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5572发布日期:2023-06-15 10:4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炼钢,具体涉及一种取样器。


背景技术:

1、炼钢就是炼渣,渣洗炼钢对控制钢水洁净度水平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高温条件,冶金工作者很难从现场取样得到钢渣界面的实际反应情况,只能通过模拟计算或者理论计算的方式进行表征,而实际的钢渣反应情况很难得到验证。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氧化、液面波动等影响,实际的钢渣反应要远远复杂于理论情况,而该情况又对实际生产存在很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生产参数是否合理,尤其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炉渣量较大,极易出现炉渣分层的现象,与实验室研究采用小渣量的研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因此,仅以实验室实验无法完整的解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渣改质效果。

2、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准确监控渣改质效果、钢渣界面的钢水和炉渣情况无法准确控制的技术问题,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取样器,实现了对钢渣界面的钢水和炉渣情况进行控制的技术效果。

2、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目的的方案为,一种取样器,包括:

3、基座,设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样窗口,所述进样窗口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

4、操作部,活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5、取样套,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沿所述基座的轴向,所述取样套的尺寸大于所述进样窗口的顶面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底的最大间距;

6、其中,所述取样套在封闭所述进样窗口的状态与被所述操作部阻挡而开启所述进样窗口的状态之间切换。

7、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底座和所述侧壁合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进样窗口开设于所述侧壁上。

8、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包括连接的导向套和至少三个连接杆,所述至少三个连接杆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杆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进样窗口。

9、进一步地,沿所述基座的轴向,所述连接杆的尺寸为所述导向套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4倍~1/2倍。

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所述取样套穿过的中心孔;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具有连通于所述中心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与所述中心孔的轴向呈角度设置;所述操作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中心孔之间的夹角30°~120°。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四个连接杆合围成的取样空间的截面呈矩形。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底座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取样套的截面形状相同。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样器,包括基座、取样套和活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操作部。其中:基座设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样窗口,所述进样窗口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以尽量不破坏不同深度位置的钢渣钢水的分布情况。取样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可沿基座和容纳腔的轴向升降地;且沿所述基座的轴向,所述取样套的尺寸大于所述进样窗口的顶面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底的最大间距,以确保取样套可完全封闭进样窗口,保证取样器取出时,容纳腔的样品不会溢出。所述取样套在封闭所述进样窗口的状态与被所述操作部阻挡而开启所述进样窗口的状态之间切换。

17、本实用新型中,组装好的取样器在初始状态下,取样套位于容纳腔的顶部,且取样套被操作部阻挡,容纳腔通过进样窗口与外部连通,然后将取样器整体放入钢渣界面,控制进样窗口的位置在钢渣界面之间,且能够完全覆盖炉渣厚度,静置5s~20s,钢渣进入容纳腔内,控制取样套下落封闭进样窗口,实现钢渣取样,然后将取样器整体拉出钢渣界面,取样完成,钢渣钢水凝固后将取样套取出即可进行后续的检测,达到了获得不同深度位置的钢水试样和不同厚度位置的炉渣试样、实现对钢渣界面的钢水和炉渣情况进行控制的技术效果。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样器的截面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底座和所述侧壁合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进样窗口开设于所述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连接的导向套和至少三个连接杆,所述至少三个连接杆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杆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进样窗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座的轴向,所述连接杆的尺寸为所述导向套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4倍~1/2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所述取样套穿过的中心孔;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连通于所述中心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与所述中心孔的轴向呈角度设置;所述操作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中心孔之间的夹角30°~120°。

8.如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四个连接杆合围成的取样空间的截面呈矩形。

9.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底座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取样套的截面形状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样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监控渣改质效果的技术问题。该取样器包括基座、取样套和活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操作部,基座设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样窗口,所述进样窗口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以尽量不破坏不同深度位置的钢渣钢水的分布情况。取样套,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沿所述基座的轴向,所述取样套的尺寸大于所述进样窗口的顶面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底的最大间距,所述取样套在封闭所述进样窗口的状态与被所述操作部阻挡而开启所述进样窗口的状态之间切换,达到了获得不同深度位置的钢水试样和不同厚度位置的炉渣试样、实现对钢渣界面的钢水和炉渣情况进行控制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高攀,朱国森,李海波,刘道正,马文俊,张勇,赵晓东,刘风刚,姚柳洁,孙永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