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终端及环境应急监测快速部署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567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吸附剂填料。
[0047]本发明环境监测终端各部分结构件彼此精密匹配,形成多个封闭独立的空间。环境监测终端的小型化、轻量化、便携式设计和无线网络通信,方便开展大区域环境监测、危险区域监测和长期连续监测,保障了监测过程的全面性、快速性和连续性。本发明传感器承载部所承载的气体传感器可更换,拓展性强,能够实现不同所需气体的检测,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传感器承载部等各组成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的集成结构,能够彼此分离和拆卸,便于重复利用,极大降低了系统的维护费用。通过环境监测终端负责前端气体浓度信息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检测精度高,能够对污染物浓度变化产生及时的响应,通过各结构组成部分之间特有的模块式和集成连接方式,结构合理,体积重量适中,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结构稳定性,能够很方便被部署到指定位置。监测数据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上传到监控平台,GPS模块提供设备定位信息。
[0048]本发明环境应急监测快速部署系统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强化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利于环境监测的快速有效部署、操作简单、检测准确和维护方便,能够满足环境标准和应急监测的工作需要;利用模型预测气体扩散范围,便于指导应急监测点位的布设,大幅度提高环境监测布点的科学性,有效降低人工布点的盲目性,提高监测点位选择的科学性,保证应急监测结果的可靠有效,同时环境监测终端产生的监测数据,也可以对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本发明监控平台还可以提供环境标准查询功能,通过标准名称和文件类型的选择进行标准查询,并可以上传标准,具体包括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环境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贴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第一进气口; 扣接在第一安装孔上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构成第一容纳空间; 扣接在第二安装孔上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构成第二容纳空间; 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用于对气体传感器输出的对应气体浓度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和数字隔离处理的信号处理部; 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的传感器承载部;所述传感器承载部上承载有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对由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的待测气体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器; 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的气管; 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气管相连接,用于将经过过滤的待测气体引导至所述气管中的气泵;待测气体经由气管进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 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端的第三壳体; 设置于第三壳体上,用于对所述环境监测终端进行定位的GPS模块; 设置于第三壳体上,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部处理后的对应气体浓度的电信号和GPS模块输出的环境监测终端位置信息发送出去的无线通信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上还具有第二进气口; 所述环境监测终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第二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对由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的待测气体进行纯化得到零点空气的第二过滤器; 所述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气泵之间通过三通阀连接;通过对三通阀的控制,实现气泵将第一过滤器输出的待测气体或第二过滤器输出的零点空气引导至所述气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操作按键和能够显示测量出的气体浓度信息的显示屏; 所述第二壳体上还具有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相连通,用于将第二容纳空间中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口;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相贴合,并且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表面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气管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导气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二表面均向上延伸形成凸起部,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与第三壳体相适配的插接槽; 所述第二壳体上还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盒的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承载部上至少开设有一个用于放置气体传感器的承载孔,该承载孔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气体流通孔; 所述环境监测终端还包括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实现所述气体传感器和所述信号处理部之间的连接。
5.一种环境应急监测快速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环境监测终端;各环境监测终端分布在不同的监测子站,并发送环境监测终端位置信息和所在监测子站的气体浓度信息给监控平台; 连接所述环境监测终端的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与气象站相连接,并装载有GIS地图;所述监控平台根据任一监测子站的环境监测终端发过来的至少一种气体浓度信息,建立不同气体浓度信息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在接收到该监测子站的查看命令后,调取各气体浓度信息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显示;所述监控平台还根据用户在所显示的GIS地图上的圈选区域,调取存储的该圈选区域内的风险源企业位置信息,并在显示的GIS地图上的对应位置对风险源企业进行标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应急监测快速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还根据输入的气体浓度信息、泄漏的气体量、泄漏位置,结合由气象站获取的气象数据,利用slab模型得出气体的扩散方向、扩散范围和浓度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应急监测快速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在接收到任一气体的查看命令后,调取各监测子站的该气体的最新浓度信息并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应急监测快速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当任一气体浓度信息超过安全阈值时进行告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应急监测快速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调取某一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信息变化数据并显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终端及环境应急监测快速部署系统,所述环境监测终端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用于对气体传感器输出的对应气体浓度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和数字隔离处理的信号处理部;传感器承载部;所述传感器承载部上承载有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气管;用于将经过过滤的待测气体引导至所述气管中的气泵;用于对所述环境监测终端进行定位的GPS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部处理后的对应气体浓度的电信号和GPS模块输出的环境监测终端位置信息发送出去的无线通信模块。本发明环境监测终端的小型化、轻量化、便携式设计,方便开展大区域环境监测、危险区域监测和长期连续监测。
【IPC分类】G01N27-26
【公开号】CN104880494
【申请号】CN201510295873
【发明人】丁超, 王日东, 李强, 宋维民, 徐辉
【申请人】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