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距线厚度检测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2919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距线厚度检测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厚度测量技术,具体地,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厚度测量 的工程领域的等距线厚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程现场应用中,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对安全、工艺及结构要求越来越高。例 如,在石油化工行业,各种罐体、管道广泛应用,涉及到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现实问题,需 设计出各种复杂曲面的罐体及管道。因该行业普遍对安全、环保的要求较高,需定期进行壁 厚测量。在机械工程行业,随着薄壁冲压技术的完善,为满足强度,优化冲压工艺,需进行壁 厚测量。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因其零件、部件结构复杂,厚度测量一直是技术难题,尤其是复 杂曲面结构件,厚度测量更是无法实现。在其他工程现场也是一样,结构复杂化的同时,必 然带来工艺的改变及测量方法的改变。虽然目前常规厚度测量方法可以满足大部分常规零 部件厚度测量,但在薄壁件、复杂曲面结构件、大深径比零部件厚度测量方面还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无法满足精度要求甚至无法测量等方面。
[0003] 目前一般采用的厚度测量方法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0004] 第一类是用长度尺直接测量,例如利用直尺、卡尺、千分尺等。此种方法适用于大 尺寸或精度要求在百分位左右的厚度测量,且必须是测量工具能够到达的部位,不适用于 深径比过大的零件或部件。且此种方法一般需要测量人员凭借工作经验找寻被测件的法线 方向进行厚度测量,测量误差较大。
[0005] 第二类是采用超声波、射线等其他具有穿透性能力的能量束,穿越到零部件内部, 利用反射的原理,计算时间差来测算厚度。该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但操作繁琐且精度较 低。因不同的能量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样,每次测量前需要进行速度标定。另外, 如果零部件材质存在不均匀性,即使厚度一致,测量出来的厚度值也会有差异,从而影响测 量精度。
[0006] 第三类是利用成像投影法。即利用光学成像的方法,测量投影区域的宽度来计算 厚度。此种方法大多采用可见光或不可见光进行投影,而光线经过零部件边缘时存在衍射, 导致投影边缘模糊,影响测量精度。
[0007] 第四类是利用空间坐标方式来测量厚度。即利用三坐标测量仪等测量仪器,对零 部件内外分别进行测量,再计算厚度。此种方法首先要适用于三坐标测量仪可以测量的零 部件,例如大口径容器。同时,可测量零部件的大小也受仪器大小的限制。另外,因为此种 方法为内外轮廓分别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误差会直接影响厚度测量误差。
[0008] 综上,针对复杂曲面、大深径比零部件,需要发明一种新的厚度测量方法,以满足 测量及精度需求。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距线厚度检测方法及装置,以满足复杂 曲面、大深径比零部件等的测量及精度需求。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等距线厚度检测方法,所述的等距线 厚度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被测件的外廓上同一平面内的多个测量点O1, i = 1,2, 3…η,η为 正整数;在各个所述测量点O1上并在所述同一平面内获取所述外廓的切线;分别以所述测 量点O1为起点,在各条所述切线上以长度1设定多条定长线段O1W = O1T1= O2T2 =…= O1T1;连接各所述定长线段的端点T i,生成等距线轨迹T ;沿所述等距线轨迹T向所述外廓上 取定长为长度1的线段Ο,Τ,,j = 1,2, 3…n,n为正整数;在所述线段Ο,Τ,的端点0 ,上沿垂 直于所述线段Ο,Τ,的方向检测所述被测件在所述端点0 ,上外廓到内廓的厚度。
[0011]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绝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或是相对编码长度测量元 器件或组件,在所述端点0,进行长度测量,获取所述被测件在所述端点(^上外廓到内廓的 厚度。
[0012] 进一步地,当使用绝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时,所述绝对编码长度测量元 器件或组件的显示数值为所述的厚度;当采用相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时,所述相 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的显示数值为差值,将所述差值与基础厚度值做差,所得结 果为所述的厚度。
[0013] 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被测件的外廓上同一平面内的多个测量点O1之前,所述的 等距线厚度检测方法还包括:通过离散点测量装置,获取所述被测件的外廓的测量的坐标 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或样条拟合法对所述坐标值进行外廓形拟合,确定所述外廓。
[0014]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廓为平面、一次曲面、高次曲面或一次曲面与高次曲面混 合曲面。
[001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等距线厚度检测装置,所述的等距线厚度检测装置包 括:测量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被测件的外廓上同一平面内的多个测量点〇i,i = 1,2, 3··· η,η为正整数;切线获取单元,用于在各个所述测量点O1上并在所述同一平面内获取所述 外廓的切线;定长线段设定单元,用于分别以所述测量点O1为起点,在各条所述切线上以长 度1设定多条定长线段OiTi, I = O1T1= 0 2Τ2=…=0 Ji;等距线轨迹生成单元,用于连接 各所述定长线段的端点T1,生成等距线轨迹T ;线段获取单元,用于沿所述等距线轨迹T向 所述外廓上取定长为长度1的线段0/Γ,,j = 1,2, 3…η,η为正整数;厚度检测单元,用于在 所述线段Ο,Τ,的端点0 ,上沿垂直于所述线段0 A的方向检测所述被测件在所述端点0 ,上 外廓到内廓的厚度。
[0016]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厚度检测单元为绝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或是相 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通过所述绝对编码或相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在所 述端点0,进行长度测量,获取所述被测件在所述端点(^上外廓到内廓的厚度。
[0017]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绝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的显示数值为所述的厚 度;所述相对编码长度测量元器件或组件的显示数值为差值,将所述差值与基础厚度值做 差,所得结果为所述的厚度。
[0018]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等距线厚度检测装置还包括:测量数据获取单元,用于离散 点测量装置,获取所述被测件的外廓的测量的坐标值;外廓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最小二乘法 或样条拟合法对所述坐标值进行外廓形拟合,确定所述外廓。
[0019]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廓为平面、一次曲面、高次曲面或一次曲面与高次曲面混 合曲面。
[0020]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实现平面、一次及高次曲面等复杂曲面上的 厚度测量,解决了复杂曲面及大深径比零部件厚度测量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距线厚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3]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距线厚度测量原理示意图;
[0024] 图3为根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