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密闭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3697发布日期:2023-11-18 13:2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密闭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门窗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门窗密闭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门窗检测通常包括抗风压能力、气密性、防水性等方面,其中气密性主要是检测门窗是不是容易渗透空气,一般门窗的气密性检测经由气密性检测装置完成。

2、如图1和图2所示,常用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基座4、固定罩41和密封罩42,固定罩41固定连接在基座4的顶壁上,固定罩41连接有供气装置43,而且基座4顶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44,挡板44和固定罩41的罩口处侧壁密封连接,挡板44上还开设有通风槽45;基座4的顶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6,安装架46位于挡板44背离固定罩41的一侧,安装架46上螺纹连接有压杆47,密封罩42的罩口处侧壁和密封罩42的罩口处侧壁可拆卸且密封连接,密封罩42上还连接有出风管48,出风管48上安装有流速检测装置49。工作时,先将门窗的端壁抵在挡板44上,然后手动转动压杆47,使得压杆47抵紧在门窗上,从而将门窗抵紧在挡板44上,并且使得挡板44和门窗之间密封连接,门窗和通风槽45相对;然后启动供气装置43,气体会经过通风槽45会冲击门窗,然后观察出风管48上的流速检测装置49,如果流速过大,则说明门窗气密性不好。

3、针对上述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固定门窗的过程中,一个个手动转动压杆十分费力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更加便捷地对门窗进行固定,本技术提供一种门窗密闭性检测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门窗密闭性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门窗密闭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活动架、集气罩、检测罩和支撑板,所述集气罩和支撑板均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支撑板和集气罩的罩口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集气罩连接有供气组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气槽;所述检测罩设置在活动架上,所述检测罩的罩口处侧壁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检测罩和支撑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且密封连接,所述检测罩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固定架上滑移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集气罩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集气罩滑移设置,所述固定架和压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进给螺杆和进给螺套,所述进给螺杆和所述压板对应设置,所述进给螺杆滑移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一端和对应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进给螺套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进给螺套和所述进给螺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进给螺套的内周壁和所述进给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和所述进给螺套对应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和对应所述进给螺套之间连接有联动组件,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有所述驱动件活动的同步组件。

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进给螺套和进给螺杆之间的螺纹进给,即可促使进给螺杆带动压板滑移;而且对于本技术而言,同步组件可以同时带动所有的驱动件活动,此时根据需要,操作对应的联动组件,使得驱动件和对应的进给螺套联动起来,即可促使对应的进给螺套进行转动,一方面,更加便捷地驱动对应的压板滑移,另外一方面,针对性驱动压板移动,减少进给螺套和进给螺杆之间的磨损。

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环,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进给螺套位于所述驱动环内侧,所述进给螺套的外周壁和所述驱动环的内周壁相对且相互之间自由转动;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抵紧块、收拉弹簧和电磁铁,所述驱动环的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槽,所述抵紧块滑移设置在所述驱动槽槽壁上,所述抵紧块和所述进给螺套外周壁相对设置,所述收拉弹簧设置在抵紧块和驱动槽槽壁之间,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驱动槽槽壁上,所述抵紧块上设置有联动磁块,所述联动磁块沿所述抵紧块滑移方向和所述电磁铁相对设置。

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收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紧块远离进给螺套,此时进给螺套和驱动环之间彼此独立,驱动环的转动不会影响到进给螺套的转动。当电磁铁通电,此时电磁铁和联动磁块之间的磁性吸引力会克服收放弹簧的弹力,从而抵紧块滑移处驱动槽而抵紧在进给螺套的外侧壁上,抵紧块夹紧进给螺套,驱动件可以带动进给螺套转动。

7、可选的,所述同步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换向轮和限位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换向轮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同步带设置在主动轮、换向轮和从动轮之间且闭环设置,所述同步带的移动路径经过所述进给螺套的转动位置,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和主动轮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限位轮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且和所述进给螺套对应设置,所述同步带经过所述驱动环和对应所述限位轮之间,所述驱动环和所述限位轮均和所述同步带贴合。

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同步带转动的同时可以经过驱动环所在的位置,由于限位轮使得同步带可以和驱动环换外壁充分接触,即可使得同步带带动驱动环转动。

9、可选的,所述进给螺套上设置有阻力环,所述阻力环和所述固定架贴合。

10、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阻力环可以增加进给螺套和固定架之间的摩擦力,但是又不会影响驱动环带动进给螺套的转动,可以减少进给螺套的随意转动。

11、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上通过滑移组件滑移设置有滑移基板,所述限位轮转动连接在滑移基板上,所述滑移组件包括滑移推杆和滑移螺套,所述滑移推杆和所述滑移基板连接,所述滑移螺套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移推杆和所述滑移螺套的内周壁螺纹连接。

12、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推杆和滑移螺套之间发生螺纹进给,即可使得滑移推杆带动滑移基板转动,从而可以调节限位轮的位置,便于对同步带进行维修等操作。

13、可选的,所述压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设置有校正板,所述校正板和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

1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板移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进给螺套移动规定的距离,大部分压板充分和门窗贴合,但是部分压板不能和支撑板抵紧;操作定位组件,使得校正板自由移动,从而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校正板抵紧在门窗上,此时再操作定位组件,即可对校正板进行定位,使得所有校正板的压持面在同一平面,然后重新操作校正板移动,从而给使得所有的校正板代替压板充分压紧门窗。

15、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基筒、滑移杆和压力平衡管、控制阀,所述基筒设置在所述压板朝向校正板的侧壁上,所述滑移杆滑移连接在基筒的内周壁上且和滑移杆的内周壁密封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连接在基筒上,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压力平衡管上,所述校正板背离所述压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

1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感应器可以判断是哪个校正板无法代替压板压紧在门窗上。打开控制阀,气体可以进入到基筒中,此时在缓冲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滑移杆的滑移,使得校正板充分抵紧在门窗上;再关闭控制阀后,由于压强作用,滑移杆无法向基筒内滑移,即可对校正板进行定位。

17、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防水检测件,所述防水检测件包括进水管和喷头,所述进水管安装在集气罩上,所述喷头设置在进水管伸入所述集气罩的一端,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喷头的一端通过水泵连接有水箱。

1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喷头将水喷到门窗上,此时配合集气管的气流,即可使得水分箱门窗缝隙中渗透,进而可以对门窗的防水性能进行检测。

19、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抗压检测件,所述抗压检测件包括检测杆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检测杆通过安装件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检测杆位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集气罩的一侧,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杆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和气密性检测的操作一样,需要向集气罩内冲入气体;并且检测的时候,让检测杆和门窗抵紧,一旦门窗在气压作用下发生变形,检测杆也会发生位移而被位移传感器检测到,便捷地进行抗氧检测。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技术利用进给螺套和进给螺杆之间的螺纹进给,促使压板滑移的同时,还设置了驱动件、联动组件和同步组件,可以针对性带动对应的压板滑移,一方面,更加便捷地驱动对应的压板滑移,另外一方面,针对性驱动压板移动,减少进给螺套和进给螺杆之间的磨损;

23、2.本技术在固定架上还安装了防水检测件和抗压检测组件,可以对门窗的防水性能和抗风压性能进行检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