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尺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2141发布日期:2022-01-11 22:4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尺寸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工件尺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尺寸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工件的实测尺寸是判断其质量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控制零件的尺寸在设计的误差范围内是保证成品品质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工件尺寸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不能实现对平板类大工件的全尺寸测量,无法满足日益迫切的加工生产需求;对工件上各种特定形状的通孔不能实现精确的参数测量和实时监测。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尺寸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尺寸系统,包括电脑处理终端、图像采集相机、远心镜头、平行背光源、传动箱、箱体、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平行背光源设置在传动箱顶部,所述箱体设置在传动箱底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箱体内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上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移动板上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箱体顶部靠近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处开设有开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顶部通过开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顶部固定在传动箱底部;
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套、手轮、转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螺纹杆;
8.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纹管和连接杆。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的螺纹套嵌入在移动板上,所述螺纹套与移动板固定为一体,所述升降机构的手轮设置在箱体内一侧,所述手轮一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通入到箱体内。
10.进一步的,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垂直,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机构的螺纹杆底端通过第二锥齿轮,所述螺纹杆与第二锥齿轮固定为一体。
11.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底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与箱体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通过螺纹套,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与箱体顶部内壁转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转杆上一侧固定有第一限位环,所述转杆上另一侧固定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设置有轴承。
13.进一步的,所述轴承转动套在转杆上,所述轴承底端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固定在箱体底部内壁上。
14.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外一侧焊接有电机箱,所述移动机构的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箱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另一端通入到传动箱内,所述丝杆另一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与传动箱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顶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传动箱顶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接杆顶端通过条形槽,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在平行背光源底部。
16.进一步的,所述平行背光源输出的光束经过远心镜头进入到图像采集相机内部,所述图像采集相机通过以太网与电脑处理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电脑处理终端输出端与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转动手轮,手轮转动带动转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杆同步转动,使得螺纹套和移动板相对于螺纹杆向上移动,实现对平行背光源高度的调节,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启动电机,电机控制丝杆转动,使得螺纹管相对于丝杆左右移动,螺纹管左右移动带动连接杆和平行背光源左右移动,通过平行背光源输出平行光束,利用远心镜头以及图像采集相机组成视觉检测装置,配合平行背光源、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进行图像采集,快速判断工件是否合格,实现实时测量和监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尺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处放大图。
22.附图标记:
23.1、电脑处理终端;2、图像采集相机;3、远心镜头;4、平行背光源;5、传动箱;6、箱体;7、移动板;8、滑槽;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开槽;12、螺纹套;13、手轮;14、转杆;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螺纹杆;18、轴承座;19、第一限位环;20、第二限位环;21、轴承;22、固定杆;23、电机箱;24、电机;25、丝杆;26、螺纹管;27、连接杆;28、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5.请参阅图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尺寸系统,包括电脑处理终端1、图像采集相机2、远心镜头3、平行背光源4、传动箱5、箱体6、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平行背光源4设置在传动箱5顶部,所述箱体6设置在传动箱5底部,所述箱体6内设置有移动板7,所述箱体6内两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移动板7上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板9,
所述移动板7上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0,所述箱体6顶部靠近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处开设有开槽11,所述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顶部通过开槽11,所述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顶部固定在传动箱5底部;
2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套12、手轮13、转杆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和螺纹杆17;
27.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24、丝杆25、螺纹管26和连接杆27。
28.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升降机构的螺纹套12嵌入在移动板7上,所述螺纹套12与移动板7固定为一体,所述升降机构的手轮13设置在箱体6内一侧,所述手轮13一端固定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另一端通入到箱体6内,所述转杆1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5,所述第一锥齿轮15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二锥齿轮16与第一锥齿轮15垂直,且所述第二锥齿轮16与第一锥齿轮15啮合,所述升降机构的螺纹杆17底端通过第二锥齿轮16,所述螺纹杆17与第二锥齿轮16固定为一体,所述螺纹杆17底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18与箱体6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7顶端通过螺纹套12,所述螺纹杆17与螺纹套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7顶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18与箱体6顶部内壁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使得螺纹套12和移动板7相对于螺纹杆17向上移动,实现对平行背光源4高度的调节;所述转杆14上一侧固定有第一限位环19,所述转杆14上另一侧固定有第二限位环20,所述第一限位环19和第二限位环20之间设置有轴承21,所述轴承21转动套在转杆14上,所述轴承21底端固定有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底端固定在箱体6底部内壁上,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环19、第二限位环20、轴承21和固定杆22,对转杆14起到限位作用,确保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6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传动箱5外一侧焊接有电机箱23,所述移动机构的电机24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箱23内,所述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25,所述丝杆25另一端通入到传动箱5内,所述丝杆25另一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18与传动箱5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5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管26,所述螺纹管26顶部固定有连接杆27,所述传动箱5顶部开设有条形槽28,所述连接杆27顶端通过条形槽28,所述连接杆27顶端固定在平行背光源4底部,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使得螺纹管26相对于丝杆25左右移动,螺纹管26左右移动带动连接杆27和平行背光源4左右移动;所述平行背光源4输出的光束经过远心镜头3进入到图像采集相机2内部,所述图像采集相机2通过以太网与电脑处理终端1通信连接,所述电脑处理终端1输出端与电机24驱动器电性连接,通过平行背光源4输出平行光束,利用远心镜头3以及图像采集相机2组成视觉检测装置,配合平行背光源4、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进行图像采集,快速判断工件是否合格,实现实时测量和监控。
29.在具体应用时,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转动手轮13,手轮13转动带动转杆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螺纹杆17同步转动,使得螺纹套12和移动板7相对于螺纹杆17向上移动,实现对平行背光源4高度的调节,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启动电机24,电机24控制丝杆25转动,使得螺纹管26相对于丝杆25左右移动,螺纹管26左右移动带动连接杆27和平行背光源4左右移动,通过平行背光源4输出平行光束,利用远心镜头3以及图像采集相机2组成视觉检测装置,配合平行背光源4、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进行图像采集,快速判断工件是否合格,实现实时测量和监控。
30.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
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