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纱强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93708发布日期:2023-11-18 13:2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纱强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棉纱检测,具体为一种棉纱强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棉纱是由棉花经过加工、纺织等工艺制成的纺织品原料。它是一种由棉纤维紧密旋转而成的线状物,具有柔软、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等特点。棉纱通常用于纺织行业,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纺织品,如衣物、床上用品、家居装饰品等。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棉纱可以有不同的规格和细度,以适应不同的纺织工艺和产品要求,针对棉纱的强度检测,通常采用拉力传感器配合固定夹持的棉纱,配合s型拉力传感器进行强度检测。

2、现有技术中的棉纱强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将棉纱的两端分别与移动组件和拉力传感器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并在连接固定后,通过增设的推动机构,推动移动组件横移,实现棉纱拉伸张紧,并通过逐渐提高推动压力,配合拉力传感器获取抗拉强度数值,然而在进行棉纱的夹紧固定时,目前采用夹紧螺栓或者压紧板直接夹紧,针对圆柱体的棉纱,在进行夹紧固定时,接触压紧的面积有限,使得在抗拉强度检测时,随着拉伸力的不断提高,在棉线夹紧处由于接触面有效,夹紧固定的作用点聚集在较小的接触面处,从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容易造成棉纱在夹紧点附近断开,实际断开时受夹紧力干扰,干扰实际强度值,实际得到的强度检测值准确性较差,检测效果不佳。

3、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棉纱强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针对多组棉纱的同步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多组棉纱进行固定,并在固定后配合推动机构施加压力,配合移动组件带动每组棉纱拉伸张紧并逐渐检测抗拉检测,然而由于裁断检测的棉纱长度难以保证完全一致,且在进行固定时,受到手动布置夹紧棉纱的操作影响,实际棉纱固定端存在折叠和弯曲的情况,进而在多组棉纱固定布置后,实际待测棉纱的张紧时长度不同,在拉力传感器位置固定的情况下,使得另一端的移动压力端位置不同,无法同步实现每组棉纱的同时施压检测,且进行检测时需要增设多组推动机构单独对每组棉纱移动端进行施压张紧,适应每组棉纱的张紧长度,针对检测组数较多的情况,需要增设的施压动力组件较多,资金投入高,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纱强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纱强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布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座和二号安装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套接在滑槽中,所述一号安装座的正面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前端转动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端面螺纹套接有一号螺纹套,所述一号螺纹套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安装环,所述移动座的正面螺纹套接有二号螺纹套,所述二号螺纹套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二号安装环,所述一号安装环和二号安装环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端面开设有套接槽,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套接槽的外侧设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与固定杆活动套接,所述横板和固定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横板上方的锁紧环,所述套接槽内表面的底部为圆弧形,所述压紧板的一端与套接槽相适配,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贯通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与套接槽相连通,所述压紧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形状与预留槽相适配,所述二号安装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杆。

3、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表面与二号螺纹套螺纹套接,所述移动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面开设有卡槽。

4、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的内表面滑动套接。

5、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曲杆,所述曲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与活动板滑动套接。

6、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环、三号安装环和中间杆,所述套环转动套接在拉力传感器的前端,所述三号安装环的内表面与一号螺纹套螺纹套接,所述中间杆固定连接在套环和三号安装环之间。

7、优选的,所述拉力传感器前端的外表面开设有二号环槽,所述二号环槽的内表面与套环转动套接。

8、优选的,所述一号安装环和二号安装环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卡环,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开设有一号环槽,所述一号环槽的内表面与卡环转动套接。

9、优选的,所述压力杆的数量与移动座的数量相同,所述拉力传感器和移动座的数量相同,所述一号螺纹套的中心轴和二号螺纹套的中心轴相同。

10、一种棉纱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11、第一步:将棉纱一端置于一号安装环所在的连接筒上的套接槽中,按下横板,使得横板带动压紧板沿着套接槽套入并将棉纱一端夹紧固定在套接槽中,旋转锁紧环完成锁紧固定;

12、第二步:将棉纱的另一端置于二号安装环所在的连接筒中,保持置于二号安装环对应连接筒上套接槽中的棉纱足够长,并在按下压紧板时,使得压紧板底部的推杆推动套接槽中的棉纱一端沿着预留槽向下滑出,从而使得棉纱一端延伸出至连接筒的外侧,旋转对应锁紧环进行轻度夹紧;

13、第三步:在棉纱两端均固定后,将对应的一号安装环和二号安装环分别螺纹套接在连接机构的三号安装环和移动座的螺纹孔中,完成多组棉纱的固定布置,拉动延伸出的棉纱,通过连接筒使得移动座沿着滑槽滑动至最左侧位置,加强旋紧对应处锁紧环,完成多组棉纱等长度对齐布置;

14、第四步:启动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带动安装板移动,使得安装板侧面上每组压力杆对应每组移动座进行推动施压,棉纱张紧,拉力传感器将拉力值显示在外接显示设备上,完成检测。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发明通过利用两组可螺纹套接的一号螺纹套和二号螺纹套,均完成连接筒的安装套接,配合连接筒端面开设的套接槽,配合贯穿连接筒一侧的套接槽,配合套接槽内部圆弧形底面,在进行棉纱夹紧布置时,使得圆柱体棉纱一端有效置于套接槽的圆弧形底面中,并配合压入的压紧板,配合压紧板适配的弧形底面使得圆柱体棉纱在套接槽中保持底部与套接槽弧形接触,以及使得圆柱体棉纱顶部受压凹陷时与压紧板的弧形底面接触,配合长条状的套接槽和压紧板,大大提高了棉纱夹紧固定处的接触面积,在充分接触面积下分配夹紧固定时的作用力,避免棉纱在抗拉检测时夹紧点处作用力集中,保证棉纱在抗拉检测时从中部断开,从而避免在棉纱夹紧点处断裂,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提高强度检测的准确性,使用效果好。

17、2、本发明通过利用两端的一号螺纹套和二号螺纹套,在实际布置夹紧棉纱时可将夹紧端(连接筒和压紧板)可拆卸拿持在手中,适应棉纱特性,并实现便捷有效的棉纱夹紧固定,避免固定装配下影响夹紧时的操作性,同时配合一号安装环和二号安装环均与对应的连接筒转动套接,在实际进行棉纱两端布置固定时,有效避免棉纱出现自身扭转,保持棉纱自身无扭转力下进行后续抗拉强度检测,避免自身扭转干扰最终的检测准确性,检测效果好。

18、3、本发明通过在二号安装环对应处的连接筒中开设贯通的预留槽,并使得预留槽与套接槽的内端相连通,且在压紧板底面连接推杆,针对多组棉纱的同步检测时,将棉纱一端足量放置在上述连接筒中的套接槽中,并在压入压紧板时同时带动推杆沿着预留槽下行,从而将棉纱一端通过预留槽挤出至连接筒的外侧,在一号螺纹套和二号螺纹套分别与连接机构和移动座螺纹安装后,通过拉拽延伸出的棉纱一端,配合轻度夹紧的压紧板,拖拽移动座沿着滑槽向着靠近电动推杆的一侧滑动并滑动至极限位置,滑动后加强锁紧环的锁紧固定,重复完成多组棉纱的布置并实现对齐,即针对不同长度的棉纱均可以控制多组棉纱张紧受拉长度相同,并在启动单组电动推杆时,配合多组对应的压力杆实现每组移动座的施压,从而实现多组棉纱的同步强度检测,并在压力上升下出现棉纱断裂后,可保持其余棉纱继续稳定检测,完成多组棉纱同步检测过程中节省施压动力装置的投入,使用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