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分离HBCDs和TBBPA的样品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994414阅读:来源:国知局
L,滴入酸化硅胶柱上部,如 此重复清洗烧瓶3~4次,100 mL正己烷淋洗去除多余杂质,250 mL正己烷:二氯甲烷(1:1, v/V)洗脱,收集洗脱液并旋蒸至近干,再用正己烷复溶,每次2~4 mL,重复清洗烧瓶3~4次, 转移至10 mL试管,氮气吹干后加入200 yL甲醇,旋涡振荡lmin,经0.2 μπι有机滤膜过 滤后上机测定。
[0115] 经3次平行测定知HB⑶的绝对回收率可达50%以上,但TBBPA的回收率只有 15°/『30%(表7),主要原因可能是TBBPA有活泼酚羟基的存在,硅胶会与其牢固结合,导致洗 脱液不能将其有效地洗脱下来,因此方法1不能满足分析需要。
[0116] 方法2手动填装GPC柱净化法:于烧杯中用甲苯将活化的SX3生物珠混匀震摇至 均一的糊状,立即倒入干净的玻璃管(50 mmX50 cm)中,再接着用甲苯将残留的填料混匀 倒入玻璃管,如此重复多次,待填料沉淀下来与液相分层后,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液 (1:1,v/V)置换出甲苯,备用。
[0117] 将提取好的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液(1:1,V/V)复溶,每次2-4 mL,滴 入GPC柱上部,如此重复清洗烧瓶3-4次,400 mL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洗脱,收集 190~350 mL之间的洗脱液(之前的洗脱液中不含目标物),旋蒸至近干,再用正己烷复溶, 每次2~4 mL,重复清洗烧瓶3~4次,转移至10 mL试管,氮气吹干后加入200 μ L甲醇,旋 涡振荡I min,经0.2 μπι有机滤膜过滤后上机测定。
[0118] 采用该方法时的试验现象为接收液旋蒸后烧瓶内仍有极少量粘稠油分,在氮吹干 过后粘稠现象更加明显,该现象表明此方法不能完全除尽脂肪,需要进行进一步净化才能 进行后续测定。
[0119] 方法3浓硫酸处理净化法:将提取好的样品用正己烷复溶,每次2~4 mL,如此重 复清洗烧瓶3~4次,合并至50 mL带刻度具塞离心管中,加入过量的浓硫酸,涡旋震荡1 min,3000 rpm离心5 min,将上层有机层转移至试管中,旋蒸至近干,再用正己烧复溶,每次 2~4 mL,重复清洗烧瓶3~4次,转移至10 mL试管中,氮气吹干后加入200 μ L甲醇,旋涡振 荡I min,经0. 2 μπι有机滤膜过滤后上机测定。
[0120] 该方法试验现象为加入浓硫酸充分摇匀并离心之后,上清液与浓硫酸层中间会有 一层橘黄色的乳状物出现,发现该乳化现象的严重程度与绝对回收率成负相关,采用加盐 去乳化处理会与浓酸反应释放气体,导致溶液喷出。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油分遇到强酸会发 生乳化现象,导致部分有机层与浓硫酸层不能有效分离,而加盐会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释放出气体。虽然TBBPA和HB⑶s均对酸稳定,能得到较好的回收率(40%~70%)(表7),但 需考虑到不同样品基质复杂程度不同,若有些样品遇强酸发生严重的乳化反应,回收率就 不一定能满足分析要求了,况且此方法要多次连续的进行液液萃取操作,耗时费力,强酸处 理也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此方法并不理想。
[0121] 方法4结合法:方法2 GPC之后油脂未完全除净,继续采用方法3,直至油脂完全 除净。
[0122] 凝胶色谱分离法与浓硫酸法相结合除脂,先用凝胶色谱除去大量脂肪,接收液再 加入浓硫酸去除剩余脂肪,回收率在40°/『70%之间(表7),结果较为理想,但操作复杂,费时 费力,不便于大量处理样品。
[0123] 方法5改进的酸化硅胶净化法:将方法1中的二层硅胶去掉,从下往上依次为1 cm的无水硫酸钠、15 g 44%酸化硅胶、I cm的无水硫酸钠。装填过程同方法1。该方法借 鉴的是地方标准DBS 42/004-2014《动物性食品中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的测定》。 该方法回收率在58°/『73%之间(表7),结果较为理想,但脂肪不能完全去除,有污染超高效 液相色谱仪的风险。
[0124] 方法6介孔二氧化锆杂化柱净化法:将方法1中的酸化硅胶柱替换为介孔二氧化 锆杂化柱,装填过程和使用同方法1。
[0125] 介孔二氧化锆杂化柱制备过程:
[0126] _伪晶转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200-300目的层析硅胶采用浓盐酸/水 (体积比1/1)浸泡一晚后,纯水洗涤至中性,160°C烘干,得到活化的硅胶。按照摩尔比 Si02:Na0H:CTAB:H20= 1:0. 25:0. 1:40的比例,混合反应物后,倒入高压釜中,130°C反应 24h后,产物用水和乙醇清洗,放入550 °C的马弗炉中烧去模板CTAB (十六烷基溴化铵),得 到伪晶转化的介孔二氧化硅(mS i O2)。
[0127] _ Zr02/mSi0^合材料的制备:10 g的ZrOCl 2 · 8H20加入到200 mL的水中,搅 拌溶解后加入50 g的伪晶转化介孔二氧化硅(mSi02),在60°C不断搅拌至干燥,然后在100 °C下干燥6h。将ZrOCl2负载的硅胶放置在14%的氨水溶液中,在60°C的水浴中反应5h,过 滤,抽干,放入550 °C的马弗炉中煅烧8h,即得到二氧化锆涂覆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ZrO2/ mSi02)〇
[0128] 藝44%酸化硅胶的制备:称取活化好的硅胶逐步加入浓硫酸(硅胶与硫酸质量比 为44/56),振摇过夜至无块状物。完成后装入磨口试剂瓶中,干燥器中保存。
[0129] gi介孔二氧化锆杂化柱制备方式:取底部设有聚四氟乙烯活塞的玻璃层析柱,规 格为长350mm、内径20mm,先在其底部塞一小撮棉花,然后从下往上依次倒入2cm无水硫酸 钠、5g二氧化错涂覆的介孔二氧化娃材料(Zr02/mSi02)、IOg 44%酸化硅胶、5g二氧化错涂 覆的介孔二氧化娃材料(Zr02/mSi02)、2cm无水硫酸钠。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这个净化方法, 最大程度降低仪器被脂肪污染的风险,HBCD和TBBPA也取得了高于其他5种方法的绝对回 收率(70%-90%)。
[0130] 表7各种净化方法对应的HB⑶和TBBPA绝对回收率(单位;%)
[0132] 对比表7中6种方法的目标化合物回收率,发现方法6简单快捷,油脂可一步且 完全去除,能满足后续液质分析的需要,安全性高且目标化合物绝对回收率最高,故采用介 孔二氧化锆杂化柱进行净化处理。
[0133] 实施例3 ZrO2AiSiO2复合材料可重复性使用试验
[0134] IOg二氧化错涂覆的介孔二氧化娃材料(ZrO2AiSiO2)材料依次用20mL丙酮/氨水 (体积比95:5)、20mL丙酮、20mL正己烷洗涤后,可重复使用5次,结果见图5。
【主权项】
1. 一种可同时分离HBCDs和TBBPA的样品净化装置,包括玻璃层析柱(1),其特征在 于:所述玻璃层析柱(1)腔体内设有棉花(2),棉花的上方设有萃取层;所述萃取层为5层, 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层:无水硫酸钠层(3);第二层:介孔二氧化锆微球层(4);第三层:酸 化硅胶层(5);第四层:介孔二氧化锆微球层(4);第五层:无水硫酸钠层(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分离HBCDs和TBBPA的样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玻璃层析柱(1)的内径为2. 5cm,柱长为35cm。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同时分离HBCDs和TBBPA的样品净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玻璃层析柱(1)中各萃取层中的填充物依次为:第一层:2cm无水硫酸钠;第 二层:5g介孔二氧化锆微球;第三层:10g44%酸化硅胶;第四层:5g介孔二氧化锆微球;第 五层:2cm无水硫酸钠。
【专利摘要】一种可同时分离HBCDs和TBBPA的样品净化装置,涉及一种固相萃取柱,包括玻璃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析柱腔体内设有棉花,棉花的上方设有萃取层;所述萃取层为5层,自下而上依次为无水硫酸钠层、介孔二氧化锆微球层、酸化硅胶层、介孔二氧化锆微球层和无水硫酸钠层。采用该装置进行净化,植物性油脂、鱼、肉、蛋、奶等油脂类食品样品中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和四溴双酚A回收率达87.5%-114.4%。
【IPC分类】G01N30/06
【公开号】CN204903477
【申请号】CN201520596223
【发明人】龚艳, 彭西甜, 闻胜, 彭立军, 张兴中
【申请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