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7626发布日期:2023-01-17 22:5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pvc压延膜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pvc膜,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薄膜。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有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现有的部分pvc膜通过压延工艺进行生产,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其中一项检测便涉及到pvc膜的耐热性检测,现有的pvc膜耐热检测中,仍需要人工参与判定,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其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优点。
4.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设有加热机构、夹持机构和判定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夹持组件,所述的夹持组件用于将薄膜夹持在支撑板上,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出风管,所述的出风管用以朝向被夹持组件所夹持的薄膜吹送热风,所述的判定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判定组件,所述的移动组件用于将支撑板移动至判定组件处,判定组件对支撑板上的薄膜进行判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通过出风管相被夹持组件夹持在支撑板上的薄膜输送热风,对薄膜进行耐温测试,在一段时间后,移动组件将支撑板移动至判定组件处进行判定,通过判定组件判定测试结果,因此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参与程度,使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优点。
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凹陷,薄膜位于支撑板的表面且覆盖凹陷。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当被支撑板所支撑的薄膜因受热产生形变时,会沿支撑板上的凹陷发生形变,从而便于对薄膜进行观察判定。
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箱体上还设有分隔机构,所述的分隔机构包括分隔板和用于驱动分隔板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的分隔板用以将箱体的内腔分隔为检测腔和判定腔,所述的判定机构位于所述的判定腔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分隔板的存在,使得能够有效减低在对薄膜进行耐温测试时,判定腔内的温度过高而对判定机构产生影响。
11.一种用于上述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的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温控模块、计时模块和判定模块,所述的温控模块用于控制从出风管吹出的气体温度,所述的计时模块用于控制薄膜加热时长,所述的判定模块用于对支撑板上的薄膜进行判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计时模块能够控制对薄膜的加热时长,因此能
够针对不同的薄膜,采用不同的温度和加热时长进行检测,因此使得结果更为全面。
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测温模块,所述的测温模块用于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当箱体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测温模块发送移动信号至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移动信号后,使支撑板位于出风管吹出的气流的移动路径上,使得能够直接对薄膜进行加热。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使用中,对箱体内进行加热,当箱体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再对薄膜进行直接加热,从而能够有效减低箱体内温度不均造成的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的概率。
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调节模块,所述的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出风管的风向,当所述的测温模块检测所述的箱体内的温度和预设温度不同时,发送调节信号至调节模块,所述的调节模块接收到所述的调节信号后,调节出风管的风向,使得出风管吹出的气体不朝向薄膜。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使用中,当箱体内温度和预设温度不同时,表明箱体内温度需要升温,因此对出风管进行调节,使得出风管吹出气体不朝向薄膜,先对箱体内进行升温。
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判定模块判定薄膜没有发生变形后,发送升温信号至温控模块,温控模块接收到升温信号后,进行温度的提升。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试中,当薄膜没有发生形变时,表明薄膜能够接受更高温度的检测。
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计时模块计时结束后,发送降温信号至所述的温控模块,所述的温控模块接收到降温信号后,进行温度的降低。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完成后,对箱体内进行降温,进而使得薄膜能够更好的冷却。
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温控模块在接收到降温信号后,发送调节信号至调节模块,所述的调节模块接收到所述的调节信号后,调节出风管的风向,使得出风管吹出的气体不朝向薄膜。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降温过程中,出风管所吹出气体不朝向薄膜,进而能够有效减低对发生形变的薄膜的影响。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夹持机构正式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原理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箱体;11、检测腔;12、判定腔;13、支撑柱;14、分隔机构;141、分隔板;142、驱动组件;2、出风管;21、第一出风口;22、第二出风口;23、加热箱;31、夹持框;32、凹陷;33、连接孔;41、控制模块;42、测温模块;43、调节模块;44、温控模块;45、计时模块;46、判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vc压延膜耐温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分隔机构14,分隔机构14包括分隔板141和驱动组件142,分隔板141可在箱体1内移动,将箱体1内部腔室分隔为互不连通的检测腔11和判定腔1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42可为气缸或液压缸,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用以驱动分隔板141上下移动,使得检测腔11和判定腔12相连通或不连通。
29.加热机构包括出风管2、回风管和加热组件,回风管和出风管2均与检测腔11相连通,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箱23、热源和风机。回风管和出风管2均与加热箱23相连通,使得气体可在加热箱23和检测腔11内流动,回风管上还设有用于和外界相连通的电磁阀。热源位于加热箱23内,在本实施例中,热源可为电热丝或电热管等,或者其他可以发散热量的结构。风机和加热箱23相连通,用以将加热箱23内空气通过出风管2吹入至检测腔11内。出风管2的包括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第一出风口21竖直设置,第二出风口22水平设置。出风管2内还设有电磁三通阀,用以使第一出风口21和加热箱23导通,或者第二出风口22和加热箱23导通。
30.检测腔11内还设有夹持机构和用于支撑夹持机构的支撑柱13。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夹持组件,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凹陷32,在本实施例中,凹陷32贯穿支撑板。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框31和与夹持框31固定连接的螺杆,支撑板上设有用于螺杆穿出的连接孔33,支撑板和夹持框31通过与螺杆相连接的螺母实现可拆卸连接。
31.判定腔12内还设有判定机构,判定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判断组件,移动组件包括气动手指和由直线模组构成的可带动气动手指在x、y、z轴上移动的移动件。判定组件包括摄像设备,用于对被气动手指所夹持的支撑板进行图像采集。
32.在使用中,存在多个夹持组件,薄膜位于夹持框31和支撑板之间覆盖在凹陷32上且被夹持框31和支撑板所夹紧。在检测时,将夹持组件放置在支撑柱13上,使得夹持组件被支撑柱13所支撑,当检测腔11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第一出风口21排出的气体朝向薄膜流动,当达到预设的加热时间后,移动组件将支撑板移动至摄像设备处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比对,从而进行合格判定。
3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41、温控模块44、测温模块42、调节模块43、计时模块45和判定模块46。控制模块41发送检测信号至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对待检测的支撑板进行夹持,送至判定组件处,判定组件进行图像采集并保存为标准图像发送至判定模块46。并将其送入至检测腔11内第一出风口21的正下方进行检测。随后,控制模块41发送加热信号至温控模块44,温控模块44控制热源进行加热,且风机进行工作,将加热箱23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出风口22送入至检测腔11内。测温模块42用于检测检测腔11内的温度,并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当箱体1内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时,测温模块42发送移动信号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在接收到移动信号后,使得第一出风口21导通,第二出风口22关闭,从而使得第一出风口21的气流与被夹持的薄膜相接触。
34.当控制模块41在接收到移动信号后,发送计时信号至计时模块45,计时模块45在接收到计时信号后,进行计时,当计时结束后,发送降温信号至温控模块44,温控模块44在接收到降温信号后,控制热源取消加热,并控制回风管上电磁阀导通,使得回风管和外界相
连通,并发送调节信号至调节模块43,所述的调节模块43接收到所述的调节信号后,调节出风管2的风向,使得出风管2吹出的气体不朝向薄膜。
35.当测温模块42检测到的检测腔11内的温度符合连通温度时,发送连通信号至驱动组件142,驱动组件142在接收到连通信号后,驱动分隔板141上移,使得检测腔11和判定腔12相连通,随后移动组件将支撑板从检测腔11内移动至判定腔12内,并通过判定组件进行图像采集,并发送至判定模块46,判定模块46将其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当所采集的图像中薄膜没有变形时,发送检测信号至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将薄膜再次送入至检测腔11内,并发送升温信号至温控模块44,温控模块44接收到升温信号后,在上一次检测温度的基础上进行温度的提升。
36.测温模块42检测到检测腔11的温度和预设温度不同时,发送调节信号至调节模块43,调节模块43接收到调节信号后,使得第一出风口21闭合,第二出风口22导通。
3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检测时,将待检测的薄膜放置入检测腔11内,并对薄膜进行阶梯式加热,即薄膜在一温度加热一段时间后,将薄膜移动至判定腔12内进行判定,当薄膜未发生形变时,将薄膜再次送入至检测腔11内进行下一梯度的温度加热,并进行判定,直至薄膜因为受热发生形变。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