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雷达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2655发布日期:2022-04-06 23:4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转雷达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雷达安装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翻转雷达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智能驾驶是汽车产业的热点方向,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的核心探测零件。目前激光雷达固定在保险杠或者车顶上,通常雷达在固定于车身后不能再相对于车身运动。
3.为了获得较好的探测角度,雷达经常需要凸起于车辆的外表面设置,存在影响整体静态造型的问题,甚至引起车辆整体空气动力学性能差的问题。并且由于车身的特殊造型,对雷达的安装也有一定的限制,一些特殊的形状会导致激光雷达探测角度不好,而外露的雷达在长期停车期间会存在落叶落灰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翻转雷达装置,能够解决车辆因固定安装雷达而美观性、空气动力学性能差、探测角度不佳以及落灰的问题。
5.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实现雷达相对于车辆的升降。
6.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雷达升降的平稳性。
7.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翻转雷达装置的车辆。
8.特别地,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翻转雷达装置,安装于车身预设的安装开口处,所述可翻转雷达装置包括:
9.雷达盒,其内部用于放置雷达且位于所述安装开口处;
10.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升降杆和支撑臂,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雷达盒的目标侧壁铰接,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沿预设方向移动,以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雷达盒的铰接点推动所述雷达盒向车外移动,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车身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目标侧壁铰接,用于与所述升降杆一起托举所述雷达盒从所述安装开口伸出。
11.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目标侧壁固定连接的丝杠套筒,所述升降杆为与所述丝杠套筒通过丝杠副连接的丝杠,所述驱动源为输出转矩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丝杠相连,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
12.可选地,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目标侧壁的铰接点以及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目标侧壁的铰接点分别位于所述目标侧壁横向上的两侧。
13.可选地,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2,分别对齐布置于所述目标侧壁以及所述雷达盒上与所述目标侧壁相对的侧壁处。
14.可选地,所述驱动源为用于输出直线运动的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
15.可选地,可翻转雷达装置还包括:
16.固定座,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用于放置所述驱动源。
17.可选地,所述雷达盒具有两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两两相对的第三侧面
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有开口,用于露出所述雷达的发射端,所述目标侧壁为所述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
18.可选地,所述预设方向为垂直于所述车身外表面的方向或车辆的竖向。
19.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雷达装置。
20.可选地,车辆还包括雷达控制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按键、娱乐主机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按键响应于外部操作生成相应的电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娱乐主机,所述娱乐主机将所述电信号处理成相应的雷达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源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源执行相应的动作。
21.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翻转雷达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实现车辆上的雷达伸出车外或隐藏于车内的功能。具体的该驱动组件包括由驱动源驱动升降的升降杆以及辅助支撑的支撑臂,能够将用于装载雷达的雷达盒相对于车辆升降,该驱动组件结构简单,具有多点支撑,能够实现和保证雷达盒的正常升降,满足车辆设置可隐藏式雷达的需求。也解决了雷达因固定安装于车辆而引起的外观不美观、空气动力学性能差、探测角度不好、落灰等问题。
2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通过丝杠副将丝杠的转动转换为丝杠套筒的升降,丝杠套筒与雷达盒相连,从而带动雷达盒升降,这种丝杠副的传动方式能够将电机的转矩平稳地转换为雷达盒的升降,再加上支撑臂的辅助升举功能,实现雷达盒的平稳升降。
23.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4.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5.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翻转雷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根据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雷达控制系统和可翻转雷达装置的连接框图。
27.附图标记:
28.100-可翻转雷达装置、10-雷达盒、101-目标侧壁、21-驱动源、22-升降杆、23-支撑臂、24-丝杠套筒、200-车身、201-安装开口、300-开关按键、400-娱乐主机、500-电子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9.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翻转雷达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中,可翻转雷达装置100安装于车身200预设的安装开口201处,可翻转雷达装置100包括雷达盒10和驱动组件。雷达盒10的内部用于放置雷达且位于安装开口201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21、升降杆22和支撑臂23,升降杆22的一端与雷达盒10的目标侧壁101铰接(参见图1中的铰接点a),驱动源21用于驱动升降杆22沿预设方向移动,以在升降杆22与雷达盒10的铰接点推动雷达盒10向车外移动,这里的预设方向可以是垂直于安装开口201所
在的平面,或者如果是在车顶设置了该可翻转雷达装置100,预设方向可以是垂直于车身200外表面的方向也可以是车辆的竖向,只要能把雷达盒10向车外推出以便在车外露出雷达盒10即可。支撑臂23的一端与车身200铰接(参见图1中的铰接点b),另一端与目标侧壁101铰接(参见图1中的铰接点c),用于与升降杆22一起托举雷达盒10从安装开口201伸出,这里的支撑臂23可以是平行于目标侧壁101设置的,用于辅助雷达盒10的举升。
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翻转雷达装置100,通过驱动组件实现车辆上的雷达伸出车外或隐藏于车内的功能。具体的该驱动组件包括由驱动源21驱动升降的升降杆22以及辅助支撑的支撑臂23,能够将用于装载雷达的雷达盒10相对于车辆升降,该驱动组件结构简单,具有多点支撑,能够实现和保证雷达盒10的正常升降,满足车辆设置可隐藏式雷达的需求。也解决了雷达因固定安装于车辆而引起的外观不美观、空气动力学性能差、探测角度不好、落灰等问题。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与目标侧壁101固定连接的丝杠套筒24,升降杆22为与丝杠套筒24通过丝杠副连接的丝杠,驱动源21为输出转矩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丝杠相连,用于驱动丝杠转动。
32.本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通过丝杠副将丝杠的转动转换为丝杠套筒24的升降,丝杠套筒24与雷达盒10相连,从而带动雷达盒10升降,这种丝杠副的传动方式能够将电机的转矩平稳地转换为雷达盒10的升降,再加上支撑臂23的辅助升举功能,实现雷达盒10的平稳升降。
33.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杆22与目标侧壁101的铰接点以及支撑臂23与目标侧壁101的铰接点分别位于目标侧壁101横向上的两侧。如图1中,左边为车辆的前端,右边为车辆的后端,上部为车辆的上方,这里雷达盒10的侧壁左侧壁即为目标侧壁101,在左侧壁上设置了升降杆22和支撑臂23,通过控制升降杆22与目标侧壁101的铰接点与支撑臂23与目标侧壁101的铰接点的距离,将两个铰接点分别设置在目标侧壁101的两侧,即左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可以更好地支撑雷达盒10,使得驱动组件的支撑效果更好。
34.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臂23的数量为2,分别对齐布置于目标侧壁101以及雷达盒10上与目标侧壁101相对的侧壁处。在目标侧壁101为雷达盒1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时,可以分别在左侧壁和右侧壁处对齐地布置两个支撑臂23,而升降杆22和驱动源21仍采用一个,可以是左侧壁或右侧壁处,2个支撑臂23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升降过程中的支撑平稳性,而驱动源21仍采用一个,在实现升降动作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3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驱动源21和两个升降杆22,保持两个驱动源21的同步动作,实现两个升降杆22的同步举升即可,这种情况下雷达盒10的升降更平稳,但是成本会相应地提高,除了驱动源21的成本,还包括控制系统的成本。
36.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源21为用于输出直线运动的第二电机,用于驱动升降杆22沿预设方向移动。这种直接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升降杆22升降的驱动方式,在结构连接上更为简单。进一步地,这里可以在目标侧壁101上设置用于为升降杆22导向的结构,用于限制升降杆22的移动方向。
37.另一个实施例中,可翻转雷达装置100还包括固定座(未示出),与车身200固定连接,用于放置驱动源21。由于驱动源21的位置需要根据升降杆22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设置,而该位置不一定有相应的车身结构可以用于直接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座,先将固定座与车身
200相连,固定座本身可以具有一定的空间跨度,来间接地连接驱动源21和车身200,更好地支撑和连接驱动源21。
38.一个实施例中,雷达盒10具有两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两两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设有开口,用于露出雷达的发射端,目标侧壁101为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如图1所示,当目标侧壁101为雷达盒1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时,可以在雷达盒10的前侧壁设置开口,该开口的设置可以将雷达的发射端无障碍地工作,不会被遮挡。当然这里设置开口的前提是雷达盒10的前部设有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前方没有侧壁的雷达盒10,此时就不需要再设置开口。当然,当雷达安装于翼子板、车辆后部等位置时,开口的方向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3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或实施例组合中的可翻转雷达装置100。
40.该车辆安装了翻转雷达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实现车辆上的雷达伸出车外或隐藏于车内的功能。具体的该驱动组件包括由驱动源21驱动升降的升降杆22以及辅助支撑的支撑臂23,能够将用于装载雷达的雷达盒10相对于车辆升降,该驱动组件结构简单,具有多点支撑,能够实现和保证雷达盒10的正常升降,满足车辆设置可隐藏式雷达的需求。
41.图2是根据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雷达控制系统和可翻转雷达装置100的连接框图。如图2所示,一个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雷达控制系统。该雷达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按键300、娱乐主机400和电子控制单元500。开关按键300响应于外部操作生成相应的电信号并发送至娱乐主机400,开关按键300可以是仪表板的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车载显示屏上的触摸功能按键。娱乐主机400将电信号处理成相应的雷达控制信息发送至电子控制单元500,电子控制单元500与驱动源21相连,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源21执行相应的动作。
42.本实施例通过将可翻转雷达装置100的驱动源21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500相连,通过相应地设置开关按键300,通过娱乐主机400对开关按键300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形成相应的雷达控制信息,发送至电子控制单元500来实现可翻转雷达装置100的自动举升和恢复原位,即实现了可翻转雷达装置100的自动化控制,方便用户控制雷达。
43.这里的电子控制单元500可以是雷达的控制器,由于雷达自身的工作状态的控制也需要对应的控制器,这里翻转功能作为一个新增功能可以共用雷达的控制器,只要进行相应的程序设置即可,不会增加硬件成本。
44.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