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体前处理连接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72322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单元、离心单元、开栓单元构成的单元集合体而承担检体的受理处理。分注工位220例如是由贴标单元、分注单元构成的集合体而承担检体的细分处理。收纳工位230例如是由闭栓单元、收纳单元构成的集合体而承担检体的保管处理。
[0063]关于系统300的布局,在图7A(a)的系统301中,在各工位(210、220、230)的两端分别配置连接单元(右侧为1A、左侧为1B)。由此,在各工位210、220、230内的搬送路径上构成闭环,能够使工位210、220、230分别独立地运转。并且,通过对途中的搬送路径330的长度进行调节而能够自由地决定系统300的规模,能够考虑导入的设施(检查室、研究室等)的状况来设计布局等并建构灵活性高的系统。
[0064]作为应用形态,也可以如图7(b)的系统302那样使受理工位210与分注工位220邻接,而仅将收纳工位230配置在其它场所。检体的收纳位置作为从进行分析的位置远离的检查室是有效的。
[0065]或者,也可以如图7(c)的系统303那样使受理工位210与收纳工位230邻接,而仅将分注工位220配置在其它场所。
[0066]或者,也可以如图7(d)的系统304那样在受理工位210与分注工位220之间配置分析装置(341、342)。
[0067]另外,通过使连接各工位(210、220、230)或自动分析装置(341、342)的搬送路径330为L字形,能够进一步增加布局的变化。
[0068]另外,虽然以在位于系统端部的工位(例如图7A(a)中的收纳工位230、图7B(d)中的分注工位220)的不与搬送路径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分别具备连接单元1A、1B的方式进行配置,但是连接单元1A、1B也不是必须的。例如在配置于各工位端部的单元具备已经形成闭环的端部的搬送线构造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这些连接单元。
[0069]符号说明
[0070]I—连接单元;IA—连接单元(右侧配置);IB—连接单元(左侧配置);2—检体处理系统;3—自动分析系统;4一控制系统;11一主搬送线;Ila—主搬送线(去程);Ilb一主搬送线(回程);12—空架搬送线;12a—空架搬送线(回程);12b—空架搬送线(去程);13—连接线;14一主搬送线连接旁路;14a—主搬送线连接旁路(前处理系统区域);14b—主搬送线连接旁路(自动分析系统区域);15—空架线连接旁路;21?27—箭头;30—表示各功能的边界的虚线;31—前处理系统连接区域;33—自动分析系统连接区域;41?46—分支点;51—检体;52—检体架;61—与前处理系统形成的空架专用搬送线的闭环构造;62—与前处理系统形成的主搬送线的闭环构造;63—与自动分析系统形成的空架专用搬送线的闭环构造;64—与自动分析系统形成的主搬送线的闭环构造;71—表示检体保持架搬送方向的箭头;72—表示空架的搬送方向的箭头;81—检体保持架交付线(前处理系统内);82—检体保持架接收线(自动分析系统内);83—检体保持架接收线(前处理系统内);84—检体保持架交付线(自动分析系统内);85—空架接收线(前处理系统内);86—空架交付线(自动分析系统内);87—空架交付线(前处理系统内);88—空架接收线(自动分析系统内);91 一系统整体的左端;92—系统整体的右端;101 一复位开始;102一在线;103一在线;104一区域复位;105—区域复位;106一复位;107一常规复位;108一常规复位;109一复位结束;201一尚线设定窗口 ; 202—选择框;203—选择框;204—确认按钮;210—受理工位;220—分注工位;230—收纳工位;300—系统;301?304—布局;341?342—自动分析装置;330—搬送路径。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搬送线,其将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向第一方向搬送; 第二搬送线,其将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搬送; 第一连接旁路,其将上述第一搬送线与上述第二搬送线连接而将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向第三方向搬送;以及 第二连接旁路,其将上述第一搬送线与上述第二搬送线连接而将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向与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搬送, 由上述第一搬送线、上述第二搬送线、上述第一连接旁路形成第一环构造,并由上述第一搬送线、上述第二搬送线、上述第二连接旁路形成第二环构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能够使上述第一环构造或上述第二环构造单独地成为运转状态或休止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单元配置在检体处理系统与分析系统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单元配置在功能不同的多个工位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空架搬送线,其配置在与上述第一搬送线不同的层阶上并向第一方向搬送空架; 第二空架搬送线,其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搬送空架; 连接线,其将上述第一搬送线与上述空架搬送线连接; 空架连接旁路,其将上述第一空架搬送线与上述第二空架搬送线连接, 由上述第一空架搬送线、上述第二空架搬送线、上述第一空架连接旁路形成第三环构造,并由上述第一空架搬送线、上述第二空架搬送线、上述第二空架连接旁路形成第四环构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以在上述第一环构造与上述第二环构造之间对搭载有检体的架进行搬送,并在上述第三环构造与上述第四环构造之间搬送空架,从而避免在相互的区域之间所保有的架数失衡的方式进行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系统的控制方法为如下方法,即: 对上述检体前处置连接区域和上述自动分析系统连接区域分别独立地各自进行控制, 在所连接的前处理系统为在线时和离线时切换控制内容, 并且,在所连接的自动分析系统为在线时和离线时切换控制内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上述第一搬送线上的检体架向上述第一连接旁路移动的分支机构以及使上述第二搬送线上的检体架向上述第二连接旁路移动的分支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上述第一空架搬送线上的空架向上述第一空架连接旁路移动的分支机构以及使上述第二空架搬送线上的空架向上述第二空架连接旁路移动的分支机构。10.一种检体搬送系统,具有: 第一检体处理系统; 能够与第一检体处理系统分离地运转的第二检体处理系统; 连接单元,其具有:配置在上述第一检体处理系统及上述第二检体处理系统之间而将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向第一方向搬送的第一搬送线、将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搬送的第二搬送线、将上述第一搬送线与上述第二搬送线连接而将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向第三方向搬送的第一连接旁路、将上述第一搬送线与上述第二搬送线连接而将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向与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搬送的第二连接旁路,由上述第一搬送线、上述第二搬送线、上述第一连接旁路形成第一环构造,并由上述第一搬送线、上述第二搬送线、上述第二连接旁路形成第二环构造; 指示部,其能够以使上述第一检体处理系统或上述第二检体处理系统分别成为运转状态或休止状态的方式进行指示;以及 控制部,以仅使配置了由上述指示部指示为运转状态的系统的一侧的环构造运转来搬送检体架的方式进行控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搬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复位处理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以执行配置了运转状态的系统的一侧的环构造的复位处理的方式进行控制。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检体前处理连接系统中因使与前处理连接的部分和与自动分析系统连接的部分一体化地运转而导致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其具体构造是在一个单元内使与前处理系统连接而从前处理系统接收检体的功能、和与自动分析系统连接而将检体向自动分析系统交付的功能分别独立地运转,避免在复位处理时相互影响,并且能够仅使任一方运转,从而有助于提供运行效率高的系统。
【IPC分类】G01N35/02, B65G47/68, G01N35/04, B65G43/08
【公开号】CN105637371
【申请号】CN201480056799
【发明人】佐佐木孝浩, 圷正志, 松家健史, 鬼泽邦昭, 辻村直人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公告号】WO2015093354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