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推片机、血涂片制备方法、确定推片参数的装置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395277阅读:来源:国知局
片驱动装置发送第一推片信号,推片驱动装置响应第一推片信号驱动推片运动至载玻片上待检测血液的边缘。
[0069]血液的粘度将影响血液的扩散时间,血液粘度高则扩散时间长,扩散慢;血液粘度低,则扩散时间短,扩散快。推片驱动装置根据第一推片信号驱动推片慢慢移至载玻片上的血滴的边缘,血液沿着推片边沿扩散。
[0070]检测装置包括:
[0071]图像采集单元201,用于连续采集载玻片上的待检测血液沿推片的边沿扩散的扩散图像。
[0072]识别单元202,用于识别所有扩散图像,从而确定扩散开始图像与扩散完成图像,并根据扩散开始图像的时间与扩散完成图像的时间确定待检测血液的扩散时间。
[0073]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加样位置的相对位置或与之呈一定夹角,优选的设置在加样位置的上方。图像采集单元201可以是摄像机、CCD元件或CMOS元件等。
[0074]当推片运动至载玻片上的待检测血液的边缘时,控制装置300向图像采集单元201发送采集信号,图像采集单元201响应该采集信号,连续拍摄待检测血液沿推片的边沿扩散的扩散图像。
[0075]识别单元202识别所有扩散图像,从而确定扩散开始图像与扩散完成图像,并根据扩散开始图像的时间与扩散完成图像的时间确定待检测血液的扩散时间。扩散时间可由扩散开始时间和扩散完成时间确定。采集扩散图像的同时还将记录采集的时间,扩散开始时间对应采集的扩散开始图像的时间,扩散完成时间对应采集的扩散完成图像的时间。
[0076]扩散开始图像为推片运动至载玻片上待检测血液的边缘时的图像,对应的时间为扩散开始时间,即采集信号产生的时间。识别单元识别连续拍摄的图像,当识别到扩散完成时,产生扩散完成信号,对应的时间则为扩散完成时间。扩散完成时间与扩散开始时间的时间差即为扩散时间,扩散时间与待检测血液的粘度有关。
[0077]扩散完成由识别单元202通过识别采集的扩散图像实现,当推片运动至载玻片上的待检测血液的边缘时,推片接触到血液,血液沿推片边沿扩散,图像采集单元201连续拍摄扩散过程的图像。该扩散图像可以为连续拍摄的照片,或者是一段视频图像。当扩散图像为连续拍摄的照片时,还将记录每一张照片的拍摄时间,通过识别连续拍摄的图片,高速比对连续的两张图片是否有变化,以此判断识别血液沿推片边沿的扩散是否完成,当识别到血液在推片边沿静止时,即扩散完成,对应的时间为扩散完成时间。当扩散图像为一段视频图像时,通过识别视频中血液是否流动,当血液停止沿着推片流动时,即血液在推片边沿静止时,即扩散完成,对应的时间为扩散完成时间。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图像识别来检测待检测血液沿推片边沿扩散的扩散时间。
[0078]控制装置300还包括:加样参数确定单元302和加样控制单元303。
[0079]加样参数确定单元302,用于接收计数结果并根据计数结果确定加样参数。
[0080]加样控制单元303,用于控制加样装置根据确定的加样参数给载玻片加样。
[0081]加样参数确定单元302通过获取级联的血液检测仪对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计数结果反映的是待检测血液的浓度。
[0082]加样参数确定单元302可通过待检测血液的浓度确定滴血量,通过查找表格,利用公式和关系曲线等方式,利用待检测血液的浓度确定滴血量。
[0083]浓度与滴血量的对应关系预先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针对固定血细胞浓度的血液,对应的滴加不同量的血滴并进行推片,对血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测,挑选出血涂片效果最好的涂片对应的滴血量,作为此血细胞浓度对应的最佳滴血量。依次类推,从而实现多种血细胞浓度的滴血量确定。建立血细胞浓度与滴血量的对应关系。
[0084]加样控制单元303根据确定的加样参数给载玻片滴加确定的滴血量的待检测血液。
[0085]该实施方式的血液推片机,通过根据计数结果确定加样参数,不同计数结果的待检测血液的血液滴血量是不同的,根据血液计数结果确定滴血量。
[0086]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0087]推片参数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和扩散时间确定推片参数。
[0088]推片控制单元301,还用于控制推片根据推片参数与载玻片相对运动制成血涂片。
[0089]计数结果反映的是待检测血液的血液浓度,扩散时间反映的是待检测血液的血液粘度,若计数结果大或/和扩散时间长时,为了保证制作血涂片的良好,对应的需要将血涂片涂抹的比较薄,若计数结果小且扩散时间短时,为了保证制作血涂片的良好,对应的需要将血涂片涂抹的比较厚。血涂片的厚薄由推片参数确定。
[0090]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推片参数包推片角度和推片速度。
[0091]若需要制备薄的血涂片,则需要较小的推片角度及较慢的推片速度,若需要制备厚的血涂片,则需要较大的推片角度和较快的推片速度。
[0092]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和扩散时间,通过查找表格,利用公式和关系曲线,利用计数结果和扩散时间确定推片角度和推片速度。
[0093]计数结果、扩散时间与推片参数的对应关系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0094]针对固定血细胞浓度和血液扩散时间,对应的采取不同的角度及速度进行推片,对血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测,挑选出血涂片效果最好的涂片对应的推片角度及速度,作为此血细胞浓度和血液扩散时间对应的最佳推片角度及速度。依次类推,从而实现多种血细胞浓度和血液扩散时间对应推片角度及速度的确定。建立血细胞浓度和血液扩散时间与推片角度及速度的对应关系。
[0095]根据确定的推片参数,产生第二推片信号,推片驱动装置根据该第二推片信号,控制推片以确定的角度和速度在载玻片上运动,制成血涂片。
[0096]该推片染色机的滴血量根据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确定,推片参数根据计数结果和扩散时间确定,充分考虑了待检测血液多方面的血液特性,从而制备的血涂片质量高,血液检测结果精确。
[009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血液推片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0098]控制装置300与加样针的驱动装置连接,当血液推片机启动后,通过获取级联的血液检测仪对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确定加样参数。得到确定的加样参数后,控制装置向加样针的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加样针驱动装置响应该控制信号,驱动加样针运动至样本管,吸取确定量的待检测血液,再驱动加样针运动至加样位,向加样位的载玻片500滴加确定量的待检测血液。
[0099]当控制装置300控制加样针将确定量的待检测血液滴加到载玻片500时,推片控制单元301向推片驱动装置发送第一推片信号,推片驱动装置响应第一推片信号驱动推片运动至载玻片上待检测血液的边缘,血液沿着推片的边沿扩散。
[0100]当推片运动至载玻片上的待检测血液的边缘时,控制装置向图像采集单元201发送采集信号,图像采集单元201响应该采集信号,采集待检测血液沿推片的边缘扩散的扩散图像。识别单元202识别扩散图像,确定待检测血液的扩散时间。
[0101]加样参数确定单元302通过获取级联的血液检测仪对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计数结果反映的是待检测血液的浓度。根据查找表格,利用公式和关系曲线,利用计数结果确定给载玻片加样的滴血量。
[0102]推片参数确定单元304,根据计数结果和扩散时间确定推片参数。
[0103]当检测装置200检测完待检测血液的扩散时间时,控制装置根据待检测血液的扩散时间和计数结果确定推片参数,产生第二推片信号,推片驱动装置根据该第二推片信号,控制推片以确定的角度和速度在载玻片上运动,制成血涂片。
[0104]该血涂片的滴血量根据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确定,推片参数根据计数结果和扩散时间确定,充分考虑了待检测血液多方面的血液特性,从而制备的血涂片质量高,血液检测结果精确。
[0105]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血涂片制备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0106]SlOl:接收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
[0107]S103:根据计数结果确定加样参数。
[0108]S105:控制加样装置根据加样参数给载玻片滴加待检测血液。
[0109]通过与血液检测仪级联,接收血液检测仪测得的计数结果。血液检测仪可为电阻抗血细胞计数仪、流式血细胞计数仪等。血液检测仪检测的计数结果,反映的是待检测血液的浓度。
[0110]加样装置100包括加样针和加样针驱动装置,加样针驱动装置带动加样针从样本管中采集血液,将血液滴加到载玻片上。加样针驱动装置可为步进电机。
[0111]S107:检测载玻片上待检测血液的扩散时间。
[0112]扩散时间的长短与待检测血液的粘度高低有关,扩散时间长,则说明待检测血液的粘度高;扩散时间短,则说明待检测血液的粘度低。
[0113]S109:根据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和扩散时间确定推片参数。
[0114]Slll:控制推片根据所述推片参数与所述载玻片相对运动制成血涂片。
[0115]良好血涂片的标准为:厚薄适宜,分布均匀,密度适中,头体尾分明,边缘整齐,两侧应留有空隙。
[0116]待检测血液的加样量并不是预先设定的固定的加样量。不同的待检测血液的特性不同,通常浓度低的血液较浓度高的血液制备血涂片所需的血滴量要多。本实施方式通过获取级联的血液检测仪的计数结果,根据计数结果确定加样参数,而计数结果反映的是待检测血液的浓度,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根据待检测血液的血液浓度特性确定加样参数。
[0117]该血涂片制备方法,通过根据待检测血液的计数结果确定加样参数,控制装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