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3082发布日期:2022-03-30 10:3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


背景技术:

2.振动台是模拟产品在于制造,组装运输及使用执行阶段中所遭遇的各种环境,用以鉴定产品是否忍受环境振动的能力,适用于电子、机电、光电、汽机车、玩具等各行各业的研究、开发、品管、制造。主要依据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为了防止振动台在运动过程中振动部件产生激振力通过台体支架传送给地面,进而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一般会在振动总成和台体支架之间设置隔振气囊。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4.现有的振动台,结构比较复杂,在检修维护时非常的麻烦,且在检测产品能否忍受环境振动的能力的实际使用中,有时需要振动台既能够做水平方向的振动,又能够做竖直方向的振动,而现有装置方向调节比较麻烦,且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以达到解决背景技术中问题的目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包括装置支架,所述装置支架一侧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端表面设置有震动台面,所述装置主体外表面设置有通风网格,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通风网格内部设置有上部导向装置,所述上部导向装置底部设置有磁缸环,所述磁缸环一侧设置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一侧设置有下部导向装置,所述下部导向装置底部气动悬浮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底端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装置支架一侧设置有水平滑台,所述连接口一侧设置有通气管道。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支架底部设置有支撑底脚,所述支撑底脚设置有四组,所述支撑底脚底端套接有橡胶垫。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装置支架两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的尺寸相适配,所述装置主体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槽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连接槽内侧对应设置有定位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连接槽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外侧设置有减震气囊,所述连接槽内壁两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数量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块两侧对应设置有锁定槽,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锁定槽与连接块卡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网格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通风网格呈等距直线排列在上盖板外表面,所述集气罩内壁一侧设置密封圈,所述集气罩通过转轴与连接口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圈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装置主体底端设置有对应的卡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与集气罩一端均设置有安装螺纹,所述装置主体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所述上盖板与集气罩菊均与装置主体螺纹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一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装置主体一侧设置有充放气装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平滑台底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装置支架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水平滑台通过安装杆与安装槽固定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通过装置主体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槽固定连接,连接块底端定位槽与连接槽内侧定位块卡接,方便快速安装拆卸装置主体,且有效提高装置安装的稳定性;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连接槽传动连接,传动轴外侧设置有减震气囊,连接槽内壁两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锁定槽与连接块卡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装置主体转动,从而振动台既能够在竖直和水平装置之间转换,能够有效固定竖直或水平状态,通过两侧的减震气囊,电动伸缩杆进一步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方便拆卸;
16.2、该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通过上盖板与集气罩一端均设置有安装螺纹,装置主体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通过安装螺纹与外螺纹可快速安装拆卸上盖板与集气罩,方便对装置主体内部进行检修与维护;通风网格有效散出内部震动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集气罩通过转轴与连接口活动连接,集在调节装置主体方向的同时,通气管道可知道调节方向,连接平稳,且通过集气罩安装的同时带上密封圈一侧的卡槽与对应卡块卡接,有效提高集气罩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装置支架;101、连接槽;102、定位块;103、电动伸缩杆;2、装置主体;201、连接块;202、定位槽;203、锁定槽;3、震动台面;4、通风网格;5、上盖板;6、上部导向装置;7、磁缸环;8、励磁线圈;9、下部导向装置;10、气动悬浮装置;11、集气罩;12、连接口;13、伺服电机;14、水平滑台;15、通气管道;16、振动传感器;17、充放气装置;18、安装螺纹;19、外螺纹;2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具有自动充放气功能的振动台,包括装置支架1,装置支架1一侧设置有装置主体2,装置主体2顶端表面设置有震动台面3,装置主体2外表面设置有通风网格4,装置主体2顶部设置有上盖板5,通风网格4内部设置有上部导向装置6,上部导向装置6底部设置有磁缸环7,磁缸环7一侧设置有励磁线圈8,励磁线圈8一侧设置有下部导向装置9,下部导向装置9底部气动悬浮装置10,装置主体2底端设置有集气罩11,集气罩11一侧设置有连接口12,装置主体2两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3,装置支架1一侧设置有水平滑台14,连接口12一侧设置有通气管道15。
24.本实施例中,装置支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脚,支撑底脚设置有四组,支撑底脚底端套接有橡胶垫,这样设置有效减缓震动,提高了装置主体2工作时放置的稳定性;装置主体2两侧设置有连接块201,装置支架1两侧设置有连接槽101,连接槽101与连接块201的尺寸相适配,装置主体2通过连接块201与连接槽101固定连接,连接块201一侧设置有定位槽202,连接槽101内侧对应设置有定位块102,这样设置方便快速安装拆卸装置主体2,且有效提高装置安装的稳定性;伺服电机13通过传动轴与连接槽101传动连接,传动轴外侧设置有减震气囊,连接槽101内壁两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03,电动伸缩杆103数量设置有四个,连接块201两侧对应设置有锁定槽203,电动伸缩杆103通过锁定槽203与连接块201卡接,这样设置通过伺服电机13带动装置主体2转动,从而振动台既能够在竖直和水平装置之间转换,能够有效固定竖直或水平状态,通过两侧的减震气囊,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通风网格4设置有若干组,通风网格4呈等距直线排列在上盖板5外表面,集气罩11内壁一侧设置密封圈20,集气罩11通过转轴与连接口12活动连接,密封圈20一侧设置有卡槽,装置主体2底端设置有对应的卡块,这样设置通过通风网格4有效散出内部震动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且通过密封圈20有效提高了装置的集气罩11的密封性;上盖板5与集气罩11一端均设置有安装螺纹18,装置主体2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19,上盖板5与集气罩11菊均与装置主体2螺纹连接,这样设置通过安装螺纹18与外螺纹19可快速安装拆卸上盖板5与集气罩11,进一步方便对装置主体2内部进行检修与维护;装置主体2一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16,其型号为ks76c10,装置主体2一侧设置有充放气装置17,这样设置通过振动传感器16感应震动力度,从而调节充放气装置17进行自动充放气;水平滑台14底部设置有安装杆,装置支架1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水平滑台14通过安装杆与安装槽固定连接,方便更换不同的水平滑台14对应不同的使用情况。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所需检测装置放置在水平滑台14上,通过装置主体2通过伺服电机13与装置支架1转动连接,固定调节装置主体2的方向从而改变装置震动的方向到所需位置上,启动装置,装置主体2带动水平滑台14震动对检测装置进行抗震测试。且通过支撑底脚,将装置放置地面上,通过底端套接有橡胶垫,提高了装置主体2工作时放置的稳定性;通过上盖板5与集气罩11一端均设置有安装螺纹18,装置主体2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19,通过安装螺纹18与外螺纹19可快速安装拆卸上盖板5与集气罩11,方便对装置主体2内部进行检修与维护;通风网格4有效散出内部震动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集气罩11通过转轴与连接口12活动连接,集在调节装置主体2方向的同时,通气管道15可知道调节方向,连接平稳,且通过集气罩11安装的同时带上密封圈20一侧的卡槽与对应卡块卡接,有效提高集气罩11的密封性;通过振动传感器16感应震动力度,从而调节充放气装置17进行自动充放气;水平滑台14通过安装杆与安装槽固定连接,
方便更换不同的水平滑台14对应不同的使用情况。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