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4301发布日期:2022-07-23 11:2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提拉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2.蓄电池的提手抗提拉测试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台架测试及装车验证中的重要安全项目。各大主流汽车厂均对提手抗提拉强度有明确要求,一般要求提手需要耐受三倍于电池自身的重量,避免转运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3.目前测试工装主要是拉伸仪搭配拉力计进行测试。拉力计上的勾环直接于电池提手进行勾连,蓄电池整体固定于拉伸仪下方底盘,利用拉伸仪提拉提手时拉力计显示的数值来显示提手抗提拉力。因直接使用拉力计勾环与提手连接,提手接触勾环面积较小,中间应力集中易提拉变形,而且两个提手同时卡在勾环上形成45
°
角,此方向的矢量力较90
°
提拉更有脱落的风险,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工装适应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该工装可以解决在现有蓄电池提拉工装下,提手变形和脱落等安全性不足的问题,适用于多型号欧款电池的提拉测试,具有一定通用性。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挂板、与挂板可拆卸连接的绑带,挂板上表面有一组卡槽组,该组卡槽组的内/外侧至少还有一组卡槽组,每组卡槽组包括两个用于定位待检测蓄电池的两提手的卡槽,各组卡槽组的卡槽槽底相对应的挂板下表面处有向下延伸的两加强凸起部。
6.所述绑带两端分别设有按扣,所述按扣包括相互配合的一母扣、至少一公扣,母扣与公扣之间有间距;当一母扣与一公扣扣合时,绑带两端形成固定环。
7.每组卡槽组的两卡槽沿挂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对称布置,最外侧的一组卡槽组外侧的挂板上有用于与固定环配合的通孔;
8.使用时,当绑带两端分别穿过通孔经按扣固定形成固定环时,绑带两端与挂板连接为一体。
9.所述卡槽槽底距加强凸起部下表面之间的间距a与挂板厚度b相等。厚度相等主要是保证横向的应力强度,避免长时间耐久后变形。
10.所述挂板的上下表面的两端与侧面的连接处经倒角面过渡连接。
11.所述挂板为不锈钢材质。
12.所述挂板厚度b=10
±
2mm。
13.所述绑带中间黏有一段用于连接拉力计勾环的橡胶套。
14.所述通孔上下两端口有倒角。
15.所述通孔上下两端口仅靠近外侧处有局部倒角。
16.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新工装,采用涤纶绑带和条形金属挂板结
合的方式,保证电池提手90
°
提拉;同时设计一定宽度的卡槽,增大提手与工装的接触面积,避免应力集中导致提手变形。涤纶绑带正中间黏有一段橡胶套用于连接拉力计勾环,两端通过铆钉紧固后套在挂板两侧的卡环内,保障两个提手受力均匀。此工装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可满足蓄电池抗提拉检测的需求。
17.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多个型号欧款蓄电池提拉测试,具有结构原理简单,操作便捷,经济实用等优点,可以解决在现有蓄电池提拉检测工装出现的提手变形和脱落等安全性问题,改善提拉检测手段,提高试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挂板的主视图;
19.图2为挂板的侧视图;
20.图3为挂板的剖视图;
21.图4为挂板的立体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图1-4中,核心件挂板2为整体不锈钢材质切削件,两端保留一个方形镂空通孔21用于固定涤纶绑带(简称绑带)1,挂板2中间左右两侧分别存在三个u型卡槽(简称卡槽)4,用于与蓄电池8的提手81的固定。卡槽4槽底相对应的挂板下表面处有向下延伸的两加强凸起部41。卡槽4槽底距加强凸起部41下表面之间的间距a与挂板2厚度b相等。每组卡槽组的两卡槽4沿挂板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对称布置,最外侧的一组卡槽组外侧的挂板2上有用于与固定环3配合的通孔21。通孔21上下两端口仅靠近外侧22处有局部倒角。
26.图5、6中,涤纶绑带1正中间黏有一段橡胶套5用于连接拉力计勾环,两端通过按扣6紧固后套在挂板2两侧的通孔21内,保障两个提手81受力均匀。绑带1两端分别设有按扣6,按扣6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扣、公扣,母扣与公扣之间有间距;当母扣与公扣扣合时,绑带1两端形成固定环3。公扣可以设置多个,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位置的公扣与母扣扣合。
27.使用时,蓄电池8的提手81卡于相应的一组卡槽组的两卡槽4处,当绑带1两端分别穿过通孔21经按扣6固定形成固定环时,绑带1两端与挂板2连接为一体。拉力计勾环挂于橡胶套5处即可实现抗拉强度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板(2)、与挂板(2)可拆卸连接的绑带(1),挂板(2)上表面有一组卡槽组,该组卡槽组的内/外侧至少还有一组卡槽组,每组卡槽组包括两个用于定位待检测蓄电池(8)的两提手(81)的卡槽(4),各组卡槽组的卡槽(4)槽底相对应的挂板下表面处有向下延伸的两加强凸起部(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两端分别设有按扣(6),所述按扣(6)包括相互配合的一母扣、至少一公扣,母扣与公扣之间有间距;当一母扣与一公扣扣合时,绑带(1)两端形成固定环(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每组卡槽组的两卡槽(4)沿挂板(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对称布置,最外侧的一组卡槽组外侧的挂板(2)上有用于与固定环(3)配合的通孔(21);使用时,当绑带(1)两端分别穿过通孔(21)经按扣(6)固定形成固定环时,绑带(1)两端与挂板(2)连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槽底距加强凸起部(41)下表面之间的间距a与挂板(2)厚度b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2)的上下表面的两端与侧面的连接处经倒角面过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2)为不锈钢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2)厚度b=10
±
2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中间黏有一段用于连接拉力计勾环的橡胶套(5)。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上下两端口有倒角。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上下两端口仅靠近外侧(22)处有局部倒角。

技术总结
一种应用于蓄电池的提拉检测工装,包括挂板、与挂板可拆卸连接的绑带,挂板上表面有一组卡槽组,该组卡槽组的内/外侧至少还有一组卡槽组,每组卡槽组包括两个用于定位待检测蓄电池的两提手的卡槽,各组卡槽组的卡槽槽底相对应的挂板下表面处有向下延伸的两加强凸起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原理简单,操作便捷,经济实用等优点,可以解决在现有蓄电池提拉检测工装出现的提手变形和脱落等安全性问题,改善提拉检测手段,提高试验的安全性。提高试验的安全性。提高试验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波 杨阳 杨林超 高国兴 邓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8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