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9453发布日期:2023-03-24 23:4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2.继电器动作时间即继电器内部线圈通电流后,触点动作,使另一个电路导通的时间,换句话说就是,继电器内部小电流电路通电后,大电流电路多久能通电,即为触点的动作时间。触点如若动作过慢或触点拒动,则证明线圈或触点有故障,则需要更换新的继电器。因此需要对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做测试,以排出有故障的继电器。现有的测试方式是采用示波器对继电器进行测试,其检测过程中接线繁琐,检测非常不便捷,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工装,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工装,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有显示屏,箱体的内部设有电控组件和用于为所述电控组件供电的直流电源;箱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操作所述显示屏的操控按钮,箱体的上表面设有电控开关,箱体的上表面设有接线端子排;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正极对接端子和负极对接端子,所述正极对接端子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一对接头,所述负极对接端子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二对接头;所述接线端子排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接头包括与第一导线电连接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对接头包括与第二导线电连接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且其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套筒。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采用绝缘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外壁上均包裹设有橡胶绝缘层。
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有支脚,且每个支脚的下端均固定设有橡胶垫块。
8.进一步的,所述电源采用电压为12伏的锂电池,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上设有盖壳,且所述锂电池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电池槽的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三对接头,第四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四对接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对接头和第四对接头均包括夹持部件,且所述夹持部件为导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显示屏、在箱体内部设置电控组件、和通过箱体与电控组件电连接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测试时,先将第
三导线和第三导线分别接到继电器的大电流引脚的正极和负极,打开箱体上的电控开关,使电源为电控组件供电,电控组件为通电状态,再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与继电器的小电流引脚的正极和负极接通。四个导线全部接通以后,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作用下,继电器内部的线圈通电,继电器内部的触点在线圈力的作用下,发生动作,触点动作将大电流线路接通。电控组件记录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通的时间,并记录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的连通时间,两组时间的时间差即为触点的动作时间,电控组件计算出触点动作时间以后通过显示屏将数值显示出。继电器的测试过程中速度快,操作简单,提高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箱体;2、显示屏;3、操控按钮;4、电控开关;5、接线端子排;6、第一导线;7、第二导线;8、第一导杆;9、第一套筒;10、第二导杆;11、第二套筒;12、支脚;13、橡胶垫块;14、盖壳。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所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均是以图2为参考图做出的方位词,且所有方位词均不对本实用新型做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1:
19.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工装,其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显示屏2,箱体1的内部设有电控组件和用于为电控组件供电的直流电源。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操作显示屏2的操控按钮3,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电控开关4,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接线端子排5。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正极对接端子和负极对接端子,正极对接端子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一导线6,第一导线6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一对接头,负极对接端子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二导线7,第二导线7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二对接头。接线端子排5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图中未给出)。
20.本实施例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显示屏2、在箱体1内部设置电控组件、和通过箱体1与电控组件电连接的第一导线6、第二导线7、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测试时,先将第三导线和第三导线分别接到继电器的大电流引脚的正极和负极,打开箱体1上的电控开关4,使电源为电控组件供电,电控组件为通电状态,再将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7分别与继电器的小电流引脚的正极和负极接通。四个导线全部接通以后,在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7的作用下,继电器内部的线圈通电,继电器内部的触点在线圈力的作用下,发生动作,触点动作将大电流线路接通。电控组件记录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7连通的时间,并记录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的连通时间,两组时间的时间差即为触点的动作时间,电控组件计算出触点动作时间以后通过显示屏2将数值显示出。继电器的测试过程中速度快,操作简单,提高继电器动作时
间测试的工作效率。
21.实施例2:
22.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工装,其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显示屏2,箱体1的内部设有电控组件和用于为电控组件供电的直流电源。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操作显示屏2的操控按钮3,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电控开关4,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接线端子排5。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正极对接端子和负极对接端子,正极对接端子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一导线6,第一导线6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一对接头,负极对接端子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二导线7,第二导线7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二对接头。接线端子排5上可拆卸式电连接有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图中未给出)。
23.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一对接头包括与第一导线6电连接的第一导杆8,第一导杆8的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9。第二对接头包括与第二导线7电连接的第二导杆10,第二导杆10的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且其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套筒11。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1均采用绝缘橡胶材质制成。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7的外壁上均包裹设有橡胶绝缘层。使用时,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接好以后,测试人员双手分别握持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1,用第一导杆8和第二导杆10与继电器小电流的正、负引脚对接。
24.为了更好的效果,箱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有支脚12,且每个支脚12的下端均固定设有橡胶垫块13。通过支脚12和垫块的设置使箱体1放置的更平稳。
25.为了更好的效果,电源采用电压为12伏的锂电池,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电池槽,电池槽上设有盖壳14,且锂电池可拆卸式设置在电池槽的内部。锂电池没电时,打开盖壳14将锂电池取出充电,充电完成以后再放入到电池槽。
26.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三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三对接头,第四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四对接头。所述第三对接头和第四对接头均包括夹持部件,且所述夹持部件为导体。使用时,通过夹持部件将第三导线与继电器的大电流引脚正极连通,通过夹持部件将第四导线与继电器的大电流引脚负极连通。
27.本实施例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显示屏2、在箱体1内部设置电控组件、和通过箱体1与电控组件电连接的第一导线6、第二导线7、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测试时,先将第三导线和第三导线分别接到继电器的大电流引脚的正极和负极,打开箱体1上的电控开关4,使电源为电控组件供电,电控组件为通电状态,再将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7分别与继电器的小电流引脚的正极和负极接通。四个导线全部接通以后,在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7的作用下,继电器内部的线圈通电,继电器内部的触点在线圈力的作用下,发生动作,触点动作将大电流线路接通。电控组件记录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7连通的时间,并记录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的连通时间,两组时间的时间差即为触点的动作时间,电控组件计算出触点动作时间以后通过显示屏2将数值显示出。继电器的测试过程中速度快,操作简单,提高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的工作效率。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