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8932发布日期:2023-02-01 03:1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示灯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火力发电厂,大量使用dcs、plc等控制系统控制生产过程,这些控制系统通过面板上的指示灯指示其运行状态和各类故障信息。对很多控制系统远离火力发电厂厂区的情况,例如取水、供油系统的控制系统,由于控制系统运行封闭性,状态信息不能向外部传输,及时告知相关设备管理人员。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去厂区外对控制系统巡检.加大工作量;并且很容易由于巡检滞后,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控制系统故障,造成较严重的生产损失。
3.因此,设计一种控制系统指示灯实时监测系统,对提高控制系统运维的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其包括,调节组件,其包括铰接球,以及与所述铰接球固定连接的遮挡框架,所述铰接球上设置有插接孔;壳体,其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铰接球配合的第一凹槽;监测组件,其与所述插接孔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挡框架包括固定框架和移动侧板,所述固定框架为u型框架,其与所述铰接球固定连接,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孔相对应的第一孔,所述移动侧板与所述固定框架滑动配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侧板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固定框架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轨道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侧板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铰接球的两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第一监测件和第二监测件,所述第一监测件和第二监测件分别插设在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铰接球上。
12.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用以对指示灯进行自动监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监测装置;以及,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上位监控计算机,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的信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监测件为光强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监测件为颜色检测传感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4g dtu无线通信模块。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rs-485总线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微控制器采用stm32单片机。
1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监测装置能够通过铰接球调节监控角度,通过移动侧板调节监控范围;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监测系统,能够对指示灯进行实时自动监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0.图1为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21.图2为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的结构图。
22.图3为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的爆炸图。
23.图4为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的部分遮挡框架示意图。
24.图5为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25.图6为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的监测组件识别指示灯状态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指示
灯监测装置100,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装置100包括调节组件101、壳体102和监测组件103,其中监测组件103与调节组件101配合。
31.具体的,调节组件101包括铰接球101a,以及与所述铰接球101a固定连接的遮挡框架101b,所述铰接球101a上设置有插接孔101a-1,监测组件103与插接孔101a-1配合。
32.壳体102的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铰接球101a配合的第一凹槽102a,第一凹槽102a与铰接球101a之间具有一定摩擦力,当铰接球101a不受外力时,其无法在第一凹槽102a;进行转动。
33.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装置100安装在plc控制柜内,安装方式为螺钉连接,监测组件103朝向控制系统指示灯。
34.进一步的,所述遮挡框架101b包括固定框架101b-1和移动侧板101b-2,所述固定框架101b-1为u型框架,其与所述铰接球101a固定连接,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孔101a-1相对应的第一孔101b-11,所述移动侧板101b-2与所述固定框架101b-1滑动配合。
35.所述移动侧板101b-2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101b-21,所述固定框架101b-1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101b-21配合的轨道槽101b-12。较佳的,所述移动侧板101b-2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铰接球101a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101设置有两组,所述监测组件103包括第一监测件103a和第二监测件103b,所述第一监测件103a和第二监测件103b分别插设在两个所述调节组件101的铰接球101a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监测件103a和第二监测件103b的大小与各自相对应的插接孔101a-1大小相等,也即,第一监测件103a和第二监测件103b都能插进各自的插接孔101a-1内,并且具有一定摩擦力,不会轻易掉出插接孔101a-1。
36.在使用时,将监测装置100安装在指定位置,调节监测组件103的角度,使监测组件103朝向指示灯,并通过移动侧板101b-2调节监测组件103的监测范围,然后进行检测即可。
37.实施例2
38.参照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指示灯监测系统,其包括监测装置100、传输模块200和上位监控计算机300。
39.具体的,传输模块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2内的微控制器201和无线通信模块202,上位监控计算机300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器201发送的信息。
40.所述第一监测件103a为光强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监测件103b为颜色检测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光强检测传感器型号为tsl2561,光强检测传感器型号为tsl2561,颜色检测传感器型号为tcs34725,该传感器用于检测控制系统指示灯的颜色状态。所述无线通信模块202采用4g dtu无线通信模块,4g dtu无线通信模块基于电信运营商的4g通信网络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所述微控制器201和无线通信模块202之间通过rs-485总线连接。所述微控制器201采用stm32单片机。经过无线通信模块202接收光强检测传感器和颜色检测传感器的监测信息后,经过微控制器stm32处理,在上位监控计算机300上显示。
41.对于控制器指示灯,通常以亮灭及不同颜色的亮起表示各种状态。本实施例以常见的熄灭、绿色点亮、红色点亮为例,给出控制系统指示灯状态检测装置中stm32微控制程序流程,实现控制器指示灯的状态检测识别。首先读取光强检测传感器tsl2561检测的光强值,如果光强值大于阈值1,则判断指示灯为点亮状态,否则为熄灭状态。如果判断为点亮状态,则读取颜色检测传感器tcs34725检测的红色r,绿色g,蓝色b三种颜色分量,将r、g、b颜
色空间转换至hsv颜色空间,根据色调h分量是否大于阈值2,判断当前为绿色点亮、红色点亮。程序流程如图6所示
42.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