灯led103(红色)。报警电路142包括:第四电阻r104和蜂鸣器sp101。

进一步地,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中还可包括:由第二稳压管zd102和第八电阻r108组成的烧录输入电路19。其中,该烧录输入电路19可用于在线烧录相关程序至控制芯片u201,以动态调整预设电压范围。

电感lf101的第一端连接检测输入端口的正端,电感lf101的第二端连接检测输入端口的负端,电感lf101的第三端连接第一稳压管zd1的阴极,电感lf101的第四端接地,第一稳压管zd1的阳极接地,第三电容c103和第四电容c104依次与第一稳压管zd1并联。第七电阻r107的第一端与检测输入端口连接,第七电阻r107的第二端连接第二led灯led102的阳极,第二led灯led102的阴极接地。

第六电阻r106的第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01的第五脚,第六电阻r106的第二端连接检测输入端口。

第二稳压管zd102的阴极连接烧录输入口(cc1),第二稳压管zd102的阳极接地。第八电阻r10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稳压管zd102的阴极和烧录输入口,第八电阻r108的第二端连接控制芯片u201的第四脚。

第九电阻r109的第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01的第五脚,第九电阻r109的第二端接地;第十电阻r110和第七电容c107依次与第九电阻r109并联。

自检开关181的第六脚和第三脚短接后连接供电输入端(vcc+),自检开关181的第五脚和第二脚短接后连接至mos管q101的漏极并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101和第十一电阻r111连接至控制芯片u201的第十脚和控制芯片u201的第二脚。控制芯片u201的第十脚还通过第五电容c105接地,第六电容c106与第五电容c105并联。

第二电阻r102的第一端连接自检开关181的第五脚,第二电阻r10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led灯led101的阳极,第一led灯led101的阴极接地。第一电容c10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102的第一端和自检开关181的第五脚,第一电容c10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102与第一电容c101并联。

mos管q101的栅极通过第五电阻r105连接控制芯片u201的第二脚,mos管q101的源极连接第三电阻r103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104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10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led灯led103的阳极,第三led灯led103的阴极接地。第四电阻r104的第二端连接蜂鸣器的第一端,蜂鸣器的第二端接地。

如图2和图3所示,待测试器正常通电后,将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待测试品连接,开启自检开关181,该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进行自检模式,mos管q101导通,蜂鸣器短暂响及第三led灯led103(红色指示灯)快闪,并在熄灭后,第六电阻r106自动读取待测试品的电压信号,并传送至控制芯片u201,控制芯片u201将该检测信号中的电压与预设电压范围进行对比,当检测信号中的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时,判断该待测试品的输出电压掉电,控制芯片u201控制mos管q101导通,供电电压(vcc+)通过mos管q101的漏极向源极传输,并传输至蜂鸣器和第三led灯led103,使蜂鸣器自动报警,同时第三led灯led103一直快闪,从而达到掉电、电压变低、或者电压变高监测指示。

可以理解地,该实施例中,led灯的颜色可调整,具体根据设计需求确定。mos管q101也可以采用pmos管替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可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自动检测电压跳变电路。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