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

文档序号:1059236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包括:第一步,磨制电子探针薄片或不加盖片的普通岩石薄片;第二步,将电子探针薄片或不加盖片的普通岩石薄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分别在透射光下、反射光下进行观察和鉴别。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在偏光显微镜的反射光系统下,可以有效避免黑色石油或沥青对岩石中孔隙、透明矿物的遮盖所造成的对岩石类型的正确鉴定的影响,使得矿物的完整形态、溶/熔蚀情况以及孔隙结构特征清晰可见,从而为有效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提供了直接的依据;2、操作简单,快速有效,易推广使用,可较好地指导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
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致密油(tight oil)和页岩油(shale oil)的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的概念是我们在对中国准噶尔盆地东部的二叠系芦草沟组和平地泉组、三塘湖盆地的二叠系芦草沟组以及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致密油和页岩油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柳益群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4+5油层组油藏富集规律研究,长庆油田分公司研究报告(西北大学承担),2013;柳益群等,准东北部平地泉组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与潜力分析,新疆油田研究报告(西北大学承担),2014;柳益群等,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优势储层成因及分布探讨,新疆油田研究报告(西北大学承担),2015;蒋宜勤、柳益群等,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凝灰岩型致密油特征与成因,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主要认识有:
[0003](I)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的烃类主要来自滨湖-沼泽相生烃母质,它们在富含地幔热液流体的环境中繁盛,主要为微生物和超微生物,具有早期生油的特殊环境和条件;
[0004](2)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的分布明显受凝灰岩类(主要为凝灰岩或凝灰质岩类,特别是凝灰质白云岩等)的分布控制,凝灰质碎肩颗粒原地或就近降落,或经历湖水的作用分选较好,致使晶肩和岩肩相互支撑,形成较好的原生储集空间;
[0005](3)风携型凝灰物质与湖相生烃母质的混合生烃导致石油中富含大量高粘度黑色石油、沥青等黑色有机物质,它们在偏光显微镜的透射光系统下呈黑色不透明状,因此,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的透射光系统极难分辨出碎肩颗粒含量及界限而被误认为含油的正常沉积砂岩或暗色泥岩,我们将该类岩石称之为黑色含油凝灰岩类;
[0006](4)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在正常沉积岩中多呈不等厚的夹层出现,经电子探针、地球化学等分析,该类凝灰岩中的矿物碎肩主要为碱性长石,富Al石英、黑云母及铀矿物、独居石、金红石、铀钍石等放射性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来自碱性-过碱性的岩浆岩和富地幔热液的流体。
[0007]自美国威利斯顿盆地巴肯油田致密油的发现至今(林森虎等,2011;贾承造等,2012;邹才能等,2012),不仅大大改变了北美石油产量持续走低的状况,而且引发了各国对致密油研究的热情,并相继在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发现丰富的致密油。中国较多盆地也发现了致密油(杨华等,2013;姚泾利等,2013;匡立春等,2012;匡立春等,2013),其中国内有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的下白垩统(李军等,2004)、二连盆地的下白要统阿拉善组(高瑞琴等,2006)、准噶尔盆地的上二叠统乌尔禾油田乌尔禾组(宫清顺等,2010)、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的芦草沟组等(蒋宜勤、柳益群等,2015)。国外有美国Monroe Uplift盆地的Richland油田、印度尼西亚NW Java盆地的Jatibarang油田、格鲁吉亚Samgori油田、古巴North Cuba盆地的Cristales油田等(邹才能,2012)。
[0008]但是致密油的岩石类型和成因却缺乏系统的分析。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有效,易推广使用,可较好地指导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1]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2]第一步,磨制电子探针薄片或不加盖片的普通岩石薄片;
[0013]第二步,将电子探针薄片或不加盖片的普通岩石薄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分别在透射光下、反射光下进行观察和鉴别:
[0014](I)在透射光下,观察未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透明矿物和孔隙的透射光下光性特征,确定矿物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观察黑色石油或沥青的含量及分布形态;
[0015](2)在反射光下,观察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透明矿物的真实形态,确定矿物种类及形貌,了解溶/熔蚀的强度与相互关系;
[0016](3)在反射光下,观察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辨识孔隙的类型、孔隙填充物及填充序列;
[0017](4)通过含油凝灰岩类的识别,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研究,正确地进行岩石成因分析、成岩作用过程分析及油气成因分析。
[0018]前述的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鉴别碎肩矿物时,同时结合电子探针进行矿物成分分析。
[0019]前述的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电子探针分析矿物成分的步骤为:
[0020](I)将电子探针薄片内所选定的透明矿物用细笔圈出;
[0021](2)将碎肩矿物置于电子探针下定量分析矿物类型。
[0022]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3]1、在偏光显微镜的反射光系统下,可以有效避免黑色石油或沥青对孔隙、透明矿物的遮盖所造成的影响,使得不透明或透明凝灰质碎肩矿物成分、完整的形态和孔隙结构特征清晰可见,从而为有效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0024]2、操作简单,快速有效,易推广使用,可较好地指导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5]图1(a)至图1(h)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碎肩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图;
[0026]图2(a)至图2(h)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含油正常沉积的长石砂岩的碎肩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发明的方法主要针对因黑色石油、沥青等黑色有机物质的覆盖而造成凝灰岩类中的透明矿物和孔隙在偏光显微镜的透射光系统下呈黑色不透明状,从而导致将黑色含油凝灰岩类误认为含油的正常沉积岩的情况。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29]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层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识别为例。
[0030]第一步、制作薄片
[0031]磨制不加盖片的普通岩石薄片,或磨制电子探针薄片,两者均可直接在反射光下进行观察。
[0032]普通岩石薄片和电子探针薄片的厚度分别为0.03mm和0.04mm(电子探针薄片的厚度可适当增至0.05mm)。
[0033]第二步、观察和鉴别
[0034]将不加盖片的普通岩石薄片(或电子探针薄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然后分别在透射光下、反射光下进行观察和鉴别,具体的过程如下:
[0035]1、在透射光下进行观察
[0036]关闭偏光显微镜的反射光光源,在透射光下观察未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石英、长石等透明矿物和孔隙的透射光下光性特征,确定矿物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同时观察黑色石油或沥青的含量及分布形态。
[0037]此时,对应的附图是图1(a)、图1(c)、图1(e)。
[0038]2、在反射光下观察
[0039]在反射光显微镜下,可以使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和充填的岩石全貌特征和孔隙全貌特征清晰显示出来,其操作步骤为:
[0040]保持原视域位置不变,关闭透射光光源,打开反射光光源,在反射光下进行观察。此时,可以清晰看到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透明矿物的真实形态,确定矿物种类及形貌,了解溶蚀/熔蚀的强度与相互关系,特别是云母类、粘土矿物类等吸附性较强的矿物,极易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从而均被定为黑色石油或沥青,使岩石发生定名错误。
[0041]同时,观察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辨识孔隙的类型(如有无原生孔隙,原生孔隙的充填情况等)、孔隙填充物及填充序列,从而为正确分析岩石的类型及形成环境提供依据。
[0042]此时,对应的附图是图1(b)、图1(d)、图1(f)。
[0043](I)、图1 (a)与图1 (b): C41 井,2335.67m,长4+5
[0044]图1(a):单偏光下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面积较大,几乎看不到孔隙,长石和石英等碎肩颗粒次圆状-次棱角状,分选中等,颗粒间不接触为主,粒间孔发育,溶蚀作用较弱,显示正常沉积的油浸石英长石细-中砂岩特征。
[0045]图1(b):图1(a)的反射光片,可清晰看到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地方既有孔隙,又有碎肩边缘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部分。粒度为中砂级的油浸晶肩凝灰岩,具有凝灰结构特征,长石和石英等碎肩颗粒棱角状,分选好,溶/熔蚀作用强烈,粒内、粒间溶/熔孔发育,颗粒间以点接触、杂基支撑为主,可清晰辨别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多为粉砂级-黏土级的长英质物质,多为凝灰物质或凝灰物质蚀变的产物,大部分已被溶蚀,岩石原生粒间孔并不发育。
[0046](2)、图1(c)与图1(d):Y63井,2007.43m,长4+5
[0047]图1(c):单偏光下呈现出长石和石英等碎肩颗粒,次棱角状-棱角状,分选较好,颗粒间不接触为主,粒间孔发育,溶蚀作用较弱,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孔隙,显示正常沉积的油浸石英长石粉砂岩特征。
[0048]图1(d):图1(c)的反射光片,粒度为细砂级-粉砂级的油浸晶肩凝灰岩,具有凝灰结构特征,与图1(b)相比,溶/熔蚀作用更强烈,见长石、石英碎肩颗粒边缘溶/熔蚀强烈,粒内也有溶/熔孔,其中石英、板条状长石多溶成港湾状、残留状,颗粒间以点接触、杂基支撑为主,岩石原生粒间孔并不发育,可清晰辨别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多为黑云母或长英质粉砂级-黏土级物质,其中长英质粉砂级-黏土级物质大部分已被溶蚀,黑云母膨胀变形且有些呈假杂基起到胶结作用,表明黑云母含量较高且吸附油能力强。
[0049](3)、图1(e)与图1(f):A100井,2192.60m,长4+5
[0050]图1(e):在正交偏光下,长石和石英等碎肩颗粒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中等,颗粒间不接触为主,碎肩颗粒边缘有轻微溶蚀,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孔隙,整体显示正常沉积的油浸石英长石中砂岩特征。
[0051 ]图1 (f):为图1 (e)的反射光片,粒度为粗砂级的油浸凝灰质岩,长石和石英等碎肩颗粒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好,粒内溶/熔蚀孔发育,颗粒间以点接触为主,可见粒间孔和厚层绿泥石膜发育,孔隙中充填物极少,多为被溶蚀殆尽的长英质粉砂级-黏土级物质,反映油的生成较早且很快充填孔隙,抵抗了机械压实作用,同时又具有酸性,对长英质粉砂级-黏土级物质具有较强的溶蚀作用。
[0052]第三步、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0053]为了进一步确定碎肩矿物类型和来源,可以结合电子探针进行成分分析,具体如下:
[0054]首先将电子探针薄片内所选定的矿物圈出,其次将矿物置于电子探针下定量分析矿物并定名。
[0055]经统计性的矿物成分分析,可知研究区的碎肩长石主要为钠长石和正长石,偶见透长石,表明以发育碱性长石为特征;碎肩石英则显示富Al特征;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它们均来自碱性-过碱性的中性岩浆岩。
[0056]电子探针下所对应的附图是图1(g)、图1(h),这可与反射光下的观察相互验证。其中,
[0057]图1(g): Yl09井,2115.69m,长4+5,电子探针下的油浸凝灰质岩,碎肩矿物组成以钠长石、透长石等碱性长石和石英为主,碎肩颗粒磨圆多为次圆状-状棱角状,发育多被蠕绿泥石膜包绕的粒间孔,其内充填的长英质凝灰物质基本溶蚀殆尽。
[0058]图1 (h): Y68井,2053.36m,长4+5,电子探针下的油浸凝灰质岩,碎肩矿物组成以正长石等碱性长石和石英为主,碎肩颗粒被蠕绿泥石膜大部分包绕,粒间孔较发育,其内充填的长英质凝灰物质基本溶蚀殆尽。
[0059]从图1(a)至图1(h)我们还可以看到:
[0060](I)岩石碎肩颗粒分选好,溶/熔蚀孔发育,含大量黑色石油或沥青,原生粒间孔实际并不发育,多为黑云母或被大量溶蚀殆尽的长英质粉砂级-黏土级物质充填,无明显的牵引流定向性分布特征;
[0061](2)碎肩颗粒多被绿泥石薄膜包绕,多数薄膜包绕碎肩完整,表明形成于沉积早期的一种安静、富含碱性孔隙水的环境;
[0062](3)碱性长石形态以新鲜板条状、棱角状、次棱角状为主,具港湾状溶/熔蚀结构及破碎粒状结构,石英也见溶/熔蚀边和溶/熔蚀残留现象,显示典型的凝灰结构;
[0063](4)识别出丰富的黑云母,这些黑云母强烈水化、变形并起到胶结作用。
[0064]第四步、岩石定名与成因分析
[0065]本实例中的岩石定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火山岩储集层描述方法(SY/T 5830-93)执行,根据凝灰物质含量、粒度、物质成分、地球化学等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层黑色含油岩系确定为碱性-过碱性的中性凝灰岩类。
[0066]凝灰物质与生烃母质的早期混合可能是研究区致密油形成的主要原因。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和西缘及盆地内部在晚三叠世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富含碱性长石、黑云母及石英碎肩的碱性-过碱性的中性凝灰物质(柳益群等,2014)。在河流三角洲发育的滨浅湖-沼泽相沉积背景上(杨华等,2004;李文厚等,2009;高剑波等,2007),凝灰物质间歇式降落,它们与湖沼相生物不同程度混合(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发育丰富的介形虫、藻类等生烃母质)(吉利明等,2012;王鹏等,2011;周中毅等,1989;熊寿生等,1996;李登华等,2014;冯立等,2006),形成低熟、早熟、分布非均质性极强的致密油。凝灰物质及湖沼相生物的含量、性质以及分布特征直接控制着致密油岩的孔隙结构、含油性及致密油的分布。由于油生成较早并充填了凝灰岩类丰富的粒间孔,因此抵抗了成岩作用的进行,保留了含油岩石的原始孔隙面貌。
[0067]第五步、与含油正常沉积岩对比分析
[0068]为了更清楚地区别凝灰岩类,可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层含油正常沉积的岩肩长石砂岩进行对比研究。该类砂岩一般含黑色石油或沥青较少或不含。
[0069]该类岩石薄片的磨制与规格同含油砂岩,且观察步骤和观察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该类岩石一般含黑色石油或沥青较少,因此一般可以在透射光下直接观察到清晰的矿物和结构图像,并辅以反射光下的简单观察予以补充。
[0070]观察结果如下:
[0071](I)、图2(a)与图2(b):Y117井,2102.77m,长4+5
[0072]图2(a):单偏光下细砂级的含油岩肩长石砂岩,碎肩矿物多为钠长石,少量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碎肩多为次圆状-次棱角状,分选好,颗粒间不接触和点接触为主,粒间孔发育且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溶蚀孔不发育,含有少量千枚岩等岩肩。
[0073]图2(b):图2(a)的反射光片,碎肩颗粒磨圆多为次棱角状-次圆状,颗粒间点-线接触为主,粒间孔较发育,溶蚀孔较不发育,碎肩颗粒绿泥石薄膜不甚发育,多数薄膜未完整包绕碎肩,整体显示正常沉积的细砂级岩肩长石砂岩物质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
[0074](2)、图 2(c)与图 2(d): Y166 井,2102.62m,长 4+5
[0075]图2(c):单偏光下细砂级的含油岩肩长石砂岩,碎肩颗粒磨圆多为次圆状-次棱角状,分选较好,颗粒间不接触和点接触为主,粒间孔较发育,溶蚀孔不发育,含有少量泥岩等岩肩,碎肩颗粒具有半定向分布特征。
[0076]图2(d):图2(c)的反射光片,碎肩颗粒磨圆多为棱角状-次棱角状,颗粒间线-点接触为主,粒间孔较发育,溶蚀孔较不发育,碎肩颗粒绿泥石薄膜不甚发育,多数薄膜未完整包绕碎肩,碎肩颗粒具有半定向分布特征,整体显示正常沉积的细砂级岩肩长石砂岩物质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
[0077](3)、图2(e)与图2(f):H245井,2098.9m,长4+5
[0078]图2(e):单偏光,细砂级的含油岩肩长石砂岩,碎肩颗粒磨圆多为次棱角状-棱角状,分选好,颗粒间不接触和点接触为主,粒间孔较发育,溶蚀孔不发育,显示长石碎肩颗粒两组解理非常发育,颗粒表面微裂缝非常发育,含有少量泥岩、燧石、花岗岩等岩肩,碎肩颗粒具有半定向分布特征。
[0079]图2(f):图2(e)的反射光片,碎肩颗粒磨圆多为次棱角状-次圆状,颗粒间点-线接触为主,粒间孔较发育,溶蚀孔较发育,颗粒表面有较多微裂缝和溶蚀孔,胶结物多充填剩余粒间孔,少量充填裂缝,碎肩颗粒绿泥石薄膜不甚发育,多数薄膜未完整包绕碎肩,碎肩颗粒具有半定向分布特征,整体显示正常沉积的细砂级岩肩长石砂岩物质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
[0080](4)、图2(g)与图2(h):W468井,2097.71m,长6
[0081 ]图2 (g):单偏光,中砂级的含油岩肩长石砂岩,碎肩颗粒磨圆多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较好,颗粒间不接触和点接触为主,粒间孔较发育,溶蚀孔不发育,孔隙被碳酸盐胶结物(白色)和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黑色),含有少量泥岩等岩肩。
[0082]图2(h):图2(g)的反射光片,碎肩颗粒磨圆多为次棱角状-次圆状,颗粒间点-线接触为主,粒间孔发育,溶蚀孔较不发育,碎肩颗粒绿泥石薄膜不甚发育,多数薄膜未完整包绕碎肩,整体显示正常沉积的中砂级岩肩长石砂岩物质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
[0083]上述观察表明,该类岩石具有:
[0084](I)岩石碎肩颗粒分选较好,磨圆主要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以线状接触为主,具有较不明显的牵引流定向性分布特征;
[0085](2)原生粒间孔和溶蚀粒间孔不发育,长石和石英溶蚀作用不强;
[0086](3)碎肩颗粒绿泥石薄膜不甚发育,多数薄膜未完整包绕碎肩。
[0087]这些特征显示为该岩石为正常沉积的岩肩长石砂岩。
[0088]岩石定名与成因分析:
[0089]虽然在该类岩石也含黑色石油或沥青,但是含量较少;长石和石英碎肩有少量的溶蚀孔,其少数矿物边缘有溶蚀港湾状边,但是整体保留了原始的正常沉积岩石的矿物的形态和孔隙结构,故鉴定本实例中的岩石类型为富含凝灰物质的岩肩长石砂岩类(沉凝灰岩)O
[0090]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识别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有效,易推广使用,可较快、较准确地识别出黑色含油凝灰岩类,从而为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提供简便而有效的手段,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0091 ]大量实践表明,使用偏光显微镜的反射光系统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识别问题:
[0092]第一,可以看到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长石、石英及岩肩等碎肩颗粒的完整形态以及它们被黑色石油溶蚀的情况,恢复碎肩颗粒的原始形态并判断溶蚀强度,例如可识别出几乎全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已膨胀变形的云母碎肩,观察其水化膨胀情况及其所占据的空间,正确估计其含量;
[0093]第二,可以直观地分析及评价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对储集层做出正确的评价;
[0094]第三,可以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探讨岩石(储层)形成的原始环境、机理及孔隙演化历史;
[0095]第四,有助于对于油气储集层的成因分析,利于对油气勘探和预测做出合理的认识。
[0096]综上所述,将偏光显微镜的透射光系统与反射光系统相结合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对于凝灰岩型致密油和凝灰岩型页岩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09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磨制电子探针薄片或不加盖片的普通岩石薄片; 第二步,将电子探针薄片或不加盖片的普通岩石薄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分别在透射光下、反射光下进行观察和鉴别: (1)在透射光下,观察未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透明矿物和孔隙的透射光下光性特征,确定矿物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观察黑色石油或沥青的含量及分布形态; (2)在反射光下,观察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透明矿物的真实形态,确定矿物种类及形貌,了解溶/熔蚀的强度与相互关系; (3)在反射光下,观察被黑色石油或沥青覆盖的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辨识孔隙的类型、孔隙填充物及填充序列; (4)通过含油凝灰岩类的识别,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研究,正确地进行岩石成因分析、成岩作用过程分析及油气成因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鉴别碎肩矿物时,同时结合电子探针进行矿物成分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识别黑色含油凝灰岩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电子探针分析矿物成分的步骤为: (1)将电子探针薄片内所选定的透明矿物用细笔圈出; (2)将碎肩矿物置于电子探针下定量分析矿物类型。
【文档编号】G01N21/21GK105954195SQ201610256740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2日
【发明人】郑庆华, 柳益群, 刘航军
【申请人】柳益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