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03616发布日期:2022-11-09 03:5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血液分析仪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动物血液分析仪(又称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是用于动物血液细胞检测的检验分析仪器,适用动物医院(诊所)、科研院校实验室、动物检验检疫部门、畜牧兽防疫站、动物园、大型养殖场等部门对动物进行血液常规的分析检验。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确定指定条件下的血样分析的偏差校正系数,应在必要的时候如较长时间不使用或者维修保养时更换过零部件,应按给定步骤对分析仪进行校准。
3.传统的动物血液分析仪校准时依赖人工校准,使用已知参考值的校准物连续测量10次,人工记录测量的wbc、rbc、hgb、mcv、plt测量的10组数据,按照公式计算出重复性指标cv%,再计算出新校准系数,并且填写到分析仪内。整个过程需要手动记录、人工计算,不但程序繁杂,而且容易出错,费时费力。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还缺少一种使用便捷、效率高的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便捷、效率高的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
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7.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设置校准参数的靶值;
9.s2、多次重复使用标准物进行校准;
10.s3、分析仪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计算并显示各参数的校准系数;
11.s4、自动保存校准系数;
12.s5、验证新的校准系数。
13.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校准参数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
14.优选的,所述白细胞靶值(8.2
±
1.0)
×
109/l、所述红细胞的靶值为(4.56
±
0.24)
×
10
12
/l、所述血红蛋白的靶值为(121
±
6)g/dl、所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靶值为(95.5
±
5)fl、所述血小板的靶值为(284
±
40)g
×
109/l。
15.优选的,步骤s2包括:混匀后的标准物放到采样针下,分析仪采样针可吸入该样本;按吸样键分析仪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后抬起,采样针将吸入的标准样本加入样品杯中;分析仪自动执行校准计数;分析结束后,计数得到的结果将显示在屏幕上;采样针复位,并为下一次校准计数做好准备。
16.优选的,步骤s2中,重复校准次数不少于5次。
17.优选的,步骤s3中,校准系数的计算方式为:
18.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19.(n为标准检测次数,xi为指定参数第i次的检测结果);
[0020][0021]
优选的,步骤s4中保存校准系数满足以下条件:校准系数应在70%~130%的范围内,且白细胞的cv%值不大于3.5%、红细胞cv%值不大于1.5%、血红蛋白cv%值不大于1.5%、平均红细胞体积cv%值不大于0.5%、血小板cv%值不大于5.0%
[0022]
优选的,步骤s5中包括:测量校准物多次,计数结果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确认平均值在参考值允许的偏差限范围内。
[0023]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校准的血液分析仪,包括壳体、电源、变压器、采样针、管道,还包括多功能电路板、arm核心板和arm接口板,所述多功能电路板、所述arm核心板和所述arm接口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arm核心板和所述arm接口板集成于所述多功能电路板上;
[0024]
所述arm核心板可根据标准物的检测结果计算并验证校准系数。
[0025]
优选的,所述arm核心板计算校准系数的公式为:
[0026]
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0027]
(n为标准检测次数,xi为指定参数第i次的检测结果);
[0028][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在于:本发明一种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通过分析仪校准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自动计算、自动保存,降低了操作者校准分析仪的难度,节省了校准时间,增加了使用便捷性,属于动物医疗和动物实验领域,广泛应用于动物医院、诊所、动物实验、科研院校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30]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
[0031]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中的部分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但这些其他的附图同样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之内。
[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自动校准的血液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0034]
图中,1、多功能电路板,2、arm核心板,3、arm接口板,4、开关电源,5、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6]
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7]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本发明实施例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如果存在)等,仅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8]
需要理解的是:
[0039]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活动连接,亦可是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或是无形的信号连接,甚至是光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40]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1]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0042]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43]
实施例1
[0044]
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可自动校准的血液分析仪,包括多功能电路板1、arm核心板2、arm接口板3、开关电源4、变压器5,多功能板1、arm核心板2、arm接口板3、开关电源4、变压器5均在壳体内,arm核心板2和arm接口板3集成于多功能电路板1上;arm核心板2可根据标准物的检测结果计算并验证校准系数。
[004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人机互动界面。
[0046]
在本实施例的在一种可自动校准的血液分析仪具体操作如下:人机互动界面点击“校准
”→“
校准物校准”进入“校准物校准”界面,然后进行校准编辑(在“靶值”对应的编辑框中为需要进行校准的参数输入靶值。)完成校准编辑后,操作者设置模式为“全血”同时准备好校准物,进行校准物校准。操作者应使用洁净的硅化玻璃/塑料试管和20μl硅硼化玻璃毛细管。在采样针吸样过程中,采样针需充分浸入样本中且针头与容器底部要保持一定距离,否则会导致吸样量不足,或影响吸入液量的准确性。然后进行校准物校准:1、将混匀后的校准物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吸入该样本;2、按吸样键,分析仪吸入校准液;3、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后抬起,操作者可移开校准样本,采样针将吸入的校准样本加入样品杯中。分析仪自动执行校准计数;4、分析结束后,采样针复位,并为下一次校准计数做好准备。计数得到的结果将显示在屏幕上。得到校准范围内的新校准系数后,点击“保存”按钮或按图标按钮区的其他菜单按钮,屏幕弹出校准结果保存对话框。点击确认,保存新的校准系数并
将其存贮到“校准物校准”界面;否则,点击取消,放弃新的校准系数。
[0047]
实施例2
[0048]
一种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
s1、设置校准参数的靶值;
[0050]
s2、多次重复使用标准物进行校准;
[0051]
s3、分析仪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计算并显示各参数的校准系数;
[0052]
s4、自动保存校准系数;
[0053]
s5、验证新的校准系数。
[0054]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校准参数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
[005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白细胞靶值(8.2
±
1.0)
×
109/l、所述红细胞的靶值为(4.56
±
0.24)
×
10
12
/l、所述血红蛋白的靶值为(121
±
6)g/dl、所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靶值为(95.5
±
5)fl、所述血小板的靶值为(284
±
40)g
×
109/l。
[0056]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混匀后的标准物放到采样针下,分析仪采样针可吸入该样本;按吸样键分析仪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后抬起,采样针将吸入的标准样本加入样品杯中;分析仪自动执行校准计数;分析结束后,计数得到的结果将显示在屏幕上;采样针复位,并为下一次校准计数做好准备。
[0057]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重复校准次数不少于5次。
[0058]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校准系数的计算方式为:
[0059]
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0060]
(n为标准检测次数,xi为指定参数第i次的检测结果);
[0061][0062]
在本实施例中,校准系数应在70%~130%的范围内,白细胞的cv%值不大于3.5%、红细胞cv%值不大于1.5%、血红蛋白cv%值不大于1.5%、平均红细胞体积cv%值不大于0.5%、血小板cv%值不大于5.0%。
[0063]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中包括:测量校准物多次,计数结果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确认平均值在参考值允许的偏差限范围内。
[0064]
实施例3
[0065]
如图2所示,为一种血液分析仪的自动校准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以下过程:
[0066]
1、准备阶段:试剂充足,空白计数符合要求,空白计数要求如表1所示。
[0067]
表1
[0068]
参数携带污染率要求wbc≤0.5%rbc≤0.5%hgb≤0.5%plt≤1.0%
[0069]
2、进入分析仪自动校准界面,输入表各参数wbc(白细胞)、rbc(红细胞)、hgb(血红蛋白)、mcv(平均红细胞体积)、plt(血小板)靶值。其中,所述白细胞靶值(8.2
±
1.0)
×
109/l、所述红细胞的靶值为(4.56
±
0.24)
×
10
12
/l、所述血红蛋白的靶值为(121
±
6)g/dl、所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靶值为(95.5
±
5)fl、所述血小板的靶值为(284
±
40)g
×
109/l。
[0070]
3、使用标准物进行血液检测计数:混匀后的校准物放到采样针下,分析仪采样针可吸入该样本;按吸样键分析仪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后抬起,采样针将吸入的标准样本加入样品杯中;分析仪自动执行校准计数;分析结束后,计数得到的结果将显示在屏幕上;采样针复位,并为下一次校准计数做好准备。仪器不同参数可检测的数值范围值如下表2所示。
[0071]
表2
[0072][0073]
4、重复第二步检测标准样本。
[0074]
5、连续测量校准物5次以上,分析仪自动计算并显示各参数的平均值和校准系数;分析仪系统内计算公式如下:
[0075]
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0076]
(n为标准检测次数,xi为指定参数第i次的检测结果);
[0077][0078]
产生5次及以上有效的校准结果后,分析仪自动计算并显示各参数的平均值和校准系数;产生5次及以上连续有效的计数结果后,可以允许保存校准系数。某参数的校准系数应在70%~130%的范围内,且其cv%值要达到重复性指标(表3)。如果任一条件不满足,则校准系数无效。遇到这种情况,操作者要查找原因。
[0079]
表3
[0080][0081]
6、验证新校准系数:得到校准范围内的新校准系数后,确认新校准系数按“保存”按钮。
[0082]
在上述说明书的描述过程中:
[0083]
术语“本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如
……
所示”、“进一步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分方案”等的描述,意指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等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或组合;此外,在不产生矛盾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或组合。
[0084]
最后应说明的是:
[0085]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是对其的限制;
[0086]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或者替换,均属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