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0104发布日期:2023-03-24 17:5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流量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


背景技术:

2.流量开关主要是在水、气、油等介质管路中在线或者插入式监控水系统中水流量的大小,而电子式流量开关即为热式流量开关,是利用热传温差的原理来检测管道流速。
3.在公开号为cn216524141u的专利中,具体公开了一种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中,包括流量开关主体、流量探头和防尘盖,所述流量开关主体的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底部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在该申请中,通过紧固螺栓2和螺纹柱3的配合,可将该流量开关安装在需要检测的管道上,虽然该连接方式较为简单直接,但是在安装的时候需要不断的转动流量开关主体,而且还不能够保证安装好后流量开关主体的朝向是朝向指定的方向,从而给后续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安装过后朝向不方便对准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包括流量开关主体、固定在流量开关主体底部的固定柱、固定在固定柱底部的安装头和安装在安装头底部的流量探头,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充气密封套,所述固定柱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段,且外螺纹段外部螺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底部固定有活动套设在固定柱外部的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底面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固定柱上安装有用于在螺纹套沿固定柱轴向方向移动时对充气密封套进行充放气的控压组件。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方便快速的将流量开关安装在待测管道上,而且还可以准确的将流量开关的朝向对准,方便了使用人员的操作和后续的使用。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柱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底部内壁上固定有固定筒,充气密封套与空腔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固定柱的外周开设有两个与空腔连通的连接槽,所述控压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固定柱外部的连接环、固定在连接环内圈的两个连接杆、活动套设在固定筒外圈的活塞环和固定在活塞环顶面的两个固定杆,所述连接环与螺纹套的顶部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槽延伸至空腔内、并分别与两个固定杆的顶部固接,所述活塞环的外圈与空腔的内壁贴合,连接管位于活塞环的下方。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充气密封圈不仅达到方便安装流量开关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安装的时候准确的定位流量开关的朝向。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柱外壁上安装有与活塞环相配合、以用于
将固定柱卡接在待测管道上的卡接组件。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将流量开关固定在待测管道上,使其不会轻易脱落。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收纳孔,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在空腔内壁上并与收纳孔连通的活塞筒、安装在活塞筒内的活塞板和固定在活塞板靠近收纳孔一侧外壁上的限位块,限位块的另一端位于收纳孔内。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卡接在待测管道的内壁上,使得固定柱不会轻易从安装孔内抽出来,使得流量开关与待测管道之间的固定更加的稳固。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套的外周固定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调节柱。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对螺纹套进行转动。
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量开关主体包括外壳、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的控制器和安装在外壳顶部的显示屏,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外壳上贯穿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联连接导线,流量探头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流量探头检测到管道内的流量数据,然后再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通过控压组件、充气密封套、螺纹套、固定筒、固定环和密封圈之间的配合,可以在安装流量开关的时候,可以先调整好流量开关的朝向,然后再直接将固定柱插入到待测管道上的安装孔内,然后再将螺纹套拧紧,从而将空腔内的空气压入到充气密封套内部使其膨胀,从而将固定柱与管道上的安装孔之间的缝隙密封住,同时也使得固定柱卡紧在安装孔内部,从而达到在方便安装流量开关的情况下保证流量开关的朝向准确。
20.2.通过卡接机构和控压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在充气密封套充气膨胀的同时驱使限位块从收纳孔的内部伸出来卡在管道的内壁上,从而起到进一步将流量开关固定在管道上的作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24.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5.主要符号说明:
26.1、外壳;2、固定环;3、密封圈;4、充气密封套;5、固定柱;6、安装头;7、限位块;8、显示屏;9、连接导线;10、连接槽;11、调节柱;12、螺纹套;13、连接环;14、控制器;15、固定筒;16、连接杆;17、固定杆;18、活塞环;19、流量探头;20、安装槽;21、连接管;22、活塞筒;23、活塞板;24、收纳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请结合图1-4,本实施例的一种测控用电子式流量开关,包括流量开关主体、固定在流量开关主体底部的固定柱5、固定在固定柱5底部的安装头6和安装在安装头6底部的流量探头19,流量开关主体包括外壳1、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的控制器14和安装在外壳1顶部的显示屏8,显示屏8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4的输出端电连,外壳1上贯穿安装有与控制器14电联连接导线9,流量探头1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4的输入端电连。
30.固定柱5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安装槽20,安装槽20内安装有充气密封套4,固定柱5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段,且外螺纹段外部螺接有螺纹套12,螺纹套12的底部固定有活动套设在固定柱5外部的固定环2,且固定环2的底面安装有密封圈3,固定柱5上安装有用于在螺纹套12沿固定柱5轴向方向移动时对充气密封套4进行充放气的控压组件,固定环2和密封圈3的设置,不仅可以在起到进一步密封安装孔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密封圈3与待测管道外壁之间的摩擦力来防止螺纹套12拧紧后松动。
31.固定柱5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底部内壁上固定有固定筒15,连接头6内部设有与固定筒15内侧连通的通道,流量探头19与控制器14之间的导线位于固定筒15内侧和连接头6内部的通道中,充气密封套4与空腔通过连接管21连通,固定柱5的外周开设有两个与空腔连通的连接槽10,控压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固定柱5外部的连接环13、固定在连接环13内圈的两个连接杆16、活动套设在固定筒15外圈的活塞环18和固定在活塞环18顶面的两个固定杆17,连接环13与螺纹套12的顶部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16的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槽10延伸至空腔内、并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7的顶部固接,活塞环18的外圈与空腔的内壁贴合,连接管21位于活塞环18的下方。
32.螺纹套12的外周固定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调节柱11,调节柱11的设置方便对螺纹套12进行转动。
3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流量开关的时候,先将流量开关的朝向对准,然后就可以直接将固定柱5插入到待测管道上的安装孔内,使得流量探头19位于待测管道内侧,之后再顺时针转动螺纹套12,螺纹套12向远离外壳1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活塞环18向靠近连接管21的一侧移动,也就可以将空腔内部位于活塞环18和空腔底部之间部分的空气逐渐压入到充气密封套4内部去,充气密封套4因此膨胀而抵紧在安装孔的内壁壁,从而将安装孔与固定柱之间的缝隙封堵住,同时也利用充气密封套4与安装孔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将固定柱固定在安装孔内,直到固定环2底部的密封圈3抵接在管道的外壁上即可,从而完成对流量计的安装,反之,逆时针转动螺纹套12时,则充气密封圈4内的气体会重新回到空腔内部,充气密封圈4随之瘪下去,然后就可以将固定柱从安装孔内轻易抽出,工作时,流量探头19会将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传递到控制器14内,之后再通过控制器14传输到显示屏8上显示出来。
34.实施例2:
35.结合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固定柱5外壁上安装有与活塞环18相配合、以用于将固定柱5卡接在待测管道上的卡接组件,固定柱5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收纳孔24,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在空腔内壁上并与收纳孔24连通的活塞
筒22、安装在活塞筒22内的活塞板23和固定在活塞板23靠近收纳孔24一侧外壁上的限位块7,限位块7的另一端位于收纳孔24内,限位块7位于收纳孔24内的一端的顶部设有倒角,倒角的设置使得限位块7不会在伸出到收纳孔24外部的时候轻易被安装孔的底部卡住,活塞筒22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块,以用于防止活塞板23进入到收纳孔24内部去。
36.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活塞环18向靠近连接管21的一侧移动的同时,位于活塞环18与空腔底部之间部分的空气也会随之进入到活塞筒22内部去,从而使得活塞板23被向外挤压,从而使得限位块7逐渐伸出到收纳孔24的外部去,直到活塞板23抵接到定位块的时候停止,而这时限位块7则是可以抵接在待测管道的内壁上,从而使得固定柱不会被从安装孔内抽出开,反之,活塞环18向远离连接管21的一侧移动时,则活塞筒22内的空气重新被抽回到空腔的内部去,限位块7也会随之被重新收入到收纳孔24内部来。
3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