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消防管道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9539发布日期:2022-05-18 20:0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消防管道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消防管道检测器。


背景技术:

2.消防管道一般是指在消防活动中用于输送灭火水分的管道,在高空灭火活动中通常需要使用到高压喷水枪进行高空送水灭火,故在平时通常需要对对应的消防管道的水分流量进行测试,故通常需要使用到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水分流量检测。
3.现有的管道检测装置,大多线路较多,结构复杂,不方便进行分拆携带,从而不方便进行转移使用,特别是对应的电线线路,不能够进行收纳,容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缠绕导致出现断裂,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消防管道检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管道检测装置,大多线路较多,结构复杂,不方便进行分拆携带,从而不方便进行转移使用,特别是对应的电线线路,不能够进行收纳,容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缠绕导致出现断裂,影响使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便携式消防管道检测器,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上方安装有检测座,所述检测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铰接安装有喉箍,所述喉箍上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检测座的内部开设有安插槽,所述安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安插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安插槽的内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上安装有引导条,所述传感器上预留有对接口,所述传感器的表面安装有对接磁铁,所述传感器上连接有主机,所述主机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磁铁,所述主机的底部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侧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设置有收卷轮,所述主轴和收卷轮之间安装有涡旋弹簧,所述收卷轮的侧边安装有导电滑环,所述收卷轮上安装有导线,所述导线上安装有插头,所述导线上还安装有横板,所述导线通过插头和对接口与传感器相互连接。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为横向放置的“t”字型结构,所述限位块通过限位槽与检测座滑动连接。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喉箍与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喉箍在检测座的外侧对称分布。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感器嵌套在安插槽的内侧,所述传感器通过引导条和引导槽与检测座滑动连接。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轮通过涡旋弹簧与主轴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轮与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轮通过导电滑环与主机电性连接。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3.(1)、传感器能够嵌套安插安装在检测座,方便传感器和检测座两者进行分拆收纳,传感器还能够通过检测座安装在管道上,提升了传感器安装便捷性以及使用的便捷性,避免多部件无法分拆导致的部件之间发生磕碰损坏。
14.(2)、在该检测器停止使用时,涡旋弹簧能够推动收卷轮在主轴上进行旋转对导线进行收纳,避免导线与其他部件之间发生缠绕收卷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对导线进行有序收纳,同时不进行使用的传感器能够插入主机上的收纳槽内,避免传感器发生丢失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喉箍和检测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传感器与检测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收卷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收卷轮与主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管道;2、检测座;21、限位槽;22、限位块;23、喉箍;24、紧固螺栓;25、安插槽;26、引导槽;27、第一磁铁;3、传感器;31、引导条;32、对接口;4、主机;41、收纳槽;42、第二磁铁;43、收纳腔;44、主轴;45、收卷轮;46、涡旋弹簧;47、导电滑环;5、导线;51、横板;52、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参照图1-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消防管道检测器,包括管道1,管道1的上方安装有检测座2,检测座2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上铰接安装有喉箍23,喉箍23上安装有紧固螺栓24,检测座2的内部开设有安插槽25,安插槽25的内壁上开设有引导槽26,安插槽25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磁铁27,安插槽25的内侧设置有传感器3,传感器3上安装有引导条31,传感器3上预留有对接口32,传感器3的表面安装有对接磁铁,传感器3上连接有主机4,主机4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41,收纳槽41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磁铁42,主机4的底部开设有收纳腔43,收纳腔43的内侧安装有主轴44,主轴44的外侧设置有收卷轮45,主轴44和收卷轮45之间安装有涡旋弹簧46,收卷轮45的侧边安装有导电滑环47,收卷轮45上安装有导线5,导线5上安装有插头52,导线5上还安装有横板51,导线5通过插头52和对接口32与传感器3相互连接。
25.限位块22为横向放置的“t”字型结构,限位块22通过限位槽21与检测座2滑动连接,方便限位块22过限位槽21在检测座2上进行拆卸或者安装。
26.喉箍23与限位块22转动连接,喉箍23在检测座2的外侧对称分布,有利于限位块22通过喉箍23在管道1上进行稳定安装,提升了喉箍23安装的便捷性。
27.传感器3嵌套在安插槽25的内侧,传感器3通过引导条31和引导槽26与检测座2滑动连接,方便传感器3通过引导条31和引导槽26在检测座2上进行拆卸或者安装,从而有利
于传感器3与检测座2之间进行分拆。
28.收卷轮45通过涡旋弹簧46与主轴44转动连接,收卷轮45与导线5的一端固定连接,收卷轮45能够在手拉导线5的情况下对导线5进行释放,同时涡旋弹簧46则能够推动收卷轮45在主轴44上进行反向旋转复位,有利于收卷轮45对导线5进行收卷收纳。
29.收卷轮45通过导电滑环47与主机4电性连接,方便收卷轮45与导线5能够进行正常通电。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首先将喉箍23通过限位块22和限位槽21安插安装在检测座2上,然后将检测座2通过喉箍23和紧固螺栓24在管道1上进行稳定安装,然后将传感器3通过引导条31和引导槽26插入检测座2上的安插槽25内,直至传感器3上的对接磁铁与安插槽25内的第一磁铁27进行吸附连接,此时的传感器3完成安装,然后手动拉动导线5抽出收纳腔43,将导线5上的插头52插入传感器3上的对接口32,在导线5抽出收纳腔43时,导线5会带动收卷轮45在主轴44上进行旋转,而收卷轮45则通过导电滑环47与主机4电性连接,当完成流量检测之后,只需从传感器3上拔下插头52,松开导线5,此时涡旋弹簧46推动收卷轮45在主轴44上进行反向旋转,方便收卷轮45对导线5进行收卷,然后将传感器3从安插槽25内抽出,再将拆卸下来的传感器3插入主机4上的收纳槽41内,直至传感器3上的对接磁铁与收纳槽41内的第二磁铁42进行吸附连接,再拧下紧固螺栓24,便能够将喉箍23和检测座2从管道1上取下,方便对该检测器的不同部件进行分拆携带。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