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十二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及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0773发布日期:2023-03-08 16: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水平十二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1),所述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1)上设置有十二个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天线(2),所述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天线(2)水平环绕排列在所述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1)上,十二个所述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天线(2)连接有数据收集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连接有数据分析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十二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收集规划单元,用来接收数据预估模块预估的地质环境信息,然后规划飞行器飞行路线,得到最佳的数据收集路线;收集执行单元,用来根据规划的所述数据收集路线通过十二个所述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天线(2)收集天然场源的电磁脉冲数据,得到被探测地区的自然电磁脉冲数据;数据发送单元,用来将收集到的所述自然电磁脉冲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比对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十二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数据互联单元,用来接收所述数据预估模块传输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和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传输的所述自然电磁脉冲数据,然后向所述数据呈现模块传输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数据分析单元,用来分析比对所述数据互联单元接收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和所述自然电磁脉冲数据,得出分析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十二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预估模块,用于预估地质环境并调整分析数据所需的数据分析模型,包括:资料收集单元,用来收集整理被探测地区的历史地质资料,得到被探测地区的地质信息;信息预估单元,用来分析所述历史地质资料对被探测地区的所述地质环境进行预估,得到预估的地质环境信息;模型调整单元,用来根据预估的所述地质环境信息调整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得到被探测地区的数据分析模型;数据传输单元,用来将调整后的所述被探测地区的数据分析模型上传至云端,然后将预估的所述地质环境信息传输给数据收集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十二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呈现模块,用来将分析得到的探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包括:图形绘制单元,用来将所述分析结果绘制成图表和图像;结果干预单元,用来对所述输出的图表和图像进行修改和排列;结果呈现单元,用来将得到的所述图表和图像通过显示输出设备呈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十二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设置在云端的服务器,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互联网与数据预估模块、数据
收集模块、数据呈现模块连接。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功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十二分量自然电磁脉冲信号接收装置及存储介质,装置包括:数据预估模块,用于预估地质环境并调整分析数据所需的数据分析模型;数据收集模块,用来收集被探测地区天然场源实时的电磁脉冲探测数据;数据分析模块,通过互联网获取电磁脉冲探测数据,用来根据提前调整过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采集到的实时的电磁脉冲探测数据,得到探测结果;数据呈现模块,数据呈现模块用来将分析得到的探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本发明使用云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达成探测的同时进行数据分析,实时获得探测结果;减少了设备数量和种类,降低了设备成本;简化了探测数据的转移流程,增加了安全性。增加了安全性。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涛 李明 刘俊杰 赵炳坤 韩冬浩 兰鹏飞 司马兴辉 杨皓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浩兴坤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3/3/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