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3943发布日期:2022-07-12 17:0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中被广泛利用,而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中,结构层厚度的控制直接影响成品沥青路面的质量。沥青混凝土摊铺在高温下进行,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且需一次摊铺成型,作业速度快,各技术指标数据把控要精准,通常沥青面层松铺厚度检测方法是采用细长钎状物插入摊铺沥青面层中,然后人工配合钢尺在沥青面层顶面处做标记,再取出测量,操作速度慢,容易被高温沥青烫伤手,往往量测速度与摊铺作业速度不能匹配,从而检测频率降低,不利于成品结构层厚度控制。
3.为解决上述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安全保障,降低成本,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道施工过程中防溜渣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包括:
7.测量杆,所述测量杆包括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杆体底部的锥形插入部;
8.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杆体垂直设置,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测量杆的下端之间形成可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测量的测量部;
9.操作手柄,其设置在所述测量杆的顶部,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操作者手部握提的操作部。
10.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一侧。
11.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所述定位件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杆体的相对两侧。
12.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还包括活动连接件,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杆体活动连接。
13.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活动套,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杆体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刻度标识部,所述活动套转动连接在所述螺纹段上。
14.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还包括锁定套,所述锁定套转动连接在所述螺纹段上,所述锁定套位于所述活动套的上方。
15.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所述锁定套的底部设置有锁定
环,所述活动套的上部对应设置有环形锁定部,所述锁定环和环形锁定部具有锁定状态和分离状态。
16.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滑动外套在所述杆体的上部。
17.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杆,所述杆体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滑动管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定位孔同轴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杆可依次旋转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和定位孔中。
18.上述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还包括厚度差距测量组件,所述厚度差距测量组件包括与所述测量杆平行设置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具有能够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顶部相接触的接触块,所述活动杆的上部设置有测量标识部,所述操作手柄和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对所述活动杆进行操作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驱动所述活动杆具有第一检测状态和第二检测状态;
19.在所述第一检测状态,所述接触块的底部与所述定位件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0.在所述第二检测状态,所述测量部插入所述沥青混凝土内部,所述接触块与所述沥青混凝土相接触,所述接触块与所述定位件形成所述沥青混凝土的测量厚度差,所述测量标识部用于标识所述测量厚度差。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道施工过程中防溜渣挡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包括测量杆、定位件和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设置在测量杆的顶部,定位件根据需要垂直固定设置在测量杆,该装置制作简易,方便携带,在使用过程中,量测人员手持操作手柄,竖直将测量杆插入摊铺的沥青混凝土中至底部接触下承层,根据定位件与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够方便的判断沥青混凝土松铺厚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无需机械配合,施工效率高,成本低,且对使用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可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位于第一检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位
于第二检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测量杆;1.1、杆体;1.2、锥形插入部;1.3、螺纹段;1.4、刻度标识部;1.5、定位孔;
33.2、定位件;
34.3、操作手柄;3.1、滑动管;3.2、固定孔;3.3、活动腔;3.4、开口滑槽;
35.4、活动连接件;4.1、活动套;4.2、环形锁定部;
36.5、锁定套;5.1、环形锁定部;
37.6、厚度差距测量组件;6.1、活动杆;6.1.1、测量标识部;6.2、接触块;6.3、活动通孔;6.4、弧形锁定板;6.5、滑动管体;6.6、驱动块;6.7、弹簧件;6.8、固定杆;6.9、驱动柄;6.9.1、驱动杆;
38.7、沥青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40.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包括测量杆1、定位件2和操作手柄3,测量杆1包括杆体1.1以及设置在杆体1.1底部的锥形插入部1.2,定位件2与杆体1.1垂直设置,定位杆与测量杆1的下端之间形成可对沥青混凝土7厚度进行测量的测量部;操作手柄3设置在测量杆1的顶部,操作手柄3包括操作者手部握提的操作部。
41.具体的,测量杆1为直线型的杆体1.1,例如采用φ10mm的光圆钢筋切割制成长80cm的杆体1.1,杆体1.1和锥形插入部1.2共同形成测量杆1,锥形插入部1.2和杆体1.1可以是分体式设置,优选的,锥形插入部1.2与杆体1.1为一体式结构,杆体1.1的底部形成一个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插入部1.2,设置锥形插入部1.2便于插入至公路的沥青混凝土7中,操作手柄3设置在杆体1.1的顶部,其用于操作者手部的操作使用,操作手柄3可以是一个固定在杆体1.1顶部的横杆、横板,如操作手柄3手柄采用φ10mm的光圆钢筋切割制成,长15cm,操作手柄3也可以是固定在杆体1.1顶部的固定环,操作手柄3上设置有操作部,操作部是操作者手部能够用力的部位,例如,操作部可以是横杆、横板位于杆体1.1一侧或两侧形成的操作杆,也可以是横杆、横板上的凹槽,还可以是固定环内壁形成的圆形操作部。
42.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可以是一个直线型的板体或者杆体1.1,定位件2与杆体1.1垂直设置,可以在杆体1.1的一侧设置定位件2,也可以在杆体1.1的两侧对称设置定位件2,还可以沿杆体1.1的周向间隔设置三个或者多个定位件2,但三个或多个定位件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定位件2与杆体1.1之间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如将定位件2焊接固定在杆体1.1上,优选的,定位件2通过活动调节件与杆体1.1相连接,如此可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对定位件2的高度进行调节,如沥青混凝土7的松铺厚度为8cm时,可将定位件2调节至8cm高度处,当沥青混凝土7的松铺厚度为10cm时,可将定位件2调节至10cm高度处,定位件2将杆体1.1分
隔形成上段和下段,杆体1.1位于定位件2以上的部分为上段,杆体1.1位于定位件2以下的部分为下段,由于锥形插入部1.2与杆体1.1为一体式结构,故锥形插入部1.2包含在下段内,在使用过程中,量测人员手持操作手柄3,竖直将测量杆1插入摊铺的沥青混凝土7中至底部接触下承层,此时上段位于沥青混凝土7的上方,下段会插入至沥青混凝土7中,观察下段是否全部插入至沥青混凝土7中以判断松铺厚度是否满足施工,当下段全部插入至沥青混凝土7以使得定位件2与摊铺的沥青混凝土7表面贴合时,判断松铺厚度满足施工要求,当下段未全部插入至沥青混凝土7,定位件2与摊铺的沥青混凝土7表面具有一定的间隙,表明松铺厚度不满足施工要求,量测结束,通过操作手柄3直接向上提出测量杆1即完成测量。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路沥青面层摊铺松铺厚度简易量测装置,包括测量杆1、定位件2和操作手柄3,操作手柄3设置在测量杆1的顶部,定位件2根据需要垂直固定设置在测量杆1,该装置制作简易,方便携带,在使用过程中,量测人员手持操作手柄3,竖直将测量杆1插入摊铺的沥青混凝土7中至底部接触下承层,根据定位件2与摊铺的沥青混凝土7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够方便的判断沥青混凝土7松铺厚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无需机械配合,施工效率高,成本低,且对使用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可广泛使用。
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件2包括定位杆,定位杆设置在杆体1.1的一侧;例如采用φ10mm的光圆钢筋切割制成长5cm的钢筋,将切割好的钢筋焊接固定在杆体1.1的一侧,使得钢筋与杆体1.1垂直连接。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杆有两个,两个定位杆对称设置在杆体1.1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杆固定在杆体1.1上后,两个定位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两个定位杆均与杆体1.1垂直。
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活动连接件4,定位件2通过活动连接件4与杆体1.1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件4包括活动套4.1,定位件2与活动套4.1固定连接,杆体1.1上设置有螺纹段1.3,螺纹段1.3上设置有刻度标识部1.4,活动套4.1转动连接在螺纹段1.3上;当定位件2有两个或者多个时,各定位件2均与活动套4.1固定连接,活动套4.1与杆体1.1同轴设置,定位件2与活动套4.1垂直固定连接,通过刻度标识部1.4可对活动套4.1的位置进行标记,从而知晓定位件2的高度,活动套4.1沿螺纹段1.3旋转能够实现对定位件2位置的调节。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锁定套5,锁定套5转动连接在螺纹段1.3,锁定套5位于活动套4.1的上方;锁定套5的底部设置有锁定环5.1,活动套4.1的上部对应设置有环形锁定部4.2,锁定环5.1和环形锁定部4.2具有锁定状态和分离状态;在锁定环5.1的内侧壁和环形锁定部4.2的外侧壁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螺纹部,当需要对定位件2的位置进行调整时,旋转锁定套5使得锁定环5.1和环形锁定部4.2相分离以处于分离状态,然后旋转活动套4.1对定位件2的位置进行调节,当定位件2调节时合适的位置后,旋转锁定套5使得锁定环5.1和环形锁定部4.2相固定以处于锁定状态,此时锁定套5与活动套4.1之间相互固定,如此通过锁定套5与活动套4.1共同与螺纹段1.3相固定,提升对定位件2的固定强度,避免定位件2出现沿螺纹段1.3滑落的现象。
4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操作手柄3上设置有滑动管3.1,滑动管3.1滑动外套在杆体1.1的上部;还包括固定螺杆,杆体1.1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5,多个定位孔1.5沿杆体1.1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定位孔1.5可设置在杆体1.1的一侧,
也可以在杆体1.1的两侧对称设置定位孔1.5,也可以贯穿杆体1.1形成贯穿通孔,滑动管3.1上设置有可与定位孔1.5同轴的固定孔3.2,固定孔3.2与定位孔1.5对应设置,固定孔3.2对称设置在滑动管3.1的相对两侧,固定螺杆可依次旋转固定在固定孔3.2和定位孔1.5中;如此需要对操作手柄3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滑动管3.1沿杆体1.1滑动,当滑动管3.1滑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将固定螺旋旋转至固定孔3.2和定位孔1.5中,从而实现滑动管3.1和杆体1.1之间的固定。
4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厚度差距测量组件6,厚度差距测量组件6包括与测量杆1平行设置的活动杆6.1,活动杆6.1的底部具有能够与沥青面层相接触的接触块6.2,活动杆6.1的上部设置有测量标识部6.1.1,操作手柄3和定位件2上设置有对活动杆6.1进行操作的操作件,操作件驱动活动杆6.1具有第一检测状态和第二检测状态;在第一检测状态,接触块6.2位于定位件2上;在第二检测状态,测量部插入沥青混凝土7内部,接触块6.2与沥青混凝土7相接触,接触块6.2与定位件2形成沥青混凝土7的测量厚度差,测量标识部6.1.1用于标识测量厚度差;接触块6.2具有一定的重量,测量标识部6.1.1沿活动杆6.1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操作手柄3和定位件2上设置有同轴的活动通孔6.3,操作手柄3上的活动通孔6.3供活动杆6.1上下运动,定位件2上的活动通孔6.3供接触块6.2和活动杆6.1上下运动,操作手柄3上还设置有对活动杆6.1的上端进行锁定的锁定组件,如此在使用的开始阶段,调节活动杆6.1使得活动杆6.1的下端与定位件2的下侧面相水平,通过锁定组件对活动杆6.1进行固定,并记录操作手部上对准与活动杆6.1上刻度标识部1.4相对应的第一刻度数,此时为第一检测状态,当量测人员手持操作手柄3,将测量杆1插入摊铺的沥青混凝土7中至底部接触下承层,且定位件2与摊铺的沥青混凝土7表面具有一定的间隙时,通过锁定组件对活动杆6.1进行解锁,从而使得活动杆6.1和接触块6.2分别沿活动通孔6.3向下运动,当接触块6.2与沥青混凝土7表面相接触时,记录操作手部上对准与活动杆6.1上刻度标识部1.4相对应的第二刻度数,此时为第二检测状态,通过第二刻度数和第一刻度数可得出测量厚度差,测量厚度差为沥青混凝土7厚度与标准厚度之间的差距,如此可至少沥青混凝土7表面实际厚度以及需要继续铺设的厚度,对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5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实施例中,优选的,锁定组件包括弧形锁定板6.4以及连接在弧形锁定板6.4上的驱动件,操作手柄3上设置有活动通孔6.3相连接的活动腔3.3,弧形锁定板6.4滑动连接在活动腔3.3内,在活动腔3.3内设置有固定杆6.8,弧形锁定板6.4上设置有滑动管体6.5,滑动管体6.5滑动外套在固定杆6.8上,在滑动管体6.5靠近固定杆6.8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块6.6,固定杆6.8上套接有弹簧件6.7,弹簧件6.7两端分别固定在驱动块6.6和活动腔3.3的侧壁上,驱动件包括驱动杆6.9.1和驱动柄6.9,驱动杆6.9.1的下端与驱动块6.6固定连接,在操作手柄3上设置有与活动腔3.3相连接的开口滑槽3.4,驱动杆6.9.1的上端从开口滑槽3.4伸出与驱动柄6.9相连接,锁定件处于初始状态时,在弹簧件6.7的弹力作用下,弧形锁定板6.4将活动杆6.1固定在活动通孔6.3内,为提升弧形锁定板6.4对活动杆6.1的固定效果,在弧形锁定板6.4上还可以设置有锯齿状的摩擦部或者磁吸部,当需要使得活动杆6.1向下运动时,通过手部对驱动柄6.9,使得驱动块6.6沿固定杆6.8运动从而带动弧形锁定板6.4向活动腔3.3运动,弧形锁定板6.4与活动杆6.1相分离,在接触块6.2和活动杆6.1的重力作用下,活动杆6.1可向下运动。
51.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