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检测装置及电池单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56926发布日期:2022-06-10 17:3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电池单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密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电池单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电池生产完成后,需要对电池的多项参数性能进行检测,判断电池是否符合出厂要求。其中,需要检测参数性能包括有电池自身的气密性,但是现有的电池单体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很难保证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电池单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避免抽气组件将被测区域内的特定气体抽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抽气检测机构,抽气检测机构能够对被测物体中的被测区域周围进行真空处理,并对被测区域周围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抽气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密封罩、抽气组件、检测组件以及隔绝组件。
5.第一密封罩覆盖被测区域并将被测区域与外界环境分隔,抽气组件连接于第一密封罩,用于将第一密封罩内的至少部分气体抽出;检测组件连接于第一密封罩,用于对第一密封罩内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隔绝组件设置于第一密封罩内,且隔绝组件能够位于被测区域与抽气组件之间,以将被测区域与抽气组件隔绝设置。
6.本技术实施例利用第一密封罩将被测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绝,然后通过抽真空操作和气体检测操作,实现对被测区域气密性的检测。其中第一密封罩内还设置有隔绝组件,用于在抽真空操作时,将被测区域与抽气组件隔绝开,避免抽气组件将被测区域内的特定气体抽出,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罩位于被测区域背离被测物体的一侧且覆盖被测区域。
8.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一密封罩设置在被测物体的一侧,并使第一密封罩仅覆盖被测区域设置。这种设计能够较大程度减小第一密封罩的尺寸,并且能够对被测区域进行局部检测,降低其他区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在降低气密性检测装置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罩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被测区域位于第一容纳腔,抽气组件与第二容纳腔连通,隔绝组件位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并能够控制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导通或隔绝。
10.本技术实施例中隔绝组件位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抽真空处理时,隔绝组件将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隔绝开,并利用抽气组件将第二容纳腔内的气体抽出,
以降低第二容纳腔内气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的容积比为a,其中,a≥10。
12.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二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的比值设置为不小于10,保证抽气组件能够将第一密封罩内的绝大部分气体抽走,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罩为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密封罩具有第三容纳腔,被测物体位于第三容纳腔内,抽气组件通过开口与第三容纳腔连通。
1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适用于无法对被测区域进行局部检测的情况下,此时第一密封罩围设在被测物体的外周,并对被测物体包括被测区域在内的整体结构进行检测。
15.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绝组件位于第三容纳腔内且与开口相连通。
16.本技术实施例将隔绝组件设置在第三容纳腔内并与开口相连通,通过隔绝组件实现第三容纳腔与外界环境的导通或隔绝,适用于被测物体无法进行局部检测的情况,结构简单且检测可靠。
17.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绝组件包括电磁阀和/或挡板阀。
18.通过利用电磁阀或挡板阀等控制阀可以实现对第一密封罩与抽气组件以及检测组件之间的导通或隔绝,结构简单可靠,同时利用电磁阀和/或挡板阀可以实现抽气检测机构的自动化控制,保证整个检测过程的可靠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抽气检测机构还设置有气体管道,气体管道包括连接于第一密封罩的总管道以及与总管道连通的至少两条支管道,抽气组件与检测组件分别与不同支管道连通。
2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罩仅通过一个气体管道即可实现与抽气组件以及检测组件的分别连通,这种设计仅需在第一密封罩上设置一个用于与气体管道连通的通气孔,无需额外设置多个通气孔,从而间接增强第一密封罩的结构可靠性,降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气体管道进入至第一密封罩内的风险。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注气机构,注气机构能够对被测区域周围输送特定气体,注气机构包括第二密封罩和气体传输组件;第二密封罩具有第四容纳腔,被测区域位于第四容纳内;气体传输组件经由第四容纳腔向被测其区域周围输送特定气体。
22.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除了包括抽气检测机构外,还包括有注气机构,注气机构先对被测区域周围输送特定气体,然后抽气检测机构在对被测区域周围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判断被测区域是否存在漏气。注气机构与抽气检测机构配合使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严谨
23.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电池单体以及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以及端盖组件。
24.壳体为具有容纳部的中空结构体,电极组件设置于容纳部内,端盖组件沿第一方向盖合于壳体一端,包括沿第一方向贯穿自身的注液孔以及用于密封注液孔的密封件。其中,第一密封罩覆盖密封件。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单体的注液孔位置处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判断电池单体是否存在泄漏现象。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无需在电池单体制作时,
提前向注液孔处注入氦气,并且气密性检测装置不会对电池单体的壳体产生破坏,可靠性较高。
2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中的一种抽气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所示区域q的结构放大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气密性检测装置中又一种抽气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气密性检测装置中还一种抽气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气密性检测装置中一种注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图5所示区域r的结构放大图;
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图7所示区域s的结构放大图。
36.附图中:
37.1-抽气检测机构;11-第一密封罩;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二容纳腔;113-第三容纳腔;114-开口;115-上罩体;116-下罩体;12-抽气组件;13-检测组件;14-隔绝组件;15-气体管道;151-总管道;152-支管道;
38.2-注气机构;21-第二密封罩;211-第四容纳腔;22-气体传输组件;
39.3-被测物体;31-壳体;32-端盖组件;321-注液孔;322-密封件;
40.b-被测区域;x-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4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4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4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4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9.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充电、安全环保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领域中。现有的电池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其各项参数性能进行检测,符合标准规范指标方可出厂。气密性检测为电池检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漏气检测等方式判断电池注液孔处是否封闭完全。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注液孔所在区域进行真空处理,但是由于注液孔自身尺寸较小,因此真空处理时容易将注液孔内的检测气体抽出,影响最终检测精度。
50.基于上述真空处理容易将被测区域内的检测气体抽出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在真空处理时对被检测区域进行保护。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可以应用于电池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51.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电池适用于用电装置,用电装置例如是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其中,航天器例如是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例如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具体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例如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具体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
52.一方面,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抽气检测机构1,抽气检测机构1能够对被测物体3中的被测区域b周围进行真空处理,并对被测区域b周围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抽气检测机构1包括第一密封罩11、抽气组件12、检测组件13以及隔绝组件14。
53.第一密封罩11覆盖被测区域b并将被测区域b与外界环境分隔,抽气组件12连接于第一密封罩11,用于将第一密封罩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抽出;检测组件13连接于第一密封罩11,用于对第一密封罩11内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隔绝组件14设置于第一密封罩11内,且隔绝组件14能够位于被测区域b与抽气组件12之间,以将被测区域b与抽气组件12隔绝设置。
54.第一密封罩11包括有用于容纳被测区域b的容纳腔,第一密封罩11可将被测物体3的被测区域b与外界环境分隔开,避免外界环境空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其中,对于第一密封罩11的尺寸形状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第一密封罩11可以覆盖被测物体3的被测区域b即可。可选地,第一密封罩11与被测物体3之间为可分离地接触,当需要进行检测时,第一密封罩11移动到特定位置并覆盖被测区域b;检测完成后,第一密封罩11离开被测物体3,便于被测物体3离开检测位置。
55.抽气组件12用于将第一密封罩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抽出,降低第一密封罩11内一开始存在的气体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抽气组件12可以通过管道等方式实现与第一密封罩11的连通。其中,抽气组件12可以与第一密封罩11一体式连通,也可以可分离式连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56.检测组件13用于对第一密封罩11内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以判断被测物体3的被测区域b是否漏气。具体地说,抽气检测机构1工作时,首先利用抽气组件12对第一密封罩11内部进行预抽真空处理,以将第一密封罩11内存在的至少部分气体抽出,真空处理完成后将被测物体3与抽气检测机构1静置处理,静置一段时间检测组件13工作,对第一密封罩11内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若被测区域b的密封条件良好,则检测组件13无法在第一密封罩11内检测出特定气体的存在;反之若被测区域b的密封条件较差,则检测组件13会在第一密封罩11内检测出一定含量的特定气体。因此通过抽气组件12与检测组件13的配合工作可以判断出被测物体3的被测区域b是否漏气。
57.可以理解的是,检测组件13可以与抽气组件12相同,均采用管道等方式实现与第一密封罩11的连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对于用于检测的特定气体,可以采用氦气、氩气等示踪气体,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58.此外,本技术实施例在第一密封罩11、抽气组件12、检测组件13的基础上还增设了隔绝组件14,隔绝组件14用于将被测区域b与抽气组件12隔绝开,从而在抽气组件12工作过程中,保护被测区域b免于抽真空操作的影响,降低气密性检测装置对被测区域b的影响甚至破坏,提高检测过程的可靠性。
59.在抽气组件12工作前,隔绝组件14可以位于被测区域b与抽气组件12之间,其中,隔绝组件14既可以为可移动设置,即在抽真空操作前,隔绝组件14移动并覆盖被测区域b,以将抽气组件12与被测区域b隔绝开。或者隔绝组件14还可以保持固定不动,即隔绝组件14一直位于被测区域b与抽气组件12之间,在真空处理过程中,隔绝组件14处于隔绝状态,以将抽气组件12与被测区域b隔绝开;在检测过程中,隔绝组件14处于连通状态,以将检测组件13与被测区域b相连通。对于隔绝组件14的具体布置形式,本技术实施例不作过多限制。
60.本技术实施例利用第一密封罩11将被测区域b与外界环境隔绝,然后通过抽真空操作和气体检测操作,实现对被测区域b气密性的检测。其中第一密封罩11内还设置有隔绝组件14,用于在抽真空操作时,将被测区域b与抽气组件12隔绝开,避免抽气组件12将被测
区域b内的特定气体抽出,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1.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罩11位于被测区域b背离被测物体3的一侧且覆盖被测区域b。
62.第一密封罩11位于被测物体3的一侧,并且第一密封罩11与被测区域b所在平面贴合设置。其中,第一密封罩11在被测物体3上的正投影覆盖被测区域b,且位于被测物体3的外轮廓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罩11的尺寸根据被测区域b的尺寸大小决定。
63.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一密封罩11设置在被测物体3的一侧,并使第一密封罩11仅覆盖被测区域b设置。这种设计能够较大程度减小第一密封罩11的尺寸,并且能够对被测区域b进行局部检测,降低其他区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在降低气密性检测装置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
64.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罩11具有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被测区域b位于第一容纳腔111,抽气组件12与第二容纳腔112连通,隔绝组件14位于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之间,并能够控制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导通或隔绝。
65.被测区域b暴露于第一容纳腔111内,第一容纳腔111与第二容纳腔112由隔绝组件14控制导通或隔绝。抽气组件12用于将第二容纳腔112内的气体抽出,以使第二容纳腔112内形成真空环境,避免第二容纳腔112内初始存在的气体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可选地,检测组件13与第二容纳腔112相连通,检测组件13工作时,第一容纳腔111与第二容纳腔112处于导通状态,若被测区域b出现漏气现象,则特定气体会由第一容纳腔111扩散至第二容纳腔112内,从而被检测组件13检测到。
66.本技术实施例中隔绝组件14位于第一容纳腔111与第二容纳腔112之间,抽真空处理时,隔绝组件14将第一容纳腔111与第二容纳腔112隔绝开,并利用抽气组件12将第二容纳腔112内的气体抽出,以降低第二容纳腔112内气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6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112与第一容纳腔111的容积比为a,其中,a≥10。
68.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容纳腔111相比,第二容纳腔112的容积越大,抽气组件12能够抽出的第一密封罩11内的气体越多,从而在检测过程中,第一密封罩11内气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越小,即检测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因此为了提高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度,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二容纳腔112与第二容纳腔112的比值设置为不小于10,保证抽气组件12能够将第一密封罩11内的绝大部分气体抽走,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9.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罩11为具有开口114的中空结构,第一密封罩11具有第三容纳腔113,被测物体3位于第三容纳腔113内,抽气组件通过开口114与第三容纳腔113连通。
7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适用于无法对被测区域b进行局部检测的情况下,此时第一密封罩11围设在被测物体3的外周,并对被测物体3包括被测区域b在内的整体结构进行检测。可选地,第一密封罩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罩体115和下罩体116,开口114设置于上罩体115,使用时首先将被测物体3设置在下罩体116,然后将上罩体115和下罩体116固定密封,从而形成可以容纳被测物体3的第三容纳腔113,最后将开口114分别与抽气组件以及检测组件相连通,以便后续进行真空处理和特定气体含量检测。
71.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绝组件14位于第三容纳腔113内且与开口114相连通。
72.第三容纳腔113通过开口114实现与外界的连通,本技术实施例将隔绝组件14设置在第三容纳腔113内并与开口114连通,即通过隔绝组件14可以控制第三容纳腔113与外界环境的连通或隔绝。由上述内容可知,开口114能够分别与抽气组件以及检测组件相连通,因此隔绝组件14既可以控制抽气组件与第三容纳腔113的导通,也可以控制检测组件与第三容纳腔113的导通。
73.本技术实施例将隔绝组件14设置在第三容纳腔113内并与开口114相连通,通过隔绝组件14实现第三容纳腔113与外界环境的导通或隔绝,适用于被测物体3无法进行局部检测的情况,结构简单且检测可靠。
74.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绝组件14包括电磁阀和/或挡板阀。
75.通过利用电磁阀或挡板阀等控制阀可以实现对第一密封罩11与抽气组件以及检测组件之间的导通或隔绝,结构简单可靠,同时利用电磁阀和/或挡板阀可以实现抽气检测机构1的自动化控制,保证整个检测过程的可靠性。
76.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抽气检测机构1还设置有气体管道15,气体管道15包括连接于第一密封罩11的总管道151以及与总管道151连通的至少两条支管道152,抽气组件12与检测组件13分别与不同支管道152连通。
77.抽气组件12与检测组件13均通过气体管道15实现与第一密封罩11的连通,其中气体管道15包括一个总管道151以及至少两个与总管道151相连通的支管道152。抽气检测机构1处于抽真空操作时,抽气组件12工作,第一密封罩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由总管道151进入至与抽气组件12相连通的支管路中,最终被抽气组件12吸走。抽气检测机构1处于气体检测操作时,检测组件13工作,若被测区域b漏气,则特定气体从被测区域b漏出,并经由总管道151进入至与检测组件13相连通的支管路中,最终被检测组件13探测到。可选地,不同支管道152上还设置有控制阀门,用于分别控制抽气组件12、检测组件13与第一密封罩11的连通。具体地说,抽气检测机构1处于抽真空操作时,与检测组件13相连通的支管道152上的阀门关闭,与抽气组件12相连通的支管道152上的阀门打开,抽气组件12与第一密封罩11连通,并将第一容纳腔111内的气体抽出;抽气检测机构1处于气体检测操作时,与抽气组件12相连通的支管道152上的阀门关闭,与检测组件13相连通的支管道152上的阀门打开,检测组件13与第一密封罩11连通,并对第一密封罩11内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
7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罩11仅通过一个气体管道15即可实现与抽气组件12以及检测组件13的分别连通,这种设计仅需在第一密封罩11上设置一个用于与气体管道15连通的通气孔,无需额外设置多个通气孔,从而间接增强第一密封罩11的结构可靠性,降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气体管道15进入至第一密封罩11内的风险。
79.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注气机构2,注气机构2能够对被测区域b周围输送特定气体,注气机构2包括第二密封罩21和气体传输组件22;第二密封罩21具有第四容纳腔211,被测区域b位于第四容纳腔211内;气体传输组件22经由第四容纳腔211向被测其区域周围输送特定气体。
80.被测物体3到达抽气检测机构1之前,需要先来到注气机构2所在位置进行注气操作。具体地说,第二密封罩21中的第四容纳腔211用于将被测区域b与外界环境隔绝,气体传
输组件22将特定气体输送至第四容纳腔211内,并使第四容纳腔211内的压强大于外界环境的压强。若被测区域b处于漏气状态,则特定气体会进入至被测区域b内部。之后将注气机构2与被测物体3分离,并将被测物体3移动至抽气检测机构1所在位置,以对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判断被测区域b是否漏气。其中,第二密封罩21的尺寸形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并且可以与第一密封罩11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81.可以理解的是,在气体传输组件22对第四容纳腔211输送特定气体之前,还可以预先对第四容纳腔211进行抽真空处理,将第四容纳腔211内的初始空气吸收,以使气体传输组件22工作后,第四容纳腔211内只填充有特定气体,从而提高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82.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除了包括抽气检测机构1外,还包括有注气机构2,注气机构2先对被测区域b周围输送特定气体,然后抽气检测机构1在对被测区域b周围的特定气体含量进行检测,判断被测区域b是否存在漏气。注气机构2与抽气检测机构1配合使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严谨。
83.第二方面,请参阅图7和图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电池单体以及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壳体31、电极组件以及端盖组件32,其中电极组件图中未示出。
84.壳体31为具有容纳部的中空结构体,电极组件设置于容纳部内,端盖组件32沿第一方向x盖合于壳体31一端,包括沿第一方向x贯穿自身的注液孔321以及用于密封注液孔321的密封件322。其中,第一密封罩11覆盖密封件322。
85.壳体31为中空结构体,端盖组件32沿第一方向x设置于壳体31的一端,第一方向x为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端盖组件32上设置有电极端子,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31内且与电极端子电连接。
86.壳体31可具有六面体形状或其它形状。壳体31内部形成容纳部,以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壳体31可由导电金属的材料制成。可选地,壳体31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电池单体安装时,先将电极组件安装在壳体31内,然后将端盖组件32与壳体31固定,电解液通过端盖组件32上的注液孔321实现注入,电解液注入完成后,利用密封件322对注液孔321进行密封处理。
8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测物体3为电池单体,被测区域b为电池单体中注液孔321所在区域。示例性地,特定气体为氦气,检测组件13为氦检仪。氦气由于自身属于极度活跃的气体分子,容易从微小空隙处逸散,因此常用于作为示踪气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在电池单体制作完成后使用,注气机构向注液孔321周围区域传输一定量的氦气,然后通过抽气检测机构测得注液孔321位置处的氦气漏率值,从而判断电池单体是否存在泄漏。
8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单体的注液孔321位置处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判断电池单体是否存在泄漏现象。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无需在电池单体制作时,提前向注液孔321处注入氦气,并且气密性检测装置不会对电池单体的壳体31产生破坏,可靠性较高。
8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