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37486发布日期:2022-04-21 18:0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一种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地理信息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土地测量时,经常采用的是人工测量,测量很不方便。当地块的面积较大时,测量效率比较低。而且,现场人工测量只能测量得到地块的边界尺寸和面积等,不能准确的获取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如果需要获得地块的完整信息,还需另外测量地块的位置信息,测量效率低下,很不方便。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不能实现地理信息的高效准确采集。


技术实现要素:

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包括步骤:采集终端根据是否在被采集的目标位置的现场,选择定位采集模式或者绘制采集模式,之后启动标记功能;按照选择的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并且实时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在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后,判断是否需要重新采集;如果需要重新采集,则清理掉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信息,并且重新采集;将采集到的目标位置的信息保存;通过拍照或者录像获取目标地块的图像信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采集需要采集终端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现场,采集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绘制采集是采集终端通过自带的地图选择目标位置并获得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采集终端在采集目标位置信息时会实时的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同时,根据采集的目标位置是否满足地块测量的需要,采集终端可以保存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信息,或者删除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信息并重新采集。最后,采集终端可以采集目标位置的图像信息,将目标位置的图像信息和经纬度坐标一一对应,实现对目标位置信息全面准确的测量。
6.可选的,所述按照选择的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并实时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具体为:判断选择的采集模式是定位采集模式或者是绘制采集模式;如果是定位采集模式,则按照定位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并实时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如果是绘制采集模式,则按绘制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并实时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块形状比较规范,且地块的面积较大时,采集终端用绘制采集模式可以准确的测量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且测量方便。当地块的形状不规则,且地块的面积不是很大时,采集终端采用定位采集模式可以准确的测量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定位采集模式或者绘制采集模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8.可选的,所述按照定位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具体为: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现场,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选择至少3个目标位置;采集终端沿着目标地块的边界移动,且通过gps采集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存储起来;采集终端实时显示已经采集过地理位置信息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其中,地理位置信息是被采集的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定位采集模式时,采集终端沿着目标地块的边界移动,在选择的目标位置处,采集终端采集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目标位置的实地采集,采集的准确度较高。采集终端实时的记录并且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便于及时了解目标位置的采集进度。
10.可选的,所述按绘制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具体为:开启地图,根据需要选择的目标位置的数量设置地图的放大倍数;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选择目标位置;根据选择的目标位置生成目标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的尺寸和不同形状的目标地块,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目标位置。当目标位置的数量较多时,需要将地图放大倍数设置的大些,便于准确的选择目标位置。
12.可选的,所述在目标位置信息采集后,判断是否需要重新采集,具体为:判断是否是重新采集单个目标位置信息;在采集过程中,选择一个目标位置之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已经选择的目标位置;如果需要调整已经选择的目标位置,则重新采集;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选择多个目标位置之后,判断根据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是否能生成目标面;如果能生成目标面,则保存生成的目标面信息,并提示当前的地块信息采集完成,进行下一个地块信息的采集。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采集目标位置的过程中,当采集一个目标位置之后,如果该目标位置不能满足需要,则可以删除该目标位置信息并重新采集,从而确保采集的目标位置的信息的准确性。
14.对于一个目标地块,在采集完该目标地块的所有目标位置的信息,根据采集的目标地块信息生成目标面信息并保存之后,可以删除目标地块对应的目标位置信息,以便于为采集下一个目标地块的信息做准备。
15.可选的,所述将采集到的目标位置的信息保存,具体为:将目标位置的信息生成shp文件。
16.可选的,所述通过拍照或者录像获取目标地块的图像信息,具体为:启动拍照功能或者录像功能;通过拍照或者录像采集目标位置的图像信息,在图像信息采集完成之后标注相应的名称,并且保存;导出图像信息对应的经纬度坐标。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拍照或者录像功能采集目标位置的图像信息,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和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一一对应,实现对目标位置图像和坐标信息的准确采集和匹配。
18.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上的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能准确采集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信息,实现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准确采集。
20.所述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能将采集的目标位置的图像信息和经纬度坐标信息匹配,实现目标位置信息的全面采集。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根据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定位采集或者绘制采集模式,满足多种情况下的采集需要,提高了采集终端的实用性。
22.2.采集终端在采集目标位置信息的同时,实时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便于及时准确的掌握目标位置采集的进度,便于掌握整个地块信息采集过程。
23.3.在采集过程中,当某个目标位置采集不当时,可以删除该目标位置信息,重新进行采集,提高目标位置信息采集准确性,从而提高目标地块测量的准确性。
24.4.在目标位置采集时,采集终端通过gps功能得到的是目标地块的边界上的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从而准确的获得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提高对目标地块的定位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1的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的流程图。
26.图2是实施例1的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的流程图。
27.图3是实施例1的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的流程图。
28.图4是实施例1的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的流程图。
29.图5是实施例1的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的流程图。
30.图6是实施例1的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2.实施例1
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s1:采集终端根据是否在被采集的目标位置的现场,选择定位采集模式或者绘制采集模式,之后启动标记功能。
33.标记功能标记的内容是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在采集目标地块的地理信息之前,根据采集终端是否在目标地块的现场进行采集,可以选择定位采集模式或者绘制采集模式。定位采集模式适用于采集终端不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现场,绘制采集模式适用于采集终端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现场。
34.步骤s2:按照选择的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并且实时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具体为:步骤s21:判断选择的采集模式是定位采集模式或者是绘制采集模式。
35.参照图2,步骤s22:当需要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现场采集地理信息时,选择定位采集模式,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选择目标位置,按照定位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并实时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
36.其中,所述按照定位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具体为:参照图3,步骤s221: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现场,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选择至少3个目标位置。
37.步骤s222:采集终端沿着目标地块的边界移动,且通过gps采集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
38.步骤s223: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存储起来。
39.步骤s224:采集终端实时显示已经采集过地理位置信息的目标位置的数量。
40.其中,地理位置信息是被采集的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41.例如,当需要现场采集一个矩形地块的地理信息时,首先选择矩形地块的四个夹角为目标位置。采集终端选择定位采集模式,将采集终端沿着矩形地块的边界移动,在采集终端移动到选定的目标位置后,启动采集终端自带的gps功能来采集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同时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存储起来。采集终端继续沿着被采集的矩形地块的边界移动,当采集终端移动到下一个被采集的目标位置之后,再次采集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并且存储起来,直到选定的所有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被采集完。
42.在采集终端采集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的过程中,每当采集完一个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对于当前的目标地块,采集终端实时显示已经采集到的目标位置的数量。
43.步骤s23:当远程采集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时,采集终端选择绘制采集模式,按绘制采集模式采集目标位置信息,并实时显示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具体如下。
44.参照图4,步骤s231:在采集终端上开启地图,根据需要选择的目标位置的数量设置地图的放大倍数。
45.通过将地图放大倍数设置的较大,目标地块在采集终端上显示的较大,便于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选择更多的目标位置,目标位置选择的数量越多,则目标地块的边界被限定的越清楚,从而在地图上更准确的选定目标地块。目标地块的边界是通过选择的目标位置之间的连接线组成的,选择的目标位置数量越多,则目标地块的边界更加准确。
46.步骤s232: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选择目标位置。
47.首先根据目标地块的大小和形状确定需要选择的目标位置的数量以及目标位置的排列方式。之后,沿着目标地块的边界依次选择目标位置,通过在地图上显示的目标地块的边界处点击选择一个目标位置,即确定了一个目标位置在地图上的二维坐标,采集终端调用arcgis将目标位置在地图上的二维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坐标,选择了目标位置并且确定了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当目标地块是形状不规则的多边形时,多边形的每个夹角被选为目标位置。
48.步骤s233:根据选择的目标位置生成目标面。
49.在二维平面内,每个目标位置对应有一个二维坐标。通过目标地块的边界上相邻的两个目标位置确定目标地块的一段边界。将所有的边界连接起来组成目标地块的完整的边界。完整的边界限定的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就是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所有的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限定了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
50.例如,五个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分别是:第一个目标位置(113.77160413687898,34.767876105277224),第二个目标位置(113.77274675791932,34.768153727127164),第三个目标位置(113.77309008067323,34.76718865667806),第四个目标位置(113.77211912100984,34.7680347464479),第五个目标位置(113.77190990870668,34.767069674608535)。
51.采集终端调用arcgis且根据被选中的目标位置在地图上的二维坐标得到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根据多个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确定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
52.参照图5,步骤s3:在目标位置信息采集后,判断是否需要重新采集。
53.步骤s31:判断是否是重新采集单个目标位置信息;步骤s32:在采集过程中,选择一个目标位置之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已经选择的目标位置。
54.步骤s33:如果需要调整已经选择的目标位置,则重新采集。
55.第一,判断选择的目标位置是否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如果目标位置不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则需要重新选择目标位置。
56.例如,在定位采集模式时,当选择的目标位置不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时,则采集终端将已经采集的且需要调整的目标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删除。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重新选择目标位置。
57.第二,对于一个确定的地块,对于确定的地图放大倍数,根据需要达到的地块信息的准确程度,确定需要选择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和两个目标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目标位置之间的连线组成了目标地块的边界,要求所有的连线将目标地块完全包含在内。如果其中一段或几段目标位置之间的连线没有将目标地块包含在内,则需要重新选择该目标位置之间的连线。
58.例如,目标地块的边界是形状不规则的多边形。当地图的放大倍数较小时,则在选择了目标地块的两个目标位置后,该两个目标位置之间的直线段从目标地块内穿过,导致目标地块没有被完全包含在目标位置限定的区域内。
59.因此,需要根据目标地块的形状和大小调整地图的放大倍数,对于本例,应该增大地图的放大倍数,使得目标地块的边界更加清楚。目标地块的边界是多边形,则在多边形的
各个夹角处依次一个选择目标位置,根据选择的目标位置限定目标地块在地图上的范围。最后,根据选择的目标位置准确的反应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
60.步骤s34:在目标地块的边界上选择多个目标位置之后,判断根据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是否能生成目标面。
61.第一,要求选择的目标位置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两个目标位置之间的连线确定目标地块的一个边界。至少3个连线才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地块。当目标位置的数量少于3个时,则不能生成生成目标面。
62.第二,根据目标地块的形状、大小和对目标地块的边界的清晰程度的要求,确定需要选择的目标位置的数量。
63.例如,当目标地块是矩形时,只需要选择目标地块的四个夹角即可。当目标地块是不规则的多边形时,则需要将地图放大,依次选择多边形的各个夹角,才可以将目标地块完整的限定。
64.步骤s35:如果能生成目标面,则保存生成的目标面信息,并提示当前的地块信息采集完成,进行下一个地块信息的采集。采集终端调用arcgis并且根据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坐标生成目标面。
65.将当前的采集完成的一个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保存之后。当需要采集下一个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时,可以开启重新采集功能以采集下一个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
66.步骤s4:如果需要重新采集,则清理掉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信息,并且重新采集。具体是否需要重新采集目标位置信息,通过步骤s3进行判断。
67.步骤s5:将采集到的目标位置信息保存,具体为将目标位置的地理信息生成shp文件。
68.采集终端调用arcgis并且根据已经采集的目标位置的坐标生成目标面。采集终端将目标面的信息保存为shp文件,在shp文件内存储用于限定目标地块的各个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69.参照图6,步骤s6:采集终端通过拍照或者录像获取目标地块的图像信息,具体为:步骤s61:采集终端启动拍照功能或者录像功能。
70.步骤s62:在被采集的目标地块的现场,采集终端沿着目标地块的边界移动,当采集终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采集终端通过拍照或者录像采集目标位置的图像信息,在图像信息采集完成之后标注相应的名称,并且保存。
71.步骤s63:采集终端导出图像信息对应的经纬度坐标。
72.采集终端在完成对目标位置的图像信息的采集和保存之后,可以将图像信息导出,在存储时,每个图像信息对应一个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坐标,从而将目标地块的图像和经纬度坐标精准匹配,实现对目标地块的地理信息的准确采集。
73.步骤s7:否则,不重新采集。
74.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所述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上的程序以实现实施例1所述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
75.所述基于gps功能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的系统,通过执行实施例1的方法,实现对目标地块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准确采集,将目标地块的经纬度坐标和图像信息准确匹配。
7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