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测量单元及应用该惯性测量单元的可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64329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惯性测量单元及应用该惯性测量单元的可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惯性测量单元,尤其涉及一种惯性测量单元及应用该惯性测量单元的可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消费级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消费级无人机上使用的是消费级的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该类传感器各项特性温漂较大,通常需要进行温度校正。然而,如果对MEMS传感器进行全温度范围的温漂校正,费时费力,且生产效率极低。另外,由于环境温度千变万化,很难保证该类传感器工作在一个稳定且最佳的性能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恒温加热功能的惯性测量单元。
[0004]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该惯性测量单元的可移动装置。
[0005]—种惯性测量单元,包括电性连接的电路板组件、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及保温系统,所述保温系统用于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提供预设的温度,所述保温系统包括导热保温主体及多个加热源,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位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上,所述导热保温主体容置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内,所述保温系统利用所述多个加热源产生热量,并通过所述导热保温主体将所述多个加热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使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周围维持所述预设的温度。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该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延伸而出。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为多个柔性电路板与刚性电路板连接形成的中空的框体。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保温主体为高导热率的多面体框架,其形状与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主体部相对应。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加热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多个加热源分布在所述导热保温主体的侧壁上。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加热源分布在所述导热保温主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以及所述导热保温主体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开设有凹槽,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嵌置于所述导热保温主体上与所述多个加热源所在两个侧壁相邻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的凹槽内。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保温主体两个相对侧壁上的多个加热源均匀分布于各自所在侧壁的四周。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保温主体由高导热率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惯性测量单元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多个加热源与所述导热保温主体之间及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与所述导热保温主体之间均填充所述导热件进行导热。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为绝缘的导热硅胶。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主体部包覆所述导热保温主体,使得所述多个加热源与预先固定于所述导热保温主体的侧壁上的导热件接触,以分布于所述导热保温主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以通过所述导热件将所述多个加热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导热保温主体。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保温主体为六面体框架,以及所述保温系统还包括多个隔热板,所述多个隔热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四隔热板和第三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相互配合以在第一方向上夹持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三隔热板与所述第四隔热板相互配合以在第二方向上夹持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所述主体部。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板包括一个矩形底板及自该矩形底板的两个相对侧边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隔热板包括一个矩形底板及自该矩形地板的两个相对侧边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隔热板包括一个矩形底板及自该矩形底板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中部垂直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以及所述第三隔热板包括一个矩形底板及自该矩形底板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中部垂直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所述第三侧壁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宽度之和大致等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一止挡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止挡部的长度之和大致等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长度。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惯性测量单元还包括第一胶套、第二胶套和罩体,所述第一胶套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热板上,所述第二胶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隔热板上;所述罩体将所述第一胶套、第二胶套及所述主体部套在一起以整合为一个整体。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套的内壁顶部呈网格状,以及所述第二胶套的内壁底部呈网格状。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套包括一个矩形的胶体基板及自该胶体基板的四个侧边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四个侧壁;所述第二胶套包括一个矩形的胶体基板及自该胶体基板的四个侧边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四个侧壁;以及所述罩体包括一个矩形基板及自该矩形基板的四个侧边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四个侧壁。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缺口,以及所述罩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一开口以使得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所述延伸部由该开口伸出。
[00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惯性测量单元的可移动装置。
[0023]—种惯性测量单元,该惯性测量单元包括减振套,所述减振套套设在所述惯性测量单元上,以夹持所述惯性测量单元。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惯性测量单元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主体部,所述减振套套设在所述主体部上。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套包括第一胶套与第二胶套,所述第一胶套与第二胶套分别套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个相对的端部。
[00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套的内壁底部呈网格状,以及所述第一胶套的内壁顶部呈网格状。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惯性测量单元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将所述减振套和所述主体部套在一起以整合为一个整体。
[00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的所述主体部为多个柔性电路板与刚性电路板连接形成的中空的矩形框体;以及所述第一胶套包括一个矩形的胶体基板及自该胶体基板的四个侧边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四个侧壁;所述第二胶套包括一个矩形的胶体基板及自该胶体基板的四个侧边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四个侧壁,及所述罩体包括一个矩形基板及自该矩形基板的四个侧边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四个侧壁。
[00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延伸部,该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延伸而出,以及所述罩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一开口以使得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所述延伸部由该开口伸出。
[00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缺口。
[003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惯性测量单元还包括多个隔热板,所述多个隔热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以及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第四隔热板和第三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相互配合以在第一方向上夹持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三隔热板与所述第四隔热板相互配合以在第二方向上夹持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所述主体部。
[003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套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热板上,所述第二胶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隔热板上。
[00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惯性测量单元的可移动装置。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单元可以高效、稳定地对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内部进行恒温加热,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恒温加热系统效率低,温控效果差,和附着应力影响等缺点。利用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保温系统可以保证所述该惯性测量单元的传感器工作在一个稳定且最佳的性能状态,且使的所述传感器在任何外界环境下都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单元可以高效、稳定地对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内部进行恒温加热,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恒温加热系统效率低,温控效果差,和附着应力影响等缺点。利用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的保温系统可以保证所述该惯性测量单元的传感器工作在一个稳定且最佳的性能状态,且使的所述传感器在任何外界环境下都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惯性测量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0037]图2为本实用新型惯性测量单元的加热源及传感器的位置示意图。
[0038]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惯性测量单元的装配示意图。
[003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惯性测量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