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6795发布日期:2021-08-17 13:3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埋底模,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属于包埋底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病理分析中,包埋模具是组织制片中常用且必备的装置,用于医院或是实验室病理检验中的组织标本处理,包埋模具通常包括底模和包埋盒。

现有的市场上的包埋盒底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包埋底模进行分割,分别包埋同一个病人不同点位的小标本,浪费石蜡玻片和增长制片时间,不方便阅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根据以上不足做出的改进,通过包埋底模和定位压制盖进行置物和压制,通过放置组件进行根据标本大小不同进行放置,将标本放置好后通过注蜡导蜡组件进行注蜡,通过压制组件进行压制有效的避免蜡过多和过少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包括包埋底模和定位压制盖,所述包埋底模外壁一侧处安装有定位压制盖,所述包埋底模内壁四侧处设有放置组件,所述包埋底模内壁中间处与所述放置组件连接有注蜡导蜡组件,所述定位压制盖内壁设有压制组件,所述包埋底模外壁两侧处设有拉手组件。

优选的,所述放置组件包括第一放置槽、第三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内壁一侧处,所述第三放置槽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内壁一侧的所述第一放置槽一侧处,所述第二放置槽安装在所述第一放置槽一侧处,所述第四放置槽安装在所述第二放置槽一侧处。

优选的,所述注蜡导蜡组件包括注蜡管、l型导蜡管、注蜡口和单向阀注蜡口,所述注蜡管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内壁底部中间处,所述l型导蜡管安装在所述注蜡管外壁四侧处与所述第一放置槽、第三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一角处相互连接,所述注蜡口安装在所述l型导蜡管一侧处,所述单向阀注蜡口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底部处与所述注蜡管底部中间处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制组件包括第一拉手、第二压制板、第四压制板和第三压制板,所述第一拉手安装在所述定位压制盖内壁一侧顶部处,所述第二压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拉手一侧处,所述第三压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拉手底部处,所述第四压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压制板底部处。

优选的,所述拉手组件包括第一底模拉手、第一拉手、第二底模拉手和第二拉手,所述第一底模拉手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外壁中间底部处,所述第一拉手开设在所述第一底模拉手中间处,所述第二底模拉手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外壁另一侧底部处,所述第二拉手开设在所述第二底模拉手中间处,且所述第一底模拉手和所述第二拉手相互远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手和所述第二拉手为长方形薄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根据以上不足做出的改进,通过包埋底模和定位压制盖进行置物和压制,通过放置组件进行根据标本大小不同进行放置,将标本放置好后通过注蜡导蜡组件进行注蜡,通过压制组件进行压制有效的避免蜡过多和过少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包埋底模的主视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包埋底模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包埋底模的盖子结构图。

图中:1-包埋底模,2-定位压制盖,3-第一底模拉手,4-第一拉手,5-第二压制板,6-第四压制板,7-第三压制板,8-第二底模拉手,9-第二拉手,10-第一放置槽,11-第三放置槽,12-第二放置槽,13-第四放置槽,14-注蜡管,15-l型导蜡管,16-注蜡口,17-单向阀注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包括包埋底模1和定位压制盖2,包埋底模1外壁一侧处安装有定位压制盖2,包埋底模1内壁四侧处设有放置组件,包埋底模1内壁中间处与放置组件连接有注蜡导蜡组件,定位压制盖2内壁设有压制组件,包埋底模1外壁两侧处设有拉手组件。

通过包埋底模1和定位压制盖2进行置物和压制,通过放置组件进行根据标本大小不同进行放置,将标本放置好后通过注蜡导蜡组件进行注蜡,通过压制组件进行压制有效的避免蜡过多和过少不均匀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放置组件包括第一放置槽10、第三放置槽11、第二放置槽12和第四放置槽13,第一放置槽10安装在包埋底模1内壁一侧处,第三放置槽11安装在包埋底模1内壁一侧的第一放置槽10一侧处,第二放置槽12安装在第一放置槽10一侧处,第四放置槽13安装在第二放置槽12一侧处,通过第一放置槽10、第三放置槽11、第二放置槽12和第四放置槽13进行放置,从而可以达到便于根据标本大小进行分开放置便于阅片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注蜡导蜡组件包括注蜡管14、l型导蜡管15、注蜡口16和单向阀注蜡口17,注蜡管14安装在包埋底模1内壁底部中间处,l型导蜡管15安装在注蜡管14外壁四侧处与第一放置槽10、第三放置槽11、第二放置槽12和第四放置槽13一角处相互连接,注蜡口16安装在l型导蜡管15一侧处,单向阀注蜡口17安装在包埋底模1底部处与注蜡管14底部中间处相互连接,通过注蜡管14、l型导蜡管15、注蜡口16和单向阀注蜡口17进行注蜡和导蜡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压制组件包括第一拉手4、第二压制板5、第四压制板6和第三压制板7,第一拉手4安装在定位压制盖2内壁一侧顶部处,第二压制板5安装在第一拉手4一侧处,第三压制板7安装在第一拉手4底部处,第四压制板6安装在第二压制板5底部处,通过第一拉手4、第二压制板5、第四压制板6和第三压制板7进行压制限位有效避免蜡凹凸不平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拉手组件包括第一底模拉手3、第一拉手4、第二底模拉手8和第二拉手9,第一底模拉手3安装在包埋底模1外壁中间底部处,第一拉手4开设在第一底模拉手3中间处,第二底模拉手8安装在包埋底模1外壁另一侧底部处,第二拉手9开设在第二底模拉手8中间处,且第一底模拉手3和第二拉手9相互远离,通过第一底模拉手3、第一拉手4、第二底模拉手8和第二拉手9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拉手4和第二拉手9为长方形薄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包括包埋底模(1)和定位压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底模(1)外壁一侧处安装有定位压制盖(2),所述包埋底模(1)内壁四侧处设有放置组件,所述包埋底模(1)内壁中间处与所述放置组件连接有注蜡导蜡组件,所述定位压制盖(2)内壁设有压制组件,所述包埋底模(1)外壁两侧处设有拉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包括第一放置槽(10)、第三放置槽(11)、第二放置槽(12)和第四放置槽(13),所述第一放置槽(10)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1)内壁一侧处,所述第三放置槽(11)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1)内壁一侧的所述第一放置槽(10)一侧处,所述第二放置槽(12)安装在所述第一放置槽(10)一侧处,所述第四放置槽(13)安装在所述第二放置槽(12)一侧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蜡导蜡组件包括注蜡管(14)、l型导蜡管(15)、注蜡口(16)和单向阀注蜡口(17),所述注蜡管(14)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1)内壁底部中间处,所述l型导蜡管(15)安装在所述注蜡管(14)外壁四侧处与所述第一放置槽(10)、第三放置槽(11)、第二放置槽(12)和第四放置槽(13)一角处相互连接,所述注蜡口(16)安装在所述l型导蜡管(15)一侧处,所述单向阀注蜡口(17)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1)底部处与所述注蜡管(14)底部中间处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组件包括第一拉手(4)、第二压制板(5)、第四压制板(6)和第三压制板(7),所述第一拉手(4)安装在所述定位压制盖(2)内壁一侧顶部处,所述第二压制板(5)安装在所述第一拉手(4)一侧处,所述第三压制板(7)安装在所述第一拉手(4)底部处,所述第四压制板(6)安装在所述第二压制板(5)底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包括第一底模拉手(3)、第一拉手(4)、第二底模拉手(8)和第二拉手(9),所述第一底模拉手(3)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1)外壁中间底部处,所述第一拉手(4)开设在所述第一底模拉手(3)中间处,所述第二底模拉手(8)安装在所述包埋底模(1)外壁另一侧底部处,所述第二拉手(9)开设在所述第二底模拉手(8)中间处,且所述第一底模拉手(3)和所述第二拉手(9)相互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手(4)和所述第二拉手(9)为长方形薄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包埋底模,属于包埋底模技术领域,包括包埋底模和定位压制盖,所述包埋底模外壁一侧处安装有定位压制盖,所述包埋底模内壁四侧处设有放置组件,所述包埋底模内壁中间处与所述放置组件连接有注蜡导蜡组件,所述定位压制盖内壁设有压制组件,所述包埋底模外壁两侧处设有拉手组件,通过包埋底模和定位压制盖进行置物和压制,通过放置组件进行根据标本大小不同进行放置,将标本放置好后通过注蜡导蜡组件进行注蜡,通过压制组件进行压制有效的避免蜡过多和过少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