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8391发布日期:2022-12-10 04:5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3.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气压压力检测至关重要,需要压力检测装置来配合检测气压压力变化。现有的压力检测装置,虽然能够对压力变化进行检测,但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因此,亟需研究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简化压力检测装置的结构。
5.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套管和带导管气囊的导管,所述导管插置于所述套管并与所述套管形成密闭的管腔,所述导管气囊位于所述管腔内,所述管腔用于和被测气室连通;所述导管一端和所述导管气囊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压力测量器连通,所述压力测量器通过所述导管气囊检测所述被测气室的压力变化。
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包括第一歧管、第二歧管、第一导管气囊和第二导管气囊,其中所述第一歧管与所述第一导管气囊连通,所述第二歧管穿过所述第一导管气囊与所述第二导管气囊连通;所述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导管气囊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导管形成的第一管腔内,所述第二导管气囊位于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导管形成的第二管腔内;所述被测气室包括第一被测气室和第二被测气室,所述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一被测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腔与所述第二被测气室连通。
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测量器包括第一压力测量器和第二压力测量器;所述第一被测气室用于模拟胸腔,所述第二被测气室用于模拟腹腔;所述第一歧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气囊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压力测量器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测量器用于测量模拟胸腔的压力;所述第二歧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气囊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压力测量器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测量器用于测量模拟腹腔的压力。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为首端,另一端为尾端;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为顶端,另一端为底端;所述第一套管的首端和尾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开孔管塞,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开孔管塞和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之间;所述尾端上的所述开孔管塞和所述顶端抵接,所述第二套管上设置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套管的定位固定;所述第一歧管穿过所述开孔管塞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并和所述第一导管气囊连通;所述第二歧管穿过所述开孔管塞、所述密封件以及所述第一导管气囊,并和所述第二导管气囊连通。
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锥形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中心开设便于所述第一歧管和所述第二歧管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套管的两端均设有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形状相适配的支撑槽,所述第一密封件置于所述支撑槽上。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尾端处的所述开孔管塞和所述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端上开设定位槽,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定位槽上。
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第一连通结构,所述第一连通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被测气室和所述第一管腔连通;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第二连通结构,所述第二连通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被测气室和所述第二管腔连通。
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结构包括第一通气接头、转接管以及第二通气接头;所述第一通气接头一端和所述第二管腔连通,另一端和所述转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通气接头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气接头的另一端用于和所述第二被测气室连通。
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管还包括第三歧管,所述第三歧管穿过所述第一导管气囊、第二导管气囊以及所述第二连通结构,并进入所述第二被测气室,所述第三歧管用于向所述第二被测气室输送营养物质。
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管还包括起始气压管、中转气压管以及尾部气压管;所述起始气压管内设有三个通道以便于所述第一歧管、第二歧管以及所述第三歧管分别穿过,所述起始气压管和所述第一导管气囊连接;所述中转气压管内设有两个通道以便于所述第二歧管和所述第三歧管分别穿过,所述中转气压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管气囊和所述第二导管气囊连接;所述尾部气压管内开设通道以便于所述第三歧管穿过,所述尾部气压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管气囊和所述第二连通结构连接。
1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歧管的端部设置有胸腔阀,所述第二歧管的端部设置有腹腔阀,所述第三歧管的端部设置有营养阀。
17.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套管和插置于套管内的导管形成密闭的管腔,管腔和被测气室连通,并且套管上的导管气囊置于管腔内。当被测气室压力发生变化后,相连通的管腔也会发生相应的压力变化,进而对其内的导管气囊发生作用,使得导管气囊发生收缩或膨胀。导管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后,会直接反馈到连通的压力测量器,即可完成压力检测工作。设计的压力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能较为及时且直观的反馈气压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压力检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压力检测装置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压力检测装置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套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套管和定位件应用场景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套管和定位件应用场景立体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歧管、11.胸腔阀、20.第二歧管、21.腹腔阀、30.第一导管气囊、40.第二导管气囊、50.第一套管、51.首端、52.尾端、53.支撑槽、60.第二套管、61.顶
端、62.底端、63.定位槽、70.第一密封件、80.开孔管塞、90.定位件、100.第二密封件、110.第一连通结构、120.第二连通结构、121.第一通气接头、122.转接管、123.第二通气接头、130.第三歧管、131.营养阀、140.起始气压管、150.中转气压管、160.尾部气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26.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27.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8.如图1-6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套管和带导管气囊的导管,导管插置于套管并与套管形成密闭的管腔,导管气囊位于管腔内,即带有导管气囊的导管部分插置于套管内。管腔用于和被测气室连通。导管一端和导管气囊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压力测量器连通,压力测量器通过导管气囊检测被测气室的压力变化。所说的压力测量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或者是呼吸机上的一部分,只要能够检测被测气室的压力变化即可。
29.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套管和插置于套管内的导管形成密闭的管腔,管腔和被测气室连通,并且套管上的导管气囊置于管腔内。当被测气室压力发生变化后,相连通的管腔也会发生相应的压力变化,进而对其内的导管气囊发生作用,使得导管气囊发生收缩或膨胀。导管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后,会直接反馈到连通的压力测量器,即可完成压力检测工作。设计的压力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能较为及时且直观的反馈气压检测结果。
30.如图1-3所示,导管包括第一歧管10、第二歧管20、第一导管气囊30和第二导管气囊40。其中,第一歧管10与第一导管气囊30连通,第二歧管20穿过第一导管气囊30与第二导管气囊40连通。套管包括第一套管50和第二套管60,第一导管气囊30位于第一套管50和导管形成的第一管腔内,即包括第一导管气囊30的导管部分插置于第一套管50内,第二导管气囊40位于第二套管60和导管形成的第二管腔内,即包括第二导管气囊40的导管部分插置于第二套管60内。被测气室包括第一被测气室和第二被测气室,第一管腔与第一被测气室连通,第二管腔与第二被测气室连通。第一被测气室和第二被测气室为空间结构,不属于本技术压力检测装置的一部分,仅为和压力检测装置配合使用,本技术未图示第一被测气室和第二被测气室。
31.第一歧管10、第一套管50以及第二套管60沿长度方向依次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第二歧管20沿长度方向穿过第一套管50内的第一导管气囊30和第二套管60内的第二导管气囊40连通。以第一歧管10为例,所说的长度方向是指第一歧管10的轴向长度对应的方向。第二歧管20穿过第一导管气囊30和第二导管气囊40连通,结构简单,便于收纳整理,避免复杂的管线布局。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歧管10和第一导管气囊30为一组,第二歧管20和第二导管气囊40为一组,两组之间可以为相对独立的状态。这样第二歧管20不用穿过第一导管气囊30,即不用经过第一套管50,即可直接和第二导管气囊40连通。
32.其中,所说的压力测量器包括第一压力测量器和第二压力测量器。第一被测气室用于模拟胸腔,第二被测气室用于模拟腹腔。第一歧管10一端与第一导管气囊30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第一压力测量器连通,第一压力测量器用于测量模拟胸腔的压力。第二歧管20一端与第二导管气囊40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压力测量器连通,第二压力测量器用于测量模拟腹腔的压力。第一压力测量器和第二压力测量器为独立的两个器件,互不干扰,采用该种形式,可以测量模拟胸腔和模拟腹腔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同时测量模拟胸腔和模拟腹腔的压力,使得压力检测装置具有更灵活的使用方式。当同时测量模拟胸腔和模拟腹腔压力时,还能测量跨膈压参数。采用该种压力检测装置,也能较为全面的反应呼吸机的工作性能。
33.如图1所示,第一套管50的一端为首端51,另一端为尾端52。如图4所示,第二套管60的一端为顶端61,另一端为底端62。如图2-3所示,第一套管50的首端51和尾端52均设置有第一密封件70、开孔管塞80,第一密封件70位于开孔管塞80和第一套管50的端部之间。尾端52上的开孔管塞80和顶端61抵接,第二套管60上设置定位件90,定位件90用于实现第二套管60的定位固定。第一歧管10穿过开孔管塞80和第一密封件70,并和第一导管气囊30连通。第二歧管20穿过开孔管塞80、第一密封件70以及第一导管气囊30,和第二导管气囊40连通。
34.第一套管50为中空管状结构,两端为开口状,通过在首端51和尾端52分别设置开孔管塞80,有助于保障第一管腔的密封性,同时该种结构便于组装压力检测装置、便于运输或者便于对压力检测装置的某一部分进行维护替换。第二套管60的顶端61为开口状,底端62为封闭结构。尾端52上的开孔管塞80和顶端61抵接,即第一套管50的尾端52和第二套管60的顶端61共用开孔管塞80,简化结构,节约成本,并且第二套管60顶端61和开孔管塞80抵接,也能较好的保障第二管腔内的密封性。
35.定位件90为环状、柱状、筒状、锁等结构,例如定位件90为筒状结构,定位件90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内螺纹,第二套管60置于定位件90内,第二套管60底端62和定位件90的底部螺纹连接。如图5所示,第二套管60的顶部可以高于定位件90的顶部或者和定位件90的顶部齐平。例如定位件90将第二套管60固定在被测气室的外壳上,定位件90可以和被测气室的外壳为一体结构,或者定位件90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被测气室的外壳上。第一套管50也可以和被测气室的外壳为一体结构,或者可拆卸方式固定在被测气室的外壳上。当定位件90固定第二套管60的位置后,便于辅助第二套管60和开孔管塞80相抵接。定位件90和第二套管60可拆卸连接,便于实现第一套管50尾端52处的开孔管塞80的拆装。
36.具体的,第一密封件70和开孔管塞80上均开设有便于导管穿过的通孔,开孔管塞80和第一套管50螺纹配合。开孔管塞80的设置有助于保障第一管腔的密封性,第一密封件
70的设置不仅能进一步保障第一管腔的密封性,还能对第一套管50内的第一导管气囊30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
37.第一密封件70为锥形密封件,第一密封件70的中心开设便于导管上第一歧管10和第二歧管20穿过的通孔。锥形密封件,径向尺寸沿轴向不断变大或不断变小,具体为如图3所示,锥形密封件为圆台状,锥形密封件直径较大一侧设置圆环结构。该种形状的锥形密封件,首先,在受到开孔管塞80螺旋产生的挤压力时,圆台会产生收缩,向中间聚合,和导管贴合,以保障和导管贴合处的密封性,圆环被压缩,和第一套管50直接紧密贴合,以保障和第一套管50贴合处的密封性。其次,锥形密封件上开设的通孔会相对大一些,在没有外力挤压状态下,通孔的孔径大于导管的管径。当第一密封件70上的通孔较大时,会有较大的变形量,便于导管气囊穿过该通孔,进而便于维护更换导管气囊。若采用常规的o型圈,虽然能够起到密封效果,但o型圈的内孔径一般和导管的管径相同或略小于导管的管径,此时若需要维护更换导管气囊,会由于o型圈孔径偏小,不利于导管气囊穿过,甚至会挤压损坏导管气囊。
38.更佳的,如图5所示,第一套管50的两端均设有和第一密封件70形状相适配的支撑槽53,第一密封件70置于支撑槽53上。当第一密封件70为圆台加圆环的结构时,支撑槽53也对应包括圆台和圆环的槽状结构,以便于更好的配合第一密封件70发挥密封效果。
39.为了较好的保障第二管腔内的密封性,如图3所示,在尾端52处的开孔管塞80和顶端6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00。当开孔管塞80和第二套管60的顶端61抵接时,会给第二密封件100施加挤压力,使得第二密封件100发生变形,进而保障第二管腔的密封性。第二密封件100为密封圈结构,对应的,在第二套管60的顶端61上开设定位槽63,第二密封件100位于定位槽63上。设置定位槽63,一方面,便于定位、安装第二密封件100,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二密封件100的贴合面积,进而提高密封性能。
40.第一套管50上设有第一连通结构110,第一连通结构110用于将第一被测气室和第一管腔连通。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连通结构110为孔状结构,即在第一套管50上开设和第一被测气室连通的孔,以将第一被测气室和第一管腔相连通。若第一套管50和第一被测气室之间间隔开,第一连通结构110可设置为管状结构,以将第一被测气室和第一管腔相连通。当第一被测气室的气压增大时,第一管腔内的气压也会增大,对应的会挤压第一管腔内的第一导管气囊30,第一导管气囊30内的压力发生变化,第一压力测量器通过检测第一导管气囊30内的压力即可获取第一被测气室内的气压情况,即获取模拟胸腔内的气压情况。当第一被测气室的气压变小时,第一管腔内的气压也会变小,对应的第一管腔内的第一导管气囊30发生膨胀,第一导管气囊30内的压力发生变化,第一压力测量器通过检测第一导管气囊30内的压力即可获取第一被测气室内的气压情况,即获取模拟胸腔内的气压情况。模拟腹腔的检测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41.第二套管60上设有第二连通结构120,第二连通结构120用于将第二被测气室和第二管腔连通。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二连通结构120包括第一通气接头121、转接管122以及第二通气接头123。第一通气接头121一端固定在第二套管60的底端62,并和第二管腔连通,第一通气接头121的另一端和转接管122的一端连通。转接管122的另一端和第二通气接头123的一端连通,第二通气接头123的另一端用于和第二被测气室连通。
42.导管还包括第三歧管130,第三歧管130穿过第一导管气囊30、第二导管气囊40以
及第二连通结构120,并进入第二被测气室,第三歧管130用于向第二被测气室输送营养物质。
43.如图3所示,导管还包括起始气压管140、中转气压管150以及尾部气压管160。起始气压管140内设有三个通道以便于第一歧管10、第二歧管20以及第三歧管130分别穿过,起始气压管140和第一导管气囊30连接。起始气压管140内的第一歧管10和第一导管气囊30连通,起始气压管140内的第二歧管20和第三歧管130分别穿过第一导管气囊30。中转气压管150内设有两个通道以便于第二歧管20和第三歧管130分别穿过,中转气压管1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管气囊30和第二导管气囊40连接,经过第一导管气囊30的第二歧管20和第二导管气囊40连通。尾部气压管160内开设通道以便于第三歧管130穿过,尾部气压管16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管气囊40和第二连通结构120连接,第三歧管130依次穿过第一导管气囊30和第二导管气囊40后,再通过第二连通结构120进入模拟腹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尾部气压管160,第三歧管130穿过第二导管气囊40后,直接穿过第二连通结构120进入模拟腹腔。具体的,可根据实际空间以及连接需求,来决定是否设置尾部气压管160。
44.为便于控制管内气压以及管内清洁度,在第一歧管10的端部设置有胸腔阀11,第二歧管20的端部设置有腹腔阀21。第一歧管10通过胸腔阀11和第一压力测量器连通,第二歧管20通过腹腔阀21和第二压力测量器连通。为便于保障第三歧管130的管内清洁度,避免受到外界灰尘污染,在第三歧管130的端部设置有营养阀131。其中,胸腔阀11、腹腔阀21以及营养阀131为三通阀、两通阀、单向阀等阀体。
45.采用本技术所设计的压力检测装置,导管包括分段设置的起始气压管140、中转气压管150以及尾部气压管160,起始气压管140用于供第一歧管10、第二歧管20以及第三歧管130穿过,中转气压管150用于供第二歧管20和第三歧管130穿过,尾部气压管160用于供第三歧管130穿过,导管的结构设计简单、管线布局合理、便于收纳维护。第一导管气囊30和第二导管气囊4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互不影响,使得压力检测装置具有更灵活的工作方式,也能更好的反馈呼吸机的工作性能。第一套管50的尾端52和第二套管60的顶端61共用一个开孔管塞80,精简结构、降低成本,设置的定位件90,便于实现第二套管60的固定,进而将第二套管60和开孔管塞80相抵接,并且定位件90和第二套管60可拆卸连接,便于实现压力检测装置的组装或维护。通过开孔管塞80和第一密封件70双重保障第一管腔的密封性,通过开孔管塞80和第二密封件100双重保障第二管腔的密封性,进而提高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准度。考虑到后期维护更换导管气囊的问题,将第一密封件70设计为圆台加圆环形式的锥形密封件,利用锥形密封件的结构特征,可以开设更大的通孔,以在导管气囊不被挤压损坏的前提下,便于导管气囊穿过。
46.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