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36346发布日期:2024-01-16 12:5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阀门气密性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阀门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为保证阀门的生产质量,在阀门销售之前都要对生产组装后的阀门进行气密性检测。只有当阀门不存在泄漏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密封等级才是合格的产品,才能进行后续的产品销售。

2、相关技术中,设计有一种阀门检测设备,参照图1,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3,安装腔13的内壁设置有空气压缩机11,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对阀门进行定位的检测杆2,检测杆2的内部贯穿开设有连通孔21,空气压缩机1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于连通孔21内壁,工作台1上设置有稳固气缸12,稳固气缸12靠近检测杆2的一侧设置有抵接于阀门外侧壁的稳固板121,检测杆2靠近稳固板121的一侧开设有让位槽22,让位槽22内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21,压力传感器221用于检测阀门端部套设于检测杆2上时阀门内部的压力;使用时,将阀门的端部套设于检测杆2上,再驱动稳固气缸12,使得稳固板121抵接于阀门的外侧壁,且阀门的端部抵接于工作台1上,然后通过空气压缩机11的出气口向阀门内部充入气体,再通过压力传感器221检测阀门内部的压力数值,当压力传感器221检测到的压力数值位于设定的压力预设值区间内时,说明阀门的气密性较好,反之,说明阀门的气密性较差。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将阀门的端部套设于检测杆上,以用于对检测杆位于工作台上的位置进行定位,然而由于检测杆的尺寸固定,易导致检测杆只能适应固定尺寸内径的阀门,从而导致阀门检测设备的使用范围存在局限,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检测设备对阀门内径的适应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对阀门进行定位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内部贯穿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于连通孔内壁,所述检测杆的外侧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套设于检测杆上阀门内部的压力,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稳固气缸,所述稳固气缸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于阀门外侧壁的稳固板,所述检测杆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壁滑动连接有抵接于阀门内壁的抵紧杆,所述抵紧杆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检测杆上开设有供对应抵紧杆滑移的抵紧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去驱动抵紧杆沿对应抵紧孔内壁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抵紧杆沿对应抵紧孔内壁的长度方向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直至两个抵紧杆的端部均抵接于阀门的内壁,再通过驱动稳固气缸,使得稳固板抵接于阀门的外侧壁,然后通过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向阀门内部充入气体,再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阀门内部的压力数值,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值位于设定的压力预设值区间内时,说明阀门的气密性较好,反之,说明阀门的气密性较差,上述操作有效提高了检测设备对阀门内径的适应范围。

5、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杆、控制齿轮、控制齿条、驱动杆、驱动管、皮带、皮带轮,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容纳腔内壁,所述控制齿轮设置于转动杆上,所述控制齿条和抵紧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控制齿条设置于对应抵紧杆的端壁,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于安装腔内壁,所述皮带轮至少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皮带轮设置于驱动杆上,另一所述皮带轮设置于转动杆上,所述皮带套设于两个皮带轮上,所述驱动管螺纹连接于驱动杆上,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供驱动管端部螺纹插设的驱动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的转动带动驱动杆上的皮带轮发生转动,以通过皮带带动转动杆上的皮带轮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发生转动,转动杆通过控制齿轮带动相连的控制齿条发生移动,以使得抵紧杆沿对应抵紧孔内壁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当抵紧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抵接于阀门内壁后,将驱动管沿驱动杆上发生转动,直至驱动管的端部螺纹插设于驱动槽内壁,进而通过固定驱动杆将转动杆固定住,有效提高了抵紧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抵接于阀门内壁的稳定性。

7、作为优选,所述稳固板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稳固板远离稳固气缸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两个加强板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两个所述加强板对称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的两端,所述稳固板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双向丝杆固定于稳固板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转动双向丝杆,双向丝杆带动两端的加强板沿滑移槽内壁的长度方向朝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发生移动,直至两端的加强板均抵接于阀门的侧壁,再通过固定件将双向丝杆固定于稳固板上,以便提高两个加强板抵接于阀门侧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两个抵紧杆相互背离的一端抵接于阀门内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检测设备对阀门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

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环和固定螺杆,所述固定环设置于双向丝杆的侧壁,所述固定环上贯穿开设有供固定螺杆端部穿过的固定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杆的端部抵接于稳固板的端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固定环的转动带动双向丝杆发生转动,当加强板抵接于阀门的侧壁后,将固定螺杆沿固定螺纹孔内壁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直至固定螺杆的端部抵接于稳固板的端壁,从而将加强板固定于稳固板上;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通过持握固定环,并转动固定环,以使得双向丝杆发生转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转动双向丝杆,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驱动双向丝杆转动的便捷性。

11、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抵紧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两个加强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垫。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抵紧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垫,有效减少了抵紧杆端部抵接于阀门内壁对阀门造成的磨损,将保护垫还设置于两个加强板相互背离的一侧,有效减少了加强板抵接于阀门外侧壁对阀门造成的磨损,有效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13、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阀门快速脱离检测杆上的顶杆,所述顶杆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工作台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供对应顶杆滑移的升降孔,相邻所述顶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顶杆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顶杆和连接杆,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用于驱动顶杆沿对应升降孔内壁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门气密性检测结束后,启动升降件,升降件带动顶杆沿升降孔内壁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以通过顶杆推动阀门沿检测杆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直至阀门脱离检测杆上,从而便于快速将检测完成后的阀门脱离检测杆上,有效提高了检测设备对阀门的检测效率。

15、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板、定位杆、插杆和弹性件,所述定位杆设置于紧固板上,所述连接杆的侧壁沿宽度方向开设有供定位杆插设的定位槽,所述紧固板的侧壁贯穿开设有供插杆端部插设的紧固孔,所述顶杆的侧壁开设有供插杆端部插设的插槽,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插杆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插杆的侧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于紧固板的侧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和顶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后,将紧固板上的定位杆插设于定位槽内壁,此时连接杆和顶杆的侧壁均抵接于紧固板上,然后将插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紧固孔内壁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直至插杆的端部插设于插槽内壁,从而将顶杆和连接杆固定住,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对损坏后的顶杆进行更换。

17、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推动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推动板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从而通过推动板推动检测完全后的阀门,使得阀门脱离顶杆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设备对阀门的检测效率。

19、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板包括安装杆和推杆,所述安装杆设置于推动气缸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推杆设置于安装杆远离推动气缸的一端,所述工作台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供安装杆滑移的放置孔,所述升降件包括推动蜗杆、推动蜗轮、对接杆、升降齿轮、升降齿条,所述推动蜗杆设置于安装杆的侧壁,所述推动蜗轮和推动蜗杆相互啮合,所述对接杆设置于推动蜗轮的内部,所述对接杆转动连接于安装腔内壁,所述升降齿轮设置于连接杆上,所述升降齿条设置于一个顶杆的侧壁,所述升降齿轮和升降齿条相互啮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气缸通过安装杆通过推杆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安装杆通过推动蜗杆带动推动蜗轮发生转动,推动蜗轮带动对接杆发生转动,以使得升降齿轮发生转动,从而通过升降齿轮带动升降齿条发生移动,以使得与升降齿条相邻的顶杆沿升降孔内壁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当顶杆移动至检测杆的端部时,推动杆抵接于阀门的外侧壁,从而随着推动气缸的活塞杆的继续推动,以使得阀门脱离顶杆上,进而不仅提高检测设备对阀门气密性检测效率的同时,而且节省了电能的消耗。

2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如第一方面的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驱动件驱动转动杆发生转动,以使得控制齿轮发生转动,所述控制齿轮带动两侧的抵紧杆沿对应抵紧孔内壁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以使得两个所述抵紧杆的端部抵紧于阀门内壁;

24、再驱动稳固气缸,使得所述稳固气缸上的稳固板抵接于阀门的外侧壁;

25、最后通过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向阀门内部充入气体,再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阀门内部的压力数值,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值位于设定的压力预设值区间内时,说明阀门的气密性较好,反之,说明阀门的气密性较差。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驱动件带动抵紧杆沿对应抵紧孔内壁的长度方向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直至两个抵紧杆的端部均抵接于阀门的内壁,再通过驱动稳固气缸,使得稳固板抵接于阀门的外侧壁,然后通过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向阀门内部充入气体,再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阀门内部的压力数值,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值位于设定的压力预设值区间内时,说明阀门的气密性较好,反之,说明阀门的气密性较差,上述操作有效提高了检测设备对阀门内径的适应范围。

28、2.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推动板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从而通过推动板推动检测完全后的阀门,使得阀门脱离顶杆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设备对阀门的检测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