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阻值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1758发布日期:2022-09-28 01:0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NTC阻值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ntc阻值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ntc阻值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当前利用ntc进行温度检测时,通常为通过检测ntc的阻值变化来获取对应的温度检测值。当前采用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中,由于供电电压可能会存在变化,而变换的供电电压会严重的影响检测结果。其为了保证检测精度,规避供电电压变化带来的风险,在检测电路设计中需要将供电电压进行稳压转换,其得到稳定电压后,基于该稳定电压进行阻值检测。该过程需要额外的电路设计,大大的增加了电路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ntc阻值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ntc阻值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提供供电电源的供电单元,以及ntc单元、分压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
5.所述ntc单元的第一端接地,所述ntc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检测电平输入端,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供电端连连接所述供电单元;
6.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生成一参考电压,根据所述参考单元获取所述检测电平输入端的检测电平,并基于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电压、所述检测电平和所述分压单元的阻值获取所述ntc单元的阻值。
7.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供电输入端和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电池的负极接地。
8.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中,所述分压单元包括分压电阻,所述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ntc单元的第二端,所述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
9.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中,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ntc单元与所述连接器可插拔连接。
10.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中,还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1.本发明还构造一种温度检测电路,包括:如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以及第二处理单元,
12.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连接所述ntc阻值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tc单元的阻值获取当前检测温度。
13.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中,还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控制电平输出端,
14.其中,所述开关单元由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控制电平输出端的输出电平控制导通或关断。
15.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16.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控制电平输出端。
17.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集成于同一处理器。
18.本发明还构造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
19.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处理器为蓝牙芯片。
20.实施本发明的ntc阻值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实现低成本、高精度检测。
附图说明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2.图1是本发明一种ntc阻值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23.图2是本发明一种温度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24.图3是本发明一种温度检测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25.图4是本发明一种温度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26.图5是本发明一种温度检测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ntc阻值检测电路第一实施例中,包括:用于提供供电电源的供电单元110,以及ntc单元130、分压单元120和第一处理单元140;ntc单元130的第一端接地,ntc单元130的第二端连接分压单元120的第一端和第一处理单元140的检测电平输入端,分压单元120的第二端连接供电单元110,第一处理单元140的供电端连连接供电单元110;其中,第一处理单元140用于生成一参考电压,根据参考单元获取检测电平输入端的检测电平,并基于供电端的供电电压、检测电平和分压单元120的阻值获取ntc单元130的阻值。具体的,供电单元110用于提供供电电源,以对该检测电路提供供电电压。其中第一处理单元140通过该供电电压正常工作,同时该供电电压经分压单元120和ntc单元130分压,在分压单元120和ntc单元130的连接节点生成分压。第一处理单元140在上电工作时会根据需
要生成一参考电压,基于该参考电压对上述分压进行检测,得到对应的电压检测结果,即对应的得到检测电平。第一处理单元140基于其自己的供电电压,其内部生成的参考电压以及分压单元120的阻值即可以就得到ntc单元130的当前阻值。在供电单元110的供电电源的供电电压发生变化时,其只要第一处理单元140能正常工作,其内部生成的参考电压不会发生变换,对ntc单元130电阻对应的分压的检测精度也不会因为供电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使得该电路能够适用于供电电压发生变化的电路。
29.可选的,供电单元110包括供电电池,供电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处理单元140的供电输入端和分压单元120的第二端,供电电池的负极接地。具体的,如图5所示,供电单元110可以为供电电池bt1。供电电池bt1的供电电压会随着电池的电量发生变化。第一处理单元140在供电电池bt1的供电电压变化在允许范围内时,其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在第一处理单元140正常工作时,该检测电路其检测结果依然不会受到影响。
30.可选的,分压单元120包括分压电阻,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ntc单元130的第二端,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供电单元110。具体的,如图4所示,分压单元120包括分压电阻r3,其通过分压电阻r3与ntc单元130串联并在串联节点形成分压。在一实施例中,其具体的阻值计算过程可以为,第一处理单元140的供电电压为v
cc
,第一处理单元140基于内部参考电压获取到检测电平v
t3
,分压电阻r3的阻值,其基于公式v
cc
/(r3+r
ntc
)=v
t3
/r
ntc
,由于v
cc
、v
t3
和r3的阻值均是已知量,从而可求得ntc的电阻值r
ntc

31.可选的,在本发明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中,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分压单元120的第一端,连接器的第二端接地,ntc单元130与连接器可插拔连接。具体的,如图4所示,ntc单元130可以通过连接器cn1实现可插拔连接。
32.可选的,在本发明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中,还包括滤波电容,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分压单元120的第一端,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具体的,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滤波电容c16对ntc单元130对应的分压进行滤波,以保证电平采集质量。
33.另,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温度检测电路中,包括上述的ntc阻值检测电路,以及第二处理单元150。其中,第二处理单元150连接ntc阻值检测电路中第一处理单元140,用于根据ntc单元130的阻值获取当前检测温度。具体的,第二处理单元150根据获取的ntc单元130的阻值,根据预设的算法获取其对应的温度检测值。其中温度检测值可以基于预设的ntc阻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其对应关系可以为公式或者表格的方式体现。
34.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在本发明的温度检测电路中,还包括开关单元160,开关单元160的第一端连接供电单元110,开关单元160的第二端连接分压单元120的第二端,开关单元160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处理单元150的控制电平输出端,其中,开关单元160由第二处理单元150的控制电平输出端的输出电平控制导通或关断。具体的,温度检测电路的工作状态可以由第二处理单元150进行控制。即可以通过第二处理单元150控制温度检测电路中、ntc阻值检测电路的工作状态,实现整个温度检测电路的省电模式。即在第二处理单元150可以根据需要导通该ntc阻值检测电路。例如,在设备刚开始启动时,其电路温度并没有马上升高,此时并没有温度过高风险,则第二处理单元150可以在初始一段时间内,输出控制电平关断ntc阻值检测单元的阻值检测功能。第二处理单元150在输出关断控制电平时,其内部对应的会不进行温度检测值的计算和输出。当第二处理单元150根据判断条件,例如外界输入信号或者时间判断信号确认需要进行温度检测时,其会输出控制电平导通ntc阻
值检测单元。第二处理单元150在输入导通控制电平时,其内部对应的进行温度检测值的计算或输出。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第二处理单元150控制第一处理单元140执行或者不执行ntc单元130的阻值计算动作。
35.可选的,如图4所示,开关单元160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5和第三电阻r6;第一mos管q1的源极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均连接供电单元110,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分压单元120的第二端,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mos管q2的漏极,第二mos管q2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6的第一端,第二mos管q2的源极和第三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处理单元150的控制电平输出端。具体的,开关单元160中,第二处理单元150的控制电平控制第二mos管q2导通或关断。其中,第一mos管q1在第二mos管q2导通时,由低电平触发导通,最终实现供电单元110对分压单元120的供电。
36.可选的,第一处理单元140和第二处理单元150可以为同一处理器。即通过同一处理器实现基准电压生成过程,ntc阻值计算过程和检测温度获取过程。其还可以实现检测温度的输出过程,或基于检测温度对应的处理器控制其他工作电路的控制过程。
37.另,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其包括上述的温度检测电路。即电子设备中,可以通过设置上述的温度检测电路实现温度检测功能,以根据该温度检测结果进行对应的额工作状态的调整。
38.可选的,处理器为蓝牙芯片。如图5所示,即第一处理单元140和第二处理单元150集成于蓝牙芯片u1。利用蓝牙芯片u1处理阻值计算过程和温度获取过程。通过该实施例,可以在不增加过多的电路的情况下,通过电子设备内部已有处理芯片实现温度检测,大大降低电路成本。
39.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