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导线距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6841发布日期:2022-07-01 20:5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导线距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导线距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变电站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确保导线的相间距离,相间距离不足将给变电站运行带来极大隐患甚至引起电力系统故障。
3.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依赖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但施工完成后导线的相间距离往往依赖于基础施工精度,缺乏便捷快速的相间距离检测装置。因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导线距离测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变电站中相间导线之间距离难以测量的问题,具有测量精确,操作简单的有益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变电站导线距离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可转动设置,且所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转动时始终保持到两个所述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和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7.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用于分别发射光线至同一个待测导线上,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用于发射光线至另一待测导线上;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可转动,且在转动时始终保持到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在转动时始终保持与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的夹角相等;具体使用时,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和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能够分别测出各自到对应的待测导线的距离,且三个激光测量传感器所射出的激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此点到三个测量传感器距离为已知的确定值,因此只要结合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的转动角度即可过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算出两个待测导线之间的距离,而测量过程由处理器完成,因此使用方便,测量快速且准确;此外,测量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用测量工具对两导线之间的距离进行直接测量,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同时也避免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8.优选的,所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上设置有角度测量传感器,所述角度测量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9.角度测量传感器的设置能够使得处理器直接得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的转动角度,从而使得测量更加方便以及精确。
10.优选的,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的转动角度。
11.角度调节装置的设置使得第二层测量传感器的转动更加方便,从而适用于不同距离的两导线之间的测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12.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和两个所述第一激光测
量传感器所发射出激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
13.角度调节装置位于此交点能够使得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转动后依然保持与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之间各自的夹角相等,从而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
14.优选的,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15.显示器的设置能够使得处理器的计算出的两导线间的距离直观的显示出来。
16.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单片机。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导线距离测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对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转动至合理的测量位置,然后结合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的测量值,以及三个激光测量传感器所射出的激光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至对应激光测量传感器的距离即可通过处理器得出两导线之间的距离的测量值,具有测量精确的优点;此外,测量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用测量工具对两导线之间的距离进行直接测量,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同时也避免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待测导线之间距离计算的原理图。
2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3.100-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300-角度测量传感器,400-角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26.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导线距离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以及处理器,所述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可转动设置,且所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转动时始终保持到两个所述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和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29.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用于分别发射光线至同一个待测导线上,且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两者发射至同意待测导线上的照射点不会发生重合;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用于发射光线至另一待测导线上;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可转动,且在转动时始终保持到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在转动时始终保持与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的夹角相等,且转动路径位于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1之间的等距平面上;具体使用时,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和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能够分别测出各自到对应的待测导线的距离,且由于三个激光测量传感器所射出的激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此点到三个测量传感器距离为已知的确定值,因此此三个确定值可以作为常量储存在处理器中,所以最终只要结合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的转动角度即可过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算出两个待测导线之间的距离,而测量过程由处理器完成,因此使用方便,测量快速且准确;此外,测量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用测量工具对两导线之间的距离进行直接测量,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同时也避免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30.优选的,所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上设置有角度测量传感器300,所述角度测量传感器300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31.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角度测量传感器300安装在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上,在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转动时能够同时记录其的转动角度,从而使得处理器能够直接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的转动角度,无法人工测量和记录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的转动角度,从而简化了测量步骤,使得测量更加方便以及精确。
32.优选的,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40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00用于调节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的转动角度。
33.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400有圆形的转动部和连杆构成,连杆的一端连接在转动部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上,因此直接转动转动部即可完成对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的转动,使得第二层测量传感器的转动更加方便,能够快速的将发射出的光线照射至待测导线上,从而适用于不同距离的两导线之间的测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34.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00位于所述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和两个所述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所发射出激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
3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400的转动部位于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和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所发射出激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此交点能够使得
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转动后依然保持与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之间各自的夹角相等,从而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
36.优选的,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37.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与处理器连接以后,使用者能够直观的看到处理器的计算结果,从而了解到两导线间的距离。
38.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单片机。
39.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型号为stm32f107的单片机或者型号为stm32f103的单片机;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以及角度传感器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从而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和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测出到导线上光点的距离可以传输至处理器内,角度测量传感器300将记录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的转动角度传输至处理器中,因此处理器通过预先设置在其中的程序可以先算出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和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之间的夹角,然后再根据该夹角的数值结合其他测量数据即可计算出两导线间的距离。
40.测量原理:如图2所示,由于三个激光测量传感器所射出的激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此点到三个测量传感器距离为已知的确定值,因此此三个确定值可以作为常量储存在处理器中,因此可以得出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到该点的距离以及得出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到该点的距离,即om和on的距离已知,且ol的距离为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照射在该导线上的测量值,所以ol的距离也可测出,两个第一激光测量传感器100之间的角度在本产品生产完成时边确定,因此∠mon的角度已知,因此可以根据余弦定理得出mn两点间距离,而op之间的距离可由第二激光测量传感器200转动后照射在另一条导线上后测出,∠pol的角度可由角度测量传感器300测出,同理根据余弦定理可以算出pl的长度;而l为mn的中点,pl和nl (为mn长度的一半)距离已知,因此在直角三角形npl中,通过勾股定理可以得出np的长度,而np=mp,因此在三角形mnp中,三条边的长度已知,可以得出三角形mnp的面积,然后通过面积公式,以mn为底边,从而可以得出三角形mnp的高的长度,也即两条导线之间的距离。
41.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4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