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0987发布日期:2023-01-17 2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和定位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的上方放置有排气歧管(7),所述底板(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夹持组件(3),所述定位板(2)的两侧设置有压紧组件(4),所述压紧组件(4)中套筒(4a10)处设置由辅助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薄型空压缸(3a1)、压盖(3a2)、顶杆(3a3)、夹钳支撑板(3a4)、圆盘螺钉(3a5)、右加强筋(3a6)、右支撑板(3a7)、左加强筋(3a8)、左支撑板(3a9)和圆盘螺钉支撑板(3a10);所述左支撑板(3a9)的右端下方固接有左加强筋(3a8),所述左加强筋(3a8)和左支撑板(3a9)的下端均与底板(1)固定相连,所述右支撑板(3a7)的左端下方固接有右加强筋(3a6),所述右加强筋(3a6)和右支撑板(3a7)的下端均与底板(1)固定相连,所述左支撑板(3a9)和右支撑板(3a7)的上方末端均固定安装有薄型空压缸(3a1),多个所述薄型空压缸(3a1)的输出轴末端分别安装有压盖(3a2)和顶杆(3a3),所述压盖(3a2)和顶杆(3a3)的内侧末端分别与排气歧管(7)左右两部相贴合,所述夹钳支撑板(3a4)的输出端与排气歧管(7)的下部左侧相贴合,且夹钳支撑板(3a4)固接在底板(1)的前端左侧,所述圆盘螺钉(3a5)贴合相连在排气歧管(7)的上部左侧,所述圆盘螺钉(3a5)通过圆盘螺钉支撑板(3a10)与底板(1)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通过多个定位销(9)与定位板(2)固定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气缸(4a1)、齿轮(4a2)、蜗杆(4a3)、支杆(4a4)、蜗杆(4a5)、杠杆(4a6)、齿条(4a7)、电机(4a8)、圆杆(4a9)和套筒(4a10);多个所述杠杆(4a6)的内侧末端均与排气歧管(7)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杠杆(4a6)的外壁中心滑动相连有套筒(4a10),所述套筒(4a10)的外壁前后两侧中心通过销轴与支杆(4a4)转动相连,所述支杆(4a4)的下方末端均与齿条(4a7)固定相连,前后所述齿条(4a7)的内侧啮合相连有齿轮(4a2),所述齿轮(4a2)的内部转轴外壁通过轴承与底板(1)转动相连,所述齿轮(4a2)的内部转轴末端与蜗轮(4a5)固定相连,所述蜗轮(4a5)的外壁前侧啮合相连有蜗杆(4a3),所述蜗杆(4a3)的右侧末端与电机(4a8)的输出轴固定相连,所述电机(4a8)的上端与底板(1)固定相连,所述杠杆(4a6)的外侧内部滑动相连有圆杆(4a9),所述圆杆(4a9)的末端与气缸(4a1)的输出轴固定相连,且多个气缸(4a1)的缸体下端均与底板(1)固定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左侧安装有六角螺栓(6),所述六角螺栓(6)的外壁上方螺纹相连有六角螺母(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5)包括连杆(5a1)、螺栓(5a2)、竖杆(5a3)、弹簧(5a4)和端板(5a5);所述螺栓(5a2)位于套筒(4a10)的上方内部中心,所述螺栓(5a2)的螺纹杆均与套筒(4a10)和杠杆(4a6)螺纹相连,所述螺栓(5a2)的螺纹杆外壁上方通过轴承与连杆(5a1)转动相连,且连杆(5a1)与杠杆(4a6)的滑槽滑动相连,所述连杆(5a1)的外侧末端上方均设置有端板(5a5),所述端板(5a5)的上端中心固接有竖杆(5a3),所述竖杆(5a3)的上方末端贯穿杠杆(4a6),所述竖杆(5a3)的下方外壁设置有弹簧(5a4),所述弹簧(5a4)的上方末端与杠杆(4a6)的外侧下端固定相连,所述弹簧(5a4)的下方末端均与端板(5a5)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5a3)的上方末端加工有与圆杆(4a9)弧度一致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排气歧管泄漏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方放置有排气歧管,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定位板的两侧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中套筒处设置由辅助组件。通过排气歧管、定位板、薄型空压缸和气缸之间的配合,将排气歧管放置在定位板的上方,随后通过采用程序参数设定控制自动压紧产品,然后压缩空气往管道充气,达到指定气压不渗漏,自动检测气体流量通过管道时达到指定参数,合格产品机床自动标刻批次号,对产品进行后期追溯,避免了需要人为手动进行定位压紧效率较差以及没有作出区分标记导致没有后期追溯的能力。后期追溯的能力。后期追溯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廖长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民发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3/1/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