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3332发布日期:2022-11-18 22:5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一键顺控是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之一,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网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运检体系的关键技术。双确认是指设备远方操作时,至少应有两个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源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因此根据变电站倒闸操作一键顺控技术中对一次设备状态位置“双确认”判别的明确要求,隔离开关分合闸到位信号必须有多项非同源判据。简单来说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源的信号的变化来判断隔离开关已分闸或合闸到位。但是目前常规的检测装置只能对单个隔离开关分合闸多个到位信号的进行检测,不能同时进行多组隔离开关检测,针对该特殊需求需要研发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检测装置,能同时检测多组隔离开关多项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情况。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缺陷,现研制的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规的检测装置只能对单个隔离开关分合闸多个到位信号的进行检测,不能同时进行4 个隔离开关检测的技术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包括:
6.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用于连接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并进行判断输出双确认信号数据;
7.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所述处理装置并用于对所述处理装置进行输送动力;
8.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用于连接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供电装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多组非同源开关的状态进行检测时,通过平台主体上的处理装置对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进行检测判断信号并输出双确认信号数据并传输出检测的数据进行判断多组隔离开关多项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情况,在供电装置的作用下对平台主体上的处理装置进行供能,保证了信号检测的稳定进行,具有针对该特殊需求需要研发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检测装置,能同时检测多组隔离开关多项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情况的效果。
10.进一步地,所述处理装置包括plc模块,所述plc模块包括cpu处理模块、存储器、信号输入单元、信号输出单元,所述plc模块连接所述供电装置,所述cpu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
器、所述信号输入单元以及所述信号输出单元首尾串接成回路并进行连接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并进行判断输出双确认信号数据。
11.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标准交流电源,所述标准交流电源连接所述plc模块并用于供电,所述电源模块海报稳流装置,所述稳流装置用于对标准交流电源进行电流控制并对所述plc模块输送稳定的直流电源。
12.进一步地,所述稳流装置包括小型空气断路器与开关电源,所述小型空气断路器与所述开关电源以及标准交流电源串接形成回路,所述小型空气断路器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用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流。
13.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台主体上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处理装置以及所述供电装置,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所述处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14.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信息处理器、显示屏、信号输入单元、信号输出单元以及 lan网络接口,并依次首尾串接构成回路,且所述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标准交流电源提供动力源。
15.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连接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并进行显示输出双确认信号数。
16.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用于切换控制电路。
17.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主体上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无线设备并传输检测结果。
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plc模块的来处理4个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的数据处理,实现同时检测4个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情况;
20.2.设备操作可靠性高,可完全避免误操作。采用触摸显示操作面板,简单可靠,不受运行人员习惯和情绪影响。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判别效果好、安装难度低等优点;
21.3.触摸显示操作面板的lan网络接口具有网络通信功能,适应现代设备智能化要求。可以通过rs-485网络通信接口将信号上传。
2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接入电源图之一;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接入电源图之二;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通讯回路图。
29.图例说明:
30.1、平台主体;2、处理装置;21、plc模块;3、供电装置;4、显示模块;5、通信模块; 6、稳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2.实施例1
33.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包括处理装置2、供电装置3与平台主体1,处理装置2设置在平台主体1上,在对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进行判断时,通过处理装置2连接多组非同源开关,在供电装置3的作用下对处理装置2进行动力源支撑并输送动力进行多组非同源开关的输出双确认信号数据进行判断。且将处理装置2与供电装置3安装在平台主体1进行操作,方便集中维修。
34.如图1、图2所示,处理装置2包括plc模块21,plc模块21包括cpu处理模块、存储器、信号输入单元、信号输出单元,plc模块21连接供电装置3,cpu处理模块与存储器、信号输入单元以及信号输出单元首尾串接成回路并进行连接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并进行判断输出双确认信号数据。
35.如图1、图2所示,供电装置3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标准交流电源,标准交流电源连接plc模块21并用于供电,电源模块海报稳流装置6,稳流装置6用于对标准交流电源进行电流控制并对plc模块21输送稳定的直流电源,在对处理装置2进行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闸信号进行判断时,通过供电装置3对处理装置2传输稳定的直流电流并进行工作。
36.如图1、图2所示,在供电装置3内还设置有稳流装置6,稳流装置6包括小型空气断路器与开关电源,小型空气断路器与开关电源以及标准交流电源串接形成回路,小型空气断路器与开关电源连接用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流,通过小型空气断路器与开关电源连接并将开关电源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传输至处理装置2内进行动力源的输入,从而确保处理装置2 进行多组非同源开关的双信号检测。
37.如图1、图2所示,显示装置包括设于平台主体1上的显示模块4,显示模块4连接处理装置2以及供电装置3并将处理装置2内反馈的检测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检测者直观的观察。显示模块4包括信息处理器、显示屏、信号输入单元、信号输出单元以及lan网络接口,并依次首尾串接构成回路,且信息处理器连接标准交流电源提供动力源,显示装置连接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并进行显示输出双确认信号数,平台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组继电器,继电器用于切换控制电路。在平台主体1上还设置由通信模块5,通过通信模块5 连接无线设备传递检测结果,可以方便测试员及时了解检测结果。
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具体如下:包括:平台主体(1)、显示装置、供电装置(3)以及处理装置(2),其中处理装置包括现有的plc模块, plc模块接收用于接收从隔离开关发送的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并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对应的电信号,显示装置响应对应的电信号显示隔离开关的当前状态。在具体地实施时, plc模块接收从隔离开关发送的多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并向所
述显示装置发出对应的电信号属于现有的公开技术,例如,plc模块接收从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第三隔离开关以及第四隔离开关发送的四组非同源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后,并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第一电信号、第二电信号、第三电信号以及第四电信号,若第一电信号、第二电信号表征的状态为分闸状态,第三电信号、第四电信号表征的状态为合闸状态,此时,显示装置响应第一电信号显示第一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显示装置响应第二电信号显示第二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显示装置响应第三电信号显示第三隔离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显示装置响应第四电信号显示第四隔离开关处于合闸状态。
39.本实施例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的plc模块21、显示模块4、电源模块等电设计电路,设计成能够一种一对四隔离开关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检测平台;plc模块21可以同时处理多路数据信号,将4个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检测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操作,显示模块4可以显示各组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位置“双确认”信号,大大节省了时间,操作简单、方便。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