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0222发布日期:2023-03-24 23:5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度测量装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基建行业持续发力,尤其新能源光伏、风电项目发展迅速。水平度测量,广泛用于建筑行业,同时在新能源光伏、风电项目中也运用较多。
3.在风电基础施工过程中有个相当重要的工序就是预应力锚栓组合件水平度测量,该工序需在进行多次上锚板水平度测量。如专利号为“cn215447875u”的名为“风机机组土建基础施工中的基础环水平度测量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用于风机机组水平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坑和基础环,基础环通过其底端的支腿设置在基坑中,在基础环的顶端平面上,平卧式设置有大螺母,在大螺母的中心孔中,设置有吸铁石块,在吸铁石块的顶端设置有测本体卡接座,在测本体卡接座上连接有测量用三棱尺,在基坑的坑顶外侧地面上,设置有三脚架,在三脚架上设置有测量仪。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的三棱量尺结构实际上就是水平仪和三棱量尺的组合结构,这种组合结构一方面由于其长度长,在野外作业不易携带,另一方面由于测量时需要人员辅助立尺,棱尺倾斜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包括,
6.底座;
7.本体,所述本体是支撑在底座上的三棱柱结构,本体包括多个单元体;
8.所述单元体是上小下大的中空锥形结构,多个单元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可沿竖向移动的套设于处于下方的单元体中;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的下端在向上移动到最大位置时通过限位结构限制于处于下方单元体的上端位置;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可在解除限位后向下移动至处于下方的单元体内。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10.限位筋条,所述限位筋条是设置于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下端外侧的凸起筋条;
11.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是设置于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下方的单元体上端内侧的用于卡接限位筋条的凹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单元体的内侧设置有在本体展开处于使用状态时向外挤压限位筋条使限位筋条卡接于限位凹槽内、在本体收缩处于收纳状态时不对限位筋条进行向外挤压使限位筋条脱离限位凹槽的挤压结构。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挤压结构包括:
14.三块翻板,所述三块翻板分置于单元体的三个棱柱内侧,翻板处于棱柱外侧的限位筋条的下方且翻板宽度大于限位筋条齐平的棱柱腔体宽度,翻板远离轴线的一端可旋转的铰接连接于棱柱内侧,另一端向轴线一侧延伸;
15.拉绳,所述拉绳一端连接翻板靠近轴线的一端,另一端沿竖向伸出单元体的上端用于驱动翻板向上翻转至与对应的限位筋条齐平;
16.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置于翻板上用于在解除拉绳竖向拉力时驱动翻板向下翻转至对应的限位筋条下方。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复位结构包括:
18.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铰接连接于翻板的下端面,下端铰接连接于单元体的底板上端面。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本体最上端的单元体上设置有固定拉绳的固定结构。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21.顶板,所述本体最上端的单元体上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上设置有拉绳穿过的通孔;
22.卡子,所述卡子套接于拉绳且位于顶板的上方,卡子通过内部的伸缩弹簧将拉绳固定于顶板上。
2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本体下端的卡槽。
2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卡槽上端超出处于收纳折叠状态的本体上端。
2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收纳的三棱量尺,所述本体包括3~7个单元体。
2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的本体是可以进行折叠的,当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将本体的多个单元体沿竖向收纳折叠在一起,能够大幅度缩减本体侵占的空间,方便携带和收纳,当处于使用状态时,沿竖向将本体的多个单元体展开,即可形成本体结构,方便使用;
2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筋条和限位凹槽的结构,方便在单元体展开到最大位置时,将相邻单元体固定限位在一起,避免在使用状态处于上方的单元体滑脱影响本体的使用,限位筋条和限位凹槽的结构使两者连接更为稳定;
28.3、本实用新型在相邻单元体之间设置挤压结构,挤压结构能够从限位筋条的内侧对限位筋条施加向外的挤压作用力,迫使限位筋条能够更轻易的进入到限位凹槽内,同时也能够避免限位筋条从凹槽内脱出,使相邻单元体在使用状态时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29.4、本实用新型的挤压结构极为简单,挤压结构包括设置于棱柱内侧的翻板,翻板的宽度大于限位筋条齐平的棱柱腔体宽度,翻板由下至上翻转,使限位筋条齐平的棱柱腔体向外扩张,从而驱使限位筋条进入到限位凹槽内;
30.5、本实用新型在翻板与对应的底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在解除拉绳的拉力后,即本体使用完后,需要对其进行折叠收纳,复位弹簧能够自动驱动翻板向下翻转,解除对应吸纳为筋条的扩张,限位筋条从对应的限位凹槽内脱出,方便将相邻单元体套接在
一起;
3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顶端设置固定结构,在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固定结构将拉绳固定在顶板上,能够将所有的单元体固定住,使本体能够稳定在使用状态;
32.7、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极为简单,通过卡子结构能够在需要对单元体进行固定时,按压卡子内部的伸缩弹簧,然后移动卡子到顶板上,拉紧拉绳,松开伸缩弹簧,将拉绳固定在顶板上,完成整个本体的固定,操作极为简单方斌啊;
33.8、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可以对放置在底座上的本体进行固定,使本体能够稳定的支撑于底座上,方便本体的使用;
34.9、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在折叠收纳完全后,可以完全放置到卡槽内,即可以完全收纳在底座内,方便携带;
35.10、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包括3~7个单元体,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极为方便。
3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极为方便,本体可以在展开的使用状态和收缩的收纳状态之间切换,方便收纳和携带,收纳时侵占空间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37.图1:本实用新型的量尺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38.图2:本实用新型的量尺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39.图3:本实用新型的单元体截面示意图;
40.图4: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筋条卡合在限位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俯视图;
42.其中:1—底座;2—本体;3—限位筋条;4—限位凹槽;5—翻板;6—拉绳;7—复位弹簧;8—底板;9—顶板;10—卡子;1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7.如图1~5,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水平度测量的三棱量尺结构,主要用于在风机机组土建基础施工中基础环的水平度测量,本技术的三棱量尺包括底座1和本体2,底座1是整个
三棱量尺的承载基础,本体2是量尺的主体部分。本技术的本体2是支撑在底座1上的三棱柱结构,本体2包括多个单元体。
48.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单元体是上小下大的中空锥形结构,多个单元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单元体的外侧布置有刻度,当单元体完全展开时,单元体上的刻度是连续的。多个单元体同轴布置,单元体从下至上依次缩小,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可沿竖向移动的套设于处于下方的单元体中,即上方的单元体能够容纳于下放的单元体内,多个单元体依次收缩,最后都存放在最下方的单元体内,即可形成折叠收纳状态。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的下端在向上移动到最大位置时通过限位结构限制于处于下方单元体的上端位置,当需要使用三棱量尺时,将单元体沿竖向展开,所有的单元体都移动到最大位置后,形成的上小下大的锥形三棱柱结构即可作为三棱量尺来使用。当不需要使用是,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可在解除限位后向下移动至处于下方的单元体内,即将所有的单元体折叠起来,所有的单元体可以完全收纳在最下端的最大的单元体内,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三棱量尺的长度大幅度减小,不侵占空间,方便收纳和携带。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限位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的,如图3和4所示,限位结构包括限位筋条3和限位凹槽4,限位筋条3是设置于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下端外侧的凸起筋条,限位凹槽4是设置于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下方的单元体上端内侧的用于卡接限位筋条3的凹槽。
50.本实施例的单元体是具有三个棱柱腔室和一个中间腔室的空腔结构,限位筋条3设置在每个棱柱腔室的外侧,为横向布置的条状凸起结构。限位凹槽4设置在三个棱柱腔室的内侧,为横向布置的凹槽。
51.当需要使用三棱量尺时,对相邻单元体中处于上方的单元体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处于上方的单元体向上移动至外侧的限位筋条3移动到处于下方的单元体内侧的限位凹槽4内,限位筋条3卡合在限位凹槽4内,限制相邻单元体竖向方向的继续移动,使相邻单元体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作为三棱量尺来使用。
52.在本技术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限位筋条3和限位凹槽4的卡接结构进行了限定,单元体的内侧设置有在本体2展开处于使用状态时向外挤压限位筋条3使限位筋条3卡接于限位凹槽4内、在本体2收缩处于收纳状态时不对限位筋条3进行向外挤压使限位筋条3脱离限位凹槽4的挤压结构。
53.本实施例的单元体的三个棱柱腔室是具有一定柔性的中空腔室,棱柱腔室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向外扩张。本实施例对棱柱腔室的设置是:棱柱腔室的限位筋条3移动到对应的限位凹槽4的位置时,限位筋条3并不能很好的卡接到限位凹槽4内,或者说只能是限位筋条3与限位凹槽4对齐,并没有进入到限位凹槽4内,此时需要挤压结构对限位筋条3进行扩张,使限位筋条3沿水平方向进入到限位凹槽4内,限位筋条3和限位凹槽4能够方便的卡接在一起。
54.具体的本技术的挤压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三块翻板5、拉绳6和复位结构,三块翻板3分置于单元体的三个棱柱腔室内侧,翻板5处于棱柱腔室外侧的限位筋条3的下方且翻板5宽度大于限位筋条3齐平的棱柱腔室宽度,翻板5远离轴线的一端可旋转的铰接连接于棱柱腔室(通过一个转轴实现翻板5与棱柱腔室的铰接连接)内侧,另一端向轴线一侧延伸。由于本实施例的单元体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实际上单元体的三个棱柱腔室内侧从
下至上宽度逐渐减小,当翻板5在棱柱腔室内向上移动至限位筋条3对应的位置时,翻板5的边缘会对棱柱腔室的内壁产生挤压作用力,迫使棱柱腔室向外扩展,从而驱动外侧的限位筋条3向外移动,直至限位筋条3移动至限位凹槽4内。
55.拉绳6是驱动翻板5转动的驱动结构,如图1~3所示,拉绳6一端连接翻板5靠近轴线的一端,另一端沿竖向伸出单元体的上端用于驱动翻板5向上翻转至与对应的限位筋条3齐平,即从单元体的外侧对拉绳6施加竖向的拉力,即可驱动翻板5向上翻转,完成限位筋条3进入到限位凹槽4的动作,将相邻单元体固定在一起。
56.三棱量尺在使用状态下,翻板5是处于与限位筋条3齐平的位置,当需要对单元体进行折叠收纳时,需要翻板5能够向下翻转,解除对限位筋条3的扩张,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施例设计了复位结构,复位结构设置于翻板5上用于在解除拉绳6竖向拉力时驱动翻板5向下翻转至对应的限位筋条3下方。
57.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复位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的如图1~2所示,复位结构包括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上端铰接连接于翻板5的下端面,下端铰接连接于单元体的底板8上端面。
58.当解除了拉绳6对翻板5施加的竖向作用力后,复位弹簧7对翻板5施加向下的弹力,翻板5向下翻转进入到宽度大于翻板5宽度的棱柱腔室内,限位筋条3不再向外扩张,可以方便的从限位凹槽4内脱出,方便将相邻单元体收纳在一起。
59.拉绳6在向上拉动翻板5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翻板5的过度上翻,可以在棱柱腔室内设置限制结构,或者是在翻板5上设置限制结构。棱柱腔室内设置限制结构可以是限位端板,设置在翻板5上翻的最大位置,限制翻板5的进一步向上翻转。翻板5上的限制结构可以是在翻板5面向轴线的一端设置限位块,当拉动拉绳6时,翻板5翻转至最大位置,三块翻板5端部的限位块相互抵接在一起,三块翻板5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限制翻板5的进一步向上翻转。
60.实际上棱柱腔室本身为由下至上宽度逐渐减小的空腔结构,当翻板5翻转至与限位筋条3齐平的位置时,再向上翻转腔室会限制住翻板5,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61.在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拉绳6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在本体2最上端的单元体上设置有固定拉绳6的固定结构。如图1~2所示,固定结构包括顶板9和卡子10,本体2最上端的单元体上端设置有顶板9,顶板9上设置有拉绳6穿过的通孔。实际上本案的拉绳6包括支绳和主绳,每块翻板5对应一条支绳,即每个单元体内有三根支绳,支绳一端与翻板5的端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到主绳上,主绳将所有的支绳串联为一体,主绳的上端穿过通孔,使用时,向上牵引主绳即可驱动所有的支绳,支绳带动翻板5向上翻转,达到挤压限位筋条3的目的。
62.卡子10为常规的挤压卡紧式结构,中间设有穿过孔,拉绳6的主绳从穿过孔穿过,穿过孔的两侧设置有伸缩弹簧,当挤压伸缩弹簧时,拉绳6的主绳能够在穿过孔内移动,当松开伸缩弹簧时,可以稳定的将卡子10与拉绳6固定住。
63.卡子10套接于拉绳6上且位于顶板9的上方,当所有的单元体展开完成后,按压卡子10两侧,调节卡子10的位置,使卡子10移动到顶板9与顶板9贴合,松开卡子10的两侧,拉绳6被夹持在卡子10上,卡子10位于顶板9的上方,卡子10大于顶板9上的通孔,此时拉绳6是承受单元体内结构的拉力作用的,因此卡子10可以稳定的定位于顶板9上。
6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底座1结构进行了优化,如图5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本体2下端的卡槽11,当三棱量尺处于使用状态时,本体2中最下端的单元体可以卡接在卡槽11内,本体2能够稳定的支撑在底座1上,方便使用。
65.另外,本实施例的卡槽11上端超出处于收纳折叠状态的本体2上端,即当三棱量尺处于收缩折叠状态,可以将所有的单元体折叠在一起放置到卡槽11内,相当于本体2完全收纳在底座1内,方便携带。
66.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本体2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本体2包括3~7个单元体,实际应用时,并不限于3~7个单元体,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增减。
67.实际使用时,需要使用三棱量尺时,将底座1放置到需要测量的基准面上,然后向外张拉单元体,可以是握持单元体的上部向外张拉,也可以是牵引拉绳6向外张拉,待限位筋条3与对应的限位凹槽4对齐后,拉绳6驱动翻板5向上翻转,限位筋条3卡接于限位凹槽4内,所有的单元体都展开固定后,调节卡子10固定住拉绳6,本体2处于使用状态,将本体2的下端放置到卡槽11内,此时,单元体外侧的刻度是连续的,即可进行水平度测量。
68.完成测量后,松开卡子10,拉绳6下移,复位弹簧7驱动翻板5向下翻转,限位筋条3对应的棱柱腔室内缩,限位筋条3从限位凹槽4内脱出,向下按压单元体,使所有的单元体收纳在底部最大的单元体内,底部最大的单元体收纳在卡槽11内,完成收纳操作。
69.本技术的附图1和2中,单元体本身为三棱锥形结构,但因为侧面视图中,有一侧的棱边会对内部结构遮挡,不便于观察,因此本技术的说明书附图中,将单元体等效为上小下大的锥台型结构,但实际上本案的单元体为上小下大的三棱锥形结构。
7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