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8166发布日期:2023-12-14 07:4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板式换热器可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杀菌消毒、余热回收等各种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应用量非常巨大,为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2、目前,中国专利网上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公开号cn204987976u,板式换热器相邻的板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一侧配合后,相对的第一密封圈配合后形成蒸汽腔体,相对的第二密封圈配合后形成海水腔体,蒸汽通过热源进口进入蒸汽腔体,海水通过海水进口进入海水腔体,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的一侧配合后,相对的第三密封圈配合后形成海水蒸发腔体。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利用板式换热器代替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中两种介质逆向流动,加上换热效率高,可以很经济的做到1℃左右的端温差,此时不需要板片长度很长,相对于管式换热器可以有效减小换热器的体积,从而减小海水淡化多效蒸发系统的占地面积。

3、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由于未设置及时提醒使用者来清洗的装置,该板式换热器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在板面上形成水垢,不仅影响换热效果,而且带来了安全隐患,传统的用户都是定期进行清洗来解决该问题,对板式换热器的水垢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进行清洗,由于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持,大多是随机、凭感觉确定清洗时间,该方法不仅影响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也为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比如:水垢较多会导致介质流通阻力变大,从而增加水泵运行能耗。水垢增加也会使系统运行压力增加,高压运行不仅减少系统运行寿命也为安全生产带来安全隐患。若水垢较少进行清理不仅增加了人工投入,清洗频率过高,设备经常拆装也会影响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板式换热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现提供可使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板式换热器,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设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清洗条件的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温度变化情况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还设有与温度检测装置配合使用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压力变化情况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端嵌装有用于分别将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数据和压力检测装置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计算的最小系统。

3、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板式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左侧的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w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左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w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w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w4,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1左侧设有用于提醒客户清洗板式换热器热水管的温差报警器a,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3右侧设有用于提醒客户清洗板式换热器热水管的温差报警器b。

4、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1的数据输出端、温度传感器w2的数据输出端、温度传感器w3的数据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w4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最小系统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温差报警器a的信号接收端和温差报警器a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最小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板式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左侧的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y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左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y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y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y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y1左侧设有用于提醒客户清洗板式换热器热水管的压差报警器c,所述的压力传感器y3右侧设有用于提醒客户清洗板式换热器热水管的压差报警器d。

6、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传感器y1的数据输出端、压力传感器y2的数据输出端、压力传感器y3的数据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y4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最小系统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压差报警器c的信号接收端和压差报警器d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最小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7、板式换热器的两个进口端和两个出口端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当换热器水垢增加,介质流动阻力增加,进口端和出口端压力差变大,当进口端和出口端压差大于预设值n时(y1-y2大于n或y4-y3大于n),说明此时板式换热器里面水垢数量达到极限值,此时最小系统会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压差报警器,提醒客户前来清洗水垢,客户及时对板式换热器清洗可让板式换热器长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8、换热器的两个进口端和两个出口端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在进口端压力和端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当水垢增加时,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不能进行有效的热量传递,从而导致进、出口的温度差变小,若两个点的温差达小于预设值m时(w1-w2小于m或w4-w3小于m),说明此时板式换热器里面水垢数量达到极限值,此时最小系统会根据实际情况启动温差报警器启动,提醒客户前来清洗水垢,客户及时对板式换热器清洗可让板式换热器长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9、工作前,可先往最小系统中输入所需的n和m值;所述的最小系统可采用以单片机stc89c52为处理器的最小系统,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1、温度传感器w2、温度传感器w3和温度传感器w4均可采用型号为pt1000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y1、压力传感器y2、压力传感器y3和压力传感器y4均可采用meacon压力传感器;温差报警器a、温差报警器b、压差报警器c和压差报警器d均可采用红色led灯,例如,当压差值和温差值正常时,所有led灯均不亮,当压差值y1-y2大于n时,代表温差报警器a的 led亮红灯。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设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清洗条件的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温度变化情况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还设有与温度检测装置配合使用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压力变化情况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端嵌装有用于分别将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数据和压力检测装置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计算的最小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板式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左侧的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w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左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w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w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w4,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1左侧设有用于提醒客户清洗板式换热器热水管的温差报警器a,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3右侧设有用于提醒客户清洗板式换热器热水管的温差报警器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w1的数据输出端、温度传感器w2的数据输出端、温度传感器w3的数据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w4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最小系统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温差报警器a的信号接收端和温差报警器a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最小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板式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左侧的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y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左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y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y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端压力的压力传感器y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y1左侧设有用于提醒客户清洗板式换热器热水管的压差报警器c,所述的压力传感器y3右侧设有用于提醒客户清洗板式换热器热水管的压差报警器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传感器y1的数据输出端、压力传感器y2的数据输出端、压力传感器y3的数据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y4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最小系统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压差报警器c的信号接收端和压差报警器d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最小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水垢清洗条件检测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板式换热器,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设有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的清洗条件的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温度变化情况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还设有与温度检测装置配合使用用于检测板式换热器各个端口处压力变化情况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端嵌装有用于分别将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数据和压力检测装置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计算的最小系统。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板式换热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袁传波,苏常升,刘西文,赵曰琳,杜广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聚合顺鲁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