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1728发布日期:2024-04-08 14:0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鼓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空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空鼓是由于原砌体和粉灰层中存在空气引起的,检测的时候,用空鼓锤或硬物轻敲抹灰层及找平层发出咚咚声为空鼓。房屋质量中的“空鼓”一般是指房屋的地面、墙面、顶棚装修层(抹灰或粘贴面砖)与结构层(混凝土或砖墙)之间因粘贴、结合不牢实而出现的空鼓现象,俗称“两层皮”

2、相关技术中,在工件人员检测是否存在空鼓现象时,工作人员拿着空鼓锤对每个检测面挨个敲击,通过听声音的不同来判断是否存在空鼓。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通过工作人员挨个敲击检测面,重复性动作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疲劳,且这种检测方式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工作人员重复性动作且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鼓检测装置。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鼓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空鼓检测装置,包括导向结构、移动块、测量装置和记号组件,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导向结构连接、并沿所述导向结构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移动块连接有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的移动组件;

4、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同步组件、控制组件和第一检测组件,所述同步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所述同步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均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均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5、所述记号组件与所述移动块连接,用于对空鼓的检测面标记。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检测检测面时,将导向结构放置在待检测面上,导向结构的长度方向是待检测的方向,启动移动装置,使移动装置驱动移动块沿导向结构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同步组件使控制组件运动,控制组件控制第一检测组件运动,进而是第一检测组件对检测面进行测量,工作人员需要判断检测面是否为空鼓,并使记号组件在空鼓的检测面上做标记。本装置只需要共合作人员将导向结构放置在合适位置,启动移动组件和记号组件,减少了工作人员重复性的动作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7、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移动块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滑槽的通孔;

8、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所述齿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电机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齿轮的轮齿穿过所述通孔;

9、所述齿条半镶嵌在所述导向结构上,所述齿条与所述导向结构连接,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沿齿条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使移动块在导向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进而移动块带动控制组件、同步组件和第一检测组件移动。滑槽使齿轮和齿条始终保持啮合状态。

11、优选的,所述同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同步组件包括第一凸块、连杆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齿轮远离所述电机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块上、与所述第一凸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块转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凸块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带动第一凸块沿齿轮的轴线进行转动,第一凸块带动连杆做往复运动,连杆带动第二凸块运动,第二凸块带动控制组件运动。

13、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杆、第一凸轮、第一轴和第一扭簧,所述控制杆与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杆与所述第二凸块固定连接;

14、所述第一凸轮设置在所述控制杆移动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与所述第一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轴上,所述第一扭簧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凸轮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在做往复运动时,通过第二凸块带动控制杆做往复运动,使控制杆靠近或远离第一检测组件。齿轮转一圈,控制杆做一次往复运动。控制杆在运动过程中靠近或远离第一凸轮,控制杆靠近第一凸轮时,第一凸轮驱动第一检测组件运动,使第一检测组件进行测量。控制杆远离第一凸轮时,第一扭簧使第一凸轮恢复原位,进而使第一检测组件复位。

16、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内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杆、第一敲击球、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穿设所述移动块、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移动杆与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与所述第一凸轮滑动抵接,所述第一敲击球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

17、所述第一移动杆穿过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弹簧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轮驱动第一移动杆运动,控制杆靠近第一凸轮方向运动时,第一移动杆带动第一敲击球靠近检测面并敲击检测面,敲击后,控制杆向远离第一凸轮运动,第一扭簧带动第一凸轮复位,第一弹簧和第一限位块配合,使第一移动杆复位,为下一次敲击做准备。工作人员只需要听第一敲击球敲击的声音,并做出判断,需要记号时启动记号组件,使其在空鼓的检测面上做标记,减少了工作人员重复性动作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第一敲击球敲击检测面的力可控,不会使检测面受损。

19、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凸轮、第二轴和第二扭簧,所述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控制杆远离所述第一凸轮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上、与所述第二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轴上,所述第二扭簧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凸轮连接,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二凸轮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杆在远离第一凸轮并靠近第二凸轮时,控制杆带动第二凸轮转动,第二凸轮带动第二检测组件运动,使第二检测组件检测检测面。在控制杆远离第二凸轮时,第二扭簧使第二凸轮恢复原位。

21、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内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杆、第二敲击球、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一端穿设所述移动块、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移动杆与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与所述第二凸轮滑动抵接,所述第二敲击球与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

22、所述第二移动杆穿过所述第三空腔,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弹簧均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块向靠近第二凸轮运动时,第二凸轮带动第二移动杆运动,第二移动杆带动第二敲击球敲击检测面,敲击完成后,控制杆向远离第二凸轮方向运动,第二扭簧带动第二凸轮复位,第二弹簧和第二限位块配合,带动第二移动杆复位,为下一次敲击做准备。工作人员只需要听第二敲击球敲击的声音,并做出判断,需要记号时启动记号组件,使其在空鼓的检测面上做标记,减少了工作人员重复性动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敲击球敲击检测面的力可控,不会使检测面受损。

24、优选的,所述记号组件包括气缸、安装板和记号章,所述气缸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记号章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检测面为空鼓时,所述记号章与检测面抵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检测面进行标号时,启动气缸,气缸带动安装板靠近检测面,安装板带动记号章靠近检测面、并与检测面抵接,然后气缸回缩,将记号章上的图案印在检测面的空鼓处。

26、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上开设有与自身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滑槽,所述移动块伸入所述滑槽内、与所述导向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导向结构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向结构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滑槽用于对所述移动块限位。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沿导向结构的滑槽进行移动,螺纹杆与滑槽配合对移动距离进行限定。

28、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开设有插槽、另一端连接有插块,当所述导向柱设置两个以上时,所述插块插入下一个所述导向柱的插槽内,至少两个所述滑槽合成一个供所述移动块移动的轨道。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的数量可根据检测面的检测亮度进行调整,便于检测面的检测。将插块插入插槽即可,操作简单。

3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1、当需要检测检测面时,将导向结构放置在待检测面上,启动移动装置,使移动装置驱动移动块沿导向结构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同步组件使控制组件运动,控制组件控制第一检测组件运动,进而是第一检测组件对检测面进行测量,工作人员需要判断检测面是否为空鼓,并使记号组件在空鼓的检测面上做标记。减少了工作人员重复性的动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2、2、齿轮转一圈,控制杆在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之间做一个往复运动,控制杆靠近第一凸轮运动时,使第一凸轮驱动第一移动杆运动,第一移动杆带动第一敲击球敲击检测面;控制杆靠近第二凸轮运动时,第二凸轮驱动第二移动杆运动,第二移动杆带动第二敲击球敲击检测面。在移动块移动过程中,第一敲击球、第二敲击球持续交错敲击检测面,减少了工作人员重复性的动作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