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保护结构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9917发布日期:2022-03-05 09:2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保护结构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地质环境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保护结构及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可通过各种方法或仪器监测地质变化,以便对即将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警与防范,此外,还可以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从而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建筑结构。
3.目前,较为常见的地质变化是地面沉降,实际上,地底内部一直是不断运动的,大多数情况下运动程度非常细微,人们无法感知,为了实时了解地底内部的变化,通常采用监测装置进行监测,监测装置包括静力水准仪、北斗卫星信号接收器以及分层标,分层标插入地基内,静力水平仪以及北斗卫星信号接收器设于分层标的顶端,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可监测地面沉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地面沉降监测装置通常设置在户外,容易受外界不可控因素而影响正常工作,比如恶劣天气、动物误撞等,对此,监测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还有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地面沉降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保护结构及设备。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保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保护结构,包括底座以及保护筒;所述底座具有贯穿两侧的开口,所述保护筒的一端封闭,所述保护筒的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地面上,所述底座的外径小于所述保护筒的内径,所述保护筒套接于所述底座外部,所述底座与所述保护筒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保护筒与所述底座侧壁通过固定件相固定,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所述保护筒周向排布。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护监测装置,在监测装置外套接有底座,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在底座外部套接固定有保护筒,将监测装置密封于保护结构的容置腔内,阻隔监测装置与外界环境,提升了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多组固定件将保护筒与底座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进行固定,使保护筒与底座的安装更加牢固,地面沉降监测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9.优选的,所述底座靠近地面一侧的开口边缘周向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底座的外部延伸。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支撑板可水平放置于泥土内部,再将泥土覆盖于支撑板上方以及底座的四周,从而将底座水平固定于地面上,底座不易发生倾斜,底座安装
时的位置更为精准。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水泥层,水泥层用于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板预埋于水泥层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地面沉降监测装置通常安装于泥土上,泥土较为松软,因此,在支撑板下方以及上方铺设有水泥层,水泥层底部与泥土一体固定,待水泥层风干定型后,支撑板被完全包裹于水泥层内,从而提升底座固定的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相邻的位置处铺设有若干根钢筋,所述钢筋依次首尾相接,所述钢筋埋设于所述水泥层内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上方铺设有若干条钢筋,再将水泥铺设于支撑板与钢筋上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升了水泥层的牢固性。
15.优选的,所述保护筒包括筒体以及信号穿透盖,所述筒体的一端与所述信号穿透盖相固定,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底座外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监测装置内可能包含有信号接收装置,为了使信号接收装置能够正常接收信号,保护筒上设置有可供信号穿透的信号穿透盖,进而不影响监测装置的正常工作。
17.优选的,所述信号穿透盖与所述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保护结构通常安装在室外,当遇到雨天时,可能会有雨水渗入保护结构,使得内部的监测装置受潮,因此设置有密封层,用以对筒体与信号穿透盖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水处理。
19.优选的,所述筒体外壁固定有多块反光片,多块反光片沿筒体外壁周向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醒人们监测装置所在的位置,保护筒上安装有多块反光片,并且沿筒体外壁周向设置,以便夜间反光片可以从多个角度反射灯光,凸显监测装置的位置,起到警示作用。
21.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保护筒内壁固定有滑条,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条相滑移配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保护筒与底座的周向通过若干个固定件相固定,当保护筒与底座相套接时,可通过滑条与滑槽滑移配合对固定件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以便于对固定件进行固定安装。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设备,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固定于地面上,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底座以及保护筒,所述底座套接于所述监测装置外部,并且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上,所述保护筒套接于所述底座外部,所述保护筒与所述底座相互固定,所述监测装置容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保护筒之间形成的容置腔内。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地面沉降监测设备通常安装于露天环境中,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通常在监测装置外部套接固定有保护结构,该保护结构通过底座与保护筒相互套接形成容置腔,监测装置容置于容置腔内,保护结构可密封固定,使监测装置日常的工作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提升了容置腔内的监测装置工作的安全性,并且该保护结构可开合设计,便于检修监测装置。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为了提升地面沉降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通常在监测装置外部套接固定有保护结构,阻隔监测装置与外界环境,使监测装置日常的工作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28.2、由于地面沉降监测装置通常安装于泥土上,泥土较为松软,因此,在支撑板下方以及上方铺设有水泥层,水泥层底部与泥土一体固定,待水泥层风干定型后,支撑板被完全包裹于水泥层内,从而提升底座固定的稳定性;
29.3、由于监测装置内可能包含有信号接收装置,为了使信号接收装置能够正常接收信号,保护筒上的信号穿透盖选用可供信号穿透的材质,进而不影响监测装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中保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中保护结构以及设备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中保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中底座以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支撑板;12、水泥层;13、钢筋;14、滑槽;2、保护筒;21、筒体;211、滑条;212、反光片;22、信号穿透盖;23、密封层;3、固定件;31、螺钉;32、螺母;33、固定孔;4、容置腔;5、静力水准仪;6、北斗卫星信号接收器;7、分层标。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保护结构。参照图1,该保护结构包括底座1以及保护筒2。为了保护监测装置,可在监测装置外套接底座1,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并在底座1外部套接固定有保护筒2,将监测装置密封于保护结构的容置腔4内,提升了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在此,以下以保护结构竖直放置的常规使用状态展开描述。
37.在此,参照图2,底座1呈圆筒状,两端具有开口,底座1一端的开口边缘周向连接有支撑板11,连接方式选用为焊接,支撑板11朝向底座1外部延伸至外缘轮廓呈方形,底座1与支撑板11相连接的一侧水平埋设于地下,使得底座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38.参照图2,由于地面沉降监测装置通常安装于泥土上,泥土较为松软,为了提升底座1的稳定性,在底座1的底部铺设有水泥层12,使支撑板11埋设于水泥层12内。铺设水泥层12时,首先在泥土上铺设水泥层12的一半,使水泥层12与泥土固定连接,此时水泥层12顶部水平,并且水泥层12竖直方向上的中部形成通孔,以便监测装置贯穿水泥层12的通孔进入地下。待水泥层12风干定型后,将底座1连接有支撑板11的一侧水平放置于水泥层12上,随后,再继续铺设另一半水泥层12,使水泥层12包裹支撑板11以及底座1的底部,以便将支撑板11固定于水泥层12内。
39.为了提升水泥层12的牢固性,在支撑板11相邻的位置处铺设有若干根钢筋13,钢筋13的数量设置可以为两条、四条或者六条等,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四条钢筋13以作示意。四条钢筋13铺设于支撑板11靠近底座1的一侧,四条钢筋13依次首尾相接,并且钢筋13埋设于水泥层12内部,形成钢筋13混凝土结构,提升水泥层12的安装稳固性。
40.继续参照图2,保护筒2呈圆筒状,保护筒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并且保护筒2的内径大于底座1的外径,保护筒2的开口滑移套接于底座1外部,进而封闭保护结构,使保护筒2与底座1之间形成容置腔4,容置腔4用于容置监测装置。
41.参照图3和图4,保护筒2包括筒体21以及信号穿透盖22,筒体21呈圆筒状,当保护筒2与底座1相套接时,通过固定件3固定筒体21侧壁以及底座1侧壁,以提升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固定件3包括螺钉31以及螺母32,螺母3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底座1的内侧壁,底座1以及筒体21对应螺母32螺纹孔处分别开设有固定孔33,底座1上的固定孔33以及筒体21上的固定孔33位置相对应,并且相连通,将螺钉31依次贯穿筒体21以及底座1,并与底座1内侧壁的螺母32螺纹配合,以此固定筒体21以及底座1。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直接在底座1的侧壁上开设螺纹孔,以及在筒体21的侧壁上开设固定孔33,螺母32贯穿筒体21的固定孔33,直接与底座1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以此固定底座1以及保护筒2。
4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设置有四组,四组固定件3沿筒体21以及底座1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且共同配合,使保护筒2固定在底座1外部,提升了保护结构的稳定性。
43.继续参照图3和图4,为了便于定位底座1以及筒体21上的固定孔33,底座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竖直设置于固定孔33的正上方,滑槽14的一端与固定孔33相邻设置,滑槽14远离固定孔33的一端朝向底座1远离地面的开口延伸,并且在底座的顶端开口。相应的,筒体21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条211,连接方式选用为焊接,滑条211沿着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滑条211的形状、长度均与滑槽14相适配,滑条211竖直固定于固定孔33的上方,滑条211与固定孔33相邻设置,滑条211与滑槽14可相互滑移配合。
44.在此,滑条211与滑槽14的数量设置均与固定件3的数量设置相一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滑条211与滑槽14的数量设置有四组。
45.当保护筒2与底座1相套接时,可将滑条211对准滑槽14,并通过四组滑条211与滑槽14滑移配合对底座1以及筒体21上的固定孔33进行定位,以便螺钉31对底座1以及保护筒2进行固定安装。
46.回看图2,由于监测装置内包含有北斗卫星信号接收器6,为了使信号接收器6能够正常接收信号,信号穿透盖22选用玻璃钢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塑料盖板或者亚克力板等材质。而为了延长保护结构的使用寿命,筒体21以及底座1具选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具有耐腐蚀、不易生锈等特点。信号穿透盖22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与筒体21远离底座1的一端相固定,形成保护筒2的封闭端。北斗卫星信号可穿透信号穿透盖22,使保护结构内的北斗卫星信号接收器6能够正常接收信号,进行日常的监测工作。
47.另外,为了提升该保护结构的防水性能,在信号穿透盖22与筒体21相连接处胶粘有密封层23,密封层23选用玻璃胶,将玻璃胶挤入透盖22以及筒体21之间的间隙,密封层23可防止水顺着信号穿透盖22与筒体21之间的间隙流入保护结构内,减少监测装置因受潮出现故障的情况。
48.由于监测装置通常安装于户外,保护结构也随之安装于户外,夜间光线较暗,不易发现监测装置的位置,因此在保护筒2的筒体21外壁通过螺钉31固定有多块反光片212。反光片212的形状与筒体21外壁相适配,反光片212设置有四块,四块反光片212沿筒体21外壁周向间隔设置,以便从多个方向反射灯光,提醒不同方向的人们监测装置所在的位置。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保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为了保
护监测装置,在监测装置外套接有底座1,底座1通过支撑板11以及水泥层12固定在地面上,在底座1外部通过固定件3套接固定有保护筒2,将监测装置密封于保护结构的容置腔4内,阻隔监测装置与外界环境,为了使北斗卫星信号能穿透保护筒2,保护筒2上还设置有信号穿透盖22,提升了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50.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设备。参照图3和图4,该设备包括监测装置以及保护结构,监测装置包括静力水准仪5、北斗卫星信号接收器6以及分层标7,分层标7插接至地基内,静力水准仪5以及北斗卫星信号接收器6同时设置于分层标7的顶端,三者相互配合对地面沉降情况进行检测。
51.保护结构中的底座1套接固定于监测装置外部,并且底座1通过水泥层12与地面相固定,保护结构中的保护筒2套接于底座1外部,并通过固定件3与底座1相固定,因此监测装置容置于底座1与保护筒2相互套接形成的容置腔4内,降低了外界环境变化对监测装置正常工作的影响,提升了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的精确度。
5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的设备的实施原理为:由于地面沉降监测装置通常安装于户外,工作状态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使得监测数据产生偏差,为了保持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在监测装置外部套接固定有保护结构,并且该保护结构可开合设计,便于检修监测装置。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