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00991发布日期:2024-03-13 20: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智能反射面和吸收材料面,所述智能反射面包括第一数量的反射单元,所述吸收材料面包括第二数量的吸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反射面和所述吸收材料面位于所述飞行器的同一目标平面,所述信号参数包括所述雷达信号到达所述目标平面的二维到达角,所述二维到达角包括方位角和水平角;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参数计算所述吸收材料面的第二级联阵列响应向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单元之间包括单元间隔,所述吸收单元在所述目标平面中包括第一坐标维度和第二坐标维度,所述信号参数还包括信号波长;所述根据所述方位角和所述水平角,计算所述吸收单元的阵列响应向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级联阵列响应向量和所述吸收单元的吸收系数,计算所述吸收材料面的材料反射系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反射系数幅值;所述根据所述反射单元的最大反射幅值和所述材料反射系数计算反射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还包括单元编号,所述第一级联阵列响应向量包括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阵列响应向量;所述若所述反射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则根据所述最大反射幅值、所述第一级联阵列响应向量和所述材料反射系数计算所述反射单元的智能反射系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反射参数小于所述第一数量,根据所述反射参数将所述反射单元划分为第一反射单元和第二反射单元,并将所述智能反射系数作为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的第一反射系数,以及根据所述最大反射幅值和所述材料反射系数计算所述第二反射单元的第二反射系数,包括:

8.一种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智能反射面的反射系数设置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方法中获取雷达信号的信号参数,计算智能反射面的第一级联阵列响应向量和吸收材料面的第二级联阵列响应向量。根据第二级联阵列响应向量和吸收材料面的材料特性计算反射参数。判断反射参数和智能反射面中反射单元的第一数量的大小关系,如果反射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则根据第一级联阵列向量对反射单元的智能反射系数进行一致设置。否则将反射单元分为两部分并分别设置反射系数。由此通过实时获取的雷达信号的信号参数,结合吸收材料面的特性进行针对性计算并设置智能反射面最优的反射系数,可以有效抑制甚至消除飞行器的信号反射,从而提高飞行器的隐身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郑倍雄,郑逸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